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农村征地钱没有发完向哪个部门投诉
是你一个人没有得到还是占地的所有人都没得到,可以去国土资源局询问,如果是个人没有得到,假如你没有合适的理由他们肯定会耍赖,说你的土地面积不够,或是已经丈量印完了的,都是对的来答复你。最后能够找点熟人帮你询问(村上或者有朋友在政府上班没得?)
Ⅱ 土地投诉的电话
1、国土资源来全国统一自举报电话12336,受理对违法用地情况、违反土地资源管理的情况的举报监督。
2、直接打电话给12336举报,或者进入链接填写资料即可举报:土地违法举报。
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三条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全面规划,严格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制止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
第四条 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第十九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下列原则编制。
1.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
2.提高土地利用率。
3.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
4.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5.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
(2)征地款投诉扩展阅读来源:网络:国土资源
Ⅲ 违规征地怎么举报
可以到当地的土地管理部门举报。
网络举报:国土资源部举报信箱
寻求媒体帮助。
向征地部门所在地政府或上一级政府投诉,但实践中这种事举报也没有用,政府部门不予处理。
向法院提起诉讼,现在法院审案相对比较独立了,如果征地方存在问题,法院会判行政部门败诉的。
Ⅳ 土地征收补偿款迟迟没到账应像哪个部门举报
网友:我的家乡被划为旅游风景区,有土地被占用了,补偿款按一亩一万八的赔偿,可赔偿款迟迟不见,该找哪个部门?
由上可知,征收土地的各项费用应当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土地征收补偿款迟迟没到账的,可以向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咨询,看补偿款到哪了?如果相关部门侵占、挪用被征用土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可向其上级机关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Ⅳ 举报村官贪污村里征地补偿款,需要哪些证据
可以向纪检部门举报
征地补偿费是指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时, [1] 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被征地单位的补偿各项费用。是指土
公益性事业征用土地
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的总和。征用土地的各项费用应当在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土地补偿费是因国家征用土地对土地所有者在土地上的投入和收益造成损失的补偿。补偿的对象是土地所有权人。安置补助费是国家建设征用农民集体土地后,为了解决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并取得生活来源的农业人口因失去土地造成生活困难所给予的补助费用。青苗补偿费是指征用土地时,对被征用土地上生长的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土豆、蔬菜等造成损失所给予的一次性经济补偿费用。地上附着物补偿费是对被征用土地上的各种地上建筑物、构筑物,如房屋、水井、道路、管线、水渠等的拆迁和恢复费以及被征用土地上林木的补偿或者砍伐费等。其他补偿费是指除土地补偿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青苗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外的其他补偿费用,即因征用土地给被征用土地单位和农民造成的其他方面损失而支付的费用,如水利设施恢复费、误工费、搬迁费、基础设施恢复费等。
Ⅵ 土地征收补偿违法在哪投诉 收补偿问题投诉到哪里
您好,如果您认为补偿不合理,补偿无法保障被征收之后的生活,那么建议当事人可以向法 院提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Ⅶ 政府强制征地怎么向纪委举报
举报方式来如下:
1、打开12388的官自方网站,下拉最底部,点选我已同意以上条款,根据需要选择匿名举报或署名举报。
Ⅷ 土地征收补偿违法在哪投诉
土地征收补偿违法,如果查不到具体的投诉部门,可以向发放土地征收补偿费所在的县级人民政府投诉。
收到投诉的县级人民政府会予以登记,并区分情况,在15日内,转送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这样投诉,投诉人可以收到县级人民政府信访部门的书面回复的。
下面是《信访条例》的相关规定。
《信访条例》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收到信访事项,应当予以登记,并区分情况,在15日内分别按下列方式处理:
(一)对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分别向有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对已经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信访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二)对依照法定职责属于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工作部门处理决定的信访事项,应当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情况重大、紧急的,应当及时提出建议,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三)信访事项涉及下级行政机关或者其工作人员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直接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并抄送下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