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于夫妻财产约定案例,学法律的请进
1、婚后购房:
(1)虽然是男方单独出资,如果男方的出资不是婚前个人财产的,在夫妻没有约定的情况下,会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2)你所说的财产约定,应是夫妻约定此房为男方个人财产、但男方所支付的购房款(到底是20万还是30万?你的叙述不一致,权且按30万算吧)应约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如果离婚或是转让房产的,购房款中应有女方一半、即15万,是吗?
2、在你所述协议中:
(1)1、2项约定的内容有效,约定房子产权归男方所有、但购房款为夫妻共同财产,如果房子被变现、过户或是两人离婚,男方应将购房款的一半支付给女方;这两项内容重合、可以合并为一项,而且有的地方用语不明确,比如“房产归男方”应进一步明确为房屋产权归男方,“男方出资30万”是全部购房款还是仅是首付款?
(2)女方的意思“女方要求分享升值部分”在协议中根本没有提及,这是需要补充的地方:应写明,在房产变现、或过户、或两人离婚时,房子现价与原购买价之间的差价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房子被变现、买卖、或两人离婚时,男方应向女方支付时价与原价之间差价的一半。
(3)第3项“其它财产及债务在谁名下即归谁所有”的约定可以有效、但不明确:对于仅署夫妻一方姓名的财产或债务,可以按约定办;但如果是双方署名的呢?应如何确定?没有署名的财产或债务呢?比如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继承或是受赠得来的财产如何确定?
(4)“如需公证,双方应予配合,不配合则为违约,违约金100万元”:不管什么事情,一方要求公证、另一方就得配合吗?如果是侵犯一方合法权益的事,另一方要求公证也必须配合?这一条还应继续明确,比如:如果涉及房产或财产的事项,两人约定或商定、或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进行公证的事项,另一方有义务配合,无故拒绝配合公证的,应承担违约金XXX元。
3、“问题一此协议是否严谨,有否无效部分?”:俺的意见,不够严谨,但没有无效的部分。
4、“问题二如果你是男(女)方委托律师,你有何建议?”:上面已经有了分析。
5、“有认为协议不公平的、房产估值过低、违约金100万元无法律依据等,因而认为协议无效。我认为上述理由是签协议前应该考虑的,一旦签完协议就是有效的”:
(1)协议是否公平:只能由当事人来确定,如果协议内容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视为当事人对自己权利的处分,外人看来公平与否没有关系、更不会因为外人看来“不公平”而导致协议无效:如果当事人事后发现显失公平公平,可以在发现后一年内申请撤销或变更,但当事人如果没有在撤销权的有效期间内行使撤销权,这协议再“不公平”,也是合法有效的,所谓赴约自由吧?
(2)至于房产估值是否过低:这也是当事人自己决定的事,当事人双方可以协商后估定一个价值、也可以请中介机构评估后确定,但如果估价,完全是当事人自由处分的权利,即使是过低,只要双方当事人认可、其中没有欺诈或胁迫情形的,协议也应当是合法有效的。
(3)至于违约金过高:也并不能导致协议无效呦(哪条法律规定约定的违约金过高、就导致主合同都无效呦?),只要是双方约定的违约金,约定就有效,只是:如果真正发生违约行为后,一方认为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或者低于实际损失的,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降低,这是《合同法》的规定,但并没有见到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就让主合同无效呢。
综上:俺认为协议有效,只是部分用语不准确、有些事项没有反映全。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② 婚姻法财产案例
问题是:1、丁某向赵某借的那个10万元债务算是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夫妻共同债务吗?
2、徐某花2元钱购买的福利彩票中的奖是不是夫妻共同财产?
处理意见:1、10万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理由:只有在第三人明确知道其夫妻财产约定的情况下,债务才可以算做其个人债务。但是,举证责任在债务人,本案中举证责任在丁、徐。
2、徐某购买的福利彩票的2元钱是从哪里拿的很重要。很明显,从夫妻共同财产中拿的,中的奖是夫妻共同财产;反之,则不是。这个很难举证,但是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举证责任应在徐某。也就是说,徐某如果没有足够证据可以证明这2元钱的来源,那就算做夫妻共同财产了。具体情况要看法官他怎么看了。
对本案例的感受:如今在网络上赚点分都不容易,回答问题,问题还得要自己提。
③ 关于夫妻婚内财产约定,这几个问题一定要注意,
不动产约定归一方所有,但未办理产权变更,属于赠与未完成状态。而且,物权法规专定,不动产转让以属登记为准。所以,实际法院裁判五花八门。
但是,最近人民法院公报案例确认,婚内财产协议是双方协商一致对家庭财产的内部分配,在不涉及婚姻家庭以外第三人利益的情况下,应当尊重夫妻之间的真实意思表示,优先保护事实物权人,不宜以产权登记作为确认不动产权属的唯一依据。
尽管如此,在约定财产归属后,条件具备,还是尽早办理不动产权属登记为好。
④ 夫妻财产约定纠纷要怎么处理
夫妻财产约定明确的,按约定确定财产权属。约定不明的,按法定的方法确定权属,即按婚姻法规定,婚姻期间的取得的收入是夫妻共同财产。
⑤ 夫妻财产的约定 案例
1.父母留下的遗产属于法定继承,稿酬费属于著作权继承,婚后的个人所得属于共同共有性质,单位赔偿款则属于保险赔偿金性质,
2.对父母留下的遗产属于女方婚前个人财产,由女方独自享有
稿酬费在婚后继承的和婚后的个人所得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应对半分
最后的医疗费等损失也属于女方财产,法律规定保险赔偿金由被害人单独享有
⑥ 夫妻离婚后财产纠纷一方不协助办理过户手续案例
夫妻离婚后,房产过户时,存在放弃房屋产权的一方不配合办理过户情况,如何处理,需区别对待。
(一)诉讼离婚,一方不配合过户的
对于诉讼离婚来讲,只要拿到了法院的判决书或者调解书,不论对方是否配合,办理房产过户不是问题,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房产交易中心会协助法院办理房产过户。
(二)协议离婚,一方不配合过户的
协议离婚的夫妻双方,在离婚协议上约定房子归一方,但是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后,放弃房屋产权的一方不配合办理过户。对于协议离婚来讲,一旦对方不配合,房屋过户就比较麻烦,因为仅凭离婚证书和离婚协议书,尚不足以证明对方房产过户的真实意思,房屋管理部门无法审查协议的真实性,因此,碰到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以不履行离婚协议为由向法院起诉。如果对方不配合,则是对离婚协议书的不履行,属违约行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履行离婚协议书,如果法院判决后对方仍不履行,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可以向房管部门送达协助执行通知书,这样就可以办理过户了。
2、离婚时,到公证机关办理离婚协议书公证。为了防止出现离婚后,一方不配合的情况出现,可以在办理离婚时,将离婚协议书公证,以证明协议书的真实性,这样房管局就会对离婚协议书予以认可,将房产过户。
准备协议离婚的当事人如果觉得双方协议离婚不够安全时,可以采用公证协议书的办法或者直接起诉到法院,以调解的方式结案,拿到法院的调解书与办理离婚协议书公证一样的效力。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房产过户: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无论是约定一方婚前房产归另一方所有,还是约定双方面婚内房产归一方所有的,都属于房产的赠与,应当先办理赠与公证书再办理房产过户手续。
应注意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婚内的取得的房产在申请登记时多由夫妻中的一方提出申请而非双方共同申请,所以对于以夫或妻一方名义登记的房产而实际属于夫妻共有的,应当由夫妻两人共同向房产登记机关申请,并提交夫妻双方的有效身份证件、婚姻关系证明。
因解除婚姻关系而发生的房产过户:
夫妻之间解除婚姻关系的途径有:双方到民政部门申请办理离婚手续,就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协议后,领取离婚证书;协议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请求,由法院调解或判决解除婚姻关系。
因夫妻解除婚姻关系而引起房产过户的,应提供民政部门颁发的离婚证书以及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书,由双方共同申请办理;向法院提出离婚请求的,可由获得房产的一方凭已生效的法律文书直接办理。
⑦ 夫妻约定财产的案例分析
——夫妻财产约定显失公平,为何仍有效
1998年李某打算用其夫妻共同所有的积蓄去办工厂,因其夫害怕亏本,为此两人约定李某用10万元办厂,按1.5%的月利率计息归其夫所有,亏损或盈利均归李某负担和享有。办厂后李某盈利数十万元。在两人后来的离婚诉讼中,李某之夫称办厂的10万元属夫妻共同财产,且为办工厂他也付出了一定的劳动,盈利归李某个人所有显失公平,其财产约定应属无效。
《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据此,夫妻约定财产是婚姻法确定的一项夫妻财产所有制度,只要是夫妻双方自愿的真实意思表示,没有采取胁迫和诱骗等非法手段,其夫妻约定财产归属的协议,应属合法有效,受法律保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规定,夫妻双方对财产归谁所有的约定,双方无争议的,离婚时应按约定处理,但规避法律的行为无效。《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五十九条分别规定了无效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该规定也应适用于夫妻财产约定,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可请求法院判决撤销,法院判决撤销后,该民事行为从开始起无效,如未被撤销则属有效。而夫妻财产关系是从属于人身关系的,在该特定情况下,夫妻双方经充分的自愿协商达成的财产归属协议,如果能反映双方当时的真实意思,不违背《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禁止性规定,即使有一定程度的显失公平,也应有效。
李某夫妻的财产协议客观上显失公平,但在其协议约定当初,应预见到生产经营活动也是有风险的,如李某经营亏损,按约定也将由其单独负担,因此全面衡量该夫妻财产约定,应是公平的,事后在客观上有一定的显失公平的情况也是有效的。
实际上,李某办厂如果发生亏损,其夫是否承担其对外债务,要根据不同情况而定,这涉及财产约定的效力问题。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因此,如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夫妻财产约定,李某之夫则不承担责任。如李某夫妻没有对外明确其财产约定情况,李某之夫则应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⑧ 夫妻双方约定财产归个人所有发生纠纷时如何处理
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其中“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夫妻一方所有对此负有举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