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业纠纷的忇议书法院按合同法裁定是否合法
山林权属纠纷调解协议属于民事纠纷,是财产关系方面的民事纠纷。
所谓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可处分性的),是处理平等主体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所以所有违反这一概念的行为就会引起民事纠纷 。民事纠纷分为两大内容:一类是财产关系方面的民事纠纷,另一类是人身关系的民事纠纷。其解决机制有自力救济、社会救济、公力救济。
发生了民事纠纷,当事人可以双方协商和解,或请求人民调解委员会、有关单位、有关行政部门进行调解,也可以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 林地合同续签纠纷
在同等条件下,承租人有优先承租权,也就是说,你出的租金应当在与别人相同的前提下,你才可以优先承租;但是,林地的损失问题,可以协商处理,也可以起诉解决。
3. 山林纠纷双方承包合同上都出现同处地怎么处理
以前山林的效益较低,农民朋友对自家的承包山、自留山不是很重视,四至界线登记粗放,又没有设置固定标志,文字材料(自留山证,承包合同)也没有根好地保存。随着山上林木不断长大,或山林被统一征用、租赁等,就很可能与他人发生山林纠纷。 遇到山林到纷怎么办?笔者根据几年来调处山林纠纷的实践,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有一个互谅互让的良好心态。之所以发生山林纠纷,往往未方都有一定的道理,如果双方都坚持对自己有利的一些道理,听不进对方的意见,就很可能使调解陷入僵局,甚至会引起相互“斗气”,使原本一件小事,变成双方难解难分的怨恨、 二是注重调查,尊重事实,力求协商解决。如果双方能够自行协商解决,当然最好。通常是纠纷农户向村委会反映,要求协助调解。村委一会应当认真听取双方的意见,邀请当年发包或发山林权证时参与“踏山”的同志一起参加调解会,必要时还应当到实地去做一些核对与调查。村委会根据调查结果及听取多数与会同志的意见后,形成一个基本的调解方案,按此方案一再分别做双方当事人的说服教育工作,最后使双方当事人在调解书上签字,达成协议。
4. 林地合同纠纷,赔偿纠纷
根据你的描述,赠抄送给丁的林地虽然没有合同但赠与行为和事实已经成立,不符合《合同法》第192条可以撤销赠与的情形,如果没有相反证据证实,丁可以获得赔偿;至于丙方已经退出承包并且签订有协议,虽没到村里备案盖章,但在三人之间有效,只要是真实意思表示,就是自行处分的行为,无权再要求赔偿金,建议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再委托当地律师处理。如果解决了你的疑问,请好评,万事如意。
以上回答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案件处理依据,具体情况网上说不清楚,不要追问,请在线下委托当地律师处理,自己擅自处理案件后果自负。
只接听本地电话,外地当事人见谅,谢谢。
5. 林业地承包合同一方毁约,经济损失怎样算
1、如果合同约定违约金或者损失赔偿方式,可以主张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或者根据合同约定计算方式要求赔偿损失。
2、如果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或损失赔偿,则按照实际损失要求赔偿。
实际损失应当包括:实际投入的费用、损失、可预期利润等等。
6. 村委会单方违约林业承包合同乡政府林业站实施违约行为,应承担什么责任
一、林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难办的原因:
(一)林业发包、承包不够规范。大部分乡镇的村组都拥有一定数量的林木、毛竹,有的山场分给村民做自留山,有的归村民组集体所有,有的归村委会所有。长期以来部分山场上的林木因管理不力或无人管护,导致部分山场变成荒山。因此,林业主管部门等建议个乡镇对不属于村民自留山的山场可通过发包的形式来加强对山场林、竹的发展和管理。然而,在林业发包承包的过程中,有的没有召开全体村民大会或未经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草草签订承包合同,即发包出去;有的还强行承包,签定了一些霸王条款,承包人仅交少量的保证金即获得了大面积的山场林业承包权;还有的虽然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但尚未超过半数,亦无会议记录,仅凭一纸合同,就决定承包人取得了数十年的林业承包权,并以此抗辩所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上山砍柴等项权利。
(二)承包合同未能反映各方的合同利益。林业承包不象目前土地承包那样数量相对较少。在林业承包中,其山场亩数之多,面积之广,承包期限之长。发包方与承包方于签订林业承包合同时,几乎都没有对发包的数百亩甚至上千亩的山场林木的价值进行评估或测算,就这样简单地发包给承包人承包经营。承包期一般规定在30年以上,有的甚至更长。数百亩乃至上千亩的林木、毛竹等,其价值逐年递增。承包人承包山场后,主要是对现有的山场进行管护,将荒废的地方进行补植,对部分林竹予以间伐。在绝大部分的林业承包合同中,只是简单地约定按比例交纳承包金,按比例分成等。虽然承包林业山场砍伐林木有严格的政策限制,但仍有滥坎乱伐现象以及管理上的漏洞,以致承包各方利益上的失衡和山林竹木的毁坏。
(三)双方履行承包合同均有过错。发包方与承包方在林业承包合同的履行过程中,缺乏合同约束力,承包方在没有报请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并颁发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上山砍伐、间伐林木出售。有的承包人违反合同的约定,届期不向发包方上交承包金。发包方发现承包方间伐的不是次品竹木,也不是不能成林的竹木,而是以“疏山”、间伐为名,进行滥伐或盗伐林木。大部山区的村民日常生活缺乏燃料,即上山砍柴烧,却受到承包方的严厉阻止或拒绝,发包方不是采取与承包方进行充分协商的方法予以解决,而是以自己的想当然之观念去擅自作出处理决定,导致纠纷发生。
(四)承包双方极易矛盾激化。承包人依据合同承包大面积的山场后,由于严格管护,严禁村民上山砍柴,并用“武力”阻止偷盗行为。使幼林不继成长,荒山逐渐变成绿林。承包人在承包数年后,误认为满山遍野的林木归其所有,即擅自任意砍伐出售,导致发包方的村民有意见,他们认为这都是全体村民的集体财产,却让少数人长期占有任意处分,极不合理。
二、关于处理林业承包合同纠纷的对策。
(一)宣传政策、维护农村的稳定。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广大山区的村民采取各种经营方式发展经济。但是随着农村形势不断变化,部分林业承包合同纠纷时有发生。鉴于农村村民的实际情况,通过林业发生经营,有力促进山区林业的改善和发展。增长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的财富。林业承包合同产生纠纷后,我们应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优惠政策,调查了解纠纷原因,充分考虑承包双方的利益,建议合同当事人对有争议的合同条款进行变更或签定补充协议,尽最大努力使承包合同有效继续履行,避免造成经济损失,维护农村山区发展经济的大好形势。
(二)及时调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村民小组或村委会所有的几百亩甚至千余亩的山区,在有关领导的参与下进行发包经营,目的是发展农村经济。承包方系家庭或若干户合伙承包,他们投资修路、架设电线和建房,在非常困难的情况还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常年支付雇请人员的工资,帮助购买农药防止病虫害,日夜管护所承包的山场,避免山上的林木,毛竹等受到偷盗或破坏。若干年后承包合同发生纠纷,承包方投入的资金、人力、物力很难计算,承包后的增长部分也无法计算,故应先由乡镇村及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把调解工作做为诉前的一个前提程序。乡镇村对农村山区的情况非常熟悉,直接参与发包承包会议及合同的签订,对承包双方履行合同、投入管护、产生纠纷之原因及纠纷双方的思想动态等情况,知悉并有所了解,有针对性地做工作,耐心地说服教育,竭力消除对抗情绪,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这样,即避免承包方受损失,又不使发包方即全体村民因承包合同解除而背上赔偿损失的沉重经济袍袱,促进双方团结协作,共同发展。
(三)慎重引导,让当事人自己选择救济途径。林业承包合同与其他合同不同,承包期限较长,投入资金较大,承包前后的价值很难界定和分清。解决这类纠纷应慎重思考,当事人绝不能以过激的方法“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更不能集体越级上访。综上,应采取以下方式予以妥善处理:
1、自行和解。发包方与承包方都是本村委会或同一个村民小组的村民,相互之间非常了解,当林业承包合同发生纠纷后,双方应平等协商,各自都要为对方着想,均应认真检讨自己的过错或违约行为,如有不符合一方或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的合同条款,可以协商变更或达成新的补充约定。双方在平等协商的过程中自行和解,澄清是非,钝化矛盾。
2、缩短承包期。从审判实际来看,林业承包合同中约定的承包期一般都在30年以上,有的长达50年到70年。中央关于发展林业方面的政策,是从农村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家庭承包期可长达50年至70年,但对招标方式承包的期限没有作出此规定,双方协商,在合同有效的前提下变更承包期限,将较长的承包期缩短为20年以内,只要收回成本略有获利即可。集体财产不能数十年为少数村民受益和占有,否则不利于维护全体农民的合法利益。
(3)依法诉讼。全体村民或承包方如选择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应从林业承包合同的实际情况出发。如果承包人实际投入较大,山场林竹长势又较好,只是承包人不按合同的约定办事,对发承包方提出的建议或警示不听不理的,发包方可提起违约损害赔偿之诉,这样即补偿了发包方的实际损失,又惩罚了承包人的违约行为。如认为承包人确实不能再继续承包下去,即根本违约,依法可请求解除承包合同。要求解除合同方应充分考虑相对方(一般为承包人)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可得利益。因为承包合同依法被解除后,承包人返还的是一片茂密、生长旺盛的林木、毛竹等,其中增值部分凝聚着承包人的心血和汗水,解决合同方应当赔偿承包方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可得利益。
7. 山林承包合同书被判无效合同条款中的比例分成是否有效最高法院指导判决案例
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8. 因承包合同引起的林木权属纠纷属什么部门处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二十七条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营造的林木,由营造单位经营并按照国家规定支配林木收益。集体所有制单位营造的林木,归该单位所有。农村居民在房前屋后、自留地、自留山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城镇居民和职工在自有房屋的庭院内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集体或者个人承包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的,承包后种植的林木归承包的集体或者个人所有;承包合同另有规定的,按照承包合同的规定执行。
9. 林业承包合同纠纷
你好!您说的是执行中的问题。您应继续督促执行法官尽快执行。一般执行案件,如果没有理由,不能在六个月期限内执结的,申请人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执行,上级法院可决定本院执行或责令原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结也可指令其它法院执行。
10. 是林地使用权纠纷还是林地承包经营权纠纷
首先我还要问下你几个问题,一是你已经签订了承包合同,那就是有合同;二是内你是不容是这个组的村民,这块山地是分给你的,还是本来就是你的山,即祖辈都是你们的;三是你有没有林权证。如果上述方面有答案,再来回答你的问题,如果你有证据,他们没有,这块地你就有可能。如果你有证,你这个应该是林地使用权纠纷,可以通过林业部门解决;如果只有合同,那就是经营权纠纷,可通过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