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质证婚约财产纠纷诉讼中的证人证言
1、证人出庭程序是否合规
证人出庭程序不合规,则不属于合法的证人。根据民事诉讼举证规则,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十日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二)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三)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四)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
2、质证证人身份
质证证人身份主要从证人的年龄、职业,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此外,质证时还需要注意质证人的身体状况具备证明待证事实的能力。例如,一个听力很差的人对于所听到的关于案件相关事实的陈述可能存在瑕疵。
婚姻财产纠纷中,给付彩礼的证人往往是媒人或者是知悉彩礼给付的其他人。实务中证人的身份及对待证事实的感知能力常常对证据能否获得法院采信起到关键作用。此外实务中应当注意已经参加过法庭旁听的人员,不能作为证人。因为根据民事诉讼举证规则,证人不得旁听法庭审理。
3、彩礼给付行为发生的各要素
各要素指的是给付行为发生的时间、给付行为发生地、给付金额、给付人和收款人等。以上各要素应当与其他证据或当事人阐述相互印证。质证时注意证人证言中是否具有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的语言。
4、证人获悉彩礼给付行为的方式
如果是当场见证当然具有较高的证明力,如果证人仅仅目睹了彩礼给付行为的过程,在未获得其他当事人相关阐述印证的情况下不能证明准确的彩礼给付数额。但通证人通过当事人的在给付彩礼过程中的谈话获悉彩礼数额的情形除外。
5、证人未到庭的质证角度
证人未实际出庭的,首先需要审查证人未到庭作证是否符合法定程序。程序合法的,根据证人证言所阐述的内容。
B. 民事纠纷证人不出庭作证其证言法庭是否予以采纳
证人证主需要证人出庭给予质证,一般情况下,证人不到庭质证的,该证言不能作为证据采用
C. 财产纠纷
《财产纠纷》共有18个部分,包括:“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农民对土地的几种特殊使用”、“土地承包与家庭关系变化”等。
案例:
经典案例:如果说一家有四个孩子,由于其中两人不在父母身边所以商定在外的两人每月给予老人一定的经补助,而在家的兄弟则给予老人一定的粮食补助,现在其中一位老人去世了,家中的两个兄弟私分了家中的财产另外的一位老人也并未阻止而且并未告知在外的两个兄弟。
问题1:在家的两个兄弟是否有权私分家中的财产?
问题2:在外的两兄弟应当如何主张自己的权益?
问题3:倘若另外一位老人如今生活不能自理,家中两兄弟提出要轮流照顾老人,在外两人能否以未分得财产为由拒绝,如果不能是什么原因,如果能又是什么原因?
分析:
1、家中两兄弟无权私分家产。
《继承法》第十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2、同兄弟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向法院起诉。
3、不能。《婚姻家庭法》规定的赡养义务是不能抛弃的。
D. 案件证人证明格式
证明XXXXX:
我叫XX,今年XX岁,住XXXX,身份证号XXXXX,联系方式XXXXX。
我和XX系XX关系,XX年XX月XX日XXXXXXXXXXXX
我的证词属实,否则愿承担法律责任。
证明人:XXX
年月日
证人须知:
一、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但是,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为证人。
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证人。
二、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十日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申请予以准许的,应当在开庭审理前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并告知其应当如实作证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
证人因出庭作证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提供证人的一方当事人先行支付,由败诉一方当事人承担。
只有那些反映案件真实情况的证人证言才可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根据法律的规定,可以作为定案根据的证人证言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证人证言需要当庭经过控辩双方的讯问和对质。控辩双方都可以对证言的具体内容与相关情况提出问题,对证言中不真实或者存在疑问的地方提出问题或反驳意见。
2、证人证言要作为定案的根据,应当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进行综合的比较、印证,以确定其是否反映案件的实际情况。各方证人的证言和不同的证人的证言会有不一致、甚至是相互矛盾之处,法庭必须要鉴别、比较,去伪存真。
3、证人证言要经过查证属实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对于证人证言反映的情况是否确实还要经过调查,运用调查、询问、技术鉴定等手段,综合分析被告人的供述、被害人的陈述以及物证、书证、视听资料、鉴定结论等其他证据,排除其中的疑点,最终确定证人证言的真实可信性。
证人证言对于法官断案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法官断案应当认真查证是否符合以上条件,以确保证人证言的客观真实性。经过质证认定证人证言属实后,才可以将其作为定案的依据。
E. 财产纠纷该怎么办
虽然没有什么物件做证据,但如果有证人也是可以的。
居然有这种姐,真让人心寒。
血缘关系也就那么回事,甚至不如关系好点的朋友。
遇到这种丧尽天良的,豁出去不过了也要跟她斗到底
太气人了。
找证人,起诉她
F. 遗产官司法院的法官说出庭证人是没有用的不能证明任何事情
一,证人在遗产官司中,确实没什么用,遗产官司,一般有遗嘱的以遗嘱为准,没有遗嘱的,按法定继承,遗产当事人的父母、配偶、子女都是遗产的法定第一序位继承人,各继承人间,原则上均等分配遗产。
二,如果对遗嘱或者财产的分配有异议的,可以另行协商或者请第三人调解;还可以起诉解决(都必须在遗产当事人生前提出),如果子女对父母没有尽到赡养义务,那可以适当的少分,或者不分遗产。
三,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顺序:
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四,在分配遗产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同一顺序继承人一般应当均等分配遗产。
(2)在一定情形下可以多分或少分遗产。
另外,有关司法解释还指出,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即使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但对需要扶养的被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可以少分或不分配遗产。
G. 在民事诉讼中证人的权力有哪些
有权改变自己已作的书面证言和口头证言的内容。
H. 继承纠纷案出庭作证的证人可以是父母的兄弟姐妹吗这样的证人法官能认可吗
如果父母的兄弟姐妹也是继承人,那么不能作为证人。
如果他们不是继承人,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可以作为证人。
点击“上海小律师”(用户资料)有联系方法。
I. 请问在民事财产案件中,作为证明人,或是见证人的,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五十三条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为证人。
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证人。
第五十四条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十日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申请予以准许的,应当在开庭审理前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并告知其应当如实作证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
证人因出庭作证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提供证人的一方当事人先行支付,由败诉一方当事人承担。
第五十五条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询。
证人在人民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时出席陈述证言的,可视为出庭作证。
第五十六条《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的“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是指有下列情形:
(一)年迈体弱或者行动不便无法出庭的;
(二)特殊岗位确实无法离开的;
(三)路途特别遥远,交通不便难以出庭的;
(四)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无法出庭的;
(五)其他无法出庭的特殊情况。
前款情形,经人民法院许可,证人可以提交书面证言或者视听资料或者通过双向视听传输技术手段作证。
第五十七条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证人为聋哑人的,可以其他表达方式作证。
证人作证时,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的语言。
第五十八条审判人员和当事人可以对证人进行询问。证人不得旁听法庭审理;询问证人时,其他证人不得在场。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让证人进行对质。
J. 遗产纠纷中,除了有遗嘱,还要其他证人吗
代书遗嘱除书写人外,还要求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书写人和见证人不得与被1.代书遗嘱订立过程中 , 必须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 法。商 《继承法》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