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建筑承揽合同纠纷

建筑承揽合同纠纷

发布时间:2021-07-28 01:09:02

1. 工程承揽合同纠纷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承揽合抄同诺、偿、袭双务、非要式合同具特征: 1.承揽合同完定工作并交付工作标承揽合同承揽必须按照定作要求完定工作定作目工作程工作与单纯提供劳务合同同处按照承揽合同所要完工作体力劳脑力劳;既物其财产 2.承揽合同标物具特定性承揽合同满足定作特殊要求订立定作工作质量、数量、规格、形状等要求使承揽标物特定化使同市场物品所区别满足定作特殊需要 3.承揽工作具独立性承揽自设备、技术、劳力等完工作任务受定作指挥管理独立承担完合同约定质量、数量、期限等责任交付工作前标物意外灭失或工作条件意外恶化风险所造损失承担责任故承揽完工作独立性种独立性受限制其承受意外风险责任亦相应减免 4.承揽合同具定身性质承揽般必须自设备、技术、劳力等完工作并工作完承担风险承揽擅自承揽工作交给第三完且完工作程遭受意外风险负责 承揽合同具种具体形式按照合同第251条规定承揽包括加工、定作、修理、复制、测试、检验等工作相应类型合同 5.承揽合同诺合同、偿合同、双务合同 6.承揽合同强调履行协作性 7.承揽合同双相互独立责任主

2. 如何判别加工合同纠纷与建筑工程合同纠纷

2、合同的主体受到限制,只能是法人。3、合同具有较强的国家管理性,其订立、履行的国家干预色彩较浓。4、合同具有要式性,即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作为一个区分承揽合同和建筑工程合同性质的典型案例,一出台就得到了全国法院的广泛关注,但由于错误的归纳区分要素,导致了各地在理解适用上存在了极大的偏差。究其原因就在于未从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合同内容、合同主要义务与合同性质的关联性等内在本质发掘合同性质的认定标准,而只是将两类合同的外部特征简单罗列即作为划分的依据。 误区一:人为的将合同完成的义务的过程替代合同指向的标的物本身。将建筑工程合同的标的虚化为工程过程,从而导致在理解中存在凡是合同最后产生的产品为不动产的均应认定为建筑工程合同性质;凡是合同最后产生的产品是动产的均可认定为承揽合同。 误区二:将建筑工程合同的主体作出人为限定,忽略了不在国家限制的大型建筑工程范围之外的建筑工程的主体多样化的客观事实。 误区三:将建筑施工合同的外部特征夸大为区分合同性质的本质区别。不可否认,建筑施工行业受到行政监督、干预的力度的确较大,但是却不能以此区分承揽合同,因为众所周知,一些承揽合同同样受到较强的行政监督与干预,如特殊设备(锅炉、军需用品)的定作、特殊制品(金、银等稀有金属)的加工等。 误区四:对建筑工程合同的要式性要求认识不足,未充分考虑建筑工程合同在未有书面合同签订情况下的效力问题。虽然《合同法》明确规定了建筑工程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却将未签订书面合同的建筑工程合同情形排除在无效合同的三种情形之外,从鼓励经济交易的角度,宣布了无书面形式的建筑工程合同同样可以得到司法的认可。 关于建筑工程合同纠纷与加工承揽纠纷如何区别界定的误区由来已久。在学理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主流观点认为建筑工程合同系特殊的加工承揽合同,两者无本质区别;另一种观点认为建筑工程合同有着显著的特征,已经摆脱加工承揽合同的范畴独立成为合同的一种类型。审判实践中对于两者的区别与联系着眼点一般并不在实体审理中 ,而在于合同性质的认定事关如何确定合同履行地从而由哪个法院取得管辖。由于在认定这两类合同纠纷的认识上存在着诸多模糊的地方,加之建筑工程合同纠纷一般涉及的标的额较为巨大,受理法院往往倾向于采用长臂管辖的态度,故在该类案件的管辖确定上始终存在着众多误区。 建筑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合同法》明确规定了建设工程合同的三个种类,即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 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合同。承揽的种类主要包括:加工、定作、修理、复制、测试、检验等工作。对于承揽合同的内容,则主要有承揽的标的、数量、质量、报酬、承揽方式、材料的提供、履行期限、验收标准和方法等方面。 笔者认为:根据最高院关于合同性质的批示中明确的规定,合同性质无法确定的,应当以合同的主要内容、合同履行的主要义务综合因素等考虑合同的性质。

望采纳

3. 人民法院能不能把承揽合同纠纷认定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

法院判决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如果合同的内容符合法律对建设工程合同的规定,而不符合对承揽合同的规定,那法院就可以认定为建设工程合同。

4. 什么是承揽合同,承揽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哪些

承揽合同是日常生活中除买卖合同外最为常见和普遍的合同,我国《合同法》第251条第1款对承揽合同所下定义为:“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合同。”在承揽合同中,完成工作并交付工作成果的一方为承揽人;接受工作成果并支付报酬的一方称为定作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合同中没有以承揽人、定作人指称双方当事人,也不影响对其法律性质的认定。
(一)协商解决
协商就是承揽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合同纠纷发生后,通过相互协商,达成协议,确立纠纷解决的方法、步骤及各自承担的民事责任,最终解决合同纠纷。由于承揽合同的签订,是双方当事人协商的结果,因而,纠纷发生后,双方当事人彼此谅解,通过互相协商解决纠纷是可行的,它也是我国解决合同纠纷的最主要、最常见的方法。协商解决承揽合同纠纷,可以节省时间,尽快解决纠纷;还可以节省大量的仲裁或诉讼费用及仲裁或诉讼所耗费的人力;并可以避免长时间诉讼或仲裁造成的经济损失。
采用协商方式解决纠纷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双方协商的基础是国家一系列有关法律、法规;其前提是双方的平等、自愿。在此条件下,双方本着实事求是、互相谅解的态度,达到求大同存小异,使分歧顺利得到解决。
争议双方在协商不能达到意见统一时,可以向合同管理机关申请调解,或者依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仲裁解决
仲裁是指争议双方根据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达成的协议,自愿将争议交给第三者作出裁决,双方对裁决必须执行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是我国解决合同争议的一种重要法律制度。
仲裁分国内仲裁与涉外仲裁。1995年9月10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是国内仲裁与涉外仲裁都适用的法律。该法规定:仲裁裁决自裁决书作出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按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申请执行。
根据《仲裁法》,当事人采取仲裁方式解决争议,应当双方自愿并达成协议。可以在承揽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也可以在争议发生前或发生后就请求仲裁达成协议。仲裁协议应写明请求仲裁的意愿、仲裁的事项、双方所选定的仲裁委员会。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双方当事人达成了仲裁协议,有仲裁协议,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当事人可以选择仲裁委员会,不受级别与地域限制。承揽合同中具有涉外因素的,涉及对外贸易、涉外运输和海事纠纷的,应向中国国际商会组织设立的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或海事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裁决作出以后,当事人就同一争议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此,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裁决自裁决书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仲裁裁决。另外,在作出裁决前,根据当事人的自愿,可以由仲裁机构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书或者根据协议的结果制作裁决书。调解书和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调解不成时,再由仲裁庭及时进行仲裁。
(三)诉讼解决
诉讼就是当事人将争议提交人民法院解决,人民法院在检察院的监督下,解决该争端的一切活动。诉讼包括起诉、审判和执行三个阶段。
起诉应当向被告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递交书面形式的起诉状并按被告人数提交副本。起诉状应写明当事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住址、职业、工作单位、法人单位名称、所在地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诉讼请求和提起诉讼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

5. 房屋建筑承揽合同纠纷该如何处理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05)石民初字第300号
原告陈启树,男,1961年9月2日生,土家族,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个体建筑承包者(农民),住本县大歇乡双会村团堡组(原双笕村蓼叶组)。
委托代理人谭春荣,南宾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陈建平,男,1968年7月9日生,土家族,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居民,住本县桥头乡街上。
委托代理人李天贵,男,1962年6月21日生,土家族,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教师,住本县桥头乡街上。
原告陈启树与被告陈建平房屋建筑承揽合同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彭松涛于2005年7月19日适用简易程序第一次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于2005年8月10日由审判员彭松涛担任审判长,与人民陪审员李春阳、马文权组成合议庭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第二次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陈启树及其委托代理人谭春荣,被告陈建平及其委托代理人李天贵均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审理终结。
原告陈启树诉称,原、被告于2004年2月4日签订房屋建筑承包合同,原告包工包料承建被告在桥头新场镇的三楼一底两间砖混结构私房。原告经过5个月的修建,房屋主体工程已完工。然而,被告以“不能按期完工为由”,于2004年8月5日未经原告同意强行搬进第三、四楼居住,导致原告无法施工,其尾欠工程被告另找人做完。被告支付了部分工程款,按建筑面积计算,被告还应支付原告工程款23378元,但被告拒付。请求判令被告支付尚欠原告的工程款23378元。
原告为支持自己的诉讼主张,在举证期间内举证如下:
1、合同书。
2、原告代理人收集的证人冉从华的证言。①陈启树包工包料修建陈建平之房,2004年正月20日入场施工,6月22日放工;②8月初,陈启树建好主体工程后,陈建平未经同意就搬进三、四楼居住,以致陈启树无法施工,尾欠工程陈建平另找人做完。
冉从华出庭证实:陈启树请他负责主体工程修建,他于2004年正月20日入场施工,修建了两楼半,同年6月20日左右离开,之后再未回来施工。剩下的工程是谭遵华做完的,陈启树与谭遵华之间是怎样讲的价不清楚。
3、证人孙光平的证实。2004年8月初,陈建平请他去粉刷其房屋的底楼和第二层楼,去时看见主体工程已完工,有的楼层已粉刷,陈建平以搬进第三、四楼居住。
4、证人谭遵华证实。①陈启树通过代金荣叫他去做陈建平房屋的三、四楼主体工程及粉刷;②2004年 8月初,陈建平搬进三、四楼居住导致陈启树无法施工,尾欠工程陈建平另找人做完。
5、建房合同解除协议及收条。以证明陈启树与同时签订建房合同的余跃祥、陈斌等解除了合同,而未与陈建平解除合同。
被告陈建平质证认为:对合同书无异议;对原告代理人收集的冉从华证言有异议,他只修建了一楼一底,他未修建也未参与修建第三、四楼,其对三、四楼的修建情况不清楚;对冉从华出庭证言只对其证实第三楼他修建了一半有异议,他只修建了0.5米高,其他无异议;原告提供的谭遵华的证言不真实,与被告收集的谭遵华的证言不相符;陈斌等人解除建房合同与本案无关。
被告陈建平辩称,原告不完全履行合同,从2004年动工,只修建了一楼一底,于同年6月就不做了,原告开具算帐清单后又反悔。在原告施工期间,被告先后向其支付了工程款22980元。第三、四楼不是原告修建的。原告称被告尚欠其23378元工程款无证据。只能按原告出具的算帐清单给付工程款。
被告为支持自己的诉讼主张,在举证期间内举证如下:
1、合同书附曾瑞华房屋施工图纸及说明。
2、证人刘成兰、曾瑞华、余跃祥、陈斌证实。陈启树只修建了一楼一底,因质量问题于2004年6月30日经桥头乡政府组织调解。三、四楼是谭遵华修建完的。
3、桥头乡政府组织调解的记录。原、被告因为房屋质量和价格发生争议,由桥头乡政府组织调解。
4、证人杜明发(桥头乡政府分管移民场镇建设的副乡长)证实。(1)因房屋质量问题,陈启树与多家业主扯皮;(2)陈启树无建房功能。
5、证人谭遵华证实。陈建平房屋之剩余主体工程(三、四楼)是陈建平请他修建的,一切建筑材料是陈建平提供的,他包工不包料,按每平方米28元计工价;工资是陈建平付给他的,与陈启树没有建筑上的关系。
6、谭遵华出具的领条三张。共计领到陈建平工资5390元。
7、陈启树提供给陈建平的算帐清单(陈启树之子陈飞书写)。证实:(1)陈启树建房高度是一楼一底的主体,完工后的造价是200元/平方米×228平方米=45600元;(2)陈启树未完工工程价值20043元;①贴外墙砖费用2334元,②门3708元,③窗2081元,④日杂工资353元,⑤安水管及材料400元,⑥贴地板砖费用6265元,⑧粉墙工资1482元,⑨水泥980元,⑩灶1000元;(3)陈建平已付工程款22980元;(4)陈建平尚应付陈启树45600元-20043元-22980元=2577元。
8、陈启树及其妻子马兹英出具的领条四张。以证实陈启树因修建一、二楼共计领到陈建平工程款22980元。
9、陈建平提供的建筑材料之费用收据(含领条)十张。以证明在修建三、四楼时提供了沙、碎石、钢筋、水泥、瓦、木料等建筑材料。
10、粱统华出具的领条。其领到陈建平房屋内粉刷工资1600元。
11、照片三张。以证实陈建平房屋有质量问题。
另,陈建平在庭审中提供了陈启树领其7000块砖的砖票。以证实其已还陈启树在三楼所建约1米高墙体部分的砖。
陈启树质证认为:⑴对曾瑞华、余跃祥、陈斌、杜明发的证言有异议,证言是否真实不谈,其取证程序不合法,曾、余、陈与原告有利害关系,他们的房屋也是原告修建的;(2)桥头乡政府的调解与本案无关;(3)谭遵华领条是否真实,原告未核实;(4)结算清单是其子写的,有他、陈建平在场,结算清单是三张,陈建平只提供了两张,当时还算了三、四楼的砖钱,陈建平应该给付他5700多元,陈建平只承认给5000元,他不承认,后来他承认了,陈建平又不承认;(5)对原告领款22980元无异议;(6)被告购买的建筑材料不能证明用在被告的房屋上;(7)领7000块砖属实,不是还三楼已建部分的砖,是抵四楼的预付款。

6. 纠纷,是属于承揽合同纠纷还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本身属于
承揽合同
的一种,具体属于那种
案由
要结合案情认定。

7. 承揽合同纠纷能适用建设工程合同的有关法律规定吗

答案事相反的,建设工程合同属于承揽合同的一种,但有司法解释的专门规定。

8. 承揽合同纠纷怎么处理

承揽合同的种类来很多,源《合同法》第251条规定了常见的几种承揽合同:
1、加工合同即承揽人以自己的设备、技术,用定作人提供的原材料,为其加工制作成特定产品,定作人接受产品并给付报酬的合同,亦称来料加工合同。如服装店为人缝制衣服;装裱人为人裱字画。
2、定作合同即承揽人以自己的设备、技术和原材料,为定作人制作特定产品,定作人接受产品并支付报酬的合同。如木器厂用自备材料为定作人制作家具。
3、修理合同即承揽人为定作人修复损坏的物品,使其恢复原状,定作人为承揽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在修理中所需要的机件、配件可由承揽人提供,也可由定作人提供。
4、复制合同即承揽人按照定作人提供的样品,重新制作一个或数个成品,定作人接受复制品并支付价款的合同。如承揽人为文物部门复制文物,制成复制品用于展览。
5、测试合同是指承揽人根据定作人的要求,利用自己的技术和设备为定作人完成某一项目的性能进行检测试验,定作人接受测试成果并支付报酬的合同。
6、检验合同是指承揽人以自己的技术和仪器、设备等为定作人提出的特定事物的性能、问题、质量等进行检查化验,定作人接受检验成果,并支付报酬的合同。

9. 承揽合同的种类有哪些,承揽合同纠纷应如何解决

您好,
承揽合同的种类很多,《合同法》第251条规定了常见的几种承揽合同:
1、加工合同即承揽人以自己的设备、技术,用定作人提供的原材料,为其加工制作成特定产品,定作人接受产品并给付报酬的合同,亦称来料加工合同。如服装店为人缝制衣服;装裱人为人裱字画。
2、定作合同即承揽人以自己的设备、技术和原材料,为定作人制作特定产品,定作人接受产品并支付报酬的合同。如木器厂用自备材料为定作人制作家具。
3、修理合同即承揽人为定作人修复损坏的物品,使其恢复原状,定作人为承揽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在修理中所需要的机件、配件可由承揽人提供,也可由定作人提供。
4、复制合同即承揽人按照定作人提供的样品,重新制作一个或数个成品,定作人接受复制品并支付价款的合同。如承揽人为文物部门复制文物,制成复制品用于展览。
5、测试合同是指承揽人根据定作人的要求,利用自己的技术和设备为定作人完成某一项目的性能进行检测试验,定作人接受测试成果并支付报酬的合同。
6、检验合同是指承揽人以自己的技术和仪器、设备等为定作人提出的特定事物的性能、问题、质量等进行检查化验,定作人接受检验成果,并支付报酬的合同。

10. 承揽合同纠纷

承揽合同纠纷属于民事纠纷,民事主体间发生矛盾和纠纷有四种解决途径:
第一,协商解决。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
第二,调解解决。在有关组织(如人民调解委员会)或中间人的主持下,在平等、自愿、合法的基础上分清是非、明确责任,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促使双方当事人自主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
第三,仲裁解决。纠纷当事人根据纠纷前或者后达成的仲裁协议或合同中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提出申请,由仲裁机构依法审理,作出裁决,并通过当事人对裁决的自觉履行或由一方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使纠纷得以解决。
第四,诉讼解决。通过打官司解决,它指纠纷当事人一方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审理,作出判决或裁定,通过当事人对生效裁判的自觉履行或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而解决纠纷。
《合同法》第251条第1款对承揽合同所下定义为:“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合同。”在承揽合同中,完成工作并交付工作成果的一方为承揽人;接受工作成果并支付报酬的一方称为定作人。

阅读全文

与建筑承揽合同纠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计划 浏览:564
工程质量维修期限承诺 浏览:769
第四届山东省知识产权新年论坛 浏览:176
房产证上没有使用年限 浏览:867
谁创造了拼图 浏览:998
简单的土地转让协议书 浏览:708
南京江北新区知识产权告知书 浏览:251
工商局廉政谈话讲话稿 浏览:979
转让优思明 浏览:583
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协议格式 浏览:117
商河县工商局 浏览:810
沈阳冠君知识产权事务所 浏览:342
知识产权保障制度总结 浏览:950
榆次区工商局电话 浏览:981
马鞍山新康达 浏览:448
学校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342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