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网上他人使用我商标名称进行商业宣传是否侵权
你好!
如果你的商标已经注册成功,拿到了商标注册证。那么他们肯定是属于侵权的,你可以要求他们停止使用,请工商机关对他们进行查处。或者到法院告他们侵权。
② 如何判定销售商的行为是否构成商标侵权
商标法明文规定的以下七种为商标侵权行为:
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内种商品上使容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2、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3、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4、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5、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6、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7、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③ 授权代理商是否具有品牌商标权或者是外包装权利如果发现有人使用,是否可以维权
代理商只是代理厂家进行销售,不享有该产品的所有权,也不包括商标权及外包装权利。但是经授权可以使用商标的情况除外。
如果发现他人使用,权利主体可以追究侵权人责任,代理商因不是权利主体,所以代理商不能追究侵权人的责任。
具体参见:
《商标法》
第五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五)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第五十三条:有本法第五十二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并可处以罚款。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④ 有关商标使用的问题,这样是否造成侵权
1、构成侵权。对方可以直接要求你赔偿,也可以先要我停止使用,如果不停止使用才赔偿。这全在对方的选择。
2、构成侵权。只要核心词构成相同即构成侵权,颜色和具体的设计形式对认定侵权不构成影响。
3、没有其他风险。
⑤ 用别人的商标作为企业的名称侵权吗
您好,用别人商标作为公司名,是否违法,有以下两种情况:
1、已经核准的公司名称享有名称权,与商标同名不存在侵权。但未经核准的公司名称可能侵权。
2、已经核准的公司与商标同名虽然不存在侵权,但违反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违法使用商标构成侵权。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和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的名称。
第三条企业应当依法选择自己的名称,并申请登记注册。企业自成立之日起享有名称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⑥ 哪些情况属于商标侵权
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专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商标的;2、销属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4、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这种行为称之为“反向假冒”;5、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⑦ 我在自己的网站上使用合作伙伴的商标要注意哪些。
1、查阅你的合作伙伴的商标是否注册商标、有效期限、注册保护的范围专等,也就是探明该商标的属权属是否真属于你的合作伙伴。
2、如果上述1属实,那么和你的合作伙伴签订一个商标许可协议,详细约定使用的条件,包括使用期限、使用方式、是否付费、出现侵权如何处理等;
3、签订商标许可协议后,到商标局去申请许可备案。不备案也不影响许可协议的效力,但是备案后有公示登记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