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字号为何扎堆儿打商标官司
围绕“杜康”商标的纠葛持续20多年,近年来双方转战天津、河南等多地密集打官司,各有胜负
商标“争夺战”为何没完没了?
两家“杜康”酒企的商标之争还没有结束。
5月9日,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洛阳市杜康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阳杜康”)起诉陕西白水杜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白水杜康”)、乐天超市天津北辰店侵害商标权案件。法院未当庭宣判。
近3个月前,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上述案件作出一审判决,驳回洛阳杜康诉白水杜康侵犯“杜康”商标权案的诉讼请求。
这并不是两家企业围绕“杜康”商标的第一次诉讼。业内人士认为,诉讼争端牵制了两家酒企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掣肘了企业发展。而和“杜康”一样,许多老字号企业都曾陷入旷日持久的商标“争夺战”。
一场硝烟四起的商标战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查询到,从2016年起,洛阳杜康和白水杜康在天津、河南、陕西、北京、上海等地,打起了密集的官司,涉及民事、行政诉讼。诉讼争议主要针对商标侵权、商业诋毁、不正当竞争。双方各有胜负。
今年2月24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认为,白水杜康对于“杜康”商标的商誉作出了贡献,且将“白水杜康”文字作为商品名称使用的行为符合消费者的呼叫习惯和行业惯例。原告洛阳杜康没有证据证明被诉侵权产品属于刻意模仿等攀附原告商标或商品知名度,因此认定被告白水杜康实施被诉侵权行为主观上为善意。
熊超也强调了商标权本身的重要性。“按照商标法规定,商标权是归属于某一家企业独占的专用权利。如果市场上出现不同主体拥有近似或相同的品牌,势必会侵犯商标所有者的独占权,这可能带来对经济秩序的破坏。”
不过,熊超表示,“一味死斗并不是最好的结果。”他认为,“红罐之争”的“共享”模式可以参考。“企业为何不坐下来谈谈,一起把品牌做好?”
赵虎告诉,从法院对类似案件作出的裁判来看,法院会综合考虑历史、现实、公平等因素。“可以探索在‘共享’的前提下加一些区别标识,这或许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
2. 外国侵犯中国知识产权的概况
这个主要表现抄在以下几点:
我国袭大量的老字号,著名商标被韩国日本美国在国外抢注,比如狗不理,海信,英雄等,很多,甚至王志和臭豆腐
第二就是,我国的公司没有保护专利的意识。比如VCD是我们发明的,但因为我们的发明专利被外国公司申请了,所以我们再生产出口,就要像国外交专利使用费。
3. 对涉及老字号的商标侵权案,简单按照商标法规定处理就行了吗
专家认为,相对于其他商标纠纷而言,老字号商标纠纷的内容和行为表现得更为复杂回,权利答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彼此交杂,不易区分。如果简单地依照商标法相关规定处理老字号商标纠纷,可能会有失偏颇。因此,需要充分考量老字号的历史因素及商标使用的方式、范围、合理性和正当性,据此作出合理适当的评判。
另外,历史因素有助于对老字号商标纠纷作出合理评判。相对于其他商标纠纷而言,老字号商标纠纷的内容和行为表现得更为复杂,权利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彼此交杂,不易区分。如果简单地依照商标法相关规定处理老字号商标纠纷,可能会有失偏颇,不利于实现对老字号商标的真正有效保护。在老字号商标纠纷案件中,各方对老字号及商标的使用都可能有正当来源。需要考虑老字号及商标使用的方式、范围、合理性和正当性,并根据查明的上述内容作出合理适当的评判。
4. 在商标侵权案中如何考量老字号的历史因素
您好 是您那边发生纠纷了么
5. 如何评价王致和海外诉讼与商标注册申请
事件背景:
2006年9月19日,北京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家槐透露,其商标和标识在德国被一名为OKAI的公司抢注,而这家公司此前曾销售过王致和公司的产品。
获胜依据:
(1)停止使用被告商标和撤销商标注册
原告方的论点主要依据德国国内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并可选择适用商标法、商号法和版权法)。
法院认为,被指控的侵权行为,即有目的地阻碍竞争对手(即原告方)的行为,符合《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前提条件。因此,判令被告方停止使用争讼标识,并且撤销其在德国专利商标局以自己名义注册的“王致和”商标。不过,被告方停止使用争讼标识的义务仅适用于产品,而相关产品当初并非由原告方投入德国市场(所有相关权利都将因此而“用尽”)。
法院裁决符合已确立的德国判例法。根据德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判例法,如果原告方的既得权利值得保护,并且申请注册商标被用作滥用竞争的手段,则申请注册商标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然而,尽管原告方诉称争讼标识不仅对中国,而且对德国的目标群体(即在德国居住的中国人以及对中国饮食文化感兴趣的德国人)都是享有良好信誉的商标,但是,从法院判决结果来看,原告方主张的商标权利并未获得支持,原因是原告方的请求主要依据的是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而不是商标法。
《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于 2004 年 7 月进行了大规模重新编纂,现已成为日常生活中打击不正当广告和模仿行为的有力武器。
由于“有目的地阻碍竞争对手”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 四 条第十款对此有明确规定(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时,可以不必同时适用商标法),因此慕尼黑地区法院没有义务适用商标法,法院也因此不必判决相关争讼标识是否已具备任何间接含义,或者是否已在德国的相关领域发展成为驰名商标。
(2)商标转让、知情权和赔偿
法院对原告方要求转让被告方在德国的注册商标,以及要求获得相关信息和赔偿的请求不予支
持。
通常,原告方在侵权诉讼中可以使用的法律手段包括:请求法院发出制止令(禁令救济),销毁侵权产品,请求提供被告方侵权行为的详细信息以及报送账单,以及请求获得损害赔偿(赔偿数额的计算可以报送的账单为准,如销售账、利润账等)。
原告方在计算损失时有三种选择:损失的利润,侵权方获得的利润,以及合理的权利使用费。法院不会对被告方判以惩罚性赔偿。
原告方必须提供能够证明侵权行为的全部事实证据。德国法院一般没有证据出示程序。
任何不能由书面证据证明的事实,可以通过听取证人证言取证。
德国法院很少使用专家作证,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例如侵权案件中涉及的商标使用范围很广,需要确认公众对该商标的认识程度时,才会要求专家作证。此时,法院会要求市场调查专家进行一次民意调查。大量案件的判决都是依据双方当事人提交的书面文件,以及后期进行的开庭审理。
在开庭审理过程中,主审法官将向双方当事人解释法院的意见,并且双方当事人将有机会陈述各自的观点和意见。在审理侵权案件过程中,正式的取证程序是及其例外的情况。
在“王致和”案中,法院认为,原告方与被告方的关系仅限于货物的进口和销售,因此,不能以此为依据,认为被告方有义务注意原告方的利益。
同时,原告方根据《德国商标法》第 17(1) 条规定要求转让注册商标的请求被驳回(根据《德国商标法》第 17(1) 条规定,“不忠诚代理商”应当将其违反代理商义务注册的商标转让给委托人)。
同样的推论也适用于原告方主张的知情权和赔偿。
根据慕尼黑法院提供的资料,原告方并未主张被告方出售带有争讼标识的、但并非原告方企业提供的产品。
因此,根据程序上的举证责任,原告方要求获得详细信息和赔偿的主张没有得到支持。
6. 中华老字号企业怎么才能绕开商标侵权
企业发现侵犯自己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应向工商部门投诉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让侵权商品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形象。企业向工商部门投诉商标侵权行为应准备如下材料: 一是企业自身主体资格和拥有商标专用权的证明材料; 二是提交给工商部门的投诉书; 三是被投诉方实施商标侵权行为的证据。 (依)证明企业自身主体资格和拥有商标专用权的证明材料。在向工商部门提交的材料中首先是企业真实、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以表明自己的身份。如企业执照连续三年未参加当地工商部门的年度检验,则其有效性将受到质疑。二是企业拥有商标专用权的证明材料,即合法有效的《商标注册证》。需要注意的是: 营业执照与《商标注册证》上的企业名称和注册人名义及地址应一致。实践中有的投诉企业的营业执照上的企业名称与《商标注册证》上的注册人名义不符。 得到的解释是企业改制或企业名称变更后《商标注册证》上的注册人名义还没有及时变更,并说这两个企业的法人都是同一个人。这种企业名称与《商标注册证》上注册人名义的不一致,将影响企业的投诉,因为从法律的层面来看,他们属两个独立的企业。所以,企业名称和地址变更后,应将《商标注册‘证》上的注册人名义和地址及时变更,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参见第依依5题)。 (贰)提交给工商部门的投诉书。一是投诉书首先应载明投诉方(商标权利人)、被投诉方(商标侵权人)的基本情况。如投诉方的名称、地址、联系人和联系中国,被投诉方的名称、地址等; 二是要载明投诉的事由,即商标侵权的基本情况和事实; 三是明确投诉方(商标权利人)的投诉要求,如要求工商部门依法保护自己的商标专用权,制止侵权方的侵权行为,并依法处理。所收集的证据和证明材料应附在投诉书后面。当然,投诉方也可依据《商标法》第5三条的规定就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事宜请求工商部门调解。 (三)被投诉方(商标侵权人)实施商标侵权行为的证据。在商标侵权的投诉中,收集商标侵权行为的证据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在证据充分、确凿的情况下,工商部门才能对是否构成商标侵权作出认定。 因此,在收集证据时,要尽可能的寻找与案件有关,并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概括地说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①投诉方(商标权利人)的在先权利证明,即《商标注册证》; ②商标侵权商品样品; ③购买侵权商品的证明,即购买发票,发票上一定注明侵权商品名称、价格,并盖有销售单位的印章等; ④投诉方(商标权利人)的商品样品,用于和侵权商品的商标使用情况进行比对。除以上证据的收集外,商标权利人还有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落实侵权商品的生产窝点和销售侵权商品企业的仓库,如不能把生产窝点和仓库找到,那么查处在很大程度上就只能是治标而不能治本,这是商标权利人在投诉中应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企业如对投诉中应准备的材料和证据不熟悉,也可委托当地的商标事务所(公司)办理,当然也可向当地的工商部门咨询
7. 刘德华牌板鸭的侵权事件
2010年4月底,香港媒体报道了“香港艺人刘德华告四川‘刘德华板鸭’侵权,请求撤销商标”一事,事件持续近一周,引起诸多争议。直至5月4日凌晨一点左右,刘德华才在个人官方论坛上以《外面有点乱了》首次正面回应此次侵权事件,好言安慰对方:“老伯伯,放心,会好的!”据港媒报道,四川刘老伯子女得悉刘德华回应后表示高兴,更兴奋说道“天下姓刘都是一家人”;替刘德华处理板鸭店事宜的亨泰环宇有限公司发出声明,强调从未发出律师信和提出侵权诉讼。受委托处理此次商标事件的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称,会连同刘德华经纪公司方面向媒体发出声明。 四川老伯刘德华,是四川崇州市观胜镇“正宗刘德华板鸭店”的店主。2010年4月,他收到了一封来自香港艺人刘德华在内地的经纪公司“亨泰环宇有限公司”一封商标争议裁定申请书,内文大意是“刘德华牌板鸭”对歌星刘德华造成精神损害,是侮辱和诋毁,而且商标由“刘德华”三个字和一位老者的头像组成,令天王多年奋斗获得的良好公众形象与社会影响力受到损害,明星刘德华请求撤销“刘德华牌板鸭”这个商标。
据悉,观胜镇卖板鸭的有几十家,每一家多用店主名字注册作为招牌。而刘老伯在1980年已创立以自己姓名命名的板鸭店,2004年申请“刘德华牌板鸭”注册成商标,2007年申请成功。 虽然觉得要求不合理,但毕竟对方有很大影响力,四川刘德华一家都担心保不住这块三十年的老字号,并找来成都商标事务所进行答辩。事务所认为,崇州刘德华已经使用这个名字68 自己名字和肖像注册品牌,合理合法。天王巨星刘德华昨对媒体的查询表示,事件已交由律师处理,故不作回应。
四川的刘德华老人现已决定维护自己一手创办的“刘德华”板鸭,并委托一间商标事务公司,为侵权争议申请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