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劳动法中关于对乙肝员工的处理是怎样的
广东胡律师:
相关法律是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歧视乙肝员工,如果辞退了的话就要按《劳动法》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是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六个月一下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自己请辞的话就得不到经济补偿。
不辞退的话但可以劝员工休假进行治疗,治疗好了再到公司上班。
㈡ 如果受到劳动歧视(乙肝),用人单位要如何赔偿损失
如果是在入职前发现而未录取,可以用其他理由搪塞。如果是在职体检时发现而终止劳动关系,到法院起诉可以胜诉但你会面临两个结果:一是判决劳动关系继续,但以后你的工作难以开展;二是赔偿你的损失。
㈢ 本人因乙肝被公司辞退,请问怎么赔偿
据我所知道的!可以的到赔偿,在深圳就出现了首例关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歧视赔偿的案!我记得是赔了当事人两万!当事人要求赔偿五万但法院最终判的是两万!你可以找律师咨询下!最近不是闹的很热,卫生部关于体检取消乙肝项!
㈣ 查出乙肝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可以去劳动仲裁告吗
可以到劳动局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违约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㈤ 因为乙肝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怎样赔
1、因为乙肝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支付赔偿金;
2、如果有关赔偿事宜无法与单位达成一致意见,可以在被辞退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要求;
3、法律依据:
1)《劳动合同法》 (2012修正)第八十七条【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2)《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㈥ 员工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可否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记:如果有员工被查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根据我国《劳动法》,公司是否可因此将其辞退?
刘:首先要看双方在劳动合同中有否关于此方面的约定,除非双方已在合同中约定一条:员工方被查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公司方可以辞退,否则公司没有这样的权力。因为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只有在饮食等极少数特殊行业才会对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做出某些限制,而具体到本案例,劳动者从事的是电机生产,公司因员工身携乙肝病毒而将其辞退无疑是违法行为。
记:公司当时是在全公司员工的面前将20余位员工的病历进行公布的,这争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
刘:根据我国有关法规,公民的疾病属于个人隐私范畴,此公司在全体员工会上将20余名员工的病情公布,无疑会对他们的人际关系、今后找工作等等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事实上已构成了对20余名员工隐私权的侵犯。
记:在威逼利诱情况下写具的离职申请是否有效?
刘:法律规定在胁迫等不平等条件下订立的合同为无效合同,具体到此案,如果员工们能够拿出有力证据证明此申请为在威逼利诱下所写具的,则依法当判定合同无效。
记:员工们应当通过什么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刘:应当首先向劳动部门提起仲裁,仲裁仍解决不了的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需着重提醒的是:有关劳动纠纷的民事官司,—定要首先经过劳动仲裁这一关.否则法院将不会受理。
医生说法
吃饭聊天不会感染乙肝
本报讯 乙肝真的那么可怕吗?记者走访相关专家了解到,事实并非如此。南方医院传染科侯金林主任说:误解让人们谈乙肝色变。
侯主任说:这种误解源于人们对乙肝的认识不够。多年来关于乙肝防治的科普工作没有做好,加之—些游医任意在一些媒体上的胡言乱语,将本来并不严重的事,说得大家都感到恐惧。
据侯主任介绍,其实乙肝病毒的传染途径严格来说只有血液与母源两种,所谓乙肝可以通过消化道传播,是完全错误的。这也就是说人们在日常的交际中,是不会通过吃饭,聊天等感染上乙肝病毒的。而“大三阳”和“小三阳”的说法,只是医学上对乙肝病毒复制活动程度的一种界定,本身不能体现乙肝病态的发展程度,这也就是说认为一个“大三阳”的人较“小三阳”的入更容易将病毒传播给他人的想法也是不正确的。
侯主任表示:严格地说没有一项工作不适合乙旰病毒携带者从事。但在我国规定幼儿园的工作人员不能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从保护孩子的角度出发的,可以理解。有关传染病防治的法规中也规定了病毒携带者不能从事饮食类行业,这从医学看来没有真正意义,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定。
最后,侯主任热情表示:为了让富山电机公司20余名员工的病情得到有效诊治,南方医院传染科可以为此23名员工免费做进一步的检测,以利于他们对症治疗.
㈦ 关于乙肝大三阳的劳动纠纷
你要上城镇医疗保险,如果是携带者是不需要治疗的,要你转成小三阳不太现实,因为你如果没有感言活动,治疗达不到好的效果。建议向当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㈧ 我在公司工作6年,今年体检查出乙肝.公司要辞退我,有赔偿吗
1、如果所在行业是食品、药品等,并且有明文规定乙肝劳动者不能从事该岗位的,用人单位以此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属于合法解除。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如果劳动者是否得乙肝,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公司也没有这样的规定。用人单位以此解除劳动关系,属于违法解除,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12个月工资的赔偿金或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8)乙肝劳动纠纷案扩展阅读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㈨ “乙肝歧视第一案”用劳动法如何分析
“上海乙肝歧视第一案”一审 用人单位没错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上海乙肝歧视第一案”昨天在南汇区人民法院一审落槌。原告陈龙虽然获得了被告昌硕科技有限公司的5000元补偿,但因法院一审认定昌硕科技的《录用通知书》书中已经声明“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用”,因而昌硕科技有限公司与陈龙解除预约并无不妥,不构成乙肝歧视。判决后,陈龙表示将考虑是否上诉。
2005年12月,时值大四的陈龙即将从江苏省某大学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毕业,在一次校园招聘会中应聘了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该公司系台资企业华硕电脑在上海的独资子公司。
2005年12月7日,陈龙收到了《录用通知书》,随后,陈龙按照录用通知书的要求到当地医院进行了体检,体检结果显示陈龙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其他各项检测结果包括肝功能均正常。陈龙随即将体检结果及三方协议书邮寄给公司。
2005年12月28日,陈龙收到了公司出具的解约证明,写明陈龙“因体检不合格(原因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故按照协议书注明之相关规定,解除协议”。
之后,陈龙登录了全国最大的乙肝公益网站“肝胆相照论坛”,将自己被昌硕拒录的证据寄给了权益版版主陆军。了解到陈龙欲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反歧视之后,“肝胆相照论坛”成立了志愿者援助小组,并联系了本案的代理律师。2月27日,陈龙委托律师将昌硕公司起诉到了南汇区人民法院。请求法院确认昌硕公司以陈龙是乙肝携带者为由不予聘用行为违法,侵犯他平等就业权;并判令公司赔偿陈龙误工损失1.28万元并公开道歉。
经过审理,法院驳回了陈龙所有的诉讼请求,昌硕公司自愿补偿陈龙5000元钱。在判决后,陈龙表示,他的起诉目的是为了讨一个说法,希望法院确认昌硕公司的行为是一种歧视,并不是为了几千元的补偿。目前他正在考虑是否提起上诉。
●法院判决理由
一、陈龙应聘时,尚在大学校园就读,因此不适用于劳动法,所以陈龙不能根据劳动法要求赔偿误工损失。
二、正因为陈龙当时没有毕业,不能签劳动合同。所以昌硕公司寄给陈龙的《录取通知书》,只是一张在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之前的预先约定,法律中简称预约。乙肝表面抗原状况是体检的重要指标,体检合格是昌硕公司出具的《录用通知书》中明确的录用(即预约)生效的前提条件,这些条件陈龙是明知的。
三、昌硕公司将乙肝表面抗原状况列为正式劳动合同签订前的预约生效条件,在当时并没有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更何况陈龙在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上已经签字承诺接受昌硕公司的这一条件。因此陈龙体检没通过,公司提出解约并无不妥。
㈩ 请问:因患乙肝而被公司解雇,有无违反劳动法
劳动保障部、卫生部关于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权利的意见
劳社部发[2007]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卫生厅(局):
当前,由于公众对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造成侵害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社会反映强烈。为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合法就业权利,促进公平就业,现就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科学认识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我国是乙肝高流行地区,每年报告乙肝新发病例近100万。按照1992年全国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推算,全国约有1.2亿人是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虽被乙肝病毒感染,也具有传染性,但肝功能在正常范围,肝组织无明显损伤,不表现临床症状,在日常工作、社会活动中不会对周围人群构成威胁。乙肝病毒主要有血液、母婴垂直(分娩和围产期)和性接触三种传播途径,不会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一般接触也不会造成乙肝病毒的传播。
《传染病防治法》将乙肝列为乙类传染病,国家制定了控制乙肝的五年防治规划。由于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乙肝病毒传播,因此国家采取免疫预防为主、防治兼顾的综合措施,优先保护新生儿和重点人群。
二、促进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实现公平就业
(一)保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就业权利。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卫生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乙肝扩散的工作外,用人单位不得以劳动者携带乙肝表面抗原为理由拒绝招用或者辞退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二)严格规范用人单位的招、用工体检项目,保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隐私权。用人单位在招、用工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肝功能检查项目作为体检标准,但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卫生部规定禁止从事的工作外,不得强行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体检标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对劳动者开展体检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隐私权。
三、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就业和健康权益
(一)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和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维护劳动者的合法就业权利。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用人单位招、用工行为的规范和指导,防止用人单位在招、用工过程中发生就业歧视问题,依法调处因劳动者感染乙肝病毒而发生的劳动争议。
(二)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和卫生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共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保障部门要在卫生部门的配合下,指导用人单位加强对劳动者的劳动保护和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定期对劳动者开展体格检查。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公平就业的和谐环境。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和卫生部门要加强实现公平就业的舆论宣传工作,引导用人单位正确认识乙肝疾病和传播途径。要指导用人单位树立公平就业的观念,消除就业歧视现象,营造公平就业的良好氛围。
二○○七年五月十八日
不过这只是个意见,并无法律效力,还是要看单位的处理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