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被他人起诉侵犯他人专利权怎么办
当您被他人起诉侵犯他人专利权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先到专利局或委托代理机构检索对方的专利文件,并请代理人或律师对您的产品和专利文件中的权利要求书或外观设计图片进行技术对比,判断侵权的可能性。
2、在判断您的产品有侵犯他人专利权的嫌疑后,应对对方的专利进行有关无效检索,收集对方专利申请日以前的有关相同或接近的技术,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宣告该专利权无效,并要求法院中止审理,直到专利复审委托员做出审查决定;如果你收到的有关证据对您明显不利,您应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停止继续生产和销售该产品。
3、开展针对该专利技术的技术研究,开发出技术更先进,技术效果更好的产品并及时申请专利,通过交叉许可的途径取得该专利的使用权,吸取教训,开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可以概括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或不愿意协商的,则可采取第二种方式,请求当地管理专利工作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部门认为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管理专利工作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在提起诉讼之前,必要时应当采取证据保全和财产保全措施。
㈡ 有人起诉我侵权,我该怎么办
看他起诉你什么,根据起诉状正常答辩,保存、收集好证据,正常参加诉讼,他起诉你侵权不一定你就侵权啊!
㈢ 上法院起诉别人,但是被起诉的人跑了,法院管抓人不
请问这案子是刑事自诉案件??还是民事案例??
如果是刑事自诉案件,要分阶段来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如下:
(1)立案审查阶段。《解释》第188条规定,在立案审查时,有被告人下落不明情形的,人民法院“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起诉,或者裁定驳回起诉”。
(2)审理阶段。《解释》第204条规定,人民法院“在自诉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人下落不明的,应当中止审理。被告人归案后,应当恢复审理,必要时,应当对被告人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因此要看你的案子正处于哪个阶段。
如果是民事案件,对于被告是放弃抗辩权,在执行时法院可以强制执行,如果必须到庭的被告法院可以拘传到庭!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但是被告必须到庭的,可以拘传。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00条:“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所说的必须到庭的被告,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
(仅供参考)
㈣ 人跑了,向法院起诉有用吗
你好!有一定的困难,建议去肇事方户口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的法院起诉,比较有效。
㈤ 如果被别人起诉 产品侵权,如果逃避,对方会不会冻结你的银行账户的!
如果你是被告不出庭,人民法院可以缺席判决。届时你连答辩的机会都没有。对你非常不利。
有些必败的案件当事人不出庭是不对的。必败的案件败诉标的也可能有多又少。你不去争取可能败诉的更多,也许你积极应诉,可能会少赔偿一点。
如果你不出庭,堆放申请对你的财产进行财产保全,人民法院是可以冻结你的银行账户的。也可以查封你的不动产和车辆。
㈥ 受到别人诬陷应该走什么法律程序
你无需起诉。
如果你确认受诬陷的人没有实施上述侵权行为,那么公安机关就不会有证据证明其实施了侵权行为。也就不会对你弟弟进行处罚。
关于诬告陷害罪,从你陈述的内容看,那老人很难认定其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
如果经过公安机关调查,你弟弟没有实施侵权行为,是被诬陷的,你有权要求那老人赔礼道歉。
如果你坚持起诉,可以根据公安机关的调查处理结果,依法提起侵权之诉。要求老人赔礼道歉,并赔偿因此产生的物质损失。如果你希望获得精神损害赔偿,估计有难度,不过你可以试试。具体法律根据我就不细说了。
㈦ 别人告我侵权我要请律师,应诉吗
被他人起诉专利侵权,这时候不要慌张,要自信的进行以下几项抗辩,才能真正的成功应对别人提起的专利侵权诉讼。
一、诉讼时效抗辩
在遇到专利诉讼时,首先要想到的抗辩就是诉讼时效的抗辩。专利法第六十八条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2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对于持续侵权的诉讼时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三条规定,权利人超过2年起诉的,如果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继续,在该项专利权有效期内,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2年计算。
二、专利合同抗辩
专利合同抗辩,是指专利侵权诉讼的被告以其实施的技术是通过技术转让合同从第三人处合法取得为理由进行侵权抗辩。此抗辩理由不属于对抗侵犯专利权的理由,只是承担侵权责任的抗辩理由。
技术转让合同的受让方按照合同的约定实施受让技术,侵犯他人专利权的,合同的转让方和受让方构成共同侵权。在合同双方作为专利侵权诉讼的共同被告时,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在确定责任时,应当由转让方首先承担侵权责任,受让方承担一般连带责任。
专利侵权诉讼中的被告以合同抗辩的同时,要求追加合同的转让方为共同被告的,如果原告同意追加,则应当将合同的转让方追加为共同被告。如果原告坚持不同意追加,在合同的受让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另行通过合同诉讼或仲裁解决合同纠纷。
被告可以收集取得原告明示许可的证据,如许可合同、相关函件等,还可以收集得到原告默示许可的证据,例如,虽然没有签订许可合同,但原告曾指导实施其专利技术等。
三、不视为侵权的抗辩
我国专利法第六十九条,规定了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1、专利权用尽的抗辩
2、先用权抗辩
3、临时过境的抗辩
4、科研使用的抗辩
四、合法来源抗辩
五、不构成侵权的抗辩
六、公知技术的抗辩
七、滥用专利权抗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