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租赁期间的门面遇到拆迁,承租人有权获得哪些赔偿
可以获得以下的五个赔偿:
一、厂房、建筑物价值补偿
如果企业的厂房是自建的,或者部分是自建且不属于违章建筑的,以相关房产部门登记证明的建筑面积为标准补偿。因为历史原因没有产权证明的,可以与拆迁方一起共同委托评估公司评估其价值。
二、装修和附属物补偿
对于装修附属物的补偿,各地都有装修和附属物的各项补偿标准的实施细则,由评估机构根据标准评估价值。企业主要注意评估的全面性,以防存在遗漏事项。
三、停产停业损失补偿
停产停业损失是指企业因征收拆迁而不能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损失。根据我国2011年颁布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提出了补偿应根据房屋被征收前的收益、停产停业期限等因素来确定,综合考虑企业拆迁前营业规模、业务规模、客户资源以及正在履行的合同预期收益。
虽然各个企业营业额不同,盈亏状况也不同,但是停产停业损失无疑是补偿项目里可操作性最大的一项,企业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
四、机器设备搬迁、折损费用
企业搬迁,不仅仅是换个地方重新营业,还要将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进行搬迁,在搬迁的过程中产生的损失、折旧等费用,企业也要实现做好评估与预算。
五、员工安置处理
企业进行搬迁,势必会产生一段的停产停业时间,这段时间内员工的安置,以及搬迁后部分员工因为工作距离等因素离职遣散费用,企业搬迁后当地的就业问题等,也应该得到拆迁方的充分考虑和足够重视。
(1)遇拆迁租赁合同纠纷扩展阅读:
承租人,又称“承租方”。是指租赁合同中使用租赁财产并按约向对方支付租金的当事人。其主要合同义务为:
(1)按约定数额和期限向出租人支付租金;
(2)妥善保护租赁财产并按约定用途正当使用;
(3)在租赁关系终止时及时返还租赁财产。其主要权利是按约占有和使用承租财产。在租赁合同的有效期间发生租赁财产所有权转移时,承租人的合同权利对新所有人仍然有效。
合同义务
承租人在租赁期内将租入资产出租给第三方
(1)承租人应按约定数额、期限交付租金。承租人不履行这一义务的,出租人具有追索权;
(2)承租人应妥善保管和保护租赁物,并按合同约定正确地使用。合同没有约定的,应按租赁物的性质和用途使用。中国经济法规定,由于使用保管或维修保养不当,造成租用财产损坏、灭失的,承租人负责修复或赔偿;
(3)承租人擅自拆改租赁物造成损失的,负赔偿责任;
(4)承租人擅自将租赁财产转租或进行非法活动,出租人有权解除合同,由此而造成的损失由承租人负责;
(5)在租赁关系终止时,承租人有及时返还租赁物的义务。逾期不还租赁财产,除补交租金外,还应偿付违约金。
承租人在租赁期内对租赁物有添附或进行改装的,在返还租赁物时,如未经出租人同意,承租人应将租赁物恢复原状;如经出租人同意,出租人应补偿承租人因添附或改装所支出的费用。
② 拆迁中租赁合同纠纷如何处理
1、首先,拆迁征收补偿是给出租人的,这个征收补偿包括“1)被征收拆除房屋市场评估专价或协属商价;2)被拆除房屋附属物,装修部分评估价或协商价;3)电话、有线电视、空调等设施移机费用;4)搬迁补助;5)营业用房屋的停产停业损失;6)提前搬迁奖励费;7)征收人给予其他奖励。”
2、承租人可以要求出租人赔偿因租赁合同提前解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七条“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的规定,承租人有权要求出租人赔偿因提前解除合同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③ 长期租房,有租房合同,期间遇到拆迁,会有拆迁补偿吗
合法承租人就可以获得赔偿。
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后,承租人就是拆迁关系中合法的承租人,是可以得到直管、自管产住宅房屋拆迁应有的补偿,但不包括非住宅房屋拆迁、市场租赁。
第1、房屋拆迁只有合法的承租人才能得到应有的补偿。首先承租人与出租人即被拆迁人之间的租赁合同应当是有效合同,当然如果有一份书面的房屋租赁合同会更好;
第2、合同约定的租赁期满日应当在拆迁公告的日期之后,法定租赁双方分配补偿人与使用人分配补偿是有一定的区别对待的。
依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
拆迁租赁房屋的,拆迁人应当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订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第二十七条规定:拆迁租赁房屋,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解除租赁关系的,或者被拆迁人对房屋承租人进行安置的,拆迁人对被拆迁人给予补偿。
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对解除租赁关系达不成协议的,拆迁人应当对被拆迁人实行房屋产权调换。产权调换的房屋由原房屋承租人承租,被拆迁人应当与原房屋承租人重新订立房屋租赁合同。
第三十一条规定:拆迁人应当对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支付搬迁补助费。
在过渡期限内,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自行安排住处的,拆迁人应当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
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使用拆迁人提供的周转房的,拆迁人不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
搬迁补助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按照上述规定,拆迁租赁房屋,承租人有权获得安置和搬迁费补偿等补偿。
(3)遇拆迁租赁合同纠纷扩展阅读:
房屋租赁期间遇到拆迁,尽管是不可抗因素,但是双方签订的租房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为了避免房屋拆迁发生纠纷,市规划部门建议单位或个人租赁房屋应注意:
1、房屋租赁必须签订租赁协议;
2、租赁协议中应明确约定遇到房屋拆迁时的解决方式和责任;
3、租赁期限约定要明确。
房屋租赁在房屋拆迁中有几种处理方式拆迁政策规定
1、房屋所有人与承租人协商解除租赁关系;
2、房屋所有人另行提供房屋租赁给房屋承租人。
如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就解除租赁关系达不成协议的,实行产权调换安置,该项规定一般适用法定租赁和历史形成的租赁关系,对于市场租赁,建议通过解除租赁关系途径协商解决;
3、关于房屋租赁拆迁租房只要是合法的承租人才可以得到一定的补偿,同时在补偿当中有几种经常出现的合理的处理方式。
④ 有租房合同,期间遇到拆迁,会有拆迁补偿吗
根据以上的信息,我们给予您的解答内容如下: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拆迁租赁房屋的,拆迁人应当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订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第二十七条规定,拆迁租赁房屋,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解除租赁关系的,或者被拆迁人对房屋承租人进行安置的,拆迁人对被拆迁人给予补偿。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对解除租赁关系达不成协议的,拆迁人应当对被拆迁人实行房屋产权调换。产权调换的房屋由原房屋承租人承租,被拆迁人应当与原房屋承租人重新订立房屋租赁合同。第三十一条规定,拆迁人应当对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支付搬迁补助费。在过渡期限内,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自行安排住处的,拆迁人应当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使用拆迁人提供的周转房的,拆迁人不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搬迁补助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按照上述规定,拆迁租赁房屋,承租人有权获得安置和搬迁费补偿等补偿。建议:您和出租人一起找拆迁人协商拆迁事宜,协商不成的,或经协商不能达成拆迁协议的,可以请求房屋拆迁主管部门裁决。对拆迁裁决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最好协商解决。
⑤ 房屋租赁期间遇到政府拆迁,怎么办
他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不可抗力的最本质意义是当事人不可预知的偶然情况出现。
相关政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05号)《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十三条的相关规定:“拆迁租赁房屋的,拆迁人应当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订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42号 《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租赁当事人可以变更或者解除租赁合同:(一)符合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可以变更或解除合同条款的;
(二)因不可抗力致使租赁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
(三)当事人协商一致的。
因变更或者解除租赁合同使一方当事人遭受损失的,除依法可以免除责任的以外,应当由责任方负责赔偿。
第十九条 “出租人在租赁期限内,确需提前收回房屋时,应当事先商得承租人同意,给承租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
你可以咨询当地的房产管理部门和拆迁管理部门。
这样可以么?
⑥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租赁合同的纠纷租赁合同上写着,如遇政府拆迁,无条件退房,对一切损失
根据法律规定没有了
⑦ 吴少博律师:企业拆迁中的租赁纠纷该怎么处理
拆迁过程中的租赁合同纠纷与一般意义上的租赁合同纠纷区别在于,出租方提起租赁合同纠纷诉讼的目的并非由于履行租赁合同过程中产生了纠纷,而是企图通过租赁合同纠纷诉讼达到解除租赁合同之目的,从而降低或者免除对承租方的拆迁安置补偿。
出租方一般会用以下三个理由来主张解除租赁合同:
第一,未按照租赁合同约定支付租金,出租方行使合同解除权。
在出租方与承租方的《租赁合同》当中,一般都会有对租金支付方式和时间的约定,比如每月10日之前支付租金,超过三个月未支付的,出租方有权解除租赁合同等等类似的约定。因此,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承租方只要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未支付租金的,出租方可以单方解除租赁合同。出租方不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租金的情况是很常见的,因为拆迁开始之后,出租方一般会要求终止履行合同,租金问题到拆迁补偿款下来之后一并结算,这种情况下,是出租方要支付给承租方大额的拆迁安置补偿,小额的租金问题就显得很不重要了,承租方往往忽略了还有租赁合同的存在。在最后双方对于拆迁补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时候,出租方就会以未按照租赁合同约定支付租金为由,主张解除租赁合同,而之前出租方不要求支付租金的行为往往是口头约定,承租方没有证据证明这个事实,因为,往往在诉讼过程当中陷于被动。
第二,由于拆迁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要求法定解除租赁合同。
《合同法》第九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出租方会认为,国家拆迁或者征地,已经导致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因此,要求行使合同法定解除权。
第三,擅自转租,出租方行使合同解除权。
《合同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承租方如果租赁的房屋或者土地比较大,为了分担租金压力,获取收益,一般会进行再转租,而出租方只要收到了应有的租金,也认可转租的行为,但是一般没有书面的同意意见。在纠纷产生之后,出租方往往否认知道转租的事实,主张转租未经过其同意,按照法律规定,可以解除合同。而出租方认可转租行为往往也是口头认定,承租方没有证据证明这个事实,因为,在诉讼过程当中也显得很被动。
承租方对于上述三大解除租赁合同的事实和理由,如何有理有据地应对呢?
第一,寻找不支付租金的事实证据和法律依据。
第二,是否为合法程序的拆迁,是否为不可抗力。
第三,寻找出租方认可转租的证据和丧失合同解除权的法律依据。
⑧ 房屋土地租赁合同纠纷,牵扯到拆迁赔偿
合同第三条的约定明显不符合甲方利益甚至有损甲方利益。
可以甲方不识字为理由,认定该合同无效。
去法院打官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