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治安纠纷调解课件

治安纠纷调解课件

发布时间:2021-08-01 06:20:23

❶ 治安调解技巧

(一)主动控制局面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和睦共商的调解气氛,避免和及时制止纠纷双方互相指责的问题发生,以防调解转变成劝架。
(二)要正确选择、合理限制参与人参加调解。其一,对于疑难复杂的纠纷,组织调解处理时,要邀请司法人员参加联合调解。其二,对于思想固执或对调解心有顾虑的当事人,可以在其亲戚、朋友中寻找能说服他的人,邀请其配合民警做好调解工作,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三,进行调解时,当事人各方参与人以1~2名为宜。如果双方当事人的人数不加限制,就会出现人多嘴杂、意见不一的复杂局面,容易发生争吵而影响调解。
(三)要多做教育、疏导工作。要帮助双方当事人学习有关法律,分清是非,明确责任,摆事实讲道理,以理以法服人;在语言表达和表情态度上,使当事人感到我们严肃认真、诚恳热情、句句在理。通过耐心细致的教育、疏导工作,化解矛盾、缓和对立情绪,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纠纷,避免冲突发生。
(四)调解时要随机应变。调解员要根据当事人各方的意见、态度等变化随机应变,不断调整和变更方法策略。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用建议的形式,提出方案供双方当事人商议,促使他们双方达成共识,最终达到调解成功的目的。
(五)注意对调解过程及结果保密。对外不得随意透露调解的内容和调解员自己的看法,以免引起当事人周围无关人员胡乱议论和猜测,并传来传去,导致双方当事人反悔。
(六)要正确把握调解的次数。公安机关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治安案件进行调解处理时,一般情况下只调解一次,不能反复调解耽误治安案件的及时处理。必要时,公安机关可以增加一次调解。所谓必要时,是指双方当事人都表示愿意接受调解,只是尚有部分问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或者尚有部分案件事实没有查清,需要进一步查清事实而再调解一次。
二、调解中的几点要求
(一)庄重平和,态度取胜。民警出现在调解现场,面对双方当事人,或单方当事人,第一时间的态度非常重要,要做到表情认真、态度庄重而不失平和。恰当的态度,对处置调解纠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力,是调解民警的无声武器。恰当的态度能使纠纷双方当事人在心理上产生安定、信任之感,对喧闹的现场起到平喧息声的作用,对正在“火头”上的当事人起到很好的“灭火”震慑作用,为下一步的调解铺平道路。
(二)仔细询问,专注倾听。民警在调解工作开始之前,必须做认真的全面调查。询问是调解工作中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方式。询问得越仔细、越全面,调解的材料就越充分、越翔实、越客观。倾听是人的基本涵养和能力,是对陈述人尊重的一种表现,民警在调解现场,要注意倾听双方当事人各自的陈述,以及旁观者、知情人的叙述。专注的倾听,也会在心理上给当事人以信任感与安全感,从内心接受调解的进行。倾听时要注意不能偏听一方,主观臆断,会造成调解不公,使双方当事人不服,或致一方当事人利益受损,甚至使纠纷升级激化,这样的调解就是失败的调解。
(三)翔实记录,完备手续。记录是调解工作中必须运用的重要程序和有效手段之一。调解民警对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及旁观者、知情者的叙述记录过程,也是使双方当事人情绪平静的过程。当事人通过回答民警的询问,注意力就会不由自主地开始转移,激烈的情绪开始退潮,特别是对个别无理取闹、胡搅蛮缠的当事人更是一剂有效的镇静剂,为解开僵局打开大门。调解记录务必翔实,入档保存,以备查询。
(四)善用语言,事半功倍。调解员把握语言的分寸不同,运用场所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俗话说:一句话让人怒发冲冠,一句话让人转怒为笑。语言的力量可见一斑。周永康同志任公安部部长时,要求公安民警要“说得过、追得上、打得赢”。其中,“说得过”,就是要求民警具备良好的口才。好的口才来自于对社会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广泛知识的学习,是民警调解工作的另一件武器。表现在调解工作中,就是要求民警达到善于运用语言让群众“一笑泯恩仇”的境界。善用语言,用好语言,最终能使纠纷双方尽弃前嫌,化干戈为玉帛。
三、要尽力避免引火烧身
调解纠纷弄不好会引火烧身,使得纠纷双方将怨气发泄到调解员身上。

❷ 公安机关对治安纠纷调解不好应该怎么办

解答如下:
公安机关的调解不具有强制性,调解双方当事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诉讼。

❸ 什么是治安调解

您好
治安调解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调解处理。治安调内解必须具备的容条件 一、必须是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民间纠纷是指公民之间各种民事权益争执; 二、必须是《条例》规定的调解范围; 三、必须是已经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应当受到治安处罚的行为; 四、必须当事人各方由自愿接受调解的意愿; 五、治安调解必须是公安机关认为可以适用调解的。 治安调解的“四宜四不宜”: 一、宜解不宜结; 二、宜和不宜激; 三、宜缓不宜急; 四、宜宽不宜严。

❹ 治安调解(民事调解)和刑事调解的区别

1、依据的法律基础以及道德因素不一样。

民事调解:是一种合意为核心要素的解决纠纷的方式,是私法纠纷领域的廷伸,是一种当事人主义。

刑事调解: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从轻减轻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

2、定罪之后的判刑力度不同。

民事调解:促使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协商解决的制度,如果协商不行转为刑事案件。

刑事调解:涉嫌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侵犯财产犯罪,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故意犯罪案件

(4)治安纠纷调解课件扩展阅读:

中国的宪法规定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具有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的职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此外,《最高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强调进一步发挥人民调解在稳定社会、化解矛盾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开展刑事和解工作提供了依据。

民事调解的流程:

一、受理纠纷:

1、当事人请求调解的纠纷及时调解;

2、发现纠纷要主动受理及时调解;

二、调查分析:

受理纠纷,要迅速查明纠纷发生的原因和争议焦点,及时判明纠纷性质,是非曲直,进行研究分析;

三、调解: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双方当事人的工作,充分说理,耐心疏导,学习法律规定,消除隔阂,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议。

❺ 治安案件调解不成功的话怎么办警方会怎么处理

调解以两次为限;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调解不成的,及时对违反治安管理人裁决治安处罚;对损害赔偿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案件处理

治安案件是指公安机关和基层保卫组织依法对需要给予治安行政处罚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和不够立为刑事案件的轻微违法犯罪行为,通过立案确认、进行查处的案件。

根据有关规定,社会上发生的治安案件一般由当地公安派出所负责查破;发生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的治安案件,由本单位保卫组织查破,没有保卫组织的单位,由所在地公安机关负责查破。

另外,在农村没有公安派出所的地方,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中需要给予警告、50元以下罚款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委托乡(镇)人民政府裁决。

1.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为了查明案情进行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条例及释义)

2.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应当自觉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不严格执法或者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收到检举、控告的机关,应当依据职责及时处理。

3. 受害人有权知道处理结果。

(5)治安纠纷调解课件扩展阅读

(一)除具有下列情形的外,治安案件要公开处理:

1、涉及警务秘密的;

2、涉及个人隐私的;

3、当事人未满18周岁的;

4、办案单位认为不宜公开处理的其他情形。

(二)对报案、控告、举报、群众扭送或者投案以及其它行政主管机关司法机关移送的案件,应当及时受理,进行登记,并分别作出以下处理:

1、对属于本单位管辖范围内的事项,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2、对属于其它公安机关单位管辖的,应当在受理后的二十四小时内移送,并告知当事人;

3、对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的事项,告知当事人向其它有关主管机关报案或者投案。

(三)情节比较简单,事实清楚的案件7个工作日内办结,案情比较复杂的15个工作日内办结,上述所限不包括听证,当事人伤情鉴定以及涉案物品估价时间;因特殊原因不能办结的向当事人作出解释。

(四)将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案件的查办、复议、诉讼程序,以及裁决治安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告知当事人。

(五)设立案件查处结果公开专栏,每周将所办治安案件的查处结果向社会公布。

(六)治安调解由办案民警主持,召集双方当事人参加,调解应制作调解笔录和《治安调解书》;公开调解的案件,允许群众旁听。

1、适用治安调解的范围

(1)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造成轻微伤害的;

(2)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故意损毁他人财物情节轻微的;

(3)其他民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轻微的;

(4)违法行为造成伤害或损害,受害方要求赔偿损失,负担医疗费用的。

2、治安调解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依法进行,调解前必须先立案并查明案件基本事实,分清当事人责任。

3、调解以两次为限;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调解不成的,及时对违反治安管理人裁决治安处罚;对损害赔偿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4、赔偿的损失费或者负担的医疗费用是指由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造成的直接的经济损失,包括:因伤害造成误工的工资和奖金、损失的物品、治伤的医疗费、因伤害看病所乘合理的交通工具费以及公安机关认为应当赔偿的其他损失、费用,医疗费用以公安机关认可的医院所开具的收据为准(急诊除外)。

被侵害人是城镇个体经营者、农民和其他无固定工资收入的人员,需要赔偿其误工收入的,以行为人所在县(市)区上年度人均收入为标准按时计算。

(七)查处涉黄、涉赌、涉娼案件以及办理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中涉及刑事犯罪案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公安部《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

参考资料:网络-治安案件网络-治安调解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❻ 治安案件调解的条件是什么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❼ 如何加强县城治安纠纷调解,我们单位要交此论文

一般县城看是什么样子的,有农业县,轻工业县,旅游先,先看这个县的经济主体,然后就得到治安的主要矛盾,有了主要矛盾就好解决了,比如农业县,发生最多的就是农民之间以为家长里短发生的纠纷,一般都好解决,以为都是同村的,还有就是法律意识淡薄,纠纷调解不好,容易引发治安或现实案件,你说的加强县城治安纠纷调解,基本是不可能的,应该把纠纷化解到萌芽状态,也就是说民警或司法调解员要对自己辖区的民情、社情非常了解,但是以现在的客观情况基本无法做到,民警也有家,也有大量的上级交办的面子活要完成,不可能让民警沉下去了解民情、社情,如果你要做论文可以从这个方面写写。

❽ 公安工作中“作民事纠纷处理”与“简易治安案件调解”应该如何取分!

治安调解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调解处内理
治安调解必须具备容的条件
一、必须是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民间纠纷是指公民之间各种民事权益争执;
二、必须是《条例》规定的调解范围;
三、必须是已经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应当受到治安处罚的行为;
四、必须当事人各方由自愿接受调解的意愿;
五、治安调解必须是公安机关认为可以适用调解的
治安调解的“四宜四不宜”:
一、宜解不宜结;
二、宜和不宜激;
三、宜缓不宜急;
四、宜宽不宜严. 但民事调解一般不涉及到治安处罚。

❾ 《治安管理处罚法》中适合调解的案件都有哪些呢

公安机关的调解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五十三条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侮辱、诽谤、诬告陷害、故意损毁财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侵犯隐私、非法侵入住宅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调解处理:

(一)亲友、邻里、同事、在校学生之间因琐事发生纠纷引起的;

(二)行为人的侵害行为系由被侵害人事前的过错行为引起的;

(三)其他适用调解处理更易化解矛盾的。

对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民间纠纷,应当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调解组织申请处理。

对情节轻微、事实清楚、因果关系明确,不涉及医疗费用、物品损失或者双方当事人对医疗费用和物品损失的赔付无争议,符合治安调解条件,双方当事人同意当场调解并当场履行的治安案件,可以当场调解,并制作调解协议书。

(9)治安纠纷调解课件扩展阅读

行政调解工作原则: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五十五条: 调解处理案件,应当查明事实,收集证据,并遵循合法、公正、自愿、及时的原则,注重教育和疏导,化解矛盾。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行政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第二章第(二)条:行政调解的原则:1、自愿原则。充分尊重各方当事人意愿,不得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方式或调解结果。

2、合法原则。遵循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3、公平公正原则。兼顾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平等协商处理利益纠纷,体现公平正义。行政机关作为当事人一方时,与行政相对人的地位平等。

4、注重效果原则。行政调解要提高工作效率,简化调解程序,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事先定纷止争、案结事了。

《宜春市行政调解工作规则》第四条:行政调解应当坚持属地管理、自愿平等、依法合理、公平公正、注重效果的原则。

❿ 治安案件和解相关问题

既然派出所查得岀,证明当初是立案侦查了的,那就难以撤消了。只是你可以问问他们是否案件已经签结了。如果已经结案了,对你也没什么影响。

阅读全文

与治安纠纷调解课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协议格式 浏览:117
商河县工商局 浏览:810
沈阳冠君知识产权事务所 浏览:342
知识产权保障制度总结 浏览:950
榆次区工商局电话 浏览:981
马鞍山新康达 浏览:448
学校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342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