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矛盾与纠纷
(一)尽快动员部署,迅速开展工作。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及时成立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工作小组,尽快对该活动作出具体安排部署,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落实工作措施。乡(镇)、村领导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亲自动员部署,全力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切实解决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要带着对少数民族群众的深厚感情认真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工作部署好、组织好、落实好,确保取得实效。同时要分工明确,搞好协调。要充分发挥民族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作用,坚持和完善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建立各有关部门配合支持的民族工作领导机制,定期研究本地民族地区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充分发挥成员单位作用。
(二)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协调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认真负责,精心组织,做好民族团结矛盾纠纷和行政争议调解工作,集中解决排查出来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建立必要的联席会议制度,科学整合各方力量,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共同解决突出问题,坚决防止互相推诿、各行其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三)加大宣传力度,健全工作制度。要把宣传发动少数民族群众作为组织开展排查调处工作的重要环节,贯穿工作的始终。要把宣传发动工作的重点放在基层,深入基层、深入少数民族群众,面对面地进行宣传发动,向群众宣传开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
Ⅱ 如何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
1、2015年10月13日,中央深改组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内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容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指明了方向。2、法院要主动与城建、卫生、交警、工商、妇联等相关部门加强联系,对劳动争议、交通事故赔偿、婚姻家庭等纠纷实行横向联动调解。3、法院要与乡镇、村、居委会建立纵向联动机制,建立起村级调解、社区调解、乡镇调解、行政裁决与法院调解有机衔接的直通车,发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减少诉讼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彰显和谐司法理念。4、浙江省诸暨市由政法委牵头,司法局具体负责,组织法院、公安局、卫生局、工商局、保险公司等单位组成调解中心,统一公地点,统一人员管理,解决矛盾纠纷的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