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申花搬离上海了吗
反正13年的主场肯定还是在上海虹口,股权问题五大股东采取拖的手段,朱骏也不是省油的灯,时常采取各种手段威胁,而五大则是回避。现在朱骏占有的股份是28%左右,但是每年的投资都是他一个人出钱的。
㈡ 哪位高人能解释一下,为何别人总说申花“皖花”
还是朱骏那时候缺钱吧,五大股东不给他股份,他缺少股份,就少投资,那叫什么?沪皖联合队?五大股东一个不骂,谁来带就骂谁。五大股东逼走朱骏,如今这局面,不就是你们要的,呵呵
就跟绿地没接收前
王大雷卖给山东一样,他如果不走,申花可能要搬到云南去,卖了他的话,申花可能留在上海
中国职业联赛走过了20个年头。在20年漫长岁月中,只有三支球队名称没有改变过:国安、申花、泰山;只有两个俱乐部的名称没变过,那就是北京国安[微博]和上海申花[微博]。然而,下赛季可能只剩下北京国安独自支撑了。上海申花已经向中国足协提出申请,要求新赛季主场迁址云南。根据中国足协的要求,主场改变,注册地随之也要改变,也就是说,这支代表了上海滩足球历史与骄傲的球队,有可能要易嫁他乡,甚至连名字中的“申花”都可能被抹去。
申花面临易帜,曾被视为一出“逼宫闹剧”,但当它一步步接近现实之时,人们才不得不去认真审视其背后扑朔迷离的来龙去脉,以及错综复杂的关系与利益交织的有形与无形的网络。
股权变幻
虽然上海申花俱乐部名称20年不变,但早在1999年底,他们就已与最早冠名的国企上海申花电器集团不再有关联。
上海申花俱乐部成立于1993年12月10日,是中国第一家完全脱离体育行政系统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上海申花队是甲A联赛和中超联赛的创始球队之一。1999年年底,上海申花集团将所有资产撤出,改由上海新世界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巴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久事公司、上海申能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上海华生化工有限公司、上海新高潮公司等七家大型国企参股组建了新的上海申花股份有限公司。虽然申花集团已撤出,但根据市领导的意思,“申花”之名要保留。上海既称“沪”又称“申”,申花的意思就是“上海之花”。
2001年12月19日,由上海广电有限公司、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上海市黄浦区国有资产总公司三家单位对原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进行重组,成立上海申花SVA文广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
2007年,上海申花的股权再次出现变更,朱骏[微博]通过上海联城公司以出资2000万元的方式获得申花28.5%的股份,与上海电气、上海广电信息、上海广电集团、上海文广以及黄浦国资委五大国有企业并成申花六大股东,这也给申花的股权纷争留下了无穷后患。
申花怪象
按说申花俱乐部的五大国企占了71.5%的大多数股份,应当背负起主要的责任与义务。但事实上这五大国企是上海市政府的“拉郎配”,他们在俱乐部的实际运营中尸位素餐,既不投入资金,也不参与运营,这就使得朱骏以28.5%的股份成为实际的控制人。
朱骏曾多次通过媒体发声,自己当初入主申花的时候与五大国企约定,未来3年只要投资够1.5个亿,便可以持有申花75%的股份,成为绝对的大股东。
3年过后,朱骏虽然每年投资过亿,但当他要兑现75%股权的约定时,却陷入了一场没完没了的纠纷,上海人形象地管它叫“捣糨糊”。2012年10月,屡次追讨股权不成的朱骏向五家国企发出“最后通牒”,如果再不履行股权转让,联城一方将仅履行28.5%股权的小股东义务。然而五家国企以及背后隐身的政府意志既不愿将大股东身份让位朱骏,也不愿大举出资经营俱乐部,“拖”字诀令这场没完没了的股权之争根本就无法确定明晰的时间表。
在这个过程中,朱骏的主业联城公司股票大幅缩水,身家直线下降,于是放走了高薪的德罗巴[微博]、阿内尔卡等大牌外援,出售了孙祥[微博]、杜威[微博]、郜林[微博]、毛剑卿[微博]、陈涛[微博]、冯仁亮[微博]等众多高薪的大牌本土球员,目的都是为了回笼资金。即便如此,申花俱乐部在经营中还是捉襟见肘,不停传出罢赛、罢训、欠薪等闹剧传闻。
怪咖朱骏
朱骏是纵横商界与足坛的一位怪咖,作为民企老板,他既不像宋卫平那样低调规范,也不像许家印那样高调直白。他既有对足球的热爱,又掺杂了对商业的诉求。他经营申花俱乐部也多有不合常理的惊人之举,个人色彩和随机色彩相当浓厚。
2007年鹿特丹港口杯,与申花队较量的英超[微博]劲旅利物浦[微博]直到比赛结束都不知道,对方身披16号的球员真正身份居然是俱乐部老板。2012年上海国际足球邀请赛,“11号”朱骏又与阿内尔卡联袂担当申花前锋,迎战阿根廷CN竞技队。2013年上海国际足球邀请赛申花与韩国大田队的比赛中,朱骏身披18号首发并踢满全场。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表演,令他更像一个玩票的老板而不是俱乐部经营者。朱骏兴之所至的另一个典型案例,是对高薪引进的阿内尔卡的使用,在短短几个月内,其身份先后由球员变成助教、队长再兼任代理主帅现场指挥,开创了世界足坛前所未闻的先例。
在同各方打交道的时候,朱骏的个性太过鲜明突出,不按牌理出牌的情况比比皆是。这在市场经济中可能不是大问题,但遇到有政府色彩的对象时,就有些相互不对眼。道不同不相与谋,但还要被捆绑在一个桌子上吃桌,这饭吃不好也吃不饱。
申花情结
申花在上海人心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朱骏明白这一点,他也在充分利用这一点博取最大利益。但这一感情牌到了政府及媒体那里,又不怎么买账。毕竟现在上海这座城市还拥有东亚和申鑫,朱骏的谈判资本正在被蚕食。
但申花的底蕴依旧不可小觑。在负六分起步,又经历了经费严重短缺、罢训罢赛的威胁后,申花依然迸发出了惊人的精神力量顺利保级成功。并且面对强力逼宫的同城球队东亚和申鑫,申花分别双杀对手,似乎在向外界证明:看谁才是上海足球的代言人。
申花情结的分量,决定了这场个人与政府背景的博弈结局。这是用正常的行政或法律手段都无法完成的任务。目前已经到了朱骏和上海方面摊牌的时间了:要么去政府化,要么去申花。朱骏未必是一个合格的足球俱乐部老板,但他在申花脱离体育行政系统后再次脱离政府色彩的努力,颇有堂·吉诃德式的无奈和悲情。
㈢ 申花德罗巴案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最后怎么判的
1983年, 在巳登-巴登召开的国际奥林匹克大会期间,萨马兰奇主席提议成立一个国际体育的仲裁机构。这是因为他已预见到体育界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纠纷。在此之后,以国际奥委会委员姆巴伊为首的工作小组即开始筹备。1984年6月, 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ourt of Arbitration for Sports,CAS)正式成立。至1993年9月, 该法庭共处理了109例案件。这些案件的处理方式大致可分为这样几类:1.解决普通的争议案件; 2.解决根据体育组织的章程上诉至法庭的案件 ;3.调解社会体育团体之间的纠纷;4.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要求出具法律意见;5.调解体育范畴内的一般性纠纷。根据当时的《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条例》, 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是一个独立的机构, 但该法庭的主席要由国际奥委会主席从法庭的组成人员中指定, 而且该人还必须是国际奥委会委员。该法庭由60名成员组成,一切支出由国际奥委会负担。很显然,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无论从组织上还是经济上都依附于国际奥委会。
㈣ 上海申花与德罗巴打官司结果是什么啊不了了之上海人真垃圾。
没申花 中国球迷i能在中国看到活的 真的 德罗巴?哈哈
㈤ 申花今年一定是得罪什么人了
第一,从联赛方面:日前中超已过六轮(赛程的六分之一),申花已经积了9分,排名第5,目前战绩2胜(石家庄永昌-主和河北华夏-主)3平(延边富德-主、上海上港-客和山东鲁能-主)1负(江苏苏宁-客)。其前面有河南建业(10)、上海上港(11-亚冠区)、江苏苏宁(14)和广州恒大(15),比少赛一场的河北华夏(8)多一分,而且近几轮,山东鲁能和国安表现欠佳,以后状态是否回升还不好说。所以从联赛方面其冲击亚冠的阻力比较大。第二,在足协杯中,申花即将面对青岛中能,问题应该不大,再接着可能碰到中超球队山东鲁能。总之,阻力也不小。所以,我认为进亚冠不是不可能,看以后球队能否提出应有的水平了。
㈥ 上海申花的股东构成是什么,占股比例分别为多少
上海联城(朱骏):28.5%
上海广电集团:23.57%
上海文广集团:23.57%
上海电气集团:14.29%
上海黄浦国资委:8.57%
上海广电信息公司:1.43%
㈦ 上海申花与联城合并有什么内幕
因为一山不容二虎
朱骏是有野心的人,从他代理魔兽到后面的激战可以看出来,他是不甘于人下的.他是中国的阿布,而申花一直是上海的龙头老大,以前的国际现在都被弄到西安去了,申花是只传统强队,更有很硬的后台,所以要让自己成为霸王的唯一选择就只有合并两只球队
㈧ “申花”五大国有股东是哪些
申花的五大股东:上海广电集团(SVA)、上海文广集团、上海电气集团、上海黄浦国资委、上海广电信息公司等5家国有企业,拥有申联合并之后新申花。
即上海申花联盛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71.5%的股份,作为投资人的朱骏,目前只拥有28.5%的股份。
上海绿地申花足球俱乐部(Shanghai Greenland Shenhua Football Club)是中国上海的一支职业足球俱乐部,简称申花,现征战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球队主场为上海虹口足球场。曾获得1995年甲A联赛冠军、1998年中国足协杯冠军、1995年/1999年/2002年中国足球超霸杯冠军、2007年东亚A3联赛冠军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