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论哪些纠纷不能仲裁
1、涉及婚姻、家庭、继承的纠纷不能仲裁
因为此类纠纷虽然属于民事纠纷但往往回涉及当事人答不能自由处分的身份关系,如婚姻关系等,所以不能仲裁。
2、行政争议不能仲裁
行政争议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之间,或者国家行政机关与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之间,由于行政管理而引起的争议。此种争议只能通过行政方式处理,或者以行政诉讼方式解决。
此外,仲裁法第77条规定:“劳动争议和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另行规定。”该条说明劳动争议可以适用仲裁解决,但仲裁时不适用仲裁法的具体规定。
⑵ 民诉中,继承纠纷可申请仲裁吗
先纠正一下,民诉是民事诉讼的简称,诉讼和仲裁是两种并行的纠纷解决方式,互相排斥
仲裁法明确规定,继承纠纷不能仲裁
⑶ 遗产继承纠纷为什么不能实行仲裁
根据仲裁法第三条的规定,有两类纠纷不能仲裁:
1、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能仲裁。这类纠纷虽然属于民事纠纷,也不同程度涉及财产权益争议,但这类纠纷往往涉及当事人本人不能自由处分的身份关系,需要法院作出判决或由政府机关作出决定,不属仲裁机构的管辖范围。
2、行政争议不能裁决。行政争议,亦称行政纠纷,行政纠纷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之间,或者国家行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之间,由于行政管理而引起的争议。外国法律规定这类纠纷应当依法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解决。
《仲裁法》还规定:劳动争议和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由国家另行规定,也就是说解决这类纠纷不适用仲裁法。这是因为,劳动争议,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虽然可以仲裁,但它不同于一般的民事经济纠纷,因此只能另作规定予以调整。
(3)继承纠纷不能申请仲裁扩展阅读:
仲裁的适用范围:
仲裁的适用范围是指哪些纠纷可以通过仲裁解决,哪些纠纷不能以仲裁来解决,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争议的可仲裁性”。
《仲裁法》的第2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这里明确了三条原则:一是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必须是民事主体,包括国内外法人、自然人和其他合法的具有独立主体资格的组织;二是仲裁的争议事项应当是当事人有权处分的;三是仲裁范围必须是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合同纠纷是在经济活动中,双方当事人因订立或履行各类经济合同而产生的纠纷。
包括国内、国外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国内各类经济合同纠纷、知识产权纠纷、房地产合同纠纷、期货和证券交易纠纷、保险合同纠纷、借贷合同纠纷、票据纠纷、抵押合同纠纷、运输合同纠纷和海商纠纷等,还包括涉外的、涉及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经济纠纷,以及涉及国际贸易、国际代理、国际投资、国际技术合作等方面的纠纷。
⑷ 哪些纠纷不能申请仲裁
根据《仲裁法》第三条的规定,下列纠纷不能申请仲裁:
(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另根据《仲裁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劳动争议和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另行规定。
⑸ 哪些纠纷案件可以申请仲裁
根据《仲裁法》第2条、第3条的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专生的合同属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关于仲裁的范围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仲裁只能适用于平等主体之间,只能针对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2、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及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申请仲裁。
3、劳动争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可以仲裁,但不适用《仲裁法》,因为这两类纠纷有其特殊性,故相关法律另有规定。
申请执行仲裁裁决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申请执行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有仲裁条款的合同书或仲裁协议书。
申请执行国外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的,应当提交经我国驻外使领馆认证或我国公正机关公证的仲裁裁决书中文本。
⑹ 哪些房产纠纷不能申请仲裁
房顾问:根据有关规定,下列房产纠纷不能仲裁:人民法院已经受理回或审理办结的房地产纠纷答;涉及离婚、收养、监护、继承、析产、赠与的房地产纠纷;涉及落实政策问题的房地产纠纷;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房地产行政争议;经过公证机关公证后发生争议的房地产纠纷;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分房的纠纷;驻军内部的房屋纠纷。依据上述规定,你不能申请仲裁,但可依法向法院申请起诉。哪些房产交易必须办理公证 张先生:我的亲戚因工作原因迁往外地,准备将原有房屋赠与我,问是否需要办理公证? 房顾问:根据有关规定,以下几类事项必须办理公证:继承房产,应当办理“继承权公证书”;遗嘱人为处分房产而设立的遗嘱,应当办理公证;赠与房产,应当办理赠与人的“赠与公证书”和受赠人“接受赠与公证书”或双方共同办理“赠与合同公证书”;有关房产所有权转移的涉外和涉港澳台的法律行为,必须办理公证证明。依据上述规定,你必须办理有关公证手续。
⑺ 为何仲裁法规定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能仲裁请说明法理
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从法的价值和仲裁与诉讼的关系来为您解释。
1、法理学内中会仔细研究法的价值,容其中平等,民主,秩序是高级价值,高于其他价值,秩序也是民主和平等的保障。
2、仲裁不能监督法院,但是法院却是仲裁的监督部门,换句话说法院的裁判才是效力最高。如果仲裁明显有错误,是可以通过诉讼途径来救济的。
3、如果仲裁出现错误,势必会引起诉讼。经济案件还好说,无非就是钱的问题,按照法院最后的判决走就没有问题了。但是婚姻、收养、监护、继承的相关纠纷不仅仅关乎到财产权,更关乎人身权利。比如离婚案件就麻烦了,今天仲裁离了婚,明天和另一个人结了婚,后天法院判决离婚无效,那可怎么办?二婚又是否有效?如果无效对方怎么办?所以说势必造成社会不稳定,所以为了保证法的秩序价值,使社会稳定,以上您说的那几种情况是不能仲裁的。
以上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不知道我的解答是否能为您解忧。
⑻ 财产继承纠纷是否可以适用仲裁程序
你好!不可以,仲裁的适用范围是财产纠纷,主要以合同纠纷为主,继承纠纷虽然也涉及财产内容,但究其根源,此种纠纷是由于当事人的身份关系引起的。
参见《仲裁法》第二、三条。
⑼ 哪些纠纷不可以仲裁
同时规定,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仲裁。由此,可以看出: 1.将纠纷提请仲裁的当事人必须是民事主体,而不是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提交仲裁的纠纷仅限于民商事纠纷,包括合同纠纷和涉及财产权益的非合同纠纷 所谓其他财产权益的纠纷,主要是指侵权纠纷。这类纠纷在海事、房地产、产品质量、知识产权领域中较为常见。海事中的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主要有:涉及海上船舶碰撞或者海上船舶损坏港口建筑构成设备所产生的争议;涉及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争议等。房地产纠纷中的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主要有:侵占他人所有的房屋的纠纷;因使用房屋的附属面积、共同设施而发生的纠纷。 3.涉及婚姻、家庭、继承的纠纷不能仲裁 因为此类纠纷虽然属于民事纠纷但往往涉及当事人不能自由处分的身份关系,如婚姻关系等,所以不能仲裁。 4.行政争议不能仲裁 行政争议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之间,或者国家行政机关与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之间,由于行政管理而引起的争议。此种争议只能通过行政方式处理,或者以行政诉讼方式解决。 此外,仲裁法第77条规定:“劳动争议和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另行规定。”该条说明劳动争议可以适用仲裁解决,但仲裁时不适用仲裁法的具体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