1. 人社局投诉电话是多少
人社局投诉电话是12370和12333。
根据《关于继续使用12333和开展12370全国统一公益服务专专用短消息号码属的通知》的相关内容:
为了便于向社会公众提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相关政策咨询、政务公开、举报投诉、社保账户查询等社会公益服务。
2008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建后,根据工作需要我部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申请继续使用全国统一公益服务专用号码12370和12333,并已经获得了批复。
(1)江苏人力投诉扩展阅读
根据《关于继续使用12333和开展12370全国统一公益服务专用短消息号码的通知》的相关内容:
1、12333主要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业务咨询、政务公开、投诉举报、社保账户查询等服务。
2、12370主要用于涉及公务员管理的业务政策咨询及公务员招考等服务。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利用上述号码开展有关公益服务。
3、12333和12370号码可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拨打上述号码的收费标准按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规定执行。
4、12333和12370号码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2. 江苏劳动局电话是多少
现在没有劳动局了,合并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省级的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咨询电话:12333
从2012年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决定将每年的3月30日定为“12333全国统一咨询日”,各地人社部门围绕统一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咨询活动,宣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推广12333公共服务品牌。
今年是第8个“12333全国统一咨询日”,江苏省人社厅将以“智慧人社 智慧服务”为主题,紧紧围绕人社领域群众关心的服务事项和热点问题,开展各项咨询宣传活动,向群众广泛宣传、讲解人社惠民政策和便民举措。
(2)江苏人力投诉扩展阅读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实施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政策法规和规划,拟订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政策、规划,起草相关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并组织实施。
(二)拟订并组织实施全省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人力资源流动政策,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
(三)负责促进就业工作,拟订统筹全省城乡的就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统筹建立面向全省城乡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拟订就业援助制度,牵头拟订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外国人来华工作政策。
(四)统筹推进覆盖全省城乡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拟订并组织实施全省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政策和标准。贯彻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办法和全国统一的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关系转续办法,拟订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意见。
组织拟订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办法,编制相关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草案。会同有关部门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并建立全省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五)负责全省就业、失业和相关社会保险基金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拟订应对预案,实施预防、调节和控制,保持就业形势稳定和相关社会保险基金总体收支平衡。
(六)统筹拟订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办法和劳动关系政策,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拟订职工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和假期制度,拟订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政策。组织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协调劳动者维权工作,依法查处重大案件。
(七)负责政府人才综合管理工作,组织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和项目计划,牵头推进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拟订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继续教育和博士后管理等政策,负责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和培养工作,拟订吸引留学人员来本省工作或定居政策。组织拟订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制度。完善职业资格制度,健全职业技能多元化评价政策。
(八)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全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按照管理权限负责规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公开招聘、聘用合同等人事综合管理工作,拟订事业单位人员和机关工勤人员管理政策。
(九)组织实施国家表彰奖励制度,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全省表彰奖励制度,综合管理全省表彰奖励工作,承担全省评比达标表彰和省级以下表彰等工作,根据授权承办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开展的表彰奖励活动。
(十)会同有关部门拟订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分配政策,建立企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决定、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拟订企事业单位人员福利和离退休政策。
(十一)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全省农民工工作的综合性政策和规划,推动相关政策落实,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十二)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
(十三)完成省委、省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十四)职能转变。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和优化对外办理事项,减少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等审批事项,实行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创新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式,加强信息共享,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十五)与省教育厅的有关职责分工。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牵头,会同省教育厅等部门拟订。高校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由省教育厅负责;高校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
3. 江苏省徐州市劳动局投诉电话是多少
徐州市劳动局(现人社局)电话12333。
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设机构:
1、政策法规和劳动监察处(行政许可服务处)联系电话:83732616 。
2、失业保险处联系电话:85805785。
3、劳动关系处(农民工工作处)联系电话:85806208。
4、养老保险处联系电话:80801159 。
5、医疗保险处联系电话:80801160。
6、工伤保险处联系电话:85805882。
7、调解仲裁管理处联系电话:80801156。
(3)江苏人力投诉扩展阅读:
江苏省徐州市劳动局主要职能:
(一)贯彻实施国家、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法规,拟订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政策,起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流动政策,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三)负责促进就业和大学生创业工作,拟订统筹全市城乡的就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拟订就业援助制度,实施职业资格制度,建立面向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牵头拟订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
(四)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全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政策和安置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实施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贯彻实施企业军队转业干部解困和稳定政策;负责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服务工作。
(五)负责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综合管理,贯彻落实有关人员调配政策和特殊人员安置政策;组织实施国家荣誉制度,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和实施政府奖励制度。
(六)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分配政策,建立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拟订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福利和离退休相关政策。
(七)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全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拟订事业单位人员和机关工勤人员管理政策;参与人才管理工作;负责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和培养工作;拟订吸引国(境)外专家、留学人员来本市工作或定居的政策。
(八)统筹建立覆盖全市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拟订并组织实施城乡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有关政策和标准,贯彻实施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和基础养老金统筹办法;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全市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办法,编制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草案。
(九)负责全市就业、失业、社会保险基金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拟订应对预案,实施预防、调节和控制,保持就业形势稳定和社会保险基金总体收支平衡。
(十)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全市农民工工作综合性政策和规划,推动农民工相关政策的落实,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保障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十一)统筹落实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办法和劳动关系政策,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落实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政策;组织实施劳动监察,协调劳动者维权工作,依法查处重大案件。
4. 如何向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投诉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全国统一咨询服务专用号码为12333。
有劳动纠纷打人版力资源社会权保障系统全国统一咨询服务专用号码为12333,12333主要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业务咨询、政务公开、投诉举报、社保账户查询等服务。
全国目前大部分城市已开通了12333服务号码,其中80%以上设立了咨询服务机构。可以电话咨询投诉。
截至2016年底,12333电话咨询服务已实现地市全覆盖,拥有咨询员4000多人,年接听总量达8000多万个。
北京12333社保咨询服务电话自2017年7月起,根据人民群众代表意见,北京12333对自助语音播报系统进行了优化:
一是,自助语音播报内容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政策变化及咨询热点等不定期调整播报内容,使语音播报目录和内容更加清晰明确。
二是,改变语音播报形式。将原有的自助语音合成播报形式全部调整为人声录制播报,于6月中旬正式上线。进一步提高了咨询者的感知度和满意度。
5.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投诉电话是多少
请拨打12333
6. 江苏省的市长投诉电话是多少
江苏省的来市长投诉电话是12345。如源果是对于拖欠工资方面的问题直接找劳动局就可以了,可以拨打1233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进行投诉。12333是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劳动关系、劳动报酬、职工福利等10大类政策信息的咨询投诉电话。
市长公开电话是政府密切联系群众,为民排忧解难的重要渠道;是接受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批评、建议和监督,拓展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为充分发挥市长公开电话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桥梁作用,保证市长公开电话工作更加有效地运转。
(6)江苏人力投诉扩展阅读
市长热线的工作职责:
1、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反映社情民意,协助领导处理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2、负责受理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批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重要社会问题和重大突发事件。
3、负责受理协调解决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4、对全市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及公共服务等单位公开电话工作进行检查、监督、指导。
5、负责市长公开电话工作网络的建设发展。
6、负责市长信箱工作和群众来信处理。
7. 江苏省劳动局投诉电话号码
江苏省劳动局投诉来电话号码自是12333。
12333是全国统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益咨询服务号码。
江苏省12333电话咨询服务系统于2006年建成,2007年9月全省联动开通,为社会公众提供政策咨询、业务查询、权益维护等服务。它提供工作时间的人工服务和全天候自动语音服务,一地呼入,全省咨询,是实现政务公开、服务民生的重要载体。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址: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北路49号
上班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13:00-17:30
(7)江苏人力投诉扩展阅读:
江苏省劳动局投诉受理范围:
1、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举报: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投诉举报。
2、纪检监察举报:对厅机关、处室、单位人员违规违纪问题的举报.
3、基金监督举报:对涉及与社会保险基金有关的帐户收支、管理方面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检举、控告。
8. 要投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怎么投诉
投诉的特点和受理条件:
1、投诉人是权益被侵害者本人。如果不是权益被侵害者本人,而是其他个人或者组织则不能作为投诉处理,只能作为举报处理。
2、由于投诉人是权益被侵害者本人,投诉的违法事实涉及投诉人本人,因此在案件的查处过程中无法隐藏投诉人的信息,不能适用举报制度为举报人保密的规则。
投诉的注意事项:
根据《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规定:
第十三条 投诉应有投诉人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递交投诉文书。
第十四条 投诉文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投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和联系方式,被投诉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劳动保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和投诉请求事项。
投诉时,应携带个人有效证件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表(工资存折)、考勤表以及其他证明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证据。
投诉受理的范围:
根据《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和济南市市政府济政发〔2010〕20号文件规定:
1、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对中央所属、省属用人单位及与之合资、合作企业和外省、部队驻鲁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2、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对以下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应当在市本级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企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管辖的除外);市属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省内外地驻济分支机构及办事机构;市级(含)以上政府部门批准(备案)的民办非企业单位。
3、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以下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在县(市)、区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及市社保办各办事处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企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管辖的除外)、个体工商户;本县(市)、区属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县(市)、区政府部门批准(备案)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在本县(市)、区人民政府部门依法成立的其他社会组织。
4、在各县(市)、区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异地生产经营的用人单位,由生产经营场所、用工所在地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管辖,登记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协助其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无营业执照或者已被依法吊销、注销营业执照,有劳动用工行为的用人单位,由所在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其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我们的维权举报投诉方式
电 话:87890716
邮 箱:[email protected]
9. 如何投诉人力资源公司。
到公司所在地的劳动局投诉。投诉公司要准备较为详细的证据,最好先协商处理。
10. 江苏劳动局电话、号码
楼主:你好
江苏省劳动局投诉电话号码是12333。
12333是全国统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益咨询服务号码。
江苏省12333电话咨询服务系统于2006年建成,2007年9月全省联动开通,为社会公众提供政策咨询、业务查询、权益维护等服务。它提供工作时间的人工服务和全天候自动语音服务,一地呼入,全省咨询,是实现政务公开、服务民生的重要载体。
江苏省劳动局投诉受理范围:
1、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举报: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投诉举报。
2、纪检监察举报:对厅机关、处室、单位人员违规违纪问题的举报.
3、基金监督举报:对涉及与社会保险基金有关的帐户收支、管理方面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检举、控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