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商标法规定权利人侵权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由人民法院判定给予多少元的补偿
《商标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 按照权利人因被侵回权所受到的实答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B. 著作权被侵犯,损失应该怎么计算
著作权侵权行为是指违反著作权法的规定,侵犯权利人依照著作权法所享有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著作权被侵权了,受害者可以要求赔偿损失的。那么著作权被侵犯,损失应该怎么计算呢?请看下文的解答!著作权被侵犯,损失应该怎么计算?著作权被侵犯,损失应该怎么计算?以权利人实际遭受的损失作为确定赔偿数额的方法:1、被告侵权使原告利润减少的数额;2、被告以报刊、图书出版或类似方式侵权的,可参考国家有关稿酬的规定;3、原告合理的许可使用费;4、原告复制品销售减少的数量乘以该复制品每件利润之积;5、被告侵权复制品数量乘以原告每件复制品利润之积;6、因被告侵权导致原告许可使用合同不能履行或难以正常履行产生的预期利润损失;7、因被告侵权导致原告作品价值下降产生的损失等。以侵权人因侵权行为实际获得的违法所得作为确定赔偿数额的方法:侵权人的违法所得包括产品销售利润、营业利润和净利润三种情况。知识产权标的本身的无形性决定了权利人损失在多数场合是无法计算的,因此在很多案件中权利人的损失是无法确定的。因此,知识产权法在坚持以权利人损失作为确定赔偿数额的方法的同时,规定可以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作为确定赔偿数额的方法。但是,这要在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情况下,才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法定赔偿:法院在适用法定赔偿方法确定数额时,还应当考虑1、通常情况下,原告可能的损失或者被告可能的获利;2、作品的类型、合理许可使用费、作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价值、权利人的知名度、作品的独创性程度等;3、侵权人的主观过错、侵权方式、时间、范围、后果等。著作权被侵权,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吗?在著作权侵权案件中,当事人经常提出索赔精神损失的诉讼请求。依据侵权法理论,只有自然人的人身权利遭受侵害时才会赔付精神损失,在著作权案件中也只有著作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受到严重损失,且在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仍不足以抚慰权利人所受精神损害时,才会判赔精神抚慰金。如侵权行为只是侵犯了著作财产权,权利人无权提出精神损害赔偿。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著作人身权或者表演者人身权受到侵害为由,起诉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法院不予受理。
C. 律师您好,有个问题需要向您咨询。请问在专利侵权纠纷中,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可以确定的,是
问:律师您好,有个问题需要向您咨询。请问在专利侵权纠纷回中,权利人因答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可以确定的,是否以此确定赔偿数额?
答:君同法律在线咨询为您解答
依专利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销售或使用者只有符合“不知道”且“来源合法”时,才可以免除赔偿责任,但仍然构成侵权,应承担停止侵害和消除影响的责任。也就是对善意的销售或使用者来说,停止侵害和消除影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赔偿则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但这种混合原则的使用范围不能延及制造或进口专利产品的行为。
过错不是专利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在确定行为人的侵权责任时,对停止侵权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而赔偿损失责任则按不同的场合分别适用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对同一专利侵权行为可以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来确定不同的民事责任,应当说与传统理论对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的认识更为合理。
D. 商标侵权案权利人损失怎么算
商标侵权损失如何确定
商标侵权除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对企业的名誉、客户群体等产生潜在的影响。一旦发生商标侵权,这些损失又该如何计算?
《商标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在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的情况下,法院为确定赔偿数额,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资料的,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判定赔偿数额。
根据《商标法》的规定,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的,由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300万元以下的赔偿。
为最大程度实现自身利益,权利人还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自己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如权利人或委托代理人对侵权行为调查、取证的合理费用、律师代理费等费用。
E. 如何确定侵权损害赔偿的范围
具体要看是哪方面侵权,例如我国《专利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然而目前,据相关统计显示,司法实践中采用“实际损失”和“侵权获利”方法确定赔偿额的微乎其微,采用许可费合理倍数的也是很少,绝大多数专利侵权案件都是使用酌定赔偿来确定赔偿额的。
专利侵权损害赔偿中的酌定赔偿是指,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综合考虑具体案件的因素并在法律规定的赔偿数额范围酌情予以确定赔偿额的制度。
当然,有损害就应该有救济,虽然原告未能举证实际损失、侵权获利、不存在或是专利许可合同或是许可使用费不合理时,法官将运用自由裁量权对损害赔偿额确定,法官在酌定赔偿额案件中自由裁量的基础是原告提供其损失的间接证据。
法院依法酌定赔偿额时,需要依据案件的相关事实。法院在具体案件中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被侵权专利的类型,发明和实用新型因比外观设计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因此法院对发明和实用新型的损害赔偿要高于外观设计专利;
(2)涉案专利的创造性,专利权人开发专利的投入;
(3)被控侵权产品的市场价值;
(4)侵权人侵权行为的持续时间、涉及范围、侵权情节、手段以及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
(5)权利人在进行侵权诉讼时支出的合理费用,包括律师费、公证费、保全费、调查取证费、鉴定费、咨询费等。
综上,对于专利侵权案件,依据具体案件的相关事实,原告在提出诉讼主张请求法院酌定赔偿时,结合法院通常考量的因素,需要尽可能提供索赔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