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用人单位假冒员工签劳动合同,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假冒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该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可以以未签订劳动合同为由,要求双倍工资和离职时的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没有劳动者本人签字,也没有双方协商一致,且用人单位假冒劳动者签字,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其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② 有一诈骗者冒充某公司高管招摇撞骗,触犯哪些法律,该如何处置
这个情况不构成招摇撞骗罪。
如果骗取钱财数额较大,超过3000元至10000元以上涉嫌诈骗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③ 冒充公职人员犯法吗例如冒充法官、警察之类的。有什么法律依据呢
招摇撞骗罪
〔释义〕
招摇撞骗罪,是指以获得某种非法利益和荣誉为目的,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的行为。
〔刑法条文〕
第二百七十九条 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说明〕
一、本罪的主要犯罪特征是:(1)行为人冒充的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包括非国家工作人员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此种国家工 作人员冒充彼种国家工作人员。(2)冒充行为必须给国家机关威信或者国家和人民利益确实造成实际损害的,才构成犯罪。
二、犯罪手段或后果牵连触犯其他罪名的,应按照处理牵连犯的原 则,从一重罪论处。
三、人民警察是具有特殊身份的国家工作人员,冒充其进行招摇撞 骗,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因此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八条第二款的 规定,应予从重处罚。
④ 冒充法律工作者参加诉讼是否合法
法律服务工作者是指符合法律规定的执业条件,经核准执业登记,领取《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在基层法律服务所中执业,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人员。
法律工作者也是要有执业证书 ,并要登记,年审的.
在作为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时,必须向法院提交委托书及相关执业证书啊,法院一般都会审理,怎么会发生冒充的事?
普通人一般是不允许从事诉讼代理活动的.除非是当事人的亲属,法院才有可能准许.
⑤ 对冒充职工诉讼受什么处罚
既然你说是轿车修理厂雇佣公民冒充员工代理诉讼,就说明修理厂是虚假诉讼。 按《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处理就是。
第一百一十一条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⑥ 人头被人冒用拿去开公司,我稀里糊涂地当了贸易公司的法人代表,请问这样有什么后果么
你强!今后你们公司有什么法律纠纷、兼并破产、赚了赔了,都由你一人负责。
总体来说,就是如果你们公司赚了,你也能分得公司红利的5%,万一赔了,公司宣告破产或停运时你就要出员工保险的100%。万一公司摊上了大官司,那你就完了,企业法人应代表企业负担大部分责任并有义务维护企业及受害人名誉(类似精神损失费)。
顺便补充一下:平常说的企业法人并不是指某个人,而是代表某一公司或企业形象,并承担社会对公司的一切盈亏、奖惩以及负责维护企业形象的法律机构... ...具体的法人代表才能勉强称之为某个人。
一言以蔽之:公司赚了,你就发财了;公司出事了,你就是这个“替死鬼”... ...
⑦ 冒充法律工作者参加诉讼是否符合法律程序
1、冒充法律工作者参加诉讼,代理人身份不符合法律规定,代理行为可能无效;
2、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2012修正)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⑧ 关于冒充公司工作人员销售产品的问题!
该公司应积极配合受害该公司或个人将该事件移交司法部门立案,为了维护消费者正当权益,如发现类似事件或已受害当事人请立刻来电向该公司举报。
为了更好的保护用户的根本利益和规范市场操作,建议用户直接到该公司正式授权的代理商或合作伙伴处购买该公司正牌的产品;该公司在此再次严正声明,该公司不允许也不承认任何利用网络、网站等途径发布的司的产品价格;
针对现有市场中通过网络途径乱报价、涉嫌欺诈消费者、恶意竞争、无法提供用户服务保障、扰乱该公司正常销售秩序等行为的非法该公司或个人该公司已协同该公司法律顾问将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追查和维权。
⑨ 法庭上怎样处罚冒充公司员工
单单冒充,来没有因此骗钱,法院只自能按民事诉讼对待,判令对方停止冒充,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如果利用冒充公司员工,骗取了他人的钱财,达到一定数额,就要由公安机关按照诈骗罪立案侦查,执行刑事拘留,由检察院批准逮捕,由法院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