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果留学生学伴里的女生受到侵犯,山东大学要不要负责任
如果女性留学生学伴因为山东大学的这个活动而受到侵犯,我认为是需要负责任的。因为山东大学在开展此项活动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后续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对于学生的安全问题。
其实我觉得山东大学做这个活动是很有意义的,但是这个活动一经推出就会有很多安全风险。所以就需要活动的策划要更加细致,可以通过限定学习地点,限定学习时间来约束留学生行为,保障女性同学的安全。这个活动一经推出肯定会受学生们的追捧,因为有了一个可以了解外国人的窗口,也给了我们向世界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机会。如果有这样的活动,我也愿意参加,而且就学校而言,留学生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所以可以对自身的行为负责,我认为发生危险的概率还比较小。
㈡ 吕荧的人物佚事
执教山东大学
1950年,吕荧应邀到青岛山东大学任中文系主任、教授,主讲文艺理论课程。当时还是山大中文系学生的李希凡先生回忆道:他高高的身材,脸庞白皙而清癯,戴着一副深度的近视镜。
我记得,他开始给我们上课时,似是初春季节(可能是1951年的3、4月间),学生们的春装已经上身,可吕先生仍然是全副冬装——大衣、绒线帽,棉鞋,外出时还要戴着口罩!那身体衰弱的情况,确如碧野同志在文章中所说,谁也难以想象,我们的吕先生,在当年的北京大学的跳远比赛中曾获得过第一名!不过,他身体虽然衰弱,讲课时声音不高,却沉稳有力,哪怕是坐在后面的同学也听得很清楚。他的讲课言简意赅,条理分明,正像他的论著一样,高度概括,很少水分,如浓缩的结晶品,但又决不枯燥,让你明白地把握到原理,并能引起你举一反三的联想。他讲授的文艺学,在那时就已有了系统的理论体系,贯串着鲜明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例证、分析,都出自他自己的研究心得和体会,这些都是我们从当时已有的一些文艺理论教材中难得见到的。(李希凡回忆录:《吕荧文艺与美学论集·编后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1951年11月的《文艺报》(第5卷第2期)发表了山东大学中文系某干事(后调离)的来信《离开毛主席的文艺思想是无法进行文艺教学的》。这封信指责和批评吕荧先生在文艺学教学中所谓的严重脱离实际和教条主义的倾向。这封信在文坛引起了轩然大波,由此引发了“关于高等学校文艺教学中的偏向问题”的大讨论。在当时的政治情势下,这类的“文艺批判”总是和“运动”联系在一切的。
因此,这封来信不仅在山大中文系引起了思想震动(不如说是引起混乱),而且还造成了一种‘运动’的声势”(李希凡语)。尽管吕荧先生在《文艺报》上极力为自己辩护,指出:“XX同志没有去听过文艺学的课,可是他引了我在课堂上讲的话。这些话经他一写之后,和原意正正相反。还有一些话我根本就没有讲过”,表明自己的文艺理论教学不但不是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教条主义态度”,而且尽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来解释文艺现象,尽管在运用过程中不是那么纯熟和全面,但当时宁左勿右的思想大势,却使吕荧先生不得不接受《文艺报》(1952年第2期)上“编辑部的话”里概括的定论:“在该校的行政领导下,该系同学经过了热烈的学习和讨论之后,大都明确地认识了吕荧同志教学中脱离实际、脱离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教条主义的错误,并迫切要求改进”。
吕荧的性格倔强执拗,他自是很难接受这样的“批判”,山东大学校长华岗爱吕荧的才华,他为了保护吕荧,曾几次劝说他,只要做一点自我批评就可以了。但以吕荧的个性,是不肯做这样违背自己心愿的事的。这样,他终于不辞而别,拂袖而去了。
事过三十年后,当时参加这次批判“运动”的学生李希凡先生曾怀着深深的自责和忏悔谈到这次批判运动,他认为:“实际上学生只是被运动起来给先生提意见,批评先生的‘教条主义’。事情过了三十二年,这场我们所独有的‘运动’,似也可以看清楚了,即它反映了十七年文艺思潮中‘左’的倾向,或者也可以叫做‘左’的倾向的萌芽……这场批判运动,并不是张祺同志一人的过错,这种‘左’的不实事求是的学风,在我们这些学生们身上也是存在的……而我们却很快懂得了,这样的‘左倾’幼稚病,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多么好的师长,也给我们那未完的文艺学学习造成了怎样的损失!”
美学讨论中的“主观派”
离开山东大学后,吕荧来到北京。在冯雪峰任社长的人民文学出版社任高级翻译员。在此期间,他参加了文艺界正在进行的美学大讨论,并卓然成为“主观派”的代表人物。
探讨美的本质问题,也就是回答什么是美的问题。在当时的美学界主要有四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美是主观的,“美是观念”,持这种看法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吕荧和高尔泰;第二种看法以蔡仪为代表,认为美是客观的,“美在物本身”;第三种看法认为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其代表人物是朱光潜;第四种看法主张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这种看法的代表是李泽厚。他们当时就美的属性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辩。
吕荧早在《美学问题》(1953年《文艺报》第16期)一文中提出:“美是人的一种观念”。他说:“美,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但是对于美的看法,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相同的。同是一个东西,有的人会认为美,有的人却认为不美,甚至于同一个人,他对美的看法在生活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原先认为美的,后来会认为不美;原先认为不美的,后来会认为美。所以美是物在人的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本身无所谓美丑,它们美或不美,是人给它们的评价”。
1957年,吕荧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美是什么》一文,又进一步提出:“美是人的社会意识”。他说:“我仍然认为:美是人的社会意识,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二性的现象”。他在《美学书怀》中对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这一定义作了这样的解释:“美是通过生活概念被人认识的”。“美和善一样,是社会的观念”。他认为自己的美学观是依据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他认为“宣称‘美的观念’是客观事物的美的映像,用以肯定美是物的属性时……美学就必然离开社会生活的基础,只能限于物本身立论,在物本身寻找美的规律(即种类典型),走生物学的美学道路了。因此,“辨证唯物论者认为美不是物的属性或者物的种类典型,它是人对事物的判断或评价”。
吕荧“美是观念”的主张,在当时许多“唯物论”者看来,颇有些“唯心论”的嫌疑,这当然得不到多少人的赞同。但吕荧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对真理的探求,反而极力为自己的主张辩护。这种“独战众数”的精神,凸现出吕荧崇高人格,这也为他后来在胡风落难时敢于力排众议为朋友辩护埋下了注脚。
而在另一方面,吕荧先生的美学研究,也奠定了山东大学美学研究的精神传统。
吕荧先生在山大教书时的学生,后来在美学研究上卓有成绩的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周来祥先生曾深情地回忆起吕荧先生给他授课时的情景。
周先生承认,他对于美学兴趣和爱好,正得之于吕先生的启蒙和指导。周先生认为,吕先生对于真理的探求精神,治学的严格与严谨态度,尤其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介绍,都对自己后来的治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山东大学的美学研究之所以在全国举足轻重,吕荧先生有开启之功。
公开为胡风叫屈
1955年,“胡风反革命集团”案发。胡风和他的战友们如路翎、鲁藜、阿垅、绿原、曾卓、牛汉、贾植芳、彭柏山、王元化、冀汸、张中晓等纷纷被捕入狱。
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愤怒声讨和深入揭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群众运动。但不知为什么,这一年5月13日“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第一批材料”公布后,曾经和胡风关系密切的吕荧,没有被列入逮捕的名单。
5月20日的《人民日报》上,他还发表了一篇《评明朗的天》的评论文章,分析曹禺新作的优劣。
早在1937年初,吕荧与胡风就开始联系了。1953年胡风全家由上海搬到北京后,吕荧便成了胡风家中的常客。在胡风夫人梅志的印象中,“他比过去见得更为古板了,学究气更重了。他在我们家聊天很少有开怀畅笑的时候,只有文文静静地说点什么,他年纪并不大,但看去已没有了青年人的朝气,成了一个老成持重的学者。”但“老成持重”的描述,绝对与1955年5月25日的吕荧挂不上号。
5月25日,中国文联主席团和作家协会主席团召开联席扩大会议。郭沫若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辞。他的题为《请依法处理胡风》,第一次向人们透露出胡风等人已经遭受的结局,第一次向人们透露出即将全面开展的“肃反”运动的信息。到会的700多人以热烈的掌声表示出对郭沫若讲话的欢迎,700多人举手通过了把胡风开除出文联和作协、并依法惩处他的决议。接着,有20几位代表发言,异口同声重复着报上的语言、郭沫若的建议。
在这700人中,也包括吕荧。将胡风等一下子打成反党、反革命集团,吕荧忿忿不平。他一直将胡风的问题视为文艺问题,过去对胡风的批判,虽然已经令他反感,但毕竟限于文艺范畴,他还能够接受,可如今……这时,吕荧走了上去。
他坐到了郭沫若、周扬的中间,对着话筒,振振有辞地说,“胡风不是政治问题,是认识问题,不能说他是反……”
他的话未完,会场顿时一阵喧哗,谁也不会想到,时到如今,他还会站出来说出这样的话,和他平时的少言寡语,判若两人。人们更多的是气愤夹杂着惊奇,这样一个神圣、严肃的会上,怎么能容忍他说出这样的话,明目张胆为一个全国声讨的反革命集团头子鸣冤叫屈。不等吕荧再往下说,便有人跑了过来,在此起彼伏的斥责声中,吕荧被带下台去。暂时未上逮捕名单的吕荧,随即被带回家中,从此不让他出门,软禁一年后,才恢复行动自由。
新华社报道5月25日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主席团联席扩大会议的消息中,提到了这个与700多人不同的人—吕荧。“会上,胡风分子吕荧在发言中为胡风集团辩护,遭到会议一致的驳斥。”
十几年后,在文革中,吕荧被捕入狱,罪名是手持刀威胁革命群众。起因是因为生活琐事他与人争吵,吵架时他拿着手中的水果刀胡乱比划着—他正用它削苹果。
1969年,吕荧冤死于狱中,他再也无法看到他为之辩护的胡风后来终于平反出狱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于1979年5月31日作出的《关于吕荧同志被收容强制劳动问题的复查结论》说:“……吕荧同志在林彪、‘四人帮’干扰和破坏下,于1969年3月5日在清河农场含冤病亡,现撤销原收容吕荧同志强制劳动的决定,推倒一切不实之词,予以平反,恢复政治名誉。”
㈢ 山东大学图书馆勤工俭学上架收入多少
一月200没啥意思,还不如发传单,4天就二百多
㈣ 山东大学有几所比最出名的
首先山东大学是985.,有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理工之类的学校都不错,还有一些211学校
㈤ 从交城到山东大学软件园校区咋走啊求校友!!!
学弟,交城在哪?!学长我找不到啊。软件园在舜华路那边,火车到时候校车会有接站,或者南火车站总站出来,天桥南站上K50,东郊饭店转116,齐鲁软件学院下车,问问走一会儿就到(网络的),或者打的,我估计到软件园要40多,我中心的平时去软件园都是骑车,这些没个把握!欢迎就读山东大学!
㈥ 山东大学研究生法学院导师联系个方式
姓名
职称
讲授科目与研究领域
博/硕导
武树臣
教授
法理学、法律思想史、法律文化
博导/硕导
杨海坤
教授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博导/硕导
徐显明
教授
人权与法治
博导/硕导
齐延平
教授
法哲学 宪法学 人权法学
博导/硕导
冯殿美
教授
刑法学、国际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博导/硕导
柳砚涛
教授
行政法、行政诉讼法
博导/硕导
王德志
教授
宪法学原理、中国宪法史
博导/硕导
王丽萍
教授
民法总论、债法、亲属法
博导/硕导
肖金明
教授
宪政制度、法治政府理论
博导/硕导
于改之
教授
比较刑法、中国刑法、金融刑法、犯罪学
博导/硕导
周长军
教授
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司法制度
博导/硕导
傅礼白
教授
宪法学、中国法制史
硕导
黄世席
教授
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体育法
硕导
姜作利
教授
国际经济法、罗马法
硕导
李 霞
教授
民法总论、债法、亲属法与继承法
硕导
李道刚
教授
比较人权与宪政理论、国际法学,法文化学
硕导
李道军
教授
法理学、法史学、人权法学、宪政理论
硕导
林明
教授
中国法律制度史、中国法律思想史
硕导
柳忠卫
教授
刑法学、刑事政策学、刑事执行法学
硕导
毛映红
教授
知识产权法,专利实务
硕导
秦 伟
教授
民法总论、物权法、债权法、继承法、民事诉讼法
硕导
桑本谦
教授
法理学
硕导
申政武
教授
日本法、物权法、人格权法、信托法
硕导
迟德强
副教授
国际经济法、公司法、证券法、国际人权法
硕导
崔立红
副教授
知识产权法
硕导
丁杰
副教授
证据学、侦查学
硕导
董翠香
副教授
民商法,物权法
硕导
葛明珍
副教授
法学理论、人权原理、国际人权法、司法学、法律史
硕导
胡常龙
副教授
刑事诉讼法学
硕导
黄士元
副教授
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
硕导
江照信
副教授
法制史
[韩]金永完
副教授
宪法与行政法学
李长勇
副教授
人权、宪政、社会法
硕导
李洪武
副教授
经济法、合同法、侵权行为法
硕导
李卫华
副教授
公法权利、行政法学、宪政制度
硕导
李忠夏
副教授
宪法与行政法学
刘明利
副教授
行政法、立法学
硕导
刘善华
副教授
民商法
硕导
罗文波
副教授
西方法律思想史、西方宪政史
硕导
马建红
副教授
外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人权与宪政
硕导
牟宪魁
副教授
违宪审查、民商法、日本法
硕导
孙玉芝
副教授
经济法,保险法
硕导
田雷
副教授
宪法、中国政治
田荔枝
副教授
刑事诉讼法、法律语言
硕导
王笑冰
副教授
知识产权法
硕导
魏治勋
副教授
法哲学、法社会学
硕导
徐伟敏
副教授
经济法学、环境法学
硕导
许庆坤
副教授
国际私法、美国法
硕导
张式军
副教授
中国环境法、自然资源保护法、国际环境法
硕导
张晏瑲
副教授
国际法、国际海洋法、国际环境法、海洋政策
硕导
周 静
副教授
中国刑法学、犯罪心理学
硕导
冯威
讲师
宪法学、行政法学
硕导
姜峰
讲师
宪法学、外国宪法
硕导
刘宏渭
讲师
民商法总论、物权法、债权法、破产法、亲属继承法
硕导
刘加良
讲师
民事诉讼法、仲裁法、证据法、法学教育
吴建中
讲师
经济法,公司法
硕导
徐婉利
讲师
国际法
硕导
张海燕
讲师
民法、民事诉讼法、强制执行法和破产法
硕导
柴瑞娟
讲师
金融法、公司法、证券法,经济法
侯艳芳
讲师
中国刑法、外国刑法、犯罪学
康娜
讲师
民商法
李洁
讲师
民商法、国际私法
马得华
讲师
宪政、权利理论
马一
讲师
民商法
满洪杰
讲师
民法、医事法
张帆
讲师
现代英美法律哲学、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
向力
讲师
国际经济法、国际商法
于永宁
讲师
公司法、证券法、金融法
郑智航
讲师
法理学、人权法学、行政法学
最后这个网址有详细的资料
㈦ 山东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已经算不上萌新的萌新回答一下,咳咳
山东大学出过许多名人,他们如今都是各个领域的大牛。
《济南的冬天》想必小学都是背过的,它的作者老舍,是杰出的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与历史上的山东大学渊源颇深,1930年到1936年间先后在齐鲁大学与国立山东大学任教。1937年8月老舍重回齐鲁大学,1946年山大曾邀请老舍重回山大执教,老舍也有此意向,无奈当时在美国讲学,只能作罢。事实上,老舍在齐大、山大的这六年正是写作高峰期,老舍的很多作品是在这一时期完成或者构思的,他的两篇文章《青岛与山大》《非正式的公园》讲的就是就是他与山大的故事。
㈧ 远志明的性侵事件是怎么回事
不要毁谤神仆,
㈨ 如何看待山东大学硕士学位抄袭事件
您好,权利人遇到版权纠纷可以通过以下四种途径解决:
1、调解。双方当事人可以请版权行政管理机关或版权代理机构或其它第三方作为调解人,按照自愿原则,通过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2、行政投诉。侵权行为同时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侵权者除了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还可以由版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
3、民事诉讼。作者或权利人的版权被侵犯,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权利人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二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仲裁。根据当事人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或者著作权合同中的仲沪互高就薨脚胳协供茅裁条款,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