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两个集体村民组水事纠纷

两个集体村民组水事纠纷

发布时间:2021-06-21 22:32:53

⑴ 村民对集体财产分配方案不服可以提起诉讼要求认定无效吗

根据物权法规定,可以提起诉讼,请求撤销。

集体组织所有权属于集体组织,只有它才能作为该组织全体成员的代表对集体财产行使所有权,它的成员个人不是集体组织财产的所有人,无权处分集体组织的财产。

因此,我国法律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如果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则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如果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如果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的管理人作出的决定侵害集体成员合法权益的,该集体成员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1)两个集体村民组水事纠纷扩展阅读

物权法

第六十条:对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依照下列规定行使所有权:

1、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2、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3、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第六十二条: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章程、村规民约向本集体成员公布集体财产的状况。

第六十三条:集体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私分、破坏。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其负责人作出的决定侵害集体成员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集体成员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⑵ 村民小组集体山场纠纷该找那个部门解决

1、属于乡镇人民政府处理。对乡镇政府处理决定不服,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 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⑶ 两个村委会均认为自己对土地享有所有权怎么办

农村土地归村集体所有,所有权不存在可由自然人继承的问题。村民对依法取得的承包土地\宅基地享有使用权。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的承包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因此在原户主死亡后,其原家庭成员在承包期限内对该土地仍有承包使用经营权。劳动群众集体对属于其所有的土地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是土地集体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只能是农民集体,依农民集体的所属不同,可以将集体土地所有权划分为三种。行政村内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一般是指由过去的生产队沿袭下来的村民小组。农村实行大包干以后,相应的生产队即改为村民小组或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村内村民小组的农民所有的,实际上是以生产队为基础延续存在的,比如承包地、林地、水域等土地,由村内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很多地区还存在,农村的农户宅基地(不包括合作化后占用集体耕地修建住房形成的宅基地),一直由合作化运动之前的农户管理和使用,事实上是未交与集体进行管理和使用,但在法律规定上未将此类作区别,一并归入集体所有。村民小组(生产队)集体经济组织拥有农户耕地、林地、水域等土地所有权的形式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基本形式。村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如村办小学、村办企业、村委会办公场所等等土地属于全村农民所有,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机关或者法定代表人,是村农民集体土地所有者的法定代表。乡(镇)农民集体土地属于全乡(镇)农民集体所有,一般由乡(镇)办企、事业单位使用,也可以由乡农民集体或个人使用。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一般由乡(镇)人民政府代管,即由乡(镇)人民政府代行乡(镇)农民集体的土地所有权。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所有权土地赠送他村不可以申请宅基地。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实际上就是连同土地出卖、出租,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而赠送土地,是对自己财产的处分,其实质等同于转让、出卖、出租,其所获收益不是钱财,而是名誉。第六十二条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1)各县(区)人民政府主导,国土资源部门牵头,多部门统筹协调密切配合完成。(2)试点先行,摸索经验、稳步全面加快推进。(3)土地权利归属的确定,既要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政策,又要充分考虑当前的实际状况。(4)在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化解矛盾,解决争议,对一时难以处理纠纷的宗地暂缓登记,暂不发证。(5)严格依照《土地登记办法》规定的内容、程序和要求,依法办理登记。(6)坚持全面覆盖的原则,不重不漏。(7)此次登记发证将有关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减轻农民负担,测绘、登记都不需农民花费任何费用。

⑷ 现在我们两个村有用水纠纷

汪某与邱某分别是上、下两个村的村民,汪某住在河的上头,邱某住在河的下头。要不是去冬今初的这场罕见的干旱天气,两家也还从未红过脸。去年冬天,为了浇灌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汪某一直拦住本就流量很小的河水,致使住在下游的邱某无水灌溉麦地。在多次协调无效的情况下,两家最终大打出手各有受伤,既赔了钱又伤了和气,非常不值。灌溉用水纠纷作为相邻纠纷的一种,在我国农村常有发生。那么,发生灌溉用水纠纷到底该如何处理呢?笔者认为,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有利生产、尊重自然、兼顾各方利益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84条、第86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20条、第28条分别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对自然流水的利用,应当在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之间合理分配。对自然流水的排放,应当尊重自然流向”、“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坚持兴利与除害相结合,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和有关地区之间的利益,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并服从防洪的总体安排”。二是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灌溉优先、有妨碍要排除或补偿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25条第2款、第35条分别规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其成员依法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集体土地或者承包土地上投资兴建水工程设施的,按照谁投资建设谁管理和谁受益的原则,对水工程设施及其蓄水进行管理和合理使用”、“从事工程建设,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设施,或者对原有灌溉用水、供水水源有不利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造成损失的,依法给予补偿。”三是发生纠纷后维持现状、依法解决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56条、第57条分别规定:“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发生水事纠纷的,应当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裁决,有关各方必须遵照执行。在水事纠纷解决前,未经各方达成协议或者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在行政区域交界线两侧一定范围内,任何一方不得修建排水、阻水、取水和截(蓄)水工程,不得单方面改变水的现状”、“单位之间、个人之间、单位与个人之间发生的水事纠纷,应当协商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水事纠纷解决前,当事人不得单方面改变现状”。四是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原则。违反法律规定的灌溉用水以及因灌溉用水发生纠纷者,必须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乃至刑事责任。这也是处理灌溉用水纠纷应当遵循的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9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76条、第74条分别规定:“一方擅自堵截或者独占自然流水,影响他方正常生产、生活的,他方有权请求排除妨碍;造成他方损失的,应负赔偿责任”、“引水、截(蓄)水、排水,损害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在水事纠纷发生及其处理过程中煽动闹事、结伙斗殴、抢夺或者损坏公私财物、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农业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⑸ 如何界定是村集体所有还是村民小组所有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可以通过管辖范围和所拥有的财产来界定是村集体所有还是村民小组所有。村集体所有的管辖范围更广,所拥有的财产数量更多。村集体由村民小组组成。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条,村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

3、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

4、村集体所有,村是指自然村,管理范围比村民小组宽,由多个村民小组组成,村集体所有是指村内所有村民小组村民都共同所有的财产。

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村民小组比村的管理范围小,村民小组是由多个农户组成,村民小组所有的财产有本集体组织的山林、土地、房屋、厂矿等。

(5)两个集体村民组水事纠纷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十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

第十一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
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使用权。

第十六条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⑹ 两个村村民为水资源发生纠纷如何处理

请当地水务(水利)部门下属的水政执法大队,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处理。

⑺ 农村一人有两个村民小组土地确权违法吗

通常农村土地属于村集体所有,村民只是一种承包经营确权,各地区的农业承包大户都是通过流转来获得其它经营权利的,所以个人有两个村民小组的土地确权是不符合政策规定的。

⑻ 同村不同组的林木林地纠纷由谁处理

由村委会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第三条 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
第十二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发包;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发包。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发包的,不得改变村内各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所有权。
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农村土地,由使用该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发包。

争议的解决和法律责任
第五十一条 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
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五十二条 当事人对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⑼ 同一个村下的2个村民小组是同一集体经济组织 吗

这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即根据土地属于村集体所有还是组集体所有。如果土地属于组集体所有,那么不同组之间是不可以互换土地的。

⑽ 村民小组是否具有诉讼主体资格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其中“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村民小组由村委会根据村民居住状况、集体土地所有权关系等分设,成立合法,拥有独立的土地所有权,符合“其他组织”的要求,具备了诉讼主体资格条件。
高人民法院对村民小组的诉讼主体资格也予以了认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村民小组诉讼权利如何行使的复函》中答复:遵化市小厂乡头道城村第三村民小组可以作为民事诉讼当事人。以第三村民小组为当事人的诉讼应以小组长作为主要负责人提起。

阅读全文

与两个集体村民组水事纠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职工安全生产保证书 浏览:951
顾亮马鞍山 浏览:961
工商局胡小勇 浏览:996
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产权著作权 浏览:829
马鞍山李群 浏览:440
创造101之无敌导师 浏览:170
关于公司知识产权的内控管理制度 浏览:72
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工作方案 浏览:103
法国发明家巴耶尔首创 浏览:561
油条机我爱发明 浏览:648
北京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40
著作权共同所有 浏览:778
二手途达转让 浏览:518
马鞍山市花湖 浏览:480
永乐票务投诉 浏览:951
龙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186
兴国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131
开封出租车投诉电话是多少 浏览:101
甘肃省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612
马鞍山父子身份 浏览: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