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投诉街道办事处要找什么部门
街道办事处属于一级政府,可以到民心网、他的上一级政府投诉。
另外看要投诉他什么问题,根据问题所涉及的范围,再向街道上级主管部门投诉,也可以去他上级的信访办投诉,总之去街道街道的上级都可以投诉的。
一、首先要了解我国行政区划的知识。
1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便于行政管理而分级划分的区域。目前我国的行政区划,主要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市(自治州、区)、县(自治县、街道)等编制单位来划分。
2街道办事处是基本城市化的行政区划,下辖若干社区居民委员会,或有极少数的行政村。街道办事处是市辖区人民政府或功能区管委会(例: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派出机关,受市辖区人民政府或功能区管委会领导,行使区人民政府或功能区管委会赋予的职权。
二、了解明确我国行政管理而分级划分的区域后,就能知晓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指导机关是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街道办事处)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也规定了,我国街道办事处履行的基本职能:
“(二)指导、搞好辖区内居委会的工作,支持、帮助居民委员会加强思想、组织、制度建设,向上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反映居民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八)负责在辖区开展普法教育工作,做好民事调解,开展法律咨询、服务等工作,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搞好辖区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四、根据行政管理而分级划分区域的了解,也知晓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指导机关是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
根据以上法规,所以要投诉街道办事处
1应该找的直接部门就是去你辖区的人民政府投诉,请上级政府来协调你们与居民委员会的矛盾
2也可以打你们本地有关媒体的电话,请求媒体的相关帮助。
3以上途径都不能解决,你们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街道办事处属于什么单位
一、街道办事处是市辖区人民政府或功能区管委会(例: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派出机关,受市辖区人民政府或功能区管委会领导,行使区人民政府或功能区管委会赋予的职权。
二、街道办事处是市辖区人民政府或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受市辖区人民政府或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领导,行使市辖区或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赋予的职权。基本职能是: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市、区关于街道工作方面的指示,制订具体的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二)指导、搞好辖区内居委会的工作,支持、帮助居民委员会加强思想、组织、制度建设,向上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反映居民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三)抓好社区文化建设,开展文明街道、文明单位,文明小区建设活动,组织居民开展经常性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
(四)负责街道的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工作,加强对违法青少年的帮教转化,保护老人、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五)协助有关部门做好辖区拥军优属、优抚安置、社会救济、殡葬改革、残疾人就业等工作;积极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和社区教育工作。
(六)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辖区内常住和流动人口的管理及计划生育工作,完成区下达的各项计划生育指标任务。
(七)协助武装部门做好辖区民兵训练和公民服兵役工作。
(八)负责在辖区开展普法教育工作,做好民事调解,开展法律咨询、服务等工作,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搞好辖区内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
(九)负责本辖区的城市管理工作,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绿化、美化、净化城市环境,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环境卫生、环境保护工作。
(十)负责本辖区的综合执法工作,维护辖区的良好秩序。
(十一)负责研究辖区经济发展的规划,协助有关部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十二)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辖区内的三防、抢险救灾、安全生产检查、居民迁移等工作。
(十三)承办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网络-街道办事处
❷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中心的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中心设置3个内设机构。
(一)综合处
负责党务、纪检监察、人事、财务、外事、后勤、工会等工作,协调中心日常行政事务;负责文电、会务、机要、档案等日常运转工作;承担综合性文稿的起草、政务公开、应急管理、资产管理、印章管理、保密、外事、安全保卫、外部联络等工作;负责信件登记和分送工作;承担投诉举报信息的汇总、上报、通报以及重大投诉举报案件办理工作的综合协调和处理结果的反馈、回访工作;承担中心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受理处
统一受理来信、走访等渠道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和餐饮服务环节食品等有关方面违法行为的投诉举报;承担投诉举报信息的初审、扫描和录入,提出分级分类处理的拟办意见;负责转办、交办、转送投诉举报案件,并跟踪了解、组织协调、督促审查案件办理情况;承担中心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信息处
统一受理互联网、电话等渠道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和餐饮服务环节食品等有关方面违法行为的投诉举报;对互联网及电话渠道接收的投诉举报信息进行初审、登记并提出拟办意见;负责投诉举报信息的统计、分析及案件办理结果反馈;拟订全国投诉举报信息系统建设规划,组织实施规划并承担系统运行管理工作;承担中心交办的其他工作。
❸ 投诉和举报有什么区别
投诉和举报的区别
1、概念不同
投诉是指消费者购物或接受服务,与企业发生争议后,通过电话、书面等形式,向工商等行政部门反映自己权益遭受侵害的事实,请求协助解决争议的行为。
举报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工商等行政部门反映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的违法行为。举报既可以实名举报,也可以匿名举报。
2、提出者不同
投诉人是认为自身权益遭受侵害的消费者;而举报人是发现违法行为的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而这种违法行为未必对其自身权益造成了直接侵害。
3、处理依据不同
投诉的处理依据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等;举报的处理依据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
4、处理方式不同
投诉的处理方式是“调解”。工商部门在收到投诉后,审核该投诉是否符合受理规定。对于受理的消费争议投诉,工商部门采用调解方式来处理。在工商部门指导下,企业与顾客平等协商,就修理、更换、退货、赔偿等事项进行充分沟通,并就达成共识内容制作调解书;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工商部门将终止调解,并建议顾客与企业通过请求消协等社会组织调解、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法院起诉等方式解决争议。
举报的处理方式是“查处”。工商机关在收到举报材料后,根据核查结果决定是否立案。通过法定调查程序,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最终作出给予行政处罚、不予处罚、移送、销案等处理结果。
5、投诉“和解”可以撤回
举报“私了”不能撤回
投诉可以撤回。如消费者与企业“和解”后不想投诉了,或对企业就修理、更换、退货、赔偿等事项提出的解决方案表示满意了,都可以撤回投诉。
举报不能撤回。举报人举报后,以来信、来电或其他形式要求“撤回”举报的,并不具有法律效力。行政部门仍然会对举报人所反映的案件线索进行调查核实。如果查实企业存在违法行为,即使企业与消费者自行和解,甚至给予高于法律规定额度的补偿,也不能免除企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机关仍然会依法依规对企业做出相应处罚。
6、强制执行力不同
投诉处理中,最终是否能够达成一致意见,取决于企业与顾客的自身意愿,且调解结果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举报处理中,查处工作则具有强制力,是工商部门作为市场监管者,履行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法定职责,查处结果具有强制执行力。
❹ 怎么投诉街道办
向上级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投诉。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在必要的时候,经国务院批准,可以设立若干派出机关。县、自治县的人民政府在必要的时候,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区公所,作为它的派出机关。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街道办事处,作为它的派出机关。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4)投诉举报处扩展阅读
街道办的工作职能: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市、区关于街道工作方面的指示,制订具体的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2、指导、搞好辖区内居委会的工作,支持、帮助居民委员会加强思想、组织、制度建设,向上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反映居民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3、抓好社区文化建设,开展文明街道、文明单位,文明小区建设活动,组织居民开展经常性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
4、负责街道的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工作,加强对违法青少年的帮教转化,保护老人、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5、协助有关部门做好辖区拥军优属、优抚安置、社会救济、殡葬改革、残疾人就业等工作;积极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和社区教育工作。
6、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辖区内常住和流动人口的管理及计划生育工作,完成区下达的各项计划生育指标任务。
7、协助武装部门做好辖区民兵训练和公民服兵役工作。
8、负责在辖区开展普法教育工作,做好民事调解,开展法律咨询、服务等工作,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搞好辖区内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
9、负责本辖区的城市管理工作,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绿化、美化、净化城市环境,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环境卫生、环境保护工作。
10、负责本辖区的综合执法工作,维护辖区的良好秩序。
11、负责研究辖区经济发展的规划,协助有关部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12、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辖区内的三防、抢险救灾、安全生产检查、居民迁移等工作。
13、承办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❺ 举报投诉电话有哪些
不同政府机关都有不同的举报电话,例如:
1、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举报电话:12388
2、中共中央组织部,举报电话:12380
3、最高人民检察院,举报电话:010-12309
4、重大建设项目违规网上举报及联系电话:010-68501111,价格监督举报电话:12358
5、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电话:010-12300,传真:010-12300- 2
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热线:12377
7、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法律援助工作司,联系电话:86-10-65205114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举报电话12336、法律咨询热线010-16829999
9、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农业安全生产事故和紧急事件- 举报电话: (010)59192316
中国消协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站- 投诉电话: (010)67347472
农业部种子案件-举报电话: (010)59192079 (010)59194511
农业部农药案件-举报电话: (010)59192810、(010)59194066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电话:59881193、59881208 传真:59881193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走私举报:010-65222882,廉政举报:010-65124083
❻ 国家公安部举报投诉中心电话简介
国家公安部举报投诉中心电话:12389
❼ 举报和投诉有什么区别
1、概念不同:
投诉是指消费者购物或接受服务,与企业发生争议后,通过电话、书面等形式,向工商等行政部门反映自己权益遭受侵害的事实,请求协助解决争议的行为。
举报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工商等行政部门反映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的违法行为。举报既可以实名举报,也可以匿名举报。
2、提出者不同:
投诉人是认为自身权益遭受侵害的消费者;而举报人是发现违法行为的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而这种违法行为未必对其自身权益造成了直接侵害。
3、处理依据不同:
投诉的处理依据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等;举报的处理依据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
广大劳动者举报投诉应注意以下事项:
1、明确区分举报和投诉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了劳动保障监察的举报制度和投诉制度。劳动者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如果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了自身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可以直接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2、通过快速有效方式进行举报
劳动者举报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时,可以通过快速有效的方式,如可以拨打本市劳动保障政策咨询和举报电话“12333”或者登录上海劳动保障服务网http://s.yingle.com等便捷的方式进行举报。
3、举报时应尽量提供详实信息
劳动者在举报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时,应明确提供被举报单位的名称、地址及违法具体行为。为更有效地对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劳动者在举报时可以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同时也可以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便于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与举报人联系。
4、劳动者应及时维权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因此,为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劳动者应及时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投诉,以防超过维权时效。
5、劳动者应注意收集证据材料
劳动者在工作时应注意保存好用人单位的招工招聘记录,考勤记录,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相关工作凭证,以便举报投诉时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提供,或在申请仲裁时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供。
❽ 运管局的投诉电话
运管局的投诉电话:12328是全国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拨打后可以向工作人员查询各省的转接电话。
《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12328电话,是为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的交通运输行业社会公益性服务监督电话,用于受理公路、水路、道路运输(含城市客运)、海上搜救、海事、救助打捞等业务领域的投诉举报、信息咨询、意见建议。
运管局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交通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起草本市地方法规草案、政府规章草案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拟定交通发展战略,对交通行业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
2、组织编制本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行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参与研究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有关交通专项规划;负责大型城建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方案的审核;负责市管道路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中交通内容的审查;
参与市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的审查;组织编制市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建议计划和年度建设建议计划;组织编制交通基础设施维修养护和交通运输行业的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3、负责本市交通基础设施的行政管理和交通运输的行业管理;承担公路建设市场和道路、水路运输市场监管责任,协调推进交通产业发展;负责交通行业的行政许可工作;参与编制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提出有关政策和标准;指导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工作。
4、承担本市交通行业安全生产的监管责任;负责交通安全应急方面的组织协调,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处理交通行业重大安全事故,承担北京市交通安全应急指挥部的具体工作;负责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运输组织和交通设施保障;负责铁路监护道口安全的管理工作。
5、负责编制本市交通专项资金的年度使用计划,并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参与交通发展建设投融资政策的研究和实施;负责城市轨道交通和其他公共交通特许经营项目的具体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交通行业的收费政策及标准的建议。
6、制定本市交通科技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政策;组织指导交通信息化建设,推动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组织指导重大交通科技项目立项、研究、开发和成果推广、应用工作。
7、协调解决本市交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负责行政区域内铁路、民航和邮政等综合运输的协调工作,拟定交通组织方案并监督实施。
8、负责本市交通行业的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开展交通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9、负责本市交通行业对外交流与合作。
10、指导、协调和监督区县交通运输和道路建设养护以及停车管理等工作。
11、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8)投诉举报处扩展阅读:
处理运管局投诉举报的有效举措:
一、要换位思考,尊重群众的诉求。
一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正确认识和对待群众的合理诉求。二要换位思考,善于站在不同的角度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三要注重情、理、法的结合,深怀爱民之心。对待群众的诉求,要多一点热心、诚心和细心。
二、要完善流程,确保投诉处理快捷高效。
在处理投诉举报时,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处理流程,在第一时间做好诉求受理、转办交办、调查处理、回复回访等环节,保证诉求办理的时效性。
投诉举报往往是针对某一时间点或时间段的行为,而事件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如果我们不及时调查处理,就会给调查取证工作带来困难,就难以对投诉举报的内容开展调查,甚至无法确定投诉举报内容是否属实,有无违规行为。
三、要加大督办考核力度,促进职责到位。
信息反馈是投诉处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检验我们工作效能的重要依据。我们要牢牢把握信息反馈环节,对转交给各职能科室队的投诉举报件,要建立检查督办考核制度,进行跟踪问效,件件抓落实。
四、要建立回访机制,提高处置质量。
投诉举报回复上报局办后,我处的投诉举报处理流程也随之结束,为提高工作质量和群众的满意度,我们要结合督查工作开展对相关当事人的回访,既要对投诉人进行回访,又要对被投诉人进行回访。
(五)要创新理念,变事后监管为行业自律。
针对运输行业居高不下的投诉举报,我们要创新理念,寻找新途径。由职能科室每月上报投诉举报分析报告,处办每个季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适时进行专项调查,形成书面报告。对企业管理不到位、制度不落实等问题,以业内通报的形式进行警示督导。
参考资料来源:兴化市运输管理处—浅析如何做好运管投诉举报处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