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第三人侵权的工伤是否双赔与工伤保险有很大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申请人安某是被申请人某服装厂保安,因履行工作职责被李某、王某打至轻伤。经派出所调解,李某、王某赔偿给安某医药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等两万元。后安某被认定为工伤,并被鉴定为九级伤残。安某遂与某服装厂协商工伤保险待遇,双方在医药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待遇的支付问题上产生争议:安某认为李某、王某的赔偿不能免除服装厂的赔偿责任,自己理应获得双赔;服装厂则认为应当从安某的工伤保险待遇总额中扣除李某、王某已支付的数额。因不能协商一致,安某向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评析】第三人侵权和工伤共存时,工伤职工应获得哪些赔偿?首先,《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工伤保险基金可就先行支付的医药费向第三人追偿。分析此项规定可知经办机构向第三人追偿垫付的医药费即产生工伤职工丧失向第三人主张医药费权利的效果,即职工只能获得医药费的单份赔偿。本案中,侵权的第三人李某、王某已经赔偿给安某医药费,安某无权再从基金获得医药费。
其次,除医药费以外的其他费用,工伤职工原则上可以同时享受工伤待遇和侵权赔偿,但因为两者是由同一事实引发的,故应在性质相同的物质性赔偿项目上予以适当限制。
第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是工伤职工应获得的工伤待遇,与侵权赔偿不重合,工伤职工可分别从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获得这三项待遇。本案中,安某应从工伤保险基金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某服装厂应支付给安某伤残就业补助金。阅读延伸:劳动法全文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❷ 侵权与工伤责任主体竞合时可否得到双赔
首先,侵权与工伤赔偿的责任主体,在用人单位交社保的情况下是不会竞合的,此时侵权的责回任主体答是侵权人,工伤保险的责任主体的保险公司,没有竞合,自然合一双赔
其次,如果用人单位没交社保,侵权和工伤责任主体都是用人单位,法律规定可以双赔,或侵权人是第三人,工伤责任主体是用人单位,此时也可以双赔
终上所述,只要是申请认定工伤后,认定为工伤的,都可以获得双赔
❸ 第三人侵权导致工伤,是否支持双重赔付
案情简介:
2013年9月8日,祝某饮酒后驾驶浙a×××××号重型自卸货车在杭州市下沙文海北路由北向南行驶,在向西右转弯借用非机动车道进入工地过程中,与汪某由北向南沿非机动车道直行的电动自行车相刮擦,货车右侧后轮碾压汪某及电动自行车,造成汪某受伤经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电动自行车损坏的交通事故。经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下沙大队认定,祝某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借用非机动车道右转弯过程中,未及时发现车辆右侧情况,是造成事故的全部原因,负事故的全部责任,汪某骑行电动自行车无交通违法行为,无事故责任。此后因赔偿问题协商不成,汪某亲属起诉车主徐某,货车挂靠公司、保险公司,请求判令赔偿医疗费、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丧葬费、误工费等各项损失。车主徐某抗辩认为汪某在交通事故中死亡同时构成工伤,汪某亲属已经获得用人单位赔付,无权再主张赔偿。
案件经过一审、二审法律程序,主要争议焦点是:
因第三人侵权导致职工工伤的,在职工已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情况下,是否支持职工(被侵权人)获得双重赔付。
董浩说
因第三人侵权导致职工工伤的,在职工已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情况下,支持职工(被侵权人)获得双重赔付。理由如下: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职工(被侵权人)有权在已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情况下向第三方请求承担赔偿责任,二者并不矛盾。
2、目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职工具体可获得双倍赔付的赔偿范围,但在司法实践中,从保护被侵权人的角度出发,大多会支持被侵权人的双倍赔偿,但部分法院判决认为,对于医疗费用、护理费用等不支持双份赔偿。
案例来源:裁判文书网 (2015)浙杭民终字第538号民事判决书
❹ 企业对工伤赔偿后能否向直接侵权人追偿
孙非职工在工作时间受到第三人造成的伤害,用人单位在赔偿受害职工工伤保险待遇后,可否向第三人进行追偿,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两种不同的处理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企业与劳动者之间是劳动关系,在劳动关系中的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交纳工伤保险金,发生工伤后,劳动者既可以选择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又可以选择直接向侵权人主张人身损害赔偿。用人单位并不享有追偿权。
笔者赞同第一种意见,即用人单位没有追偿权。评析意见如下:
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构成工伤的,劳动者基于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享有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这种请求权是基于行政法律关系所享有的;同时劳动者因第三人的违法侵权行为对造成侵权之第三人产生法定的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即基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二者虽然基于同一事实,但均能独立存在,当一个请求权消灭时并不必然导致另一请求权的消灭,且现今的法律规定也未排斥这两个请求权的同时存在。因此受害人有可能得到双份赔偿。理由是:
一、请求权法律关系不同。工伤保险赔付与侵权损害赔偿基于的请求权基础不同,第三人的侵权赔偿是普通民事赔偿,工伤保险待遇是从侵权法中发展并分离出来的一种新的法律规范,工伤待遇与第三人侵权赔偿在法律上并不相悖,二者性质不同,不能相互替代。
二、赔偿义务主体不同。工伤事故发生后,用人单位不论是否有过错均应给付工伤待遇。当第三人侵权导致了工伤事故,用人单位和第三人此时是两个独立的主体,不能以用人单位已支付工伤赔偿来免除第三人的部分侵权责任,也不能以第三人的侵权赔偿来抵消用人单位的工伤赔款,二者是没有关系的,唯一的联系就是受害劳动主体一致。但在劳动者受到的这种伤害中,劳动者既是工伤事故中的受伤职工,又是侵权行为的受害人,故有权同时获得工伤保险赔偿和人身侵权赔偿;用人单位和侵权人基于不同的法律关系均应当依法承担各自所负赔偿责任,即使该劳动者已从其中一方先行获得赔偿,亦不能免除或者减轻另一方的赔偿责任,同时也体现了人的生命和健康无价的观点。
三、程序上难以操作。目前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受害人只能得到一份赔偿,按照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的规定,受害人应对主张工伤赔偿还是侵权赔偿进行选择,实际上这个规定限制了受害人的权利,没有相关法律依据支撑。另外如果规定两种不同性质的赔偿互为补充,赋予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侵权人的代位求偿权或者追偿权,不仅法律依据不明确,在实际上操作也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用人单位追偿时第三人主张在侵权行为中受害人有过错,应当减轻自己的责任,是否应通知受害人参加诉讼以及参加诉讼后受害人的诉讼地位确定等,对这些问题法律也没有相关规定,司法实践中也难以操作。
作者单位:泸县人民法院
❺ 如何向所在单位索要工伤赔偿
根据你的描述,你的情况属于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导致的工伤,在向肇事者索要一切费用后,可以主张工伤赔偿。
1、申请工伤认定,单位应该在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报,单位在规定期限内不申报,个人可以在一年内直接到当地劳动部门申报,需提交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证明,医院病历、医生诊断证明书等,你可能还要提交受到第三人伤害的相关证据,具体都要提交什么资料,按劳动部门要求吧。
2、工伤认定以后,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评定伤残等级。根据是《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GB/T 16180-2006),最终以劳动能力鉴定为准。
3、根据评定的伤残等级索要工伤赔偿。
工伤赔偿主要有:医疗待遇、停工留薪期待遇、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如果解除劳动关系有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你的情况是第三人侵权导致的工伤,这种情况可以获得双重赔偿,法律上有依据,但是如何赔偿没有统一的规定,要看各地的规定。一般是重复的项目不双赔,比如医疗费等,有的地方是工伤赔偿要做一些扣除,比如浙江省的规定:“在遭遇交通事故或其他事故伤害的情形下,职工因劳动关系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人身损害,同时构成工伤的,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如职工获得侵权赔偿,用人单位承担的工伤保险责任相对应项目中应扣除第三人支付的下列五项费用:医疗费,残疾辅助器具费,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发生的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有些地方是差额赔偿,比如《西安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第三十二条:工伤事故兼有民事赔偿(包括交通事故)的,先按民事赔偿处理,赔偿金额低于工伤保险待遇标准的,其差额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建议你问当地劳动部门当地是怎么规定的。
如果应该由单位支付的赔偿,单位不支付,你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❻ 第三者致工伤,单位无扣发工资,能否要求侵权人赔偿误工费
工伤的话,你的所有待遇由工伤保险基金和你单位支付,不需要由第三者支付。
你单位有权力决定是否对第三者进行处罚,但这与你本人并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