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借款案件立案的标准是什么
法院民事立案即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不需要证明给他宽限期。如果有担保人的话可以向担保人主张还款。如果担保人不还款,是可以起诉担保人的。起诉担保人是没有条件的。
(1)法院债务纠纷立案标准扩展阅读
维权方法:
1、约定了借款期限,贷款人在借款到期后及时催要。
如果借款到期后,借款人一直未归还款项,贷款人也没有进项催要,也没有签订任何关于延期还款的协议。那么,从借款人催款日的次日起算,超过2年的,贷款人的债权将不受法律保护。
2、没有约定借款期限,贷款人可随时催要,但要留给借款人一定的宽限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对合同的内容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3、贷款人可以向借款人主张超过借款期限的逾期利息。
逾期借款是指借款人未按借款合同的约定期限返还给贷款人款项的行为,该行为是违约行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包括返还借款本金、支付合同约定的借款期间的利息及支付借款逾期部分的利息。
㈡ 债务纠纷多少金额才能立案
债务纠纷起诉抄的时间跟我国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有关,债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从履行期限届满时起计算三年,如果在这三年中没有要求偿还,债务人也没有承诺偿还,三年过后,诉讼时效终结,此债务不受法律保护;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时效如下:一般诉讼时效:《民法总则》第188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短期诉讼时效:我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不合格的产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一年。特殊诉讼时效:特殊诉讼时效是指《民法通则》以外法律法规特别规定的时效。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规定:货物买卖合同争议的诉讼时效期限为四年。最长时效:以上三种诉讼时效,都是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一般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不合格的产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一年。
㈢ 民事经济纠纷,多少钱才可以立案
民事经济纠纷案件只有符合如下条件,法院才会立案,与数额没有关系。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并且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以下是相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3)法院债务纠纷立案标准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同时指出关于审理立案的若干问题:
第一百二十二条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第一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
㈣ 债务纠纷法院立案需要什么材料
债务纠纷起诉最好是到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能及时查封对方的财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管辖规定如下:
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第二十三条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债务纠纷,法院立案需要什么材料
(一) 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材料。
1、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户口薄、公安机关的户籍证明等。
2、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清单、社团法人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
3、当事人名称在诉争的法律关系发生后曾有变更的,应提交变更登记资料。
(二)证明贷款关系存在的证据材料,借款合同、贷款协议、借条、欠条、还款承诺书等。
(三) 证明已清偿借款的证据材料,收条或分期、分次还本付息的付款凭证。
(四)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依据,提供诉讼请求中要求计付本金、利息数额的计算清单,包括本金余额的计算清单或凭证、利息金额的计算清单、或凭证等。
(五)其他需要提供的证据材料
㈤ 追讨债务,法院多少钱才会立案
欠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实际生活中也存在许多因金钱纠纷而走向法庭的情况,很多人也许都欠着别人钱,也许因为金额比较小所以总是不以为然,不按期归还,法律规定欠多少钱可以立案抓人呢?下面,小编根据我国法律,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个问题。
一、相关问题介绍
1、欠钱不还,不受数额限制,多少都可以起诉;建议尽快向法院起诉要求还款,一旦超过了两年的诉讼时效,丧失胜诉权
2、借贷关系,借条是证据之王,如果有借条,内容清晰完整,胜诉概率是100%!胜诉之后,如果对方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时,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
4、另外他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他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则他会有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会被司法拘留。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二、起诉准备材料
1、起诉状,弄清楚对方的基本登记信息(对方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电话等),可以自己写也可以找律师代写;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复印副本;
2、准备证据,你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和对方发生纠纷的所有对你有利证据及复印件、及其他可能对你有帮助的证据及证人名单等;
3、带上诉讼费;到法院立案庭立案。
第一百零九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一十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三、欠债相关法律规定
1、对方欠债不还,可以起诉对方,胜诉后,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如果对方有钱不还,是构成犯罪的。可以申请追究他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3、如果对方确实没钱,法律也无能为力。只有多留意他有什么收入,一旦知道他有新的收入来源,立即向法院执行人员报告,法院会冻结他的财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欠多少钱可以立案抓人这一问题,不管金额大小,债主都有足够的理由起诉你。所以,不要因为借你钱的人比较熟悉或因为借钱金额的大小而逾期不还,欠债不还首先影响的是个人声誉,再者法律针对这一问题是有处罚的,所以大家应知法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