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挂靠经营合同纠纷的注意事项
实践中的挂靠经营形式繁多,如建筑施工队挂靠建筑公司、个体车辆挂靠有资内质的出租汽车营运容公司等。现行法律对于挂靠经营并未进行专门的规定,相关条文大多散见在部门规章中,例如,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清理甄别“挂靠”集体企业工作的意见》(财清字(1998) 9号),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重申规范进出口企业经营行为,严禁各种借权经营和挂靠经营的通知》等。挂靠经营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现象,目前已不被允许。
【相关法条】
《清理甄别“挂靠”集体企业工作的意见》
略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取缔以挂靠形式开办药品经营企业的批复》
略
《关于重申规范进出口企业经营行为严禁各种借权经营和挂靠经营的通知》
略
❷ 被挂靠单位在纠纷中承担什么责任
“挂靠”关系不受法律保护。最高法《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将挂靠经营界定为“挂靠方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进行施工的生产经营活动。”《解释》第4条规定:“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与他人签订建筑施工合同的行为无效。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民法通则第134条的规定,收缴当事人已经取得的非法所得”。由此可见,由于挂靠属于一种规避法律的行为,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事实,一旦发现,将承担合同无效、没收违法所得的法律责任。
最高法院仅对如何确定诉讼主体作出了司法解释,最高法院在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3条规定,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或私营企业挂靠集体企业并以集体企业的名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在诉讼中,该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或私营企业与其挂靠的集体企业为共同诉讼人。
第52条规定,借用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盖章的空白合同书或者银行帐号的,出借单位和借用人为共同诉讼人。那么将挂靠人与被挂靠人列为共同诉讼人后,他们应该如何承担责任,笔者认为,挂靠人和被挂靠人承担连带责任。在江苏省高院发布的《关于当前经济审判工作中若干问题的讨论纪要》中就明确规定,无进出口权的法人用有进出口权的法人的进出口业务章对外签约,应将两者列为共同诉讼当事人,承担连带责任。
因此,挂靠人与被挂靠人对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已被司法实践所接受。另外需要注意,被挂靠人允许他人挂靠经营,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易使相对人误认为是在与被挂靠单位进行交易。被挂靠单位如不承担责任,会使善意相对人遭受不合理的损失。
❸ 挂靠经营合同纠纷的释义
现行法律并未对挂靠经营的含义进行规定。 一般意义上挂靠经营是指经营主体(多为自然人、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与另一经营主体(多为具备一定实力、信誉、资格的国有或者集体法人企业)协议约定,由挂靠方使用被挂靠企业的经营资格和凭证等进行经营活动,并向被挂靠企业提供挂靠费用的经营形式。挂靠经营一般是指以被挂靠企业的名义进行经营活动,同时支付一定的挂靠费用。实践中,挂靠企业对外经营活动发生的债权债务,一般由挂靠企业和被挂靠企业承担连带责任。
❹ 与挂靠经营相关的建筑领域民事纠纷主要有哪三种类型
(一)因施工队欠材料、劳务费等引起的合同欠款纠纷;
在这一类案件中,根据民事诉讼法意见规定,建筑单位和施工队负责人应为共同被告,债权人可以同时起诉挂靠人和被挂靠单位,但根据当事人起诉自愿原则,债权人也可只起诉挂靠人或被挂靠单位,人民法院不能依职权追加被告。
(二)因建设单位欠工程款引起的建筑施工合同违约纠纷;
在这一类案件中,被挂靠单位、挂靠的施工队均系债权人,但被挂靠单位是名义债权人,施工队是实际债权人。
(三)因被挂靠的建筑企业欠挂靠施工队工程款及施工队欠建筑企业管理费、垫付材料 费等引起的挂靠合同纠纷。
❺ 建筑工程挂靠经营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如何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诉法司法解释”)于2015年2月4日起施行,其中第二十八条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按照不动产纠纷确定管辖”,即由建设工程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