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共享汽车侵权责任

共享汽车侵权责任

发布时间:2021-06-15 04:35:35

A. 共享汽车赔付问题,现向需要修车师傅以及法律人事求助,谢谢

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造成损失应有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
共享汽车是个新鲜事物,你在租赁期间发生事故,要看你们之间的协议,如果协议中明确责任由你承担,那么事情发生是由你引起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B. 汽车共享,那事故责任要不要“共享”

一段时期以来,共享汽车出交通事故的消息屡见报端。以“共享汽车”“交通事故”为关键词,记者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发现,2018年以来,共有40起相关的民事案件宣判,诉讼涉及肇事方、受害方、保险公司、共享汽车公司等。

“共享汽车实质上属于租赁法律关系,在驾车中发生交通事故的,通常需要肇事者承担事故责任,除非共享汽车公司存在过错,否则不存在所谓责任‘共享’的问题。”日前,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共享汽车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疏漏,因投保不当导致保险公司拒赔或赔偿较低的,共享汽车公司应该承担责任。此外,考虑到与共享汽车发生事故后,伤者往往面临索赔难问题,建议共享汽车公司先行赔付,赔付后再向责任方追偿。

“投保时还没有车辆行驶证,我们询问了车辆的用途,得到的回复是‘给大客户的公务车’,因此我们就给办理了保险。”保险公司代理律师辩称,途歌公司是按照“非营运”给共享汽车投保的,但却将这些车以分时租赁的形式投入市场运行,实际上是改变了车辆的使用性质,显著增加了危险程度,根据保险合同免责条款的约定,保险公司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作为共享汽车平台方,途歌公司工作人员表示,途歌公司在保险公司曾购买多份保险,前期的一些事故也得到了理赔,但后来保险公司开始以“车辆性质改变”为由拒赔,出于为消费者的考虑,途歌又按照“非营运”车辆进行了投保。“我们已经投保了交强险和商业险,保险公司应承担赔偿。此案为侵权法律关系,如保险公司免责主张成立,应由当事人自行承担责任。”途歌公司工作人员强调说。

C. 我的车被共享汽车撞坏了,当事人耍赖不予以垫付修车费用,怎么办共享汽车公司有没有责任和义务先行赔付

同时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和第三者责任商业保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同时起诉侵权人和保险公司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下列规则确定赔偿责任:
(一)先由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二)不足部分,由承保商业三者险的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予以赔偿;
(三)仍有不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由侵权人予以赔。
共享汽车保险齐全,不会垫付费用的。起诉吧。

D. 厦门大学老师及女友被司机驾驶共享汽车撞死,共享汽车是否需承担责任

厦门大学老师及女友被司机驾驶共享汽车撞死,共享汽车需承担责任。肇事车辆所属的 " 摩范出行 ",为华夏出行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事发时该公司没有汽车租赁经营许可证,车辆本身没有租赁证,在厦门系非营运车辆。这是一个没有出租许可证的黑公司的车辆,所以这个公司有一定的责任,但是主要责任并不是这个公司的,主要责任还得是驾驶员来承担。没有能力驾驶汽车就需要多到没有人的地方去练习一下,不然这种冒然开车上路,对自己和别人都会造成危害。接下来我就来说一说,厦门大学老师及女友被司机驾驶共享汽车撞死共享汽车需承担责任的原因。

三、共享汽车需承担责任是因为没有了解承租人信息

肇事车辆所属的 " 摩范出行 "并没有了解这个承租汽车的驾驶员的信息,因为这个驾驶员才拿到驾照5个月左右,驾驶的汽车是需要有实习标志的汽车,所以肇事车辆所属的 " 摩范出行 "明知自己的车辆没有实习标志还租赁给驾驶人员。

E. 共享汽车被贴了罚单,责任应该如何分担

共享汽车出现违章的,由租用共享汽车的驾驶者处理,如果租用共享汽车驾驶人交通违法未及时处理的,视为自动委托运营商家收取代理费用,由商家代办处理交通违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七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应当及时纠正。


而后者所产生的产品责任则可以诉诸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侵权责任法等,平台自身的“免责条款”不能免除此类法定责任。

F. 如果开共享汽车出事故的话,是自己赔还是走保险

共享汽车一般有交强险商业险。商业险包含车损险,三者险,车上人员责任险,不计免赔等等,应付一般的事故绰绰有余的。共享汽车只要买了保险,撞伤人保险公司交强险肯定赔。交强险实行的是无过错责任,不管司机有没有过错,撞伤人都给赔。交强险也几乎没有什么除外责任。



汽车上保险的时候登记的性质是非运营车辆,如果在此后车辆使用性质发生改变,成为了事实上的运营车辆,保险公司该不该赔,律师杨永华认为,如存在车辆使用性质变更的问题,那一旦出现交通意外事故,责任就是在于你个人,在于你驾驶者,你是需要负责整个交通事故的整个流程,还有这个赔偿的问题的。同时因为这个事故造成这辆车他的暂停使用,你每天也需要承担这部分费用。

平台与租赁者之间是出租人与承租人的关系,而非运营者与乘客的关系。因此,平台应承担与其出租人地位相适应的责任,包括车辆年检、保养以及保证能够正常上路行驶等。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G. 为何说共享汽车的免责条款实际并不免责

据报道,目前在共享单车的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车辆损坏、刹车失灵等问题,而共享汽车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某租车公司每日巡检其投放的500辆共享汽车,需要近50人的团队进行维护,运营成本很高,并且难度较大,如果有用户蓄意破坏车辆,由于车辆短期多次使用加之各种因素,很难认定责任发生原因和责任人,造成追责困难。

因此专家表示,如果因为车辆问题产生交通事故,不论是汽车产品质量缺陷还是有人恶意损毁,平台应当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受害者、注册用户有权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果共享平台可以确定有人恶意损毁车辆,可在承担责任后向该侵权人进行追偿。

H. 共享汽车有了交通违章怎么办

用户在租车期间发生交通违章、交管部门处罚或因用户违规而导致租赁车辆被扣时,由用户方承担并支付罚款及其他损失。平台会将违章信息通知用户,用户应在10天内及时处理违章并缴纳罚款。因用户未及时处理违章、违规行为导致平台受到损失的,平台直接从用户的租车押金中扣除相应费用。

在使用车辆期间发生事故,用户可免于承担保险范围以内1500元以下的车损费用,其余部分由用户承担。如未能立即报告事故和配合事故调查,则购买的不计免赔服务失效,应承担全部损失责任和费用。

(8)共享汽车侵权责任扩展阅读:

据人民网的消息,家住武昌的徐先生介绍,他今年3月在共享汽车平台注册了用户,缴纳了近700元押金,上传了身份证、驾驶证,审核通过后,可以用手机扫码使用车辆。

在4月中旬,他收到平台推送的消息,称他在使用车辆期间,有一条“不按导向车道行驶”的电子眼,需要罚款100元、记2分。徐先生说,在未处理这条交通违法期间,他无法再使用共享汽车。

I. 共享汽车行驶2公里两后轮齐爆胎,责任算谁的

用户投诉,启动共享汽车不久后发生爆胎。
在公共交通不够完善的区域,共享汽车已成为许多市民早晚高峰和深夜出行的最佳选择。嘉定区的耿先生上下班就使用“EVCARD”共享汽车,可他没想到,使用第4次时遭遇后轮两车胎爆裂,差点翻车。近来有不少市民反映,共享汽车在使用中遇到爆胎、引擎失灵、年检未过遭处罚等问题。共享汽车的质量监管是否过关?如何才能让共享汽车出行更安全?
行驶2公里两后轮齐爆胎
去年12月18日17时09分,耿先生打开手机里的“EVCARD”APP,选择了一辆牌照为沪FY8597的奇瑞EQ,这是一辆充电共享汽车。上车前,耿先生转了一圈没发现什么明显破损情况,就载着两位同事从青浦“e通世界”北区出发,开往华徐公路蟠中路附近。刚开出2公里左右,车辆突然撞向水泥隔离带。随后车身打转,车尾也与隔离带发生撞击。所幸车速不快,车上三人没有受伤,但被吓得不轻。耿先生下车检查,发现两个后轮胎全部爆裂。
他立即打电话联系EVCARD客服,提交现场材料。对方确认行驶证是否放在车辆上后,让其等待公司派遣的拖车。交警赶来后,确认是由爆胎引发的单方面事故、损失自负。半小时后,拖车将车辆拖走。去年12月29日,耿先生收到EVCARD的短信,显示车辆维修费共3150元。由于耿先生购买了维修费2000元以内“不计免赔”服务,超过部分收取20%作为折损费,即230元,加上保险上浮费300元,所以耿先生需支付530元。
“维修费用为何要我承担?”耿先生质问EVCARD,对方称“没有遇到过两个车胎都爆的情况,只能是驾驶操作的问题。”对此说法耿先生不认可,共享汽车平均每天使用率是4到7次,磨损程度比一般车辆要高,维修保养若不及时,谁都有可能成为车辆磨损带来事故的“接盘侠”。如今两个轮胎在行驶中爆裂,明显是轮胎不行了,耿先生觉得是公司疏于车辆的日常质量检查。
争执之下,EVCARD公司没有给耿先生一个合理的解释,坚持将原因归为驾驶不当。耿先生拒绝支付赔偿后两周,EVCARD自行从耿先生支付的押金1000元中扣除费用。
共享汽车权责需更加明确
2018年1月25日,EVCARD运营服务负责人向记者反馈耿先生的事故后台处理过程,确认其使用的EVCARD汽车双胎同时爆胎,但不排除消费者事故后受到撞击,或者碾压到异物造成,相关维修费用仍需消费者承担;在一张给出的网点沟通截图中看到,网点负责人宁某也认定车辆本身没问题,理由是“客户取车的时候轮胎是好的”。这在EVCARD公示的会员守则中有相应“免责条款”:会员取车前,应仔细检查确认车辆是否正常完好,不限于检查车辆外观、车辆车窗、车灯、车镜等是否有毁损或划痕,车辆轮胎状况是否有鼓包、起皮破损等异常现象,车辆前档车窗右上角有无保险标、环保标、年检标等标志。按照《侵权责任法》第49条规定,租车公司维护保养不善致用车纠纷,用户维权先得跨过“举证难”这关。建议交通行业主管部门、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关注共享汽车使用中的问题,对加重用户负担的不合理条款予以修改完善。
记者体验
一进车内,香烟味扑鼻而来
1月22日,记者选择黄浦区复兴SOHO至仙乐斯广场两处较大的EVCARD取还网点,体验共享汽车实际车况。打开“EVCARD”APP后,地图上显示的绿色图标即当下停放着EVCARD的停车场及可用数量,点击标记后,会跳出停车场的地址信息、可用车辆数、车辆车型及其电量情况。记者提交了本人驾照信息,通过人脸识别后,隔天就审核通过。押金从1000元至4000元不等,对应不同等级车型的使用权限。
在复兴SOHO地下5层,EVCARD专区有25个泊位,可用车12辆。记者选择了一辆车牌号为沪HYO296、显示已充满电、续航为150公里的奇瑞EQ,车龄1年4个月。按照“预约—取车—用车”指示成功预订,再点击APP上显示的“开车门”选项后,就可以进入驾驶。记者留意到,这辆车里程数已达47000公里,车辆实际显示续航里程仅135公里。一进车内,一股浓重的香烟味扑鼻而来,即使贴着禁烟标志,车内依然烟头泥垢遍布,副驾驶座处显示上次清洁时间为2017年12月16日。
巡检靠眼看,存在一定滞后
记者在现场遇到一名EVCARD的巡检人员,向他了解日常巡检情况。他说,他主要负责车辆检查、轮胎检查和车辆调度,并做一些简单的清洁。那如何判断车况是否有问题?对方称看仪表盘上的电机、电控、电压参数,看一下车胎,用脚再蹬一蹬,“差不多就没问题”。
肉眼看能看出真正的问题吗?“差不多”就可以放心开吗?嘉定区的汪先生也反映,他曾在浦东机场T2航站楼租到一辆车牌号为“沪FY7895”的汽车,行驶途中被交警发现没有贴最新的年检标志,扣了3分罚了200元。汪先生觉得冤,“既然停在那里,想当然以为各项手续都齐备了。”
大部分市民的心态和汪先生一样:车辆已出厂供大家使用,车辆本身的各项手续、性能都应该合格,还要及时更新、检修。一旦共享汽车车况差、手续不齐备,安全风险很大,需要更专业的检测和更密集的巡查。对此,EVCARD一名负责人说,公司已在上海投放7000辆共享汽车,每10辆至14辆车配备1名巡检人员,要求每天检查。不过,确实存在因车辆流动造成保养检测滞后的情况。

J. 共享汽车违章怎么处理

共享汽车违章需视情况而定责任,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司机都要承担责任,除非是汽车本身存在故障,才是平台的问题。

因此“共享汽车”在面临交通事故时,需要区分是双方驾驶员责任还是汽车本身瑕疵带来的产品责任。前者只需依照现有的交通责任事故认定规范进行归责即可,而后者所产生的产品责任则可以诉诸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侵权责任法等,平台自身的“免责条款”不能免除此类法定责任。

(10)共享汽车侵权责任扩展阅读:

在国家层面上,目前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共享汽车’是属于汽车租赁,不带驾驶员服务,与出租车不同。目前针对汽车租赁的地方法规差异很大,比如说北京市规定要经过批准才可以,而河北却没有这个规定。

现阶段,‘共享汽车’是法律上的一个盲点,因此,应尽快通过立法对汽车租赁有一个法律上的评价,以此指引产业发展;同时,汽车租赁行业应当诚实经营,公平经营,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共享汽车”属于“互联网+出行”的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虽然没有专门的立法对其进行调整,但也要受到道路交通安全法、《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现行法律、法规、规章的调整。

阅读全文

与共享汽车侵权责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动漫角色版权保护 浏览:72
密蜜直播投诉 浏览:701
马鞍山博望天气 浏览:352
成都唐邦知识产权 浏览:7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测算 浏览:898
暴走漫画有版权么 浏览:512
农业信用卡积分有效期 浏览:172
马鞍山上门服务 浏览: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浏览:332
谁发明了明天 浏览:864
购买版权开发票一般开票内容写什么 浏览:817
九台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429
网培研修成果 浏览:127
股东认缴出资额期限 浏览:236
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书范本 浏览:877
银川工商局上班时间 浏览:666
西瓜谁发明的 浏览: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490
职工安全生产保证书 浏览:951
顾亮马鞍山 浏览: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