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医疗纠纷课程的必要性

医疗纠纷课程的必要性

发布时间:2021-06-21 19:27:17

① 你对医疗纠纷预防与解决的认识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医患关系的变化和医疗纠纷频繁发生已成为影响医疗卫生单位正常工作秩序的主要因素,不仅损害了医院的形象,影响了单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阻碍了医学的创新和医学科学的发展

  1. 医疗纠纷的定义

医疗纠纷指因医疗发生的纠纷。狭义的医疗纠纷往往指医疗民事纠纷,即医疗合同纠纷和医疗侵权纠纷。医疗合同纠纷是指合同当事人对医疗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终止及合同权利义务的争议。医疗侵权纠纷是指医疗服务的提供者与接受者之间对医疗行为及其后果是否侵权及侵权责任的争议。 有人认为: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及其原因在认识上产生分歧的争议,病人和家属认为医务人员诊疗上有失误,而需追究责任或赔偿。

2.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

医疗纠纷通常是由医疗过错引起的。医疗过错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等医疗活动中的过错。这些过错往往导致病人的不满意或造成对病人的伤害,从而引起医疗纠纷。
除了由于医疗过错引起的医疗纠纷外,有时医方在医疗活动中并没有任何疏忽和失误,仅仅是由于患者单方面的不满意,也会引起纠纷。这类纠纷可以是因患者缺乏基本的医学知识,对正确的医疗处理、疾病的自然转归和难以避免的并发症以及医疗中的意外事故不理解而引起的,也可以是由于患者的毫无道理的责难而引起的。另一方面,尽管医方出现医疗过失,如果患者对此予以谅解,不加追究的,则不会发生医疗纠纷。

3.医疗纠纷的解决和防范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是多方面的,可以由行政机关出面解决,可以由司法部门解决,也可以双方协商解决或者由第三者进行调解解决,法律法规并没有规定医疗纠纷一定要“经过行政的或法律的裁决”。

医疗纠纷重在防范。严格抓好医疗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坚持实行医疗质量管理目标责任管理。每年医院与各科室签订医疗质量管理责任书,每月进行检查考核,凡发生一起医疗纠纷,按其责任大小,分直接责任人、间接责任人和管理责任人,进行内部经济追偿。

加强医患及医生家属沟通是确保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仅能增加患者对医疗技术局限性和高风险性的了解,加深对医生的信任,还可以疏导患者的社会心理问题,促进疾病的转归。如何做到有效沟通和告知,对医护人员强化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宗旨教育,从病人需求入手,主动耐心服务,通过召开病人座谈会,进行满意度调查等形式,及时听取病人的意见,了解病人需求、改进工作,维护患者的权力。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② 如何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

一、防范方法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2、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

3、提高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并加强管理。

4、改进服务作风,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切实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5、实施知情同意,医院在医疗活动的不同阶段都要防范医疗争议,自始至终都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告知明确医疗服务合同的目的、疾病发展转归过程和医疗服务的损害特性,明确医疗服务合同履行的风险。

二、解决途径

医疗民事纠纷与其他民事纠纷一样,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属民法的调整范畴。根据 “私法自治”的原则,通常情况下,国家不予干预,因此,双方当事人可以就医疗纠纷进行协商,也可以进行民间调解和行政调解。

从理论上讲,医疗合同纠纷也可进行仲裁解决,但仲裁解决医疗纠纷还不受重视。国家对医疗民事纠纷的干预表现为民事诉讼,需要当事人起诉才能发生。也可以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解决。

(2)医疗纠纷课程的必要性扩展阅读

医疗纠纷法律法规: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工作。为了将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国务院制定本条例,从制度层面推进医疗纠纷的依法预防和妥善处理,着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条例》明确提出开展诊疗活动应当以患者为中心,加强人文关怀,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范,恪守职业道德。通过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的日常管理,强化医疗服务关键环节和领域的风险防控,突出医疗服务中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从源头预防医疗纠纷。

《条例》明确了医疗纠纷处理的原则、途径和程序,重点强调发挥人民调解途径在化解医疗纠纷上的作用,并从鉴定标准、程序和专家库等方面统一规范了诉讼前的医疗损害鉴定活动。

《条例》对不遵守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要求、出具虚假鉴定结论和尸检报告、编造散布虚假医疗纠纷信息等违法行为,设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

③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办法有哪些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回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改答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医务人员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首要前提,也是衡量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起码标准,所以医院应该教育医务人员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活动,文明就医。2、医疗机构应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要提高医疗质量、对医疗安全有保障、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就要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对影响医疗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监控。3、提高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并加强管理。严格依据客观情况如实记载患者的实际情况,补正病历时依照法律规定进行标注,保存病历时安全妥当,对待病历严格负责。

④ 关于医疗纠纷处理方式有哪些

1、和解所谓和解是没有第三方介入,双方当事人自己协商谈判,对各自诉讼权利内和实体权利的处分。可分是诉容讼前或诉讼中和解。如果是诉讼中和解的,应由原告申请撤诉,经法院裁定撤诉后结束诉讼,双方当事人再达成和解协议。2、调解调解是指在卫生行政机关、第三方法人或自然人,或着在法院的主持下,对当事人之间的医疗纠纷进行裁决的活动。3、诉讼民事诉讼是在案件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经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查明事实、适用法律,对医疗纠纷进行裁决的活动。

⑤ 如何处理医疗纠纷,有何法律依据

1、和解所谓和解是没有第三方介入,双方当事人自己协商谈判,对各自诉讼权利和实体权专利的处分。属可分是诉讼前或诉讼中和解。如果是诉讼中和解的,应由原告申请撤诉,经法院裁定撤诉后结束诉讼,双方当事人再达成和解协议。2、调解调解是指在卫生行政机关、第三方法人或自然人,或着在法院的主持下,对当事人之间的医疗纠纷进行裁决的活动。3、诉讼民事诉讼是在案件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经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查明事实、适用法律,对医疗纠纷进行裁决的活动。

⑥ 医疗事故 防范与处理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您好!
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通过提高对可能出现医疗版事故或医疗过失防权范的讲解,达到提高医疗质量的目的。
其次,通过对医疗事故或医疗过失的处理的讲解,提高对危机情况的应对,以减少损害的扩大。
再次,通过对医疗事故或医疗过失的防范及处理的理解,可以有效的减少医疗纠纷的出现,长期坚持可以构建一个更为和谐的医疗环境,为医务工作者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提高医疗水平,从而使得医疗事故或医疗过失进一步的减少,从而构成良性循环。
希望可以帮到您!

⑦ 医疗纠纷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医务人员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首要前提,也是衡量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起码标准,所以医院应该教育医务人员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活动,文明就医。2、医疗机构应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要提高医疗质量、对医疗安全有保障、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就要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对影响医疗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监控。3、提高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并加强管理。严格依据客观情况如实记载患者的实际情况,补正病历时依照法律规定进行标注,保存病历时安全妥当,对待病历严格负责。

⑧ 医疗纠纷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内改善服务态度,建容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医务人员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首要前提,也是衡量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起码标准,所以医院应该教育医务人员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活动,文明就医。2、医疗机构应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要提高医疗质量、对医疗安全有保障、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就要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对影响医疗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监控。3、提高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并加强管理。严格依据客观情况如实记载患者的实际情况,补正病历时依照法律规定进行标注,保存病历时安全妥当,对待病历严格负责。

⑨ 医疗纠纷法医病理学鉴定有何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变化与科技的进步,医护技术和医疗服务也在不断升高,现行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同时患者或其患者家属对其医疗服务的不满,加上社会、舆论等因素的影响,集中表现为医疗纠纷数量不断上升,纠纷造成的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已严重干扰现有的医疗秩序,甚至危及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这就有了法医病理学尸体检验,法医病理学对其事件提出客观、公正的科学依据。法医病理学鉴定为查明死亡原因提供了有力的科学证据,为更好地解决医疗纠纷起到了很大作用。法医病理学鉴定已经成为解决医疗纠纷的重要手段之一[2]。
法医病理学是研究涉及法律有关的伤、残、病、死的变化及发展规律,为暴力性案件的侦察或审判提供医学证据,并运用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解决有关暴力死和非暴力死亡的死亡征象、死亡原因、死亡方式、死亡时间、死亡地点、个人识别,以及致伤物推断的一门科学。发生意外的、突然的自然死亡。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中,一方(或多方)当事人认为另一方(或多方)当事人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时存在过失,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但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对所争议事实认识不同、相互争执、各执己见的情形。
资料:
在文中选取莫耀南[1]在医疗纠纷尸检86例法医学分析中的尸检资料中,医院发生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逐年增多,且多集中于儿科(20例,23.2%)、产科(19 例,22.1%)、内科(16例,18.6%)、诊所(10例,11.6%)、外科(9例,10.5%),显示出医院与患者的关系,将不再是医患的关系,而是法律在医患关系中其协商与判决的作用。
1、法医病理学尸检在医疗纠纷中起医学司法鉴定的作用
为了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制定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简称《条例》)。于2002年2月20日国务院第55次常务会议通过,于2002年9月1日起公布施行。
其中涉及死因的问题必须要经过法医在医疗事故的鉴定。
1.1尸体检验的重要性
医疗纠纷涉及赔偿与法律问题,其死亡的尸体应作尸体检验,明确死因,才能判别谁是谁非,这就要求法医出面进行尸检,来给予客观、公正的科学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法医病理学死因分析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疾病分类》一书中的建议,并且已经为很多国家承认的死因概念是:所有直接导致或者间接促进死亡的疾病、病情和损伤,以及造成任何这类损伤的事故或者暴力”[3]。法医病理学则阐述的更加详细[3]:“死因是导致死亡的原因,即疾病或暴力或生理因素。”根据死亡的作用的不同,可将死因分为:1.主要(根本)死因: 指与死亡有主要关系的原发性疾病或外伤。2.直接死因:是指直接引起死亡的原因,常见直接死因包括感染、出血、中毒等。根本死因和直接死因是一种因果关系。根本死因本身也可以直接导致死亡。3.辅助死因:是指促进死亡的因素,它本身并不足以致命,但在死亡中起到辅助作用[2].4.死亡的诱因:是身体原有潜在病变,因某种诱发因素导致潜在病变恶化而死亡[4]。在分析死因时应避免理论脱离实际,专重理论忽视实际,专重实际而忽视理论的片面错误的观点。将基本认定的事实与相关理论联系分析。正确的死因分析和鉴定,必须在占有大量法医病理学及临床资料的基础上,科学地进行归纳,抓住主要病变,做到认定有据,否定有理,独立的、客观地作出死因鉴定。
虽然法医在尸检中起重要作用,但是法医病理学尸检也具有局限性。由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指出: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疑义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天。死者家属往往在提出尸检时都超过尸检的有利时间,对于法医的鉴定增加了难度。法医学病理尸检中常常遇到形态的改变与机能障碍的发展不平衡,这就要求法医在面对不同情况的不同解决方法。
2、法医参与医疗纠纷死因鉴定的地位
医疗纠纷中的死因鉴定是一个十分敏感而复杂的问题,由于我国的传统思想,对于尸体解剖接受范围小,造成医辽纠纷死因鉴定的难度系数增加。同时现在医疗尸检应用医院人员,让死者家属对于鉴定结果不能信服,这就要求一个中介来对患者死因的检查进行尸检。然而医院的病理医生对于鉴定患者局部病理有经验,但对于尸体的全部病理检查就不如人意。医疗纠纷的尸体检验比其他形式的尸检更难、更严格。因为:①尸检前必须制定严谨的解剖方案,做到有的放矢;②解剖检验必须包括颅脑、颈部、胸腹腔主要脏器和主要内分泌腺;③主要脏器必须作组织病理学检验诊断;④根据具体情况,应注意提取必要血液、尿液、脑脊液、胸水、腹水等体液,送作相关检验;⑤尸检脏器须长期保存,以备复检;⑥尸检过程中,当事人双方在场监督,增强其透明度及公正性[4]。由于现在法制越来越健全,人们对于尸检可以很好的了解和接受,这就要求法医病理尸检工作者须更加倍的学习,谨慎操作,细致观察,以高度的责任心将此项工作做好,更好地发挥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要地位。同时医疗纠纷的尸检比普通的病理学尸检更加严格[5]。
目前,我国从事尸检工作的主要是法医病理人员,常年的尸检工作使他们熟悉和掌握了法医病理尸检的基本技术、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工作经验,并且熟悉尸体解剖的相关程序及法规,这在尸检病理诊断上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科学、客观的死因鉴定是法医尸检作用及地位的具体表现。对于死者的死因提出有利的科学依据。因此,在处理医疗纠纷案件过程中,法医病理学的司法鉴定是不可缺少的过程,是确保客观公正和提高公信力的重要环节。

⑩ 医院如何防范医疗纠纷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回职业道德,改善答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2、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3、提高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并加强管理。4、改进服务作风,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切实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5、实施知情同意,医院在医疗活动的不同阶段都要防范医疗争议,自始至终都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告知明确医疗服务合同的目的、疾病发展转归过程和医疗服务的损害特性,明确医疗服务合同履行的风险。

阅读全文

与医疗纠纷课程的必要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职工安全生产保证书 浏览:951
顾亮马鞍山 浏览:961
工商局胡小勇 浏览:996
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产权著作权 浏览:829
马鞍山李群 浏览:440
创造101之无敌导师 浏览:170
关于公司知识产权的内控管理制度 浏览:72
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工作方案 浏览:103
法国发明家巴耶尔首创 浏览:561
油条机我爱发明 浏览:648
北京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40
著作权共同所有 浏览:778
二手途达转让 浏览:518
马鞍山市花湖 浏览:480
永乐票务投诉 浏览:951
龙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186
兴国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131
开封出租车投诉电话是多少 浏览:101
甘肃省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612
马鞍山父子身份 浏览: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