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因拆迁惹来的继承权归属问题
1.房产的所有权归男方所有,这个在离婚判决书中有明确记载,女方拒不履行生效判决,即使不配合男方办理过户,所有权依然属于男方;
2.公证并不是遗嘱的成立的必要条件,男方的遗嘱未公证,也是有效的,但你未说明遗嘱内容,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遗嘱的主要内容应该是把遗产留给父母,女儿因未尽抚养义务,所以不留财产给女儿。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情况?
3.如果上面的我猜的的遗嘱内容是对的话,女儿便无权取得遗产。所以,男方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才能得到拆迁费;
4.遗嘱继承的效力高于法定继承,只有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才使用法定继承。
5.有纠纷可以向法院起诉,确定继承权。
『贰』 继承合同纠纷案民事判决书
原告王三与被告姜君世、姜林清、姜谧、吴蕙心、姜维财产权属纠纷一案,本院于2006年6月19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审判员刘法官独任审判。因案情复杂,本案于2006年7月19日转为适用普通程序,由本院审判员刘法官担任审判长,与本院代理审判员陈法官、郭法官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本案审理中依法追加丁某、周进江、林森、林淼、林效先、姜黎黎、周姜委、姜宝环、姜尚伍、武迁、刘俊辉、姜杰为本案共同原告,依法追加姜莘、关啾、关湫为本案第三人。原告王三及其委托代理人肖军,原告周进选、林森、林淼、林效先经本院依法传唤未到庭应诉,本院依法缺席审理。原、被告均表示不能提供第三人姜莘、关啾、关湫的下落,本院依法向姜莘、关啾、关湫公告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及开庭传票,公告期满,第三人未到庭应诉,本院依法缺席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王三诉称:位于北京市某区的房屋属于祖遗产,姜锦已、姜锦瑞均系合法继承人。政府于1984年发还私房时,遗产全部由姜锦瑞代位登记管理,原告方并未放弃继承权,遗产始终处于一中共同共有状态。我最近刚刚得知被告取得了上述房屋的所有权,故起诉要求确认我对位于北京市某区房产享有二分之一份额的所有权。周进江、周进选、姜黎黎、周姜委、姜宝环、姜尚伍是父子、父女关系,故他们不应分得遗产。刘俊辉自称于1980年与姜洵林结婚,此时姜洵林得房屋属于婚前财产,故刘俊辉及姜杰没有继承权。原告丁某诉称,我不愿意再参与处理诉争房产事宜,我同意将我应该分到的遗产份额全部赠与我的儿子王三。原告姜黎黎、周姜委、姜宝环、姜尚伍、武迁诉称:位于北京市某区的房屋是姜锦己及姜锦瑞父母的遗产,二人均对上述房屋享有继承权。姜锦瑞取得该房屋产权的行为属于代理登记的行为,遗产一直处于由继承人共有的状态。姜锦己与武迁于1955年结婚,婚后生有姜黎黎、周姜委、姜宝环、姜尚伍4个子女,姜锦己于1986年死亡,我们依法享有继承姜锦己遗产的权利。我们一直不了解北京房产的情况,也并没有超过诉讼时效,故现要求我们对于北京市某区的房产享有所有权。原告刘俊辉、姜杰诉称:刘俊辉于1980年与姜洵林结婚,婚后生有一女姜杰,姜洵林于1988年死亡,我们依法享有继承姜洵林遗产的权利。先要求确认我们对于北京市某区的房产享有所有权。原告周进选、周进江、林效先、林森、林淼未到庭参加庭审。被告姜君世辩称:原告王三所述属实,我同意由原告王三对北京市某区的房产享有二分之一份额的所有权。被告姜林清、姜谧、吴蕙心、姜维辩称:姜锦己是姜墨江与其第一个妻子所生育的孩子,其第一个妻子死亡后,姜墨江于1917年与姜柳氏结婚,生有姜锦瑞、姜莘、姜专璀三个子女。姜锦己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离开北京,一直未归,未对长辈尽到抚养义务。且姜锦己于姜柳氏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形成抚养关系,按照继承法的规定其无权继承姜柳氏的遗产。原告对于房屋的权属登记有异议,应当提起行政诉讼,而不应该采用民事诉讼的方法。姜柳氏于1951年取得诉争房屋的产权,姜锦瑞于1983年取得诉争房屋的产权,原告应当知道房屋产权的情况,其诉讼已经超过诉讼时效。综上,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第三人姜莘、关湫、关啾未到庭参加庭审。经审理查明:姜锦己系姜墨江的长子,于1915年出生。姜锦己与席惠清(音)结婚后生有一子姜洵林。席惠清死亡后,姜锦己与周美锦结婚,婚后生有3个子女:周金秀、周进江、周进选,周美锦于2003年死亡。武迁及其子女姜黎黎。周姜委、姜宝环、姜尚伍称,武迁与姜锦己于1955年左右结婚,婚后生有姜黎黎、周姜委、姜宝环、姜尚伍4个子女,并提供了其住所地居委会及派出所的证明,证明武迁与姜锦己系夫妻,姜黎黎、周姜委、姜宝环、姜尚伍是武迁与姜锦己的子女,姜锦己于1986年死忘。姜洵林与丁某结婚后生有一子王三。庭审中,原告王三称,姜洵林与丁某1970年左右离婚。1979年姜洵林与刘俊辉结婚,婚后生有一女姜杰,姜洵林于1988年5月死亡。周金秀于1988年死亡,周金秀与其丈夫林效先生有两个子女:林森、林淼。1917年,姜墨江与金同是结婚,婚后生有姜锦瑞、姜莘、姜专璀三个子女,姜墨江于1944年死亡。姜锦瑞于2003年12月死亡,其有4个子女,分别为:姜航澄于2004年5月9日死亡,姜航澄与其妻子吴蕙心生有一女姜维。庭审中,原、被告双方均提出姜专璀与其丈夫已死亡,姜专璀有两个子女关湫、关啾,但均表示不能提供姜莘与关湫、关啾的地址等情况。北京市东城区房地产事务所档案记载,1951年8月,姜莘、姜专璀、姜锦瑞、姜洵林向有关部门出具了一份同意书,内容为滋有内三区汪家胡同一号后门姜墨江名下房地产一所,姜墨江已于1944年4月死亡,子女姜莘等4人同意产权由母亲姜柳氏一人继承登记。姜莘、姜专璀、姜锦瑞在该同意书上签名,姜洵林代姜锦己在同意书上签名。1951年9月,姜墨江名下的房产登记到姜柳氏名下。姜柳氏于1971年2月死亡。1983年6月,姜莘、姜专璀、姜锦瑞在北京市某城区公证处办理了公证书,内容为:查被继承人姜柳氏于1971年2月在北京死亡,死亡后在北京市原第三区横街汪家胡同1号后门遗有房产一所,共8间。死者生前无遗嘱。其父母及丈夫均于解放前死亡。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死者姜柳氏的遗产,应有其子女共同继承。现其长女姜专璀、次女姜莘均声明放弃继承权,故上述应由其子姜锦瑞继承。1983年9月,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横街5号的8间房屋由姜锦瑞继承,登记到姜锦瑞名下,并办理了产权登记手续。2003年2月,姜锦瑞在北京市东城区公证处办理了(2003)京东证内字第735号公证书,将其名下的房屋赠与姜航澄、姜君世、姜谧、姜林清,并办理了产权登记手续。姜航澄死亡后,其妻子吴蕙心,女儿姜维继承了姜航澄名下的房屋,并办理了产权登记手续。庭审中,被告提供了姜莘、姜专璀、姜锦瑞于1983年6月在北京市东城区公证处办理(88)京东证北字191号公证的卷宗材料,其中有姜莘及姜专璀的书面声明,内容为:我决定不继承先母姜柳氏所遗留的房产。关于我应继承的部分,全数归我弟姜锦瑞继承,由他全权处理。原告王三提供了周进选及丁某所书写的书面意见,二人均在书面意见中表示其应当继承的份额赠与给原告王三。被告提出姜墨江与姜柳氏结婚时姜锦己尚未成年,在家中生活,但由一个保姆负责照顾,其于姜柳氏未形成抚养关系,且姜锦己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离开北京,在家中再无任何联系,未对家庭尽义务,认为原告方没有继承姜柳氏遗产的权利。同时提出,姜洵林对于房屋产权的变更情况一直都了解,原告的起诉已经超过了20年的最长诉讼时效。原告王三提出姜洵林一直照顾姜柳氏的生活,其一直不了解北京房产的产权情况,在2006年4月才知道房屋产权变更的情况,之前登记在姜锦瑞名下属于代理登记的行为,其诉讼并没有超过诉讼时效。原告刘俊辉、姜杰表示同意王三的意见,亦表示一直不知道该房屋产权变更的情况。原告姜黎黎、周姜委、姜宝环、姜尚伍、武迁表示一直不知道北京房产的情况,之前登记在姜锦瑞名下属于代理登记的行为,其诉讼并没有超过诉讼时效。
『叁』 拆迁房屋获得的经济补偿的遗产继承纠纷案例有哪些
案件介绍:
黄萱与王源为夫妻关系,王源于1989年6月11日死亡,黄萱便由儿子王志照顾。王志与张建敏系夫妻关系,二人育有一女王颖。2005年8月5日,北京市顺义区市政管理委员会作为拆迁人(甲方),与王志作为被拆迁人(乙方),签订了一份《住宅房屋拆迁货币补偿协议》。该协议约定:(1)拆迁乙方的120号房屋;(2)乙方现有在册人口4人,实际居住人口4人,分别是:黄萱(户主)、王志、张建敏、王颖。其中房屋的拆迁补偿款共22万元,拆迁补助费共27.2万元,共计50万元。
王志用拆迁款购买了诉争房屋,直至2011年12月12日,因病去世,未及留下任何遗嘱。其后,黄萱和张建敏、王颖因遗产和拆迁款分配问题发生争执,遂将张建敏、王英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1)丰台区的诉争房屋归黄萱所有,其给付张建敏、王英折价款;(2)依法分割北京市120号房屋剩余的拆迁款8万元。
庭审过程中,原被告双方均认可张建敏领取了全部拆迁款。王志用拆迁款购买了101房屋,2006年8月12日,将该房屋登记在王志名下。
原告黄萱称,买房花费42万元,剩余8万元拆迁款未分割。
被告张建敏称,买房花费25万元,另有11万元用于支付房屋的装修和家具家电费用,剩余拆迁款全部交给了黄萱。被告黄萱对此则表示否认。
审判结果:
法院经审理后判决:
1、诉争房屋归张建敏、王颖共有,张建敏、王颖于判决生效之日起7日内给付黄萱49万元;黄萱于判决生效之日起7日内协助张建敏、王颖办理上述房屋的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
2、张建敏、王颖于判决生效之日起7日内给付黄璇人民币2.9万元;
3、驳回黄萱其他诉讼请求。
房产继承专家律师靳双权点评案件:
房产继承纠纷的专家律师靳双权认为,本案中双方争议的焦点在于黄萱就房屋拆迁应获得的财产权益问题。
本案中双方当事人的诉争标的物系以被拆迁的120号房屋的拆迁款购买的诉争房屋。现张建敏、王颖上诉认为,该房屋是王志生前承租的公房120号房屋所得的拆迁款购置,黄萱并不享有财产份额。对此,靳双权律师的解读是:
首先,本案中的《拆迁安置与补偿相关协议》是对上述所涉拆迁利益进行分割时的直接依据。根据该协议中载明的内容,120号房屋实际居住的户主系黄萱。在该协议中除拆迁补偿款外,还有拆迁补助费。而双方均认可全部拆迁款均由张建敏领取。在张建敏、王颖不能举证证明上述款项并无黄璇之份额的情况下,不能就此排除黄萱对该拆迁款享有的相应权利。
其次,用上述款项购买了诉争房屋之后,房屋一直登记在王志名下。而张建敏所称在支付相关费用后将余款交给黄萱缺乏证据。即购房后剩余的款项未实际分割。
关于该部分数额,根据庭审中的陈述,黄萱主张其买房后剩余款项为8万元,张建敏则称购房及装修等花费36万元。因此,双方所述相互对应,未曾使用金额至少8万元。
在考虑上述共有财产份额和其在被分割财产中所占比例,以及各继承人继承份额的情况下,依据遗产分割应当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损害遗产的效用原则,法院判决诉争房屋归张建敏、王颖共有并给付黄萱相应遗产分割折价款的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且于法有据,其所认定的金额亦合理适当。
『肆』 遗产继承纠纷案
按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因遗产继承而引起的纠纷,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专协商无法解决的,当事人属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纠纷。另外,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三十三条下列案件,由本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
(一)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伍』 房屋遗产继承发生纠纷,如何处理。急
1,没有遗嘱,按法定继承,继承人之间无法协商遗产分配份额,可以通过诉讼方式分割遗产
2,向房产所在地基层法院起诉,起诉人需要提供本人身份证、起诉状、房产证、被继承人死亡证明
3,起诉状中重点写明需要继承房产的情况、继续纠纷主要过程
4,法院判决后,继承人拿法院的判决书、本人身份证、原房产证,到房产所在地房屋管理部门办理过户手续
『陆』 遗产继承纠纷案例
(1)公安机关、医院关于被继承人死亡的证明;被继承人的死亡日期的户籍资料或宣告死亡的判决书;亲属关系证明;(2)被继承人主要遗产所在地的证明及遗产种类、数量及折价清单;(3)被继承人生前债权、债务情况的证明;(4)被继承人遗嘱原件,公证遗嘱的公证书,代书、录音或危急情况下口头遗嘱,及所附的两份以上证人材料;(5)养子女、非婚生子女、形成抚育关系的继子女应提供收养、出生证明、形成抚育关系的证明材料;(6)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亲笔书写的弃权书及有关证据;(7)丧偶儿媳、女婿继承公婆、岳父母遗产的,关于自己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证明;(8)关于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抚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抚养较多的人要求分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有关证明;(9)医院关于继承人已怀孕的证明;(10)其他证据。
『柒』 遗产(房屋)继承纠纷,终法院判决双方共有,用法院的判决书是否可直接办理共有房产证
可以的。如果父母没有留下遗嘱的话,应当按照《继承法》第10条规定,实施法定继承顺序。
一、手续要到被继承人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注销户籍,办理死亡证明;
二、到区或市公证处(原外销商品房到市公证处)办理继承权公证,房产继承分两种:一是遗嘱继承,二是法定继承。需要提交的材料有:
1、被继承人死亡证明;
2、该套房屋的产权证明或其他凭证;
3、户口簿或其他可以证明被继承人与法定继承人的亲属关系的证明文件;
4、继承人的身份证件;
有遗嘱的继承权公证另需提交的资料:被继承人所立遗嘱(该遗嘱必须是已公证过的遗嘱,其他形式的遗嘱由于无法认定其真实性,因此暂不予采纳)。
三、办理房屋过户登记,申请人是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
申请人应当向登记机构提交下列文件:《房地产登记申请书》(原件)、身份证明(复印件)、房地产权证书(原件)、继承权公证文书或者遗嘱公证书和接受遗赠公证书(原件)契税完税凭证(原件)。
(7)动迁财产法定继承纠纷民事判决书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八条规定,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2年。继承权诉讼时效期限应当从继承人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
继承可以分为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其中遗嘱继承又分为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公证遗嘱、口头遗嘱等,但不论何种遗嘱都应当是立遗嘱人真实意思的表示。
需提交的资料:
1、申请书原件(房地产交易中心有规范格式);
2、当事人身份证件(原外销房需公证);3、如由委托代理人办理,需提供委托书原件及代理人身份证件(原外销房需公证);
4、房地产权证原件(原外销房需公证);
5、房屋平面图及地籍图原件,一式两份;
6、契税完税证(备查联)及契税完税贴花原件,纳税后提交;
7、被继承人死亡证明(原外销房需公证);
8、继承权公证书原件;
9、其他有关文件。
各地对上述需要提供的文件有精简或不同要求!并基本免契税。
『捌』 拆迁的遗产如何继承,房屋继承纠纷应该怎么办
拆迁中原主人去世,拆迁安置房和补偿款算遗产,如果被拆迁人有遗嘱或遗赠协议确定怎么分,应当按遗嘱或遗赠协议继承;如果没有遗嘱和遗赠协议,走法定继承,应当由被拆迁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共同继承;如果没有以上人员,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房屋继承,一般是协商分割,如果继承人之间有纠纷,不能协商一致的,应当起诉到法院,拿到法院的判决书或调解书后再分割。
『玖』 那个拆迁遗产继承纠纷起诉状怎么写
简要说包括如下几部分,但不懂法的话自己写会有诸多漏洞和弊端 错误百出回,建议请律师代书。
标题答:民事起诉状
当事人:原、被告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住址、联系方式。
案由:继承纠纷
诉讼请求:写明你请求法院判决的内容,1234分项列明。
事实及理由:写明事实和法律依据。
此致某人民法院。附起诉状副本x份。具状人:签名手印。日期。
『拾』 人民法院对继承权的判决对动迁政策有什么影响
“”在动迁过程中一定要与子女一起分割“”~~~这要看“子女”是否具有继承权...
所谓继承权主体,也就是享有继承权、能行使继承权的主体。根据《继承法》的相关规定,继承权主体可以通过法律的直接规定明确,或者是合法有效的遗嘱指定,也可以通过被继承人与他人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指定。具体为以下三类:
1.法定继承人。即指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法》第10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遗嘱指定的继承人。根据《继承法》第16条的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也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继承。
3.遗赠扶养协议指定的继承人。《继承法》第31条规定:“公民可以与扶养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扶养人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公民可以与集体所有制组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集体所有制组织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此外,根据《继承法》第28条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在遗产继承纠纷中,首先要确定的便是继承权主体,也即哪些人具有遗产继承资格。而遗产继承资格的确定,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应依法定遗嘱的方式来分割遗产。而依法定继承相关亲属关系的确定,则是依据《婚姻法》所规定的亲属关系间权利义务来明确是否具有继承资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