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合同诈骗犯罪与经济纠纷怎样区别
(一)从动机目的上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1、行为人从签订合同时起就具有骗取的动机和目的。2、开始并无明显的骗取故意,本身也非完全没有履行能力,但合同签订后,抱着能履行则履行,履行不了就拉倒的放任心理,不做积极努力,致使对方遭受严重损失,而将较大数额财物归自己一方非法所有或占有。3、在签订合同时行为人并无诈骗故意,但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或因履行困难,或因其他方面的动机,行为人的主观意念发生了变化,想无偿地非法占有或所有签约对方的财物或其它标的。4、行为人在与对方签订合同时,内心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对于是否履行义务,是否非法所有或占有他人财物,内心还没有确定的意念,或者对自己最终无履行约能力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主要指行为人实际上并非完全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二)从履约能力和履约行为上区别。衡量是合同纠纷还是合同诈骗,除从行为人的动机和目的上区别外,行为人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或担保,签约后有无履约行为如何,是另一关键因素。判断行为人有无履行合同意愿的主要客观根据是行为人有无履行合同的能力。(三)从具体情节、后果上区别。正确认定是否利用合同进行诈骗,不仅要从行为人的动机目的、履约能力和履约行为方面考察,还要从具体情节、后果上进行对比分析上,这些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 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 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 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 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 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❷ 合同诈骗和经济纠纷案有什么区别
合同诈骗和经济纠纷案的主要区别在于当事人是否存在诈骗的主观故意。
如果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来实施诈骗,属于以下情形之一的,就属于合同诈骗,数额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罪,应承担刑事责任;如果以签订合同后,因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导致不能全部或部分履行合同的,则属于正常的合同纠纷工(即经济纠纷):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❸ 合同诈骗与经济纠纷有哪些区别
1、行为人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有无欺诈行为。行为人如果所签订的合同实际回没有履行,而且最终答也没有能力去履行,但行为人在签订合同和履行合同过程中始终没有采取欺诈行为,就不能认定为合同诈骗罪。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在签订合同和履行合同过程中有任何欺诈行为都可以认定合同诈骗罪。要认定欺诈行为对于合同诈骗罪的影响,主要看行为人所采取的欺诈行为是否以非法占有他人的财物为目的。
2、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或签订合同后有无实际履行能力。如果行为人在签约时或合同有效期内有充足的货源或后备货源,有可靠的资金来源或担保,或者在合同有效期内具有找到货源、资金的可能性;或者具有承担违约责任。
❹ 合同诈骗是经济案件还是刑事案件
合同诈骗,数额较大,属于刑事案件。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
合同诈骗常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方法,诈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
5、以其他方法骗取当事人财物。
刑法:《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❺ 公安局给定罪说是合同诈骗罪,可律师说是经济纠纷,这样怎么办,
本案是否构成犯罪,看是否有犯罪事实,看主观故意和客观要件是否有因果关系,是否对社会有危害性。。。量刑要看情节。。。
最重要的是应当了解案件处于什么阶段,不同的阶段律师介入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如处于侦查阶段,律师可以向侦查机关了解其涉嫌的罪名,并可以会见当事人,了解案件情况,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取保等;如果已经到了检察机关的审查起诉阶段就可以看和复制诉讼文书、鉴定等材料,可以看及复制案件的事实材料,包括笔录、口供、证据、证人证言等等所以,建议先找律师了解案情进展,再决定如何做。律师的介入不但是为犯罪嫌疑人提供代理及辩护,也会纠正司法机关,主要是侦查机关的违法行为…。需要法律帮助与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