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可到哪些单位投诉
在大多数的家庭里遭受到暴力的都是女性,而女性遭到家暴之后又无力反抗,这样就导致了家暴的次数更加频繁。其实,遭到家庭暴力后,可以找以下部门解决。1.各级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救助此类救助的实施主体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我国《婚姻法》第43条第1款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另外,妇联组织作为群众组织,也有义务在日常工作中救助妇女。2.所在单位的救助此类救助的实施主体是所在单位。对于所在单位应理解为施暴者和受害者所在的单位。根据我国《婚姻法》第43条、第44条的规定,所在单位的救助措施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救助措施的实施条件相同,必须在受害者提出请求的情况下才能实施,否则有关组织不宜自行介入。3.国家机关的救助此类救助的实施主体是国家机关。狭义的国家机关的救助措施为公安机关的救助。公安机关为制止家庭暴力行为,可以对施暴者采取批评教育、严厉训斥、间隔距离、将受害者或施暴者带离现场等救助措施。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三条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发生了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公安机关对于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应当及时依法采取相应措施,以使暴力无法继续,受害者的人身安全和利益得到保护。
② 家庭暴力的投诉电话是多少
妇女遭受家庭暴力后可以向妇联组织投诉,通过妇联组织的工作,使自己合法权益得到专保护。妇女在属向妇联组织投诉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应当由受害妇女本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向妇联组织投诉,这样便于妇联组织调查了解情况,及时处理家庭暴力 事件。如果受害妇女或其法定代理人不便或不能投诉时,其他了解情况的人也可以帮助投诉。 2、向妇联投诉应向受害妇女所在地的区、县级的基层妇联组织投诉,若向上一级的妇联组织投诉,一般情况下上级的妇联组织也会将投诉内容转告受害妇女所在地的妇联组织处理。因此最好不要越级投诉。 3、投诉的方式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亲自到妇联面谈,也可以打电话,写投诉信。 4、投诉时应提供相应的证据,说明投诉的具体事实和理由及具体要求。 5、遭受到家庭暴力后应当及时投诉,以便调查和处理。
③ 家庭暴力举报电话
拨打110
做为被打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处理实施家庭暴力者的行为。我国妇女权益保护法中规定:妇女在受到家庭暴力时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也可以向妇联请求援助。而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一)虐待家庭成员,被虐待人要求处理的;
(二)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被扶养人的。
公安机关对报案的受理及处理过程中所形成的有关材料也可以作为将来离婚等方面的证据。
④ 家暴应该向哪个部门投诉
由居委会、妇联等进行调解,可以打110,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⑤ 家庭暴力投诉电话是多少
中国通用!打110!之后抄与之交谈,110声控台会帮你转到相关部门或者告诉你该怎么办!
鉴于 有些110声控台客服警察 素质不高,切记 唯唯诺诺,态度强硬点!他们领的工资都是纳税人的钱,接电话是他们的工作,是拿薪水的。别太客气!
⑥ 家庭暴力 该找谁投诉
家暴当时,可以直接拨打110.
如果是长期施暴,可以向妇联举报,并寻求帮助,那里有相关的机构和工作人员专门受理,有的地方还有法律援助。
或者自己找律师,直接起诉到法院。
⑦ 家庭暴力受害人可以向哪些单位投诉
受害人可以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投诉或者报警处理。
《中华专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属第四十三条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
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第四十四条
对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
对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支付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的判决。
第四十五条
对重婚的,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自诉;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
⑧ 请问如果发生家庭暴力,应该怎么处理,或该向哪里投诉
近年来,在法院所受理的案件中,涉及妇女权益的案件逐年增多,特别是家庭婚姻案件,有近三分之一的案件皆因家庭暴力所致,制止家庭暴力、创建平安家庭已刻不容缓。设立家庭暴力调解小组,在市、县(区)设立“家庭暴力伤残鉴定中心。调解小组将立足家庭,重点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及时调解和处理因家庭暴力引起的纠纷,对施暴者进行劝阻、批评教育或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对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有关部门将采取救助措施,并为其提供有效的法律帮助。“家庭暴力伤残鉴定中心”对法律援助案件中的受援人将视情况予以减免费用。
同时,建立“反家庭暴力合议庭”,各级法院对涉及家庭暴力案件要采取专门的案件登记,实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的原则。对家庭暴力案件实行快审快结,对经济困难的妇女,要依照司法救助的有关规定,给予诉讼费的缓、减、免等优惠政策。并可采取财产保全、先予执行、移送执行等法律措施,以保障生效判决的执行。
另外,公安系统建立反家庭暴力110报警机制。各级110报警指挥中心对涉及家庭暴力,侵犯妇女儿童权益案件的报警要优先接警、快速出警、及时救助,并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方法,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对于后果严重、情节恶劣的,要依法严厉查办。构成犯罪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同时,明确规定,对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救助不作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⑨ 家暴举报问题
遇到家暴,可以打“110”报警电话或者妇联“12338”妇女维权热线,寻求第一时间的帮助。按照公安部门的相关规定,家庭暴力已明确属于 “110”报警范围,若遇拒绝出警或拖延,受害人有权向上级公安部门投诉。
处理家暴案件,保留好证据是关键。1、公安机关接警到现场后,家庭暴力受害人应要求其做好接处警记录并及时组织伤情鉴定,这些是正确处理案件的直接证据。公安机关受理家庭暴力案件后,受害人有权要求其出具委托函,指定专门的鉴定机构对自己所遭受的伤害做出伤情鉴定。公安机关不能拒绝家庭暴力受害人的伤情鉴定申请。2、受害人到医院就诊时,应要求医院进行及时救治并做好诊疗记录,保存相关证据。3、接到过受害人投诉的妇联和社区自治组织等机构,在有必要时应该为其出示投诉证明。4、受害人可以通过给伤痕拍照、录像等方式及时固定证据。
很多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规定,因家庭暴力引起的民事诉讼属于法律援助的受理范围,符合当地经济困难标准的家庭暴力受害人可以获得法律援助,也可以向法院申请司法救助,减交免交或缓交诉讼费。法律援助机构设在当地司法行政部门,有的在妇联设有妇女法律援助站点。
在平时,一定要熟记报警电话、妇女热线、地方救助机构以及可靠朋友的电话号码,一旦发生暴力,随时求助。如果家里有孩子,应教会孩子使用求助电话号码;暴力发生时,尽力让孩子离开暴力现场。
发现施暴者经常使用的工具,应尽量放到家外或隐蔽处;平常准备一个便携包,尽可能把现金、身份证、图章、房契、结婚证书、存折等重要文件和重要电话号码簿放在里面,以备发生暴力时可以携包离开,以求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