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律师侵犯名誉权诉讼时效有多久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来国人民代表大会第自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该法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这表明,我国民事诉讼的一般诉讼时效从2017年10月1日起为3年。
2. 超过微博侵犯名誉权诉讼时效还可以起诉吗
名誉权是人身权的一种,没有诉讼时效,只要对方侵犯了你的名誉权,你就有权要求其为你恢复名誉。但是精神损害赔偿费有时效限制。
3. 侵权责任法中名誉损害的诉讼时效是多久这个诉讼时效可以中断吗
名誉权受侵犯时复向法院起诉主制张权利的,是有诉讼时效限制的,依据民法总则的规定,主张民事权利的时效为三年,从知道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
《民法通则》第140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的规定,诉讼时效中断了三种法定事由:
1、提起诉讼;
2、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
3、一方同意履行义务。当事人通过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向义务人主张权利可以产生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的法律后果。
4. 侵害名誉权的诉讼时效期间内不知道权利被侵害,时效可以延长至二十年吗
可以起诉,诉讼时效2年
5. 【好律师网】有关姓名侵权的诉讼时效问题。来个权威的
你在1995年的时候开始了侵权行为,并且一直持续到现在,可以说你的侵权行为一直在进行中,没有结束,既然没有结束,谈什么诉讼时效呢?
你要知道诉讼时效是什么意思,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义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诉讼时效只适用于财产权中的债权性请求权,而姓名权属于人身权,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其中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肖像权、荣誉权等。身份权包括亲权、配偶权、亲属权等。
综上所述,你要求姓名侵权的诉讼时效本身就存在含义瑕疵,这样各个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解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你的案件应当适用的法律是民法和侵权责任法
看一下侵权责任法的15条、20条有规定的
6. 财产侵权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财产大体上可以分为动产、不动产和知识财产三大类,它具有金钱价值并受到法律保护。在当今社会,我们的财产权也随时随地可能被侵犯,这时就需要我们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我们自身的利益。那么,财产侵权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呢?小编为您作详细解答。
一、财产损害赔偿诉讼时效
对于财产损害的请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二、财产损害赔偿的特征
1、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方式以造成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为前提。
在各种责任形式中,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这几种责任的承担,均不能以实际造成他人的财产或人身损害为前提,只要受害人的财产、人身或其他权利遭到侵害、面临危险或受到妨碍,即可要求行为人承担此几项责任;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做、更换这几种责任的承担只以财产受到侵害为前提;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和赔礼道歉这几种责任的承担通常仅以人身权或知识产权受到侵害为前提。而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既可以以他人财产受到损害为前提,也可以以他人的人身受到损害为前提。
2、损害赔偿以给付金钱或实物财产为内容
在其他责任形式中,侵权行为人不存在向受害人给付金钱的问题;即使以实物财产赔付,该财产也应属于侵权行为人所有。而在返还财产的责任形式中,侵权人向受害人返还的财产本来就属于受害人所有或管理。
3、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受各种因素的制约
其他形式的责任,在实际承担时较为简单,易于操作。而损害赔偿责任在实际承担时却较为复杂,通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要考虑到赔偿的范围、赔偿数额的计算、侵权人和受害人的经济状况,在故意侵权中,还要考虑到惩罚性赔偿,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规定等。
三、财产损害赔偿纠纷诉讼的管辖
财产损害赔偿纠纷要区分不动产和动产确定管辖。不动产的损害赔偿纠纷,应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专属管辖。动产的损害赔偿纠纷,适用一般地域管辖,一般由造成动产损毁的侵权行为实施地或者被告的住所地或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以上就是关于财产侵权诉讼时效的详细叙述与相关解释。我们可以看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算,财产侵权的诉讼时效是两年时间。所以当我们的财产权受到侵犯时,一定要勇敢及时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使自己的合法财产不受他人侵害,否则就有可能丧失胜诉权。
延伸阅读:
发表权属于著作财产权吗
专利侵权诉讼时效是多久?
商标侵权诉讼时效是多久
7. 民法,肖像权、名誉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行政法和民法各自有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但是对于时效中断,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并无明确规定,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可以适用,主要理由是行政诉讼是从民事诉讼发展而来的诉讼形式,很多行政争议产生于民事争议或与民事争议有密切的关系,有时解决行政争议就成为解决民事争议的前提条件。再者,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有时仍然要参照适用民事诉讼的程序及制度,采用民事诉讼规则进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十七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诉讼法和本解释外,可以参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另一种观点认为不宜适用,其理由有二:(一)时效中断制度是在《民法通则》中规定的,《民法通则》是部实体法,并非《解释》第九十七条规定可以参照的民事诉讼法。如果连《民法通则》也可参照的话,按照不是法律明令禁止的,就是法律所允许的来认识,那么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也可参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这种观点无疑是荒谬的。(二)行政诉讼不同于民事诉讼,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不宜适用时效中断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及《解释》虽未对此作出明确规定,但有关条款对行政诉讼适用时效中断作了排斥性的规定。通说认为行政诉讼不宜适用时效中断制度。所以实践中一般是没有中断的适用的
8. 名誉权诉讼时效问题,请律师们回答下,谢谢!
您好,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名誉权的诉讼时效为两年,自知道之日起算。而由于名誉权处于继续状态,那么即可使用诉讼时效中断,不受两年诉讼时效的限制。所以,现在仍然可以起诉A的侵权行为。
9. 名誉权没有诉讼时效吗为什么网上说名誉权不适用诉讼时效 网上说的不适用是怎么回事
1、侵犯名誉权不适用诉讼时效;
2、因为侵犯名誉权的侵权行为是持续的侵权行为;
3、不适用应该是正确的。
10. 名誉侵权的诉讼实效
有关诉讼时效的问题,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了三种时效期间,即普通时效期间为二年,特别时效期间为一年,另外规定了最长时效期间为二十年。因请求权的不同,诉讼时效的期间也不同。《民法通则》规定了下列请求权适用一年的特别时效期间:
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除以上四种请求权,其他都为普通时效期间与最长时效期间的适用范围。
因此,名誉侵权的诉讼时效应该为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