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举报投诉电话有哪些
不同政府机关都有不同的举报电话,例如:
1、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举报电话:12388
2、中共中央组织部,举报电话:12380
3、最高人民检察院,举报电话:010-12309
4、重大建设项目违规网上举报及联系电话:010-68501111,价格监督举报电话:12358
5、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电话:010-12300,传真:010-12300- 2
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热线:12377
7、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法律援助工作司,联系电话:86-10-65205114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举报电话12336、法律咨询热线010-16829999
9、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农业安全生产事故和紧急事件- 举报电话: (010)59192316
中国消协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站- 投诉电话: (010)67347472
农业部种子案件-举报电话: (010)59192079 (010)59194511
农业部农药案件-举报电话: (010)59192810、(010)59194066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电话:59881193、59881208 传真:59881193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走私举报:010-65222882,廉政举报:010-65124083
2. 投诉材料的提供来源必须说明么
(1)投诉应当由投诉人向有管辖权的劳动行政部门递交投诉文书。投诉文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版: ①投诉人的姓权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和联系方式,被投诉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以及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情况; ②劳动保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和投诉请求事项,并应有投诉人的签名或盖章。 (2)投诉人证明材料。投诉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应提供原件核对);用人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或注册登记资料(确实不能提供的,经说明后可不提交)。集体投诉推荐代表的还需要提交推荐人签章的推荐委托文书。 (3)相关证据材料。提交必要证据材料以证明投诉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是被投诉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所造成的,如证明劳动关系及与投诉请求有关的证据材料。
3. 举报和投诉有什么区别
1、概念不同:
投诉是指消费者购物或接受服务,与企业发生争议后,通过电话、书面等形式,向工商等行政部门反映自己权益遭受侵害的事实,请求协助解决争议的行为。
举报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工商等行政部门反映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的违法行为。举报既可以实名举报,也可以匿名举报。
2、提出者不同:
投诉人是认为自身权益遭受侵害的消费者;而举报人是发现违法行为的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而这种违法行为未必对其自身权益造成了直接侵害。
3、处理依据不同:
投诉的处理依据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等;举报的处理依据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
广大劳动者举报投诉应注意以下事项:
1、明确区分举报和投诉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了劳动保障监察的举报制度和投诉制度。劳动者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如果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了自身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可以直接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2、通过快速有效方式进行举报
劳动者举报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时,可以通过快速有效的方式,如可以拨打本市劳动保障政策咨询和举报电话“12333”或者登录上海劳动保障服务网http://s.yingle.com等便捷的方式进行举报。
3、举报时应尽量提供详实信息
劳动者在举报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时,应明确提供被举报单位的名称、地址及违法具体行为。为更有效地对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劳动者在举报时可以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同时也可以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便于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与举报人联系。
4、劳动者应及时维权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因此,为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劳动者应及时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投诉,以防超过维权时效。
5、劳动者应注意收集证据材料
劳动者在工作时应注意保存好用人单位的招工招聘记录,考勤记录,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相关工作凭证,以便举报投诉时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提供,或在申请仲裁时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供。
4. 什么原因会造成顾客投诉
看你什么行业了,一般顾客会投诉都是有原因的:首先就是态度问题,俗话说伸专手不打笑脸人。不管属是什么问题,只要你有解决问题的态度,顾客都能原谅。其次就是质量问题,试想一下,就是你自己购买了一个东西,回头不就能用了,你也得生气上火,能不投诉吗?是吧
5. 投诉和举报有什么区别
投诉和举报的区别
1、概念不同
投诉是指消费者购物或接受服务,与企业发生争议后,通过电话、书面等形式,向工商等行政部门反映自己权益遭受侵害的事实,请求协助解决争议的行为。
举报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工商等行政部门反映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的违法行为。举报既可以实名举报,也可以匿名举报。
2、提出者不同
投诉人是认为自身权益遭受侵害的消费者;而举报人是发现违法行为的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而这种违法行为未必对其自身权益造成了直接侵害。
3、处理依据不同
投诉的处理依据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等;举报的处理依据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
4、处理方式不同
投诉的处理方式是“调解”。工商部门在收到投诉后,审核该投诉是否符合受理规定。对于受理的消费争议投诉,工商部门采用调解方式来处理。在工商部门指导下,企业与顾客平等协商,就修理、更换、退货、赔偿等事项进行充分沟通,并就达成共识内容制作调解书;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工商部门将终止调解,并建议顾客与企业通过请求消协等社会组织调解、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法院起诉等方式解决争议。
举报的处理方式是“查处”。工商机关在收到举报材料后,根据核查结果决定是否立案。通过法定调查程序,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最终作出给予行政处罚、不予处罚、移送、销案等处理结果。
5、投诉“和解”可以撤回
举报“私了”不能撤回
投诉可以撤回。如消费者与企业“和解”后不想投诉了,或对企业就修理、更换、退货、赔偿等事项提出的解决方案表示满意了,都可以撤回投诉。
举报不能撤回。举报人举报后,以来信、来电或其他形式要求“撤回”举报的,并不具有法律效力。行政部门仍然会对举报人所反映的案件线索进行调查核实。如果查实企业存在违法行为,即使企业与消费者自行和解,甚至给予高于法律规定额度的补偿,也不能免除企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机关仍然会依法依规对企业做出相应处罚。
6、强制执行力不同
投诉处理中,最终是否能够达成一致意见,取决于企业与顾客的自身意愿,且调解结果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举报处理中,查处工作则具有强制力,是工商部门作为市场监管者,履行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法定职责,查处结果具有强制执行力。
6. 投诉一词由来
投诉,指投状诉告。
源自《北齐书·魏收传》:“时论既言 收 著史不平, 文宣 诏 收 於尚书省与诸家子孙共加论讨,前后投诉百有馀人。”
《新五代史·唐臣传·萧希甫》:“刑狱之冤者,何可胜纪。而匦函一出,投诉必多。”
7. 投诉 名词解释
英语
投诉Complaint
complaint
[kEm5pleint]
n.
诉苦, 抱怨, 牢骚, 委屈, 疾病
complaint
Complaint is single expression of discontent or dissatisfaction with something.
For example: Many businesses or companies have the apartment to receive complaints.
投诉、抱怨
complaint
com.plaint
AHD:[k…m-pl³nt“]
D.J.[k*m6pleint]
K.K.[k*m6plent]
n.(名词)
An expression of pain, dissatisfaction, or resentment.
抱怨:对疼痛、不满或怨恨的表达方式
A cause or reason for complaining; a grievance.
抱怨的缘由:引起抱怨的原因;愤恨
A bodily disorder or disease; a malady or an ailment.
疾病:身体的失调或疾病;疾病或小毛病
The symptom or distress about which a patient seeks medical assistance.
病症:病人寻求医疗救助的症状或病痛
Law
【法律】
The presentation by the plaintiff in a civil action, setting forth the claim on which relief is sought.
原告的控诉:在民事诉讼中原告的陈述,在其中提出请求以获得救济
A formal charge, made under oath, of the commission of a crime or other such offense.
控告:经过发誓的对犯罪或其它违法行为的正式指控
Middle English compleinte
中古英语 compleinte
from Old French complainte [from feminine past participle of] complaindre [to complain] * see complain
源自 古法语 complainte [] 源自complaindre的阴性过去分词 [抱怨] *参见 complain
complaint
[kEm5pleInt]
n.
申诉;控告
If your neighbours are too noisy then you have cause for complaint.
"如果你的邻居太喧哗,你就有理由投诉。"
不满的理由或原因;抱怨的缘由
疾病;身体不适
Do you consider his complaint dangerous?
你以为他的病危险吗?
complaint
[kEm5pleint]
n.
诉苦
控诉; 控告
疾病; 不适
complaint department
顾客意见接纳处
He poured out his complaints before me.
他在我面前倾诉苦衷。
He who makes constant complaint gets little compassion.
[谚]经常诉苦, 少人同情。
lodge a complaint
提出不满意见, 对...提出控告
make a complaint
提出不满意见, 对...提出控告
lodge a complaint against
提出不满意见, 对...提出控告
make a complaint against
提出不满意见, 对...提出控告
complaint
词源同前条
8. 投诉表发自是什么意思
投诉表发字。想发的是根据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才有一定的投诉。所以才能去对这个投诉表的。去证明
9. 举报和报案,控告的区别
第一,提出的主体不同。控告只能由被害人提出;举报只能由与案件无关的第三人提出;而报案可以是被害人,也可以是第三人提出。
第二,是否知晓具体的犯罪嫌疑人不同。控告和举报已经知晓具体的犯罪嫌疑人,而报案只知晓犯罪事实存在,但是却不知晓犯罪嫌疑人是谁。所以大家从这两点来把握,基本上可以准确的区分控告、举报和报案。
报案,是指有关单位或个人发现犯罪事实发生而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揭露和报告的行为。
举报,是指有关单位或个人将其发现的犯罪及犯罪嫌疑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揭发、报告的行为。
控告,是指被害人(包括被害单位)将其发现的犯罪事实及犯罪嫌疑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揭发、报告的行为。
(9)投诉源自于扩展阅读:
意义:
1.便于与举报人(举报单位)取得联系,详细了解被举报人(被举报单位)的情况;
2.便于检察机关及时调查取证,尽快掌握和查清被举报人犯罪事实和证据;
3.节省人力、物力;
4.表明举报人敢于承担举报责任,对所举报的内容敢于承担法律后果;
5.便于答复查处结果、反馈信息;
6.便于表彰、奖励举报人,弘扬社会正气。
参考资料:网络-报案
参考资料:网络-控告
10. 国家教育部的投诉,服务电话
国家教育部的投诉,服务电话:010-66092315/3315。
为进一步方便群众,接受社会监督,教育部对不同业务领域的监督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进行了整合归并。
自2012年9月3日起,教育部启用24小时统一监督举报电话,号码为:010-66092315、66093315。
同时启用统一监督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10)投诉源自于扩展阅读
教育部设立统一监督举报电话和邮箱接受社会监督,电话010-66092315/3315(7×24服务,全年无休)。
根据国家教育部投诉举报温馨提示:
1、当您利益受损时,请先尽快向所在地教育部门举报。
2、向我们举报前请备齐以下材料:举报事项、当地的处理意见、您的姓名和身份证号。
3、举报后,请保持手机畅通,便于后续查办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