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村民调解矛盾纠纷
“村官”虽然不大,却要“上管天下事,下管鸡毛蒜皮”每天都会遇到许多矛盾纠纷。因此,调处矛盾纠纷是村干部一项重要的经济性工作,那如何调解各种矛盾呢?下面进行举例分析:
1、如何处理家庭纠纷?首先要耐心听、细心观察、了解全面,其次是要公平、公正合乎情理的处理问题,学会考虑不周留后遗症。
2、如何处理宅基地纠纷?处理该类纠纷一定要秉公,一碗水端平,必要时可诉诸法律程序。在处理该类纠纷中,村委会就是要巧妙的抓住双方都怕打官司、怕结怨的心态,因势利导,最终促成和解。
村干部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法依法,有理说理,灵和应变。总之,要以维护村民利益为前提,要以为民服务为准则,要以平息事端为核心,要以处理矛盾为根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矛盾纠纷妥善处理,使村民生活安定健康,使各村和谐稳定。
掌握和积累一些有效解决农村矛盾纠纷的方法和途径,可以帮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一些棘手的矛盾纠纷进行化解,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巧妙地利用这些工作技巧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做好农村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处理矛盾纠纷的步骤和方法,在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虽然不是很全面和科学,有待加以完善,但是具有一定是实用性。在实际处理矛盾纠纷时,我们要了解情况,因势利导,方法得当,灵活运用,处理及时,就能有效地解决各种矛盾纠纷,减少矛盾纠纷的升级,从而密切与广大群众的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㈡ 夫妻矛盾纠纷调解研判纪律怎么写
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暴力。本案中,酗酒丈夫实施家庭暴力,柔弱妻子雪夜被逐,夫妻间矛盾纠纷引发成为两个家庭的矛盾。调解员凭借娴熟的调解技巧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对此案进行了调解。
首先及时有效地掌控了场面,将两家人分开;抓住细节,邀请有威望、有丰富调解经验的长辈参与调解;采取背靠背的方式对双方讲理讲法,平息了两个家庭间的矛盾,避免矛盾升级。其次,抓住夫妻矛盾的关键点,依法调解矛盾纠纷,在调解过程进行普法教育,使丈夫云登明白自己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心甘情愿向妻子承认错误,赔礼道歉,从而挽救了一个家庭,也收到了预期效果。
调解员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顶风冒雪来到才白所居住的村社。经过走访了解到,两人已经结婚4年,因丈夫云登嗜酒后经常打骂妻子才白,致家庭矛盾不断上升,夫妻感情交恶,吵嘴打闹犹如家常便饭,社调委会多次参与调解,但效果不佳。4月1日,两人又因家庭琐事发生争执乡调解委员会会同社支部书记和村调委会对此纠纷进行调解。调解现场,双方亲朋好友分为两个对立的阵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不相让,甚至发展为肢体冲突,事态有进一步恶化
㈢ 化解矛盾纠纷标语
矛盾纠纷宣传标语
篇一:人民调解宣传标语
人民调解宣传标语
1、调解千家事 温暖万人心
2、有了人民调解 纠纷迎刃而解
3、调解有法可依 协议有法保障
4、遵守调解秩序 尊重调解人员
5、调解公道正派 报酬分文不取
6、民间纠纷找调解 有法有据促和谐
7、人民调解促和谐 化解矛盾保平安
8、自主表达意愿 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9、人民调解是化解民间纠纷的首选途径
10、人民调解筑防线 矛盾纠纷好解决
11、民间纠纷找调解 有法有据促和谐
12、调解有法可依 协议依法保障
16、有纠纷 找调解 省时省力不花钱
17、人民调解为百姓 化解纠纷促稳定
18、家庭社会要和谐 有了矛盾找调解
19、人民调解息纷争 化解矛盾促和谐
20、民间纠纷千头万绪 人民调解有法有据21、人民调解化解民间纠纷不收取任何费用
22、树立人民调解主体地位 营造和谐平安社会环境
23、人民调解遵循自愿,平等,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原则
24、人民调解有便民,灵活,不拘形式的特点和优势
25、完善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衔接机制
26、调解协议有法律约束力 当事人应按照约定履行
27、抓小,抓早,抓苗头,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篇二:严打整治宣传标语
严打整治宣传标语(沿路至少30幅)
1、党政齐抓共管 全民积极参与 深入推进2014年严打整治专项斗争
2、严厉打击非法阻工违法犯罪行为全面服务经济发展
3、积极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有效促进社会和谐
4、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犯罪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严厉打击各类严重暴力犯罪确保社会治安大局平稳
6、严厉打击涉校违法犯罪 创造优美校园环境
7、严厉打击假币犯罪 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8、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 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9、全面扫除“黄赌毒”社会丑恶现象 有效净化社会风气
10、深化“打黑除恶”专项斗争 维护社会治安持续稳定
11、深入开展“严打整治” 护卫一方平安
12、全民动员 全民参与 再掀严打整治斗争新高潮
㈣ 对于“调解矛盾纠纷的困惑与对策”要如何发言
A 调解矛盾纠纷的困惑与对策
众所周知,调解工作劳心又费时,往往做了还看不到成绩和结果,甚至得不到当事人的理解,因此,一些调解员在心里慢慢滋生了厌烦情绪,遇到矛盾就推,推不掉敷衍了事,因此,要想使调解工作充分发挥其作用,就要在矛盾纠纷调解中掌握正确的方法、艺术、技巧:
一、 迅速反应法
为了避免民间纠纷矛盾化解不及时有可能导致激化的情况发生,调解速度应加速:一是在每个社区调委会选聘50—100名人民调解员,每个信息员负责10—20户居民。遇到纠纷发生,信息员及时通知社区调解主任,社区调解主任对于紧急纠纷必须迅速到达现场,对于自己不能处理的紧急纠纷及时联系司法所。司法所人员和社区调解主任的联络方式向辖区公布并保证24小时畅通。二是借助公安机关24小时办公的优势,对于110接警的案件,如属于人民调解范围,在公安机关有效控制下,联合调解员第一时间予以受理。我相信,迅速反应法实施后,一定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便民利民法
要把人民调解工作看作是为当事人提供的一项法律服务,在工作中充分体现便民、利民的宗旨。在时间上,司法所人员充分考虑到上班职工的特点,对于请假有困难的当事人,一律安排在周末或业余时间进行调解;在地点上,有些当事人因年老或腿脚不便,应该到其家中进行调解;在程序上;遇到当事人达成协议时,调解人员及时出具调解协议书并建议当事人立即履行,从而避免签订协议后反悔和不履行情况的发生。从实施到程序更多的体现了调解自愿和协商一致的原则,相信一定会使更多当事人因为人民调解便民利民的性质而选择人民调解放弃诉讼,并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圆满解决纠纷。
三、 回访建议法
民间纠纷存在很大的反复性,有时刚调解好的纠纷一会儿就反悔了,有时当事人就是不履行调解协议,还有的当事人之间很容易再次引发纠纷。对此,要求调解人员在成功调解纠纷后要经常性的进行回访;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建议,请有关部门整改并反馈整改意见,最终达到调解一例、教育一片的积极作用。
四、调解工作除了方法还要讲求艺术和技巧,归纳起来主要有:听、授、集、告、正。
一、 听
即倾听,做一个细心、耐心的倾听者。当事人是倾诉者,让当事人说够、说足、说透。对两种类型的更要善于倾听,一种是哭诉的当事人,这类当事人心里有很多委屈,需要向我们倾诉,一吐为快;另一类是情绪暴躁型,要轻声细语将其安抚下来,平静下来,倒上一杯茶,然后开始听其诉说,在倾听时要注意当事人说话的声调、动作、最后的语言,还要注意自己的倾听姿势和当事人间歇性提问等等。
二、 授
即传授,做一个合格的传授者。当事人有很多的疑点,许多困惑,许多困难需要我们解答、解决,我们在接待他们的时候,应根据他们提出的具体问题予以解释,做一个合格的法、理、情传授者。
三、 集
即收集,做一个善于收集材料、证据的有心人。收集证据是调解纠纷的关键环节,证据是有效调解纠纷的依据,没有充分的证据,在调解时,难以控制调解局面,难以让当事人双方口服心服。在调解工作中,需要注意收集以下材料或证据:一是当事人双方的谈话笔录,在与当事人接触交谈时,就必须留下笔录;二是现场勘察,制作示意图,并由在场人、当事人双方、乡村干部签字认定;三是与纠纷当事人的谈话、调查笔录。要做一个善于收集证据材料的有心人,即不能放过一点与纠纷相关的物件,不能忽略一点与纠纷相关的痕迹,不能遗漏一个对纠纷知情的人。
四、告
即告知,做一个明白人。所谓“告知”是我们作为调解员,大致了解情况后,从控制纠纷扩大的角度,从调节程序的角度,从法律的角度,让当事人知晓应当知晓的问题。在调解工作实践中,由于纠纷除具有隐蔽性、突发性之外,还具有反复性、持续性的特点,如不及时对当事人告知法律、法规的规定,极易造成纠纷的激化,一夜之间小纠纷可能就会酿成大纠纷。纠纷当事人对人民调解的性质、原则、效力、程序不了解,调解活动中当事人对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不清楚,这些都需要我们一一告知他们。只有告知才能使调解工作有章、有序、有效地进行。
五、 正
即公正,做一个公正无私的铁面人。要想做到“正”,首先要有公心,调解员内心要公,行为要端正。
这就是笔者对基层矛盾纠纷调解的一些粗浅的想法,肯定还有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还请在座各位领导和同仁多提宝贵意见。
㈤ 矛盾纠纷调解的方法与技巧有哪些
您好:
面对面与背靠背相结合调解法
有的矛盾纠纷争议的不是重大的利益,而是为了争面子、赌气,对于此类纠纷,调解人员就可以先用“背靠背”调解法。调解人员分别做当事人的工作,待双方当事人的情绪稳定,意见接近时,再把当事人叫到一起“面对面”地做工作,促使双方当事人相互谦让、心平气和地进行协商,使纠纷得到圆满解决,从而避免情绪对立和吵闹等矛盾激化的情况发生,提高调解的成功率。
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调解法
在调解过程中,调解人员可以针对不同情况,适时对当事人进行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观念。通过法情并用,引导当事人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发挥法律与道德的双重作用,唤醒当事人的良知,引导当事人化解矛盾。
借用外力调解法
调解人员还可以通过调查摸底,请出当事人佩服、对其有影响力的人来做当事人双方的工作,缓和当事人的对立情绪,引导他们达成调解协议。一是邻里调解。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都是聚群而居的,相邻关系密切而又重要,一家有事,四邻相助,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因此,遇到矛盾纠纷时,可有选择性地请邻里人员帮助进行调解,规劝双方当事人以团结为重,做出谅解与让步。因为是邻居,平时又都很了解,这种调解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友情调解。友情调解是指当事人发生纠纷时,调解人员可根据情况请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的好友予以劝导、疏通及说服教育,使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化干戈为玉帛。三是联合调解。民间纠纷的情况复杂、牵扯人多、涉及面广,仅靠一个部门调解往往力不从心,效果不佳,在这种情况下,应邀请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到场分头做工作,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褒扬激励调解法
民间纠纷调处方法很重要,说话要讲究方式,语言要讲究艺术,既不能单刀直入,更不能五马长枪,要深入浅出,和风细雨。在实际调处中,对当事人的优点和长处及时表扬鼓励,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表扬鼓励,寻找共同语言,缩短当事人之间的距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活他们的自信心和正面的兴奋情绪,堵住可能反复的退路,从而使调解成功率得到提高。
排忧解难调解法
有些矛盾纠纷发生是因为当事人在生产生活中确实存在一定实际困难,对于这类纠纷,调解人员要通过深入细致调查,找出症结所在,切实帮助其解决困难。困难解决了,矛盾纠纷也就化解了。
迂回迁让调解法
在矛盾纠纷调解中,调解人员要针对当事人的个性特点,因人因事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化解。对那些说话尖刻、刺耳难听的当事人,调解员不能感情用事、以怒制怒,说绝话、讲狠话,而是让他们把心里话讲出来,把心里的积怨发出来,然后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从而达到调解效果。
真情打动调解法
矛盾双方往往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争执,事情本来并不大,为争一口气,互不相让,僵持不下,还有些矛盾双方当事人都想得到解决,但却难以启齿。对这类型纠纷,调解人员要以情感人,主动和解、对话调解、互谅调解。实践证明,这是调解家庭、夫妻矛盾的最好方法。
㈥ 如何调解矛盾纠纷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复杂化,各类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凸显。强化人民调解工作,研究探讨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的调解方法,是当务之急。
为了找到这把开锁的钥匙,调解人员必须深入的调查研究,找到矛盾纠纷的症结所在,摸准当事人的“脉博”,然后根据双方当事人的性格脾气、争议焦点等选择最终调解方法。下面介绍实践中总结出的七大调解方法:
1
“面对面”与“背靠背”相结合调解法
有的矛盾纠纷争议的不是重大的利益,而是为了争面子、赌气,对于此类纠纷,调解人员就可以先用“背靠背”调解法。调解人员分别做当事人的工作,待双方当事人的情绪稳定,意见接近时,再把当事人叫到一起“面对面”地做工作。促使双方当事人相互谦让、心平气和地进行协商,使纠纷得到圆满解决,从而避免情绪对立和吵闹等矛盾激化的情况发生,提高调解的成功率。
2
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调解法
在调解过程中,调解人员可以针对不同情况,适时对当事人进行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观念。通过法情并用,引导当事人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发挥法律与道德的双重作用,唤醒当事人的良知,引导当事人化解矛盾。
3
借用外力调解法
调解人员还可以通过调查摸底,请出当事人佩服、对其有影响力的人来做当事人双方的工作,缓和当事人的对立情绪,引导他们达成调解协议。
一是邻里调解。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都是聚群而居的,相邻关系密切而又重要,一家有事,四邻相助,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因此,遇到矛盾纠纷时,可有选择性地请邻里人员帮助进行调解,规劝双方当事人以团结为重,做出谅解与让步。因为是邻居,平时又都很了解,这种调解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友情调解。友情调解是指当事人发生纠纷时,调解人员可根据情况请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的好友予以劝导、疏通及说服教育,使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化干戈为玉帛。
三是联合调解。民间纠纷的情况复杂、牵扯人多、涉及面广,仅靠一个部门调解往往力不从心,效果不佳,在这种情况下,应邀请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到场分头做工作,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4
褒扬激励调解法
民间纠纷调处方法很重要,说话要讲究方式,语言要讲究艺术,既不能单刀直入,更不能五马长枪,要深入浅出,和风细雨。在实际调处中,对当事人的优点和长处及时表扬鼓励,就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