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本来我是去帮朋友跟他的合伙人管理一处矿山的开采,但过了几天朋友的合伙人跟我说,他跟我的朋友闹翻了
讨债是件挺麻烦的事,我给你提个建议,首先,你先跟着他,缠住他,这个缠有两种办法,1,死缠着他个人,吃喝拉撒睡都在一起,2守在他家里不走(家里要有他的老婆、孩子才好使。)在缠的过程中你要搞清楚他到底有没有钱,这个很重要!如果他真的没有钱,那你只能等下去了。其次如果缠不好用,那就到他家所在地的法院,去申请“支付令”。到此以后会有法院的人告诉你应该怎么做的。
祝你好运。
B. 如何起诉合伙纠纷
首先申请法庭调查法庭调查,在法庭上出示与案件有关的全部证据,对案件事实进行全面调查并有当事人进行质证的程序。
法庭调查按照下列程序进行: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来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
法庭辩论法庭辩论,是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在法庭上行使辩论权,针对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论的程序。
法庭笔录书记员应当将法庭审理的全部活动记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认为对自己的陈述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有权申请补正。如果不予补正,应当将申请记录在案。法庭笔录由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签名或者盖章。
宣判调解不成的,如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法院应当及时判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十条申请人提交的登记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企业登记机关能够当场登记的,应予当场登记,发给营业执照。
除前款规定情形外,企业登记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是否登记的决定。予以登记的,发给营业执照;不予登记的,应当给予书面答复,并说明理由。
确定诉讼管辖的法院:法院是否有管辖权,主要是约定管辖和法定管辖两种方式确定,合同双方在合同签订时可能会对诉讼纠纷可能管辖的法院作出选择,双方经过协商约定好管辖的法院。
如果双方没有约定管辖法院的,按照法定管辖来觉得,一般包括被告住所地、合同签订地及合同履行地等管辖法院,不同类型的合同,其管辖法院也有所不同,具体需要看法律规定。
书写起诉状,整理好相关的诉讼材料。
到法院起诉,需要有起诉状,原被告的基本信息以及相关的证据材料,有诉讼代理人的,还需要代理人的身份信息,现有证据包括合同及合同履行的相关材料,要求是原件。如果某些材料不是原件,应让律师审查是否会影响诉讼结果。
法庭辩论质证:立案介绍后法院发送传票,确定开庭时间,也会对原被告双方的证据材料进行交换,对于证据的真伪及证明力大小等各方面在法庭进行辩论,有新证据的,也可提交。
判决生效阶段:法庭辩论之后,法院经过调查分析,认定案件事实经过,作出合法合理的判决,对于判决结果有异议的,可提起上诉,请求上一级法院进行判决。
合同诉讼纠纷的流程主要包括选择具有管辖权的法院,收集相关的证据材料,书写起诉状进行立案,开庭时可在法庭辩论,发表质证意见,最后对于判决结果有异议的,可上诉,申请再审。
(2)矿山合伙纠纷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实行公开审理。对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将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双方当事人。
开庭审理大致分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评议,宣判等几个阶段。如果您提出回避申请,你需要说明理由。如果您不提出申请或者申请被驳回,庭审将继续进行。
在法庭调查阶段,审判长或审判员将组织双方当事人,针对自己的请求和主张,按顺序分别举证、质证。质证是当事人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有无证明力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和辩驳。
在法庭辩论阶段,审判长或审判员将组织双方当事人针对争议焦点,围绕全案事实、法律责任等发表意见。
在评议、宣判阶段,合议庭或审判员将对庭审情况进行总结,对双方当事人发表的意见进行评议,表明是否予以支持,并阐明理由。
如果您是原告,经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法院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
作为当事人,在宣判前任何诉讼阶段,您都可以同对方当事人进行和解,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主持调解。如果不同意调解或未达成调解协议,人民法院将继续审理并作出判决。
C. 合伙纠纷案件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一)合伙人之间权利、义务(下接第四版)(上接第三版)关系明确,各合伙人承担内债务的份额容容易确定,合伙人之间争议不大的,在审理个人合伙对外债务案件时,可以一并确定合伙各方应承担债务的份额,但在裁判文书中应明确各合伙人之间承担的是连带责任;如合伙人之间对如何分担债务争议较大,将合伙组织对外债务与合伙内部债务纠纷一并处理不利于案件及时审理的,可以分开审理。
(二)偿还合伙债务超过了自己应当承担数额的合伙人或者部分合伙人对外承租了全部合伙债务后,在向其他未承担合伙债务的合伙人行使追偿权时,其他合伙人均应列为诉讼当事人。
(三)对合伙经营期间帐目的核实,应坚持“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由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举证,在受理案件前尽可能要求当事人清算。在诉讼中核实合伙帐目,可采取以下方式:
1、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由各方当事人对所提供帐目单据逐一审核。
2、法院将当事人提供的帐目单据委托审计部门进行审核。
3、当事人自行委托审计机关对帐目进行审核。
法院对当事人自己或者审计机关对帐目的审核结果应进行审查。当事人对审核结果无异议的,可予认定;对审核结果虽有异议,但又提不出相反证据的,对其异议不予支持。
D. 合伙纠纷民事起诉状,合伙纠纷案件如何处理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容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E. 合伙纠纷案件需要怎么处理
(一)合伙人之间权利、义务(下接第四版)(上接第三版)关系明确,各合伙人承担版债务的份额容易权确定,合伙人之间争议不大的,在审理个人合伙对外债务案件时,可以一并确定合伙各方应承担债务的份额,但在裁判文书中应明确各合伙人之间承担的是连带责任;如合伙人之间对如何分担债务争议较大,将合伙组织对外债务与合伙内部债务纠纷一并处理不利于案件及时审理的,可以分开审理。
(二)偿还合伙债务超过了自己应当承担数额的合伙人或者部分合伙人对外承租了全部合伙债务后,在向其他未承担合伙债务的合伙人行使追偿权时,其他合伙人均应列为诉讼当事人。
(三)对合伙经营期间帐目的核实,应坚持“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由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举证,在受理案件前尽可能要求当事人清算。在诉讼中核实合伙帐目,可采取以下方式:
1、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由各方当事人对所提供帐目单据逐一审核。
2、法院将当事人提供的帐目单据委托审计部门进行审核。
3、当事人自行委托审计机关对帐目进行审核。
法院对当事人自己或者审计机关对帐目的审核结果应进行审查。当事人对审核结果无异议的,可予认定;对审核结果虽有异议,但又提不出相反证据的,对其异议不予支持。
F. 个人独资矿山采矿权证股权转让合作协议有效吗
独资企业从法律上不是公司,不涉及到股权的问题,独资企业的财产是投资人个人的,管理模式上与公司有本质区别,所以,独资企业不能转让。
“以股权转让方式转让矿业权”的操作方式和问题
简言之,“以股权转让方式转让矿业权”的常见做法是:转让方将其对矿业公司的股权全部或大部分转让给受让方,受让方成为矿业公司的唯一股东或大股东,通过对矿业公司的股权控制,间接实现了控制矿业公司矿业权的行使的目标。
从表面上看,该类转让只是变更了矿业公司的股权结构,矿业公司作为《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登记的矿业权人不发生变更,故该交易的性质为公司股权转让,而非矿业权转让,无需履行矿业权转让的批准手续。
然而,在转让方转让矿业公司全部股权或大部分股权的情况下,受让方虽未变更登记为矿业权主体,但实质上控制了矿业公司名下的矿业权,甚至实践中存在很多矿业公司名下仅有一个矿业权,或矿业公司本身即为转让矿业权而成立的情形,进一步凸显了转让方和受让方“名为股权转让、实为矿业权转让”的交易意图。
之所以会大量出现这样的安排,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该类安排简化了交易手续。股权转让一般仅需依法履行协议、办理工商变更变更登记手续,无需经审批;而矿业权转让需要办理审批变更手续,审批周期长、手续复杂且能否取得审批存在风险。第二,该类安排节省了交易成本。相较于矿业权转让中双方需交纳的税费,股权转让为转让方节省了营业税及附加,为受让方节省了契税、交易手续费等,大大减少了双方的交易成本。
但是,关于“以股权转让方式转让矿业权”的合同效力问题,法律、行政法规及司法解释并未作出明确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较大争议。梳理相关案例及司法观点,主要有“合同无效说”和“合同有效说”两大类,不同地方的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可能持有不同立场,导致此类交易效力及争议案件结果的不确定性。
“合同无效说”及“合同有效说”的主要观点及理由
1.“合同无效说”的主要观点及理由
“合同无效说”认为,当事人签订的股权转让合同中约定了转让全部或绝大部分股权,明确了涉及矿山企业财产及相关权证的移交,在实际经营中原来的矿业权人已经退出矿山企业的管理的合同,应认定属于变相转让矿业权,为无效合同。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该类股权转让合同规避了行政审批程序和应当缴纳的税费,也可能造成矿业权还未达到法定的年限条件就多次流转,属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根据《合同法》第52条第3款的规定,应属于无效合同。
第二,《矿产资源法》第6条第3款规定:“禁止将探矿权、采矿权倒卖牟利”,而在该种股权转让的过程中,绝大多数股东都会通过转让行为获得高额的利润差价,实质上通过倒卖股权的方式牟取了高额利益,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根据《合同法》第52条第5款的规定,该类股权转让合同应属于无效合同。
第三,该类股权转让合同将造成国家税费的流失,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根据《合同法》第52条第4款的规定,应属无效合同。
对此,部分地方高级人民法院的司法性文件中也持“合同无效说”观点。如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以承包、股权转让等形式变相转让采矿权,未办理采矿权审批手续即行生产的,可以认定为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该采矿权转让行为无效。”
又如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在合同中约定了将全部或绝大部分股份、合伙份额进行转让,由新的经营者进行管理,在审理中能够确认实际是变相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的合同,应当认定合同无效。”
2.“合同有效说”的主要观点及理由
“合同有效说”认为,该类股权转让合同并未违法法律、行政法规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应为有效合同。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股权转让的标的是股权,而非股权所在公司名下的实体权益,任何股权的变动都可能引起公司名下实体权益控制权的变动。股权转让合同是否有效,应当依据《公司法》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进行判断,不能以公司持有财产权益的变动作为判断标准。
第二,就矿业权而言,股权转让或股东的变化可能并不会破坏矿业权的行政管理秩序。矿业权主体股东的变化,原则上并不导致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如矿长)的变更,因此,没有必要否认该类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
第三,由于实践中存在部分而非全部转让股权的情形,且即使采取严格的管理,当事人也可以通过设置多层级的股权架构而最终规避该规定,因此,认定该类转让合同无效不具有可操作性。
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相当多的案例认定该类转让合同合法有效,且在诸多地方高级人民法院的司法性文件中,也未明确规定该类合同无效,最高人民法院部分法官也认为该类合同应为合法有效。但是,对于该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在起草审理矿业权纠纷案件的司法解释的过程中也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我们对该问题的认识及建议
我们理解,对于“以股权转让方式转让矿业权”的合同效力问题,不能简单的下一定论。实际上,在对矿业公司股权转让合同效力认定的实践中,案件的具体情况往往比理论探讨中遇到的问题复杂得多,因而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得出最符合法律规定及法律原则的结论。
在统一的裁判规则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当事人进行具体的交易设计时,既不能因该类合同可能被认定为无效而影响了整个交易安排,也不能简单认为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即可巧妙规避矿业权转让相关法律规定,而是需要全面考虑整个交易的安排(如股权比例、权证移交事宜、经营管理权的变更事宜等),并考虑当地的的司法裁判情况及相关税收政策(如有的地方税务机关对该类交易特别征收相应的税费),以保证交易的合法性和交易效率。如果交易产生纠纷,也同样需要全面考虑合同的约定,寻找支持己方的证据,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G. 合伙纠纷的可以起诉吗
合伙做生意发生纠纷的,首先可由双方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解决纠纷或要求退伙、散伙,并按规进行清偿债务后,分割剩余的合伙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52、合伙人退伙,书面协议有约定的,按书面协议处理;书面协议未约定的,原则上应予准许。但因其退伙给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应当考虑退伙的原因、理由以及双方当事人的过错等情况,确定其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
53、合伙经营期间发生亏损,合伙人退出合伙时未按约定分担或者未合理分担合伙债务的,退伙人对原合伙的债务,应当承担清偿责任;退伙人已分担合伙债务的,对其参加合伙期间的全部债务仍负连带责任。
54、合伙人退伙时分割的合伙财产,应当包括合伙时投入的财产和合伙期间积累的财产,以及合伙期间的债权和债务。入伙的原物退伙时原则上应予退还,一次清退有困难的,可以分批分期清退;退还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折价处理。
55、合伙终止时,对合伙财产的处理,有书面协议的,按协议处理;没有书面协议,又协商不成的,如果合伙人出资额相等,应当考虑多数人意见酌情处理;合伙人出资额不等的,可以按出资额占全部合伙额多的合伙人意见处理,但要保护其他合伙人的利益。
H. 请问,我和朋太合伙承包矿山,后来老板把钱付给朋友,他一个人花了怎么办
你这个朋友也太不是朋友了,他把你们的钱独吞了。你可以到法院告他,如果他已身无分文,那么看一下承包合同,乙方有没有你的名字,有的话,也可以告甲方失误。
I. 请专业律师帮我想想办法,08年跟人合伙做生意开矿投了七万五千元,当时矿没开成现在想通过法律把钱要回来
可以向对方当事人所在地的法院申请支付令,如果他不提出异议可以根据该支付令申请法院帮你执行,这个程序比较简单,但是容易被对方当事人抗辩而导致程序终止
第二种方法是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法让法院作出判决,然后申请法院执行
感觉你证据确凿的话胜诉问题不大,问题在执行上,有很多诉讼就是赢了一张判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