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死亡赔偿金分割纠纷代理词

死亡赔偿金分割纠纷代理词

发布时间:2021-08-01 22:40:41

1. 死亡赔偿金的法律性质 是什么

死亡赔偿金其内涵是针对人的生命的侵害而形成的赔偿义务项目,是基于受害人的死亡而产生的独立的经济赔偿义务。
基于以上定义,首先死亡赔偿金不是对死者的财产损害赔偿,这个观点在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中已达成基本共识。因为死者已经死亡,也就是民事主体资格已经不复存在,民事权利能力灭失,其不可能作为权利的承受主体。
死亡赔偿金不是精神性的赔偿,而是物质性的赔偿。因为死亡赔偿金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做了明确的规定,但在该部司法解释中对于精神损害作出了明确区分,“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这就从司法解释的高度对这一争论在司法领域做出了决断。
而死亡赔偿金的法律性质、法理依据,并没有在理论和实务上达成一致。在理论界主要存在着两种学说:一种是“扶养丧失说”,即由于受害人死亡致其生前依法定扶养义务供给生活费的被扶养人因此丧失了生活来源,赔偿范围是被扶养人在受害人生前从其收入中获得或有权获得的扶养费份额;另一种是“继承丧失说”,即倘若受害人尚在世,他在未来会将获得的收入作为遗产由其法定继承人所继承,是因为侵害人的行为使这种未来预期收益的财产丧失。这两种学说都由其合理性,但在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中,都较为倾向的支持了“继承丧失说”。因为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于被扶养人生活费是单列计算的,也就是说,死亡赔偿金是与被扶养人生活费相分离的。死亡赔偿金更倾向于认定为一种期待权利(将来继承财产的减少)的丧失。

2. 借款人死亡民间借贷纠纷原告代理词怎么写

你好,可以委托律师代写。

3. 死亡赔偿金计算时间是从多久开始算的呢

重审或再审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在确定死亡赔偿金时,对其起算时间存在不同理解,缘于《人身损害解释》第二十九条“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及第三十五条第二款“‘上一年度’,是指一审法庭辩论终结时的上一统计年度。”
虽该司法解释明确了死亡赔偿金计算的标准时为一审法庭辩论终结时,但在案件发回重审或进入再审后,死亡赔偿金的起算时间是以原来一审法庭辩论终结时为标准,还是以重审或再审法庭辩论终结时为标准,各有不同认识。笔者倾向于以重审或再审法庭辩论终结时为死亡赔偿金的起算时间点。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死亡赔偿金的法律性质为与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范围内的近亲属所享有的财产损失赔偿金。
依照《人身损害解释》第十七条第三款“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第三十条“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法发[2010]23号《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若干问题的通知》第四条“人民法院适用侵权责任法审理民事纠纷案件,如受害人有被抚养人的,应当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将被抚养人生活费计入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的规定,死亡赔偿金并不是对死者生命权侵害的救济和赔偿,也不是死者的近亲属因受害人被不法侵害致死所获得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而是不法致人死亡时特有的财产损失赔偿项目,其内容是对死者家庭整体未来收入的赔偿。
死亡赔偿金被定性为财产损失,其计算依据中直接的一个指标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民人均纯收入。死者的近亲属是导致死亡的侵权行为的间接受害者,因此,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权利人是与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范围内的近亲属。可见,死亡赔偿金的法律性质是对赔偿权利人未来利益损失的填补。
第二,损害赔偿计算的标准时,是指依据有关赔偿参数计算损害赔偿金额的大小时,应当以哪一时间点为标准进行计算。理论上对侵权损害赔偿计算的标准时主要有两个时间点:其一,侵权行为时。侵权行为时,又具体可区分为侵权行为发生时及侵权结果发生时的。传统民法认为应当以侵权行为发生时作为损害赔偿计算的标准时。其二,事实审言词辩论终结时。以事实审言词辩论终结时作为损害赔偿计算的标准时,靠近对受害人损失的实际填补,对受害人较为有利。
依照《人身损害解释》的规定,死亡赔偿金的赔偿参数是“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民人均纯收入”,该“上一年度”具体是指侵权行为发生时的“上一年度”,还是侵权结果发生时的“上一年度”,或者是指损害结果确定时的“上一年度”。我国立法对损害赔偿计算的标准时没有统一的界定。
《人身损害解释》鉴于涉及损害赔偿计算标准时的主要是残疾赔偿和死亡赔偿,对赔偿权利人利益损失的填补主要是指向未来,因此确定以最接近实际填补时间的事实审言词辩论终结时作为死亡赔偿金计算的标准时。其法理依据是,赔偿以损害事实的确定为基础,而事实审言词辩论终结时即为损害事实确定时。
因此,死亡赔偿金的赔偿参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上一年度”,应是损害结果确定时即事实审言词辩论终结时的“上一年度”。
第三,侵权行为发生时与诉讼行为发生时通常存在时间差,个别案件的这两个时间间隔还比较长,而物价指数的上涨因素等并未在计算中予以考虑。如果仍然按照原来一审法庭辩论终结时的较低统计指标计算死亡赔偿金,死者的近亲属难免会因物价指数上涨所获得的死亡赔偿金数额减少,而赔偿义务人则会因违反诚信原则故意拖延赔偿而获取不当的期限利益。
综上,在重审或再审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时,将《人身损害解释》第三十五条第二款关于“死亡赔偿金起算时间点为一审法庭辩论终结时”的规定,理解为重审或再审法庭辩论终结时,而不是原来一审法庭辩论终结时,充分考虑了损害填补的实际发生时间与损害填补的利益的未来指向,更好地平衡了赔偿权利人与赔偿义务人双方的利益,符合赔偿未来财产损失的本质特征,对受害人利益的保护也较为合理。
来源找法网:http://china.findlaw.cn/

4.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的继承与分割

一、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死亡赔偿金是对于死者近亲属的赔偿,并非死者的遗产,不是夫妻共同财产,兼有精神损害赔偿和经济补偿的双重性质。

二、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基本原则是,根据与死者关系的远近和共同生活的紧密程度、抚养关系及生活来源等因素合理分配。首先是配偶、父母、子女。

三、一般情况下父母相对为少分,配偶和成年了女等额分。在实际判决中由法官对分配比例按照实际情况自行裁量。(比如,继母无业可能多分,爷爷奶奶虽然年纪大但还育有其他子女,会少分。)

注:建议协商解决,如自行协调不成,可通过法院进行协商。

5. 死亡赔偿金案分配件判决的疑问,听听大家意见

《民法通则》第119条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抚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国家赔偿法》第34条规定: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造成死亡的,应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
死亡赔偿金分配:
1、分配主体为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权利人。由于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是财产损害赔偿,其内容是对死者家庭整体预期收入的赔偿。因此,赔偿权利人首先是指与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范围内的近亲属即第一顺序继承人,即配偶、父母、子女,只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完全不存在时,才开始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即同胞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死亡赔偿金的分割不同于遗产分配。死亡赔偿金原则上应由家庭生活共同体成员共同取得,当事人未请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主动予以分割,当事人请求分割且赔偿协议未明确赔偿项目,应视为是对权利人物质损失与精神损害的混合赔偿。在分割该笔赔偿金前,应扣除已实际支付的丧葬费用,并优先照顾被抚养人的利益,剩余部分的分配应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与死者共同生活的紧密程度及生活来源等因素适当分割,而非等额分配。当然,如果继承人明确表示放弃或转让的,应尊重其意思表示。
3、由于死亡赔偿金不同于遗产,它具有人身专属性,即专属于受害人的近亲属,死者生前的债权人没有请求权,不能要求分割死亡赔偿金抵债。同理,赔偿义务人也不能以死者生前欠其债务为由扣除部分或全部赔偿金。
4、遗嘱是自然人按照法律的规定处分自己的财产,安排与此有关的事务,并于死亡后产生法律后果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因而遗嘱事实上也就是对遗产的处分行为。而死亡赔偿金并非死者的遗产,不能通过遗嘱的形式对其进行处分,只能按补偿原则在继承人之间适当分割。

6.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被扶养人生活费已计入死亡赔偿金是法律第几条

被抚养人生活费计入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源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版人民共和国权侵权责任法》若干问题的通知第四条。
相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若干问题的通知
法发〔2010〕23号
四、人民法院适用侵权责任法审理民事纠纷案件,如受害人有被抚养人的,应当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将被抚养人生活费计入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

7.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谈判词

这个法院或交警队会按规定做的,你不必操心,也不能随便写的。

8. 关于较大交通事故赔偿按同一标准和赔偿就高不就低,各出自哪部条文

《侵权责任法》第十七条规定:“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

在此条文中,法律用语为“可以”,并非“必须”或者“应当”,也就是说,“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并非强制性要求,而是可以由法官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自由裁量的规定。至于什么情况下可以,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有学者认为:(1)原告的态度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多数原告主动请求法院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的,当然可以;原告虽没有主动请求,但多数原告对法院提出的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的方案并无异议的,也可以适用。(2)若分别计算较为容易,可以不采用这种方式。笔者基本赞同以上观点,不过在分别计算虽然容易,但相互之间数额差异较大的情形下,笔者觉得也可以采用“就高不就低”的方式确定统一的死亡赔偿金,但应以不过分加重加害人的赔偿负担为限。所谓“以不过分加重加害人的赔偿负担为限”,比如说,某一侵权行为共造成了十人死亡,其中九人为城镇居民,一人为农村居民,那么便可以以某个较高城镇居民的死亡赔偿金作为“相同数额”的标准,确定统一的死亡赔偿金;但如果九人是农村居民,一人是城镇居民,此时若以城镇居民的标准统一死亡赔偿金,则会极大地加重加害人的赔偿负担,所以在这种情形下不宜采用统一的死亡赔偿金。

阅读全文

与死亡赔偿金分割纠纷代理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商河县工商局 浏览:810
沈阳冠君知识产权事务所 浏览:342
知识产权保障制度总结 浏览:950
榆次区工商局电话 浏览:981
马鞍山新康达 浏览:448
学校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342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