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分家析产与继承纠纷的区别

分家析产与继承纠纷的区别

发布时间:2021-08-09 11:13:31

⑴ 继承和分家析产有什么区别

继承,是指有继承权人把死亡公民遗留的财产承接下来的一种法律制度。继承专和分家析产属是不同的,表现在三方面: (1)分家析产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因生产和生活上的需要,或者由于不能在一起和睦共同生活,而要求分割他们共同所有的财产的法律行为。这和因被继承人死亡而产生的将死者的遗产转移给继承人所有的继承关系,是有根本区别的。 (2)分家析产所分割的财产是家庭共有财产或者夫妻间的共同财产,而继承人所继承的财产,则只能是被继承人的个人财产。 (3)继承只能在被继承人死后进行,而分家析产既可以在被继承人生时也可以在其死后进行。 区分继承和分家折产的不同,在现实生活中很重要,比如,在一些遗产纠纷中,人们常常把夫妻共有的财产都当作死者的个人遗产。在具体作法上,继承开始之后,应当首先确定被继承人个人所有的财产,然后再划出共有财产中属于被继承人的那一部分。这样,经过明确的这两部分财产才是可以继承的遗产。

⑵ 遗产继承 分家析产

在继承开始后,并非所有的法定继承人都能同时参加遗产继承,而是依法律规定,有先有后,而是分两个顺序。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得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根据继承法的规定:丧偶的儿媳对公婆和丧偶的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⑶ 继承、赠与、分家析产

继承是指死者生前所有的于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依法转移给他人所有的制度。在我国,遗产继承的方式分为如下四种:

(1)遗嘱继承,即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遗嘱,指定继承人继承自己的遗产。

(2)遗赠即被继承人生前订立遗嘱,将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3)遗赠抚养协议即被继承人与扶养人订立协议,由扶养人负担被继承人生养死葬的义务,被继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该方式主要出现在老人无人赡养的情况下。

(4)法定继承,即在上面三种情况都不存在的情况下,法律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确定的顺序。

如果同时出现2种以上的继承情况,在这4种继承方式中,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最高,其次是遗赠,遗嘱,效力最低的是法定继承。

“赠与”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的实质是财产所有权的 转移。赠与行为一般要通过法律程序来完成,即签订赠与合同(也有口头合同和其它形式)。

分家、析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家是指将一个较大的家庭根据分家协议而分成几个较小的家庭。析产是指分析财产,即财产是归个人所有,还是家庭成员共同所有。归个人所有的财产原则上属于个人财产,个人有权对其进行处分;归家庭成员共同所有的财产由共有人通过协议的方式,根据一定的标准予以分割,而分属各共有人所有。


1、参与人不同。继承活动的参与人,有遗嘱的,且遗嘱合法有效的,应按遗嘱执行,参与人为遗嘱中的财产继承人。没有遗嘱的,应按继承法第十条的规定确定第一和第二顺序继承人;分家析产活动的参与人,是指家庭中的全体人员。

2、性质不同。继承是继承死亡人生前的合法“个人财产”。分家析产的财产更为广泛,不仅仅包括家庭成员的个人财产,还包括全体家庭成员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财产等等。

3、对财产的处置方法不同。继承按我国法律规定的继承顺序对财产进行处置;分家析产按人口和其他标准平均分配。原则上个人所有的财产仍然归个人所有,家庭共有财产由共同所有人协商确定各自应得的份额。不能达成协议的,一般应按等分原则处理,并考虑共有人对共有财产的贡献,适当照顾共有人生产、生活实际需要等因素。对于某些特定的不便分割的财产,也可用特别协议的方式作变通处理,以充分发挥该项财产的效用。

⑷ 析产和继承案有什么分别

继承是继承人按《继承法》的规定或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行为。而分家析产是家庭成员之间因生产、生活或其他方面的需要,分割共同所有的财产的行为,有些人把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家析产当作继承,把继承与分家析产当成一回事,因此有必要对这两种民事行为加以区分,以明晰社会生活的本质,一般来说继承与分家析产的区别主要是:
①两者产生的原因不同:继承是以被继承人的死亡为唯一的原因,没有人的死亡,就不会产生继承这种民事法律关系,就不能实施继承。而分家析产则不完全是由于人的死亡而起的,它可能是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和睦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家庭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需要引起的,当然也有的是由于人的死亡,尤其是家长的死亡产生的。
②两者产生的时间不同:继承必须是在被继承人死亡之后才能进行,被继承人死亡之前是绝对不允许对他的财产实施继承的,而分家析产则可以发生在被继承人死亡之前或死亡之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是在被继承人生前进行分家析产活动,也有的是在被继承人死亡之后,继承与分家析产同时进行的。
③两者所涉及的客体不同:继承关系的客体是被继承人遗留下来的个人合法所有的财产,它局限于死者的个体财产。而分家析产所涉及的客体是整个家庭共有财产,每个家庭成员对家庭共有财产都有部分所有权和支配权,分家析产只不过使其共同的财产份额在每一个共有人中间具体确定下来,明确划分出来罢了。
④两者分配财产的原则不同:继承是由有继承权的各个继承人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顺序进行,或者按照被继承人的遗嘱进行。而分家析产则是按人口数或按需要平等分配。 由于继承权被侵犯而发生的纠纷案件,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庭依法予以受理并保护继承人的合法继承权。而对于分家析产而引起的民事纠纷,一般是自行协调解决,或者由调解委员会调解,法院一般不予受理。
总之,分家析产与继承是两种不同的民事法律关系,不能混为一谈。严格区分继承与分家析产的界限,对于明确什么叫继承,怎样保护公民的个人财产所有权和遗产继承权是十分必要的。当然在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有的在被继承人死亡以后,由于种种原因继承人并不愿意立即分割死者的遗产,有的还与分家析产一同完成,因此也容易导致人们的误解,把继承与分家析产当成一回事。一般来讲,应该是先析产后继承。
析产即分家析产,指的是家庭成员之间因生产、生活或其他方面的需要,分割共同所有的财产的行为。先析产后继承是指继承开始之前,应选确定被继承人个人所有的财产部分,并明确在共同财产中属于被继承人的那一部分财产,把这一部分财产从共同财产中分离出来,只有对上述属于被继承人所有的财产才存在继承问题,才能由继承人继承。唯有如此才能避免把夫妻共有财产或家庭共有财产中属于生存配偶一方或其他家庭成员的财产部当成死者的遗产全部为继承分割。先析产后继承即是为了维护生存配偶和其他家庭成员的个人所有权,也是为了死亡公民的财产得到公平合理的分配。

⑸ 继承纠纷和分家析产纠纷的区别及其诉

继承,至少同时必须死一个;
分家,都得活着才行。

阅读全文

与分家析产与继承纠纷的区别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