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法律纠纷的性质

法律纠纷的性质

发布时间:2021-06-24 05:28:14

Ⅰ 法律性质界定

这是一般的合同违约纠纷,请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判决,不过对方拒不执行判决结果,申请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这是因为对方可能有还款能力而不愿还款,这种情况下,只有法院在做出判决后,才可以查清对方的财产状况。
如果对方拒不履行判决,法院还可以采取措施限制高消费,还可以将其列入失信人名单。
望采纳。

Ⅱ 律师处理的案件性质分类和相关法律性质分类

你好,你是想做一个注重哪方面法律的网站呢?应该有所特点。比如:公司法务、人身伤害、劳动人事、交通事故、知识产权或者房地产方面的法律网站,这样效果会好得,有针对性。

Ⅲ 请问村民与村民委员会的纠纷属于什么性质

民事纠纷。村委会没有行政处罚权,所以不存在行政纠纷,是民事纠纷。比如不给宅基地,不不办理独生子女证等。
村民委员会,为中国大陆地区乡(镇)所辖的行政村的村民选举产生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三至七人组成。领导班子产生依赖民主选举,每三年选举一次,没有终身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所谓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可处分性的),是处理平等主体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所以所有违反这一概念的行为就会引起民事纠纷 。民事纠纷分为两大内容:一类是财产关系方面的民事纠纷,另一类是人身关系的民事纠纷。其解决机制有自力救济、社会救济、公力救济。
民事纠纷 又称民事争议,是法律纠纷和社会纠纷的一种。所谓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可处分性的)。民事纠纷作为法律纠纷的一种,一般来说,是因为违反了民事法律规范而引起的。民事主体违反了民事法律义务规范而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权利,由此而产生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民事争议。总的来讲,民事纠纷就是处理平等主体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所以所有违反这一概念的行为就会引起民事纠纷 。

Ⅳ 如何确定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

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的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平等关系,是民事法律规范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主体、内容、客体三个要素,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即当事人,内容是指民事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客体是指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一般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及其他某些权利(如生命权、名誉权等)。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导审判工作的基本思维模式与思考方法,审判人员在处理民事纠纷时,都需要将当事人置放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分析该具体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以及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把握权利的产生、变更、消灭,以便正确地解决各种民事纠纷。因此,正确确定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可以对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进行正确的认定,明确谁与谁之间通过何种法律事实产生何种法律关系,在此基础上来判断谁享有什么权利及承担什么义务,这样才能对案件作出公正的裁判,实现审判工作的最佳效果。 在审判工作中,要正确确定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必须做到:一、固定权利请求;二、确定权利请求基础规范。 关于固定权利请求。固定权利请求,非常必要的前提就是必须首先弄清楚我国民事权利保护体系以及各种权利之间的关系。 我国民事权利保护体系主要包括本权利、请求权、形成权和抗辩权等。本权利包括人格权、财产权、身份权等,是我国民法的基本权利,可以通过确认之诉加以解决。请求权是请求他人作为或不作为的权利,是为了维护权利而产生的权利,有利于维护权利或满足权利的圆满状态,本权利受到侵害后,通常通过行使请求权来进行救济。请求权包括债权请求权、返还请求权、损害赔偿请求权、补偿及求偿请求权、支出费用返还请求权、不作为请求权、人身权请求权等。形成权是设定、变更或消灭法律关系的权利,主要包括:因重大误解、显失公平而请求变更的权利,因欺诈、胁迫行为而产生的变更权,合同法上的抵销权、撤销权、解除权、优先购买权,公司决议撤销权,物权法上的优先购买权等。抗辩权是请求权的反对权。在识别出原告的权利请求基础后,应当对被告的答辩进行相应的审查,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看被告是不是提出了抗辩或行使了抗辩权,在此基础上识别出被告的抗辩权基础。 各种权利之间可能形成对抗关系和补充关系,也有可能形成权利竞合。固定权利请求应当特别注意不同类型的诉及不同的请求之间既有可能形成对抗关系,亦有可能形成补充关系,应注意避免当事人在主张权利的过程中发生严重错误。确认之诉与给付之诉既有可能形成对抗关系也有可能形成补充关系,形成之诉与给付之诉之间及给付之诉内部也同样如此。就对抗关系而言,指的是提出一种诉以后,另一种诉即当然不能成立,如原告请求确认合同无效,则不能同时再请求合同继续履行,解除或撤销合同之诉与继续履行合同之诉就是一种对抗关系,两个诉求只能择一主张,当事人要求解除合同之诉与同时提出的要求对方返还标的物或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之诉就是一种补充关系,几个诉求可以同时主张。请求权竞合,是指同一事实同时符合不同法律规范要件的情形,主要包括法条竞合、选择性竞合、请求权竞合、请求权聚合四种情形。法条竞合是指同一事件同时符合两个以上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但根据法律适用规则只能适用一个法律规范。例如,两个法律条文构成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时,即只能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规则适用特别法。选择性竞合是指同一生活事实同时符合两个或多个权利基础规范时,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权利。如债权人在对方违约时,或有权提出解除合同,或有权请求损害赔偿。请求权竞合是指同一生活事件可以纳入不同的请求权基础规范,而这些根据不同的规范成立的请求权在内容上则是相同的。如租赁合同期满后,出租方可以基于所有权返还请求权提起诉讼,也可以基于租赁关系终结提出返还请求。请求权聚合,是指同一生活事实根据不同的法律规定而产生不同的请求权,这些请求权的内容不同,性质各异,可以同时有效成立,权利人可以同时或分别主张。例如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可以要求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由于不同的请求权具有不同的权利内容、构成要件、举证责任、诉讼时效等,差异较大,因此,如何选择请求权将对当事人产生较大影响,这就要求当事人在分析案件事实和请求权基础的前提下正当地行使请求权,同时也要求法官在当事人诉讼请求不明确的情况下,针对案件事实和相关法律规定对当事人的诉求予以释明和指导,并尽可能地在诉讼起点上对当事人的请求权基础予以固定。 关于确定权利请求基础规范。所谓权利请求基础规范,就是指据以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的法律规范。所有的诉讼请求,都有其权利请求基础。例如,请求确认合同无效,其基础规范就是合同法第52条,合同被确认无效后,请求返还财产或赔偿损失的基础规范就是合同法第58条。因此,在立案和审理过程中,应结合当事人的基本权利类型、诉讼类型及案件的基本事实,采用科学的方法全面检索审判案件所需的法律基础规范。 综上,在确定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时,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二、当事人如有明显荒廖、不合理或错误的诉讼请求,应要求当事人剔除或更正。如一起触电人身损害责任纠纷案件,原告要求某电站和某电力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且赔偿数额过高,理由是某电站的电卖给了某电力公司,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该案的责任主体应为电力设施的产权人。在此情况下,应要求原告在明确电力设施产权人后再行起诉,并建议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主张权利,引导当事人理性维权。 三、当事人明显遗漏诉讼请求的应提示加以补正。如原告请求的是解除合同或撤销合同,如其希望同时处理合同解除或者撤销后的返还财产或赔偿损失问题,就应当提示其提出后面的诉讼请求,否则原告将不能向法院申请执行。 四、对当事人在多种请求之间捉摸不定的,应通过行使释明权促使其作出恰当的选择,当事人拒绝作出选择的,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 五、针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全面检索支持其诉讼请求的法律基础规范。

Ⅳ 法律问题,什么是经济纠纷是什么概念

经济纠纷

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因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矛盾而引起的争议。它包括平等主体之间涉及经济内容的纠纷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为行政管理相对人与行政机关之间因行政管理所发生的涉及经济内容的纠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主题为实现各自的经济目标,必须要进行各种经济活动,由于各自的经济权益相互独立,加之客观情况经常变化,因合同纠纷、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就纳税事务发生争议等。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持社会经济秩序,必须利用有效手段,及时解决这些纠纷。在我国,解决经济纠纷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仲裁、民事诉讼、行事复议与行政诉讼都是解决当事人争议的方式,但试用的范围不同。做为平等民事主体的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纠纷适用仲裁或者民事诉讼方式解决;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可采取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方式解决。
总裁与民事诉讼是两种不同的争议解决方式。当事人发生争议只能在仲裁或者民事诉讼两中方式中选择一种解决方式。有效的仲裁协议可排除法院的管辖权,只有在没有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或者当事人放弃中在协议的情况下,法院才可以行使管辖权,这在法律上称为或裁或审判原则。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方式的选择则与纠纷的性质有关。根据法律的不同规定,有的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也可以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才能提起诉讼;还有的则只能同过行政复议的方式解决,有行政机关对纠纷作出最终裁决,

Ⅵ 纠纷类型有哪些种类

常见纠纷类型:复

1.人格权纠纷制

2.离婚纠纷

3.法定继承纠纷

4.所有权纠纷

5.财产损害赔偿纠纷

6.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

7.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纠纷

8.建设用地使用权纠纷

9.买卖合同纠纷

10.房地产开发经营合同纠纷

11.房屋买卖合同纠纷

12.金融借款合同纠纷

13.民间借贷纠纷

14.保证合同纠纷

15.租赁合同纠纷

16.侵害商标权纠纷

17.劳动合同纠纷

18.股权转让纠纷

19.责任保险合同纠纷

20.人身保险合同纠纷

21.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22.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6)法律纠纷的性质扩展阅读:

纠纷是现实中较为常见的纠纷,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与职建立劳动关系后,一般都能相互合作,认真履行劳动合同

由于各种原因,双方之间产生纠纷也是难以避免的事情。劳动纠纷的发生,不仅使正常的劳动关系得不到维护,还会使劳动者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害,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困此,应当正确把握劳动纠纷的特点。

Ⅶ 什么是法律纠纷,法律纠纷的定义是什么

纠纷是当事人就具体的事由产生了误会或者一方刻意隐瞒事实,导致双方回协商无果的情形答

民事纠纷是作为平等民事主体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等就人身和财产关系等属于民法调整范围的法律关系发生的各种纠纷。如债权债务、合同担保、损害赔偿、婚姻继承收养等纠纷。

合同纠纷,是指因合同的生效、解释、履行、变更、终止等行为而引起的合同当事人的所有争议

阅读全文

与法律纠纷的性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记录表 浏览:59
电力qc成果发布ppt 浏览:407
沙雕发明博主 浏览: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浏览:977
网络侵犯著作权报案 浏览:734
税务报到期限 浏览:6
怎样查询银行卡有效期 浏览:19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