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证人作假证是否构成侵权

证人作假证是否构成侵权

发布时间:2021-07-27 23:37:28

① 民事诉讼中证人做伪证是什么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2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员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以及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及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具体构成妨害作证罪。

妨害作证罪的处罚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第一款、第三款 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② 证人作假证是违法行为吗

违法是一定的 情节严重的话 还有处刑事责任

③ 刑事案件,证人作伪证不影响法院判定结果,构成伪证罪吗

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题中行为已涉嫌伪证罪,建议积极配合,主动坦白,争取从宽处理。

④ 民事诉讼当中,证人主动做伪证,构成犯罪吗

不构成伪证罪。当前刑法中的伪证罪主要是正对刑事诉讼中的证人,且必须要有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目的。

第三百零五条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⑤ 证人作伪证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伪证,是指在刑事或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或陈述、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不利他人或者隐匿重要证据的行为。
伪证行为,一般多多少少构成了妨害司法类的犯罪,有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对伪证者的制裁可以从轻掌握,进行批评教育则可。如果伪证足以影响案件事实,但法官未采纳,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法律设计的罚款、拘留按情节适用。如果伪证影响了法官公正裁判 ,造成了严重后果,则法律规定对个人进行1000元以下的罚款和15日以下的拘留则显得较轻(除非伪证者能证明法官故意采信了其伪证)。由于中国的伪证罪仅为刑事诉讼中的伪证行为,此定义及为狭窄,因此,必须灵活而合理地运用刑法307条和自由裁量权等严厉地惩罚(民事)伪证者!

⑥ 在法庭上原告的证人不知道证人做了假证,法官怎么判原告

做假证要承担法律责任,法官会根据现在已经存在的证据,依法判决。

⑦ 民诉中证人作伪证,构成犯罪么

不构成犯罪,只能算“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依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作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15日以下的拘留。

⑧ 证人在民事诉讼中作伪证,情节严重,是否构成犯罪或者应受何种处罚

在民事案件中,证人做伪证,一般不会承担刑事责任,其结果是导致证人证言无效,法庭不采信。

⑨ 证人作伪证陷害他人是否构成犯罪

证人作伪证陷害他人构成伪证罪。我国《刑法》第305条明确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据此可以得知,伪证罪只能发生在刑事诉讼中,在民事诉讼中作伪证不成立此罪。具体说来,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⑩ 如果被告人怀疑证人作假证,是否可以申请证人当庭作证

如果被告人怀疑证人做假证,在法庭开庭的时候,按照法律程序是可以申请让证人到庭作证的

阅读全文

与证人作假证是否构成侵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