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商事仲裁 民事诉讼 替代纠纷解决途径各自的特点 优势
不知你说的替代纠纷时什么意思?
关于仲裁与民事诉讼。仲裁的前提是有内仲裁协议或者条容款,并且需要符合仲裁法的规定。
仲裁是一裁终局,当然,你如果不服,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去中院申请撤销。
而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会长些,一审不服,还有二审,二审以后,也许还会发回重审,然后还可以上诉,另外还有再审。
通常来讲,仲裁的受理费要高些,而但就一次程序的民事诉讼,费用要低不少。仲裁是不公开审理的,而民事诉讼,除了部分情况外,一般是公开审理。
结论:一般来讲,民事诉讼,可以给你周旋的余地,万一结果不利,救济手段多一些。并且,对方不履行的话,法院执行起来也容易些,毕竟是自己法院审理的。在你没有特别要求的情况下,通常选择民事诉讼更好。
② 民商事仲裁在多元争议解决中的地位作用
仲裁虽然效率高,办结快,但也不是所有的民事纠纷都可以用仲裁不解决的,如民商仲裁主要针对商务民事活动中的经济合同纠纷,劳动仲裁主要针对劳动关系纠纷,土地承包仲裁主要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其他的民事纠纷如打架闹事、伤害等民事纠纷就没有相关的仲裁法了。
③ 仲裁和诉讼各自的优缺点
1、仲裁的优缺点
优点:
(1)仲裁保密性强。仲裁的开庭审理以不公开为原则,公开为例外,只要没有特别的规定或约定,仲裁的进行均不对外公开。这充分体现了保护当事人商业秘密、维护当事人商业信誉,同时又尊重当事人的原则。
(2)仲裁可以及时地解决争议,减少当事人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消耗,从而节省费用。
(3)仲裁程序比较灵活、简便,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仲裁程序,避免繁琐环节。
缺点:
(1)仲裁的程序简单,一裁终局,在快捷方便的同时,又失去了再审的监督作用,没有了当事人进一步主张权利的回旋余地。
(2)仲裁解决纠纷的成本较高。由于仲裁程序的规范化,造成申请仲裁的费用过高。
(3)仲裁协议形式要件过于僵化。
2、诉讼的优缺点
优点:
(1)诉讼是一种有强制力的救济措施,是最终的结果,不管对方怎么样你都可以提起。比较稳定,有效。
(2)诉讼可以充分全面保护你的合法权益,比较公正,处理的结果生效后具有终局的法律效力,具有执行力。
缺点:
(1)诉讼程序比较繁杂,周期较长,需要耗费一定的精力和财力,也有可能使双方的关系恶化。
(2)诉讼的保密性不强,诉讼的结果是要公开的,而有的人是不愿意被公开的。
(3)利用仲裁解决民商事纠纷的益处扩展阅读:
仲裁的适用范围:
《仲裁法》的第2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这里明确了三条原则:
1、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必须是民事主体,包括国内外法人、自然人和其他合法的具有独立主体资格的组织。
2、仲裁的争议事项应当是当事人有权处分的。
3、仲裁范围必须是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诉讼的基本概念:
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其它组织依法告诉(起诉),申诉、控告或司法机关依职责依追究他人法律责任,由人民法院裁决的法律行为。
诉,是指告诉、申诉、控告的意思和行为。
讼,是法律行为,讼是指要由人民法院裁决的法律行为。如;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就是“打官事”。诉不是指辩论和辩护,它是诉的表现形式。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等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属于讼。
④ 运用仲裁途径解决合同争议有哪些优点
通过劳动仲裁解决合同争议,具备如下优点:
1、审理时限短;
2、专业化高,仲裁员应当公道正派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曾任审判员的;
(二)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
(三)具有法律知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或者工会等专业工作满五年的;
(四)律师执业满三年的。
3、是一种准司法;
4、是一种介于行政与司法之间的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
5、劳动争议仲裁不收取费用,且一般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⑤ 对比仲裁和诉讼的特点并作出利弊分析
民事仲裁和民事诉讼都是解决合同纠纷的方法,两者作为社会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相互辅佐、交相并存,又以其各自相对独特的调整机制而相互独立,是现代社会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仲裁与诉讼的主要异同的比较中,可以看出这两种程序各有优势和不可替代之处,这也正是确定两种不同的法律制度的必要性之所在。
1、仲裁程序快捷、高效
首先,仲裁程序比较灵活、简便,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仲裁程序,避免繁琐环节,及时解决争议。其次,仲裁实行一裁终局,裁决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再次,目前法院积案严重,从受理到判决生效,往往需要较长时间。
2、裁决专业化水平较高
有些纠纷的事实判别强于法律判断,而这些事实判别又需要相当丰富的专业方面的知识,仲裁员多是各行各业的专家,他们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也知道与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惯例,具备多年的实践经验和仲裁经验,因而审理案件更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有利于这些纠纷的解决。
3、不当干预较少
仲裁机构独立于行政机关,仲裁员是兼职,是从法律和经济贸易领域里公道、正派的专家、学者中选聘,仲裁裁决由仲裁庭独立做出。仲裁实行协议管辖制度,当事人可不受地域管辖、级别管辖的限制,据自己意愿从全国各地仲裁机构中选择自己信赖的仲裁机构审理仲裁案件。避免了由于体制原因造成的对案件审理的不当干扰。
4、当事人自主权较大
首先,在是否仲裁的问题上,法律赋予当事人以选择权。其次,在选择仲裁机构及仲裁员问题上,当事人自主决定,增加了对仲裁结果的信任程度。再者,在仲裁裁决书的内容上,当事人可以取舍,当事人协议不愿写明争议事实和裁决理由的,可以不写。这样更有利于化解矛盾,不但解决了纠纷,而且不至于激化矛盾,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
5、仲裁保密性强
仲裁的开庭审理以不公开为原则,公开为例外,只要没有特别的规定或约定,仲裁的进行均不对外公开。这充分体现了保护当事人商业秘密、维护当事人商业信誉,同时又尊重当事人的原则。
6、仲裁具有广泛的执行效力。
我国《仲裁法》规定,仲裁裁决与法院判决具有同样的执行力;我国是《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的缔约国。我国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在缔约的140多个国家、地区得到承认和执行。而法院判决只在本国领域里有强制执行的效力。而法院的判决,如果没有司法互助协议,是不能得到外国法院的承认和执行。
1、仲裁的程序简单,一裁终局,在快捷方便的同时,又失去了再审的监督作用,没有了当事人进一步主张权利的回旋余地。
2、解决纠纷的成本较高。由于仲裁程序的规范化,造成申请仲裁的费用过高。
3、仲裁协议形式要件过于僵化。《仲裁法》第16条、第18条的规定,一个有效的仲裁协议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形式要件,即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仲裁事项和选定的仲裁委员会。这样过分的约束,使许多当事人本有意愿将纠纷提交仲裁但因非关键性内容的欠缺而导致无效,违背了当事人申请仲裁的最初意愿。
4、社会上对仲裁法宣传不够,使得人们对仲裁的了解程度远不如对诉讼的了解程度,因而容易使人们产生思维上的定势:有了争议和纠纷就去找法院。同时,仲裁进行之中或裁定作出之后,仲裁机构的强制权力有限,强制程度弱化,容易使人们产生对裁决效力的怀疑。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社会关系的进一步复杂化,造成大量诉讼的出现,使得诉讼不堪重负,严重影响了诉讼的公正性和效率性,而仲裁作为诉讼以外的纠纷解决机制,具有高效快捷、专业化强、自主性大、保密性强、执行力广等优势。因此,有必要让人们充分认识仲裁制度解决争议和纠纷的作用,更多地选择和利用仲裁方式,进一步加强仲裁在社会纠纷解决机制体系中的作用。
⑥ 仲裁是什么仲裁有哪些好处
仲裁,即“中人裁决”,是由国家司法机关以外的第三人来进行评理裁断,也即双方当事人自愿把纠纷提交给第三者审理,由其作出判决或裁决。该第三者或为双方选定的仲裁人(也称“公断人”),或为仲裁机构。
一般民事纠纷在调解未达成协议时进行仲裁。仲裁庭(或仲裁单位、仲裁员)应当认真听取当事人陈述和辩论,出示有关证据,然后依申诉人、被诉人的顺序征询双方最后意见,可再进行调解。调解未达成协议的,由仲裁庭评议后裁决。
⑦ 在处理民商事纠纷时,仲裁和诉讼各有什么利弊
要看具体事情的哦,一般仲裁受理必须由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自愿选择仲裁。诉讼只要一方的起诉符合法定条件法院就会受理。不能同时约定仲裁和诉讼。
仲裁庭组成给予当事人的选择,仲裁员由由当事人各方选定或共同选定或委托仲裁机构指定。审判庭的组成由人民法院指定,当事人无权过问,只能依法定程序申请回避,是否回避由人民法院决定 。
仲裁不公开为原则(案情不公开、裁决不公开),公开为例外,有利于保护商业秘密。诉讼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当事人不得就同一事实再次申请仲裁,也不得向法院起诉。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当事人可以上诉或申诉。
⑧ 仲裁解决合同争议有什么好处
仲裁解决合争端的最明显好处,一是审理裁定案子的人(称“仲裁员”)都是某行业的资深人士,比法官更专业,二是操作流程简便快捷。
⑨ 诉讼和仲裁各有什么优缺点
仲裁和诉讼是解决争议的传统方式。二者分别通过仲裁机构和审判机构具体实施其职能。二者各自独立,地位平等,无上下级关系,无高低贵贱之分。二者中,无论以裁决、判决或裁定结案,其生效的法律文书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二者在实施其职能时,彼此相互配合,密不可分,不得厚此薄彼或互相拆台、相互推委。 诉讼,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打官司,根据诉讼所要解决的案件性质不同,诉讼可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凡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所产生的民事纠纷,如继承、房屋、损害赔偿、离婚、赡养、子女抚养以及各类合同纠纷等,均可通过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得到法律解决。人民法院依法做出的判决具有法律强制效力,涉案当事人必须执行。但是,诉讼又缺乏仲裁的意思自治和灵活性的优势。 仲裁,是指根据当事人之间的协议,由双方指定的仲裁机构以第三者的身份,对双方发生的争议,在事实上作出认定,在权利义务上依法作出裁决的一种法律制度。这种裁决是具有法律效力。由于仲裁的重要原则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即当事人通过签订合同的仲裁条款或时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自行约定仲裁事项、仲裁机构、仲裁程序、仲裁地点、适用法律及仲裁语言等,所以,仲裁成为人们在国际商事交易中最为乐意采用的解决争议的办法。又因为仲裁采取非公开审理,保守了当事人之间的商业秘密,所以,仲裁便成为人们解决争议的主要的办法。仲裁的缺陷在于必须有当事人约定仲裁的仲裁协议或者条款,而且有时也不具有终局裁决的效力(比如劳动仲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