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2017年10月1日实施,《民法总则》 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版事权利的诉讼权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该法的规定相对此前的《民法通则》规定的二年的诉讼时效,延长了一年,有利于对民事权利的保护。
至于《民法总则》和《民法通则》诉讼时效的衔接问题,蕞高人民法院制定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解释》,有完善的规定。
据此,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诉讼时效目前为三年。
⑵ 买卖合同纠纷诉讼时效的具体起算标准有哪些
1、有明确的书面书面合同约定付款期限的,以约定的付款期限后一日;一方未按专时付款的,另一方可从次日属起主张对方支付逾期付款利息;
2、以送货单形式起诉的,能够证明双方交易习惯的,依交易习惯;不能证明的,则债权人可以随时主张,诉讼时效应从债务人明确表示拒绝付款之日起计算,逾期付款利息与之相同;不应当从合同法第一百六十一条推出诉讼时效应从收到货物时起算,因为161条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督促债务人及时付款。
根据一般交易习惯,在买受人收到货物当时没有付款的,除非事前有约定,否则出售人不可能意识到买受人有不付款的意图,也不可能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
3、以欠条的形式起诉的,若欠条上写明付款日期的,按照写明的日期第二日起开始计算;没有写明的,则随时都可以主张付款,诉讼时效从债务人明确表示拒绝清偿欠款时开始计算,同时起应当支付逾期付款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