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中医院有医患纠纷吗

中医院有医患纠纷吗

发布时间:2021-06-13 20:20:49

1. 为什么中医很少有医疗纠纷中医的特色是什么

现在的人更多还是追求西医多一点,主要是觉得西医的药或者是治疗方式能够快速达到治疗的目的。中医都相对中医来说简单而且人少,自然中医的医疗纠纷就少了。而且中医的理论基础和治疗方式和中医存在不同,西医讲究的是全身用药,用中药,针灸,拔火罐作为治疗手段,这些中药对人体产生的毒害作用和副作用就会少一点,发生的医疗纠纷机率就小。从上面中医的治疗方法和理论基础不难看出,中医讲究的是人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治疗。而不像现在的临床医学,就是哪里一有病灶就治哪里,更何况普通人对中医就已经有所了解,基本上也不存在什么医患沟通问题,医患沟通导致医疗纠纷的事例很多,而且现在的西医,医生都很忙,没有多大耐心,有时候对患者的态度稍微差一点就有可能产生医疗纠纷,而中医就不一样了,去看中医的人比较少,用药方面也不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问题。

2. 哪些情形不属于医患纠纷呢

医患纠纷指医方(医疗机构)与患方(患者或者患者近亲属)之间产生的纠纷内。医患纠纷包括基于容医疗过错争议产生的医疗纠纷,也包括与医疗过错无关的其他医患纠纷(如欠付医疗费的纠纷、对疗效不满等等)。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医疗事故(一)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釆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二)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三)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四)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五)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六)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3. 中医为什么从来没有医闹,也没有医疗纠纷呢

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例因医闹遇害的中医大夫叫华佗。

4. 医患纠纷法律法规有哪些

您好!
最新的医疗纠纷法律法规如下:
1、首先是《侵权责任法》第七章“医疗损害责任”。主要注意的点有:1、医务人员过错,必须向医院追讨赔偿;2、医疗机构有三项免责事由(患者不配合、抢救生命垂危已经尽力、当时医疗水平所限)。
2、其次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十七条起到最后的那些法律条款。这些条款告诉您如果出现医疗纠纷以后,应该怎么索赔,有哪些费用可以索赔。
3、最后有两个注意点:一是我国有一个《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但由于立法的原因,这个条例对医疗事故的赔偿,还不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赔偿。因此,索赔时应注意避开引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二是医疗事故是举证责任倒置,即医院对其没有过错承担证明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即无论是医疗事故还是医疗过错,只要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就得赔偿。同时,改变了以往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即完全由医疗机构举证证明自己“清白”才能免责的做法,转为必须由患者证明医疗机构有过错,否则医疗机构免责。下列情形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三)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5. 发生医患纠纷院方派医院那些人参加解决

参考借鉴: 近年来,医患纠纷已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热点。其实,医患纠纷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不仅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有,日、美等发达国家同样有。好在许多国家在如何科学处置医患纠纷方面已先走了一步,获取的经验或教训都可供我们借鉴。 加大对医院和医生的监督。 在日本政府的指导下,中央级和地方级的医疗评估机构纷纷诞生,一般每过一年就由民众、官员和独立专家对所有医院和在职医生 进行综合评分,对评估合格者发给合格证书,对不合格者则提出各种不同级别的警告,并在中国上或向媒体公示。由此,患者和家属在看病、住院之前,对哪个医院哪个医生值得信任心里基本有数,从而能方便、准确地做出理性选择,相反那些常常“犯事”的医院和医生便少有人问津。那些职业道德操守或医术较差的医院和医生,无异于处于被敲掉饭碗的危机中。 从事故吸取教训。 为了让医院、医生通过事故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日本厚生劳动省建立了医疗事故数据库,成立了由医生、律师、民间组织代表参加的医疗事故研讨会,着重查明事故原因,并举一反三,论证今后如何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而随着医疗事故的明显减少,医患纠纷自然也随之大大减少。 要求医院给医生购买“事故保险”。 在政府的监督下,院方大多已为医生购买了“事故保险”,于是大多数中、小纠纷便可望通过保险公司就获得解决,避免了发展为更大的医患矛盾。 通过法律手段协调医患关系。 按相关法规规定,在发生医疗事故后,医院不分大小都须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然后由政府作为“中间人”出面向病人家属作出汇报。要是确认是院方的失误,医院必须做出真诚道歉,并在经济上给予尽可能多的补偿,做到尽量以和解方式解决纠纷。如果医患双方对责任承担发生争议并长期难以实现“共识”,那么也可诉诸法律。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政府加紧建立了相关制度,帮助那些在医疗诉讼中处于相对劣势的患者和家属。 厚生劳动省在近期计划建立一个新的补偿机制,对医疗事故中受害方的患者家属推行“无过失补偿制”,即无论医院是否存在医疗过失,受害患者家属都可以获得一定的补偿,其金额大小则由第三方经认真考评后决定。 努力缩短诉讼案审理时间。 由于医疗事故诉讼案往往比较复杂,处理、解决起来常常颇为耗费时日,因此许多案例被戏称为“马拉松诉讼案”。如在1996年,平均每个案件的审理时间长达37个月。由于迟迟得不到合理处置,医患矛盾常常又被人为地进一步激化。但在政府、医院和法院的共同努力下,到了2006年,个案的平均审理时间已缩短为25.1个月,而到了今年,则已“提速”为仅仅16个月了。 同时,日本全国医疗诉讼案的和解率也在与年俱增,据悉在最近15年间提升了40%,这也为创造日本式的“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俄罗斯: 坚持 “法律优先” 与许多国家解决医患纠纷时采取“调解优先”不同,俄罗斯果断地将“调解”晾在一边,而采取“法律优先”。这就是说,优先选择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矛盾。 如果患方认定自己的健康或生命受到了医疗事故的侵害,他们便可向相关医院、医院的上一级领导部门、当地司法机关和医保机构提出索赔要求。 俄罗斯多项法律(比西方国家还多)都贯穿了一条铁定原则:公民健康第一。患者不论民族、性别、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其保护自己健康的权益都被视作神圣不可侵犯,并在多部法律中都得到方方面面的全力保护。 据悉,患者或其家属能使用的法律武器包括俄罗斯行政违法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刑法、民事和刑事诉讼法、医学司法鉴定法,等等。 不过,俄罗斯法律在大力维护患方权益的同时,对医方造成的医疗事故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俄罗斯的相关法典将医疗事故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医务人员“无意”造成的,往往由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和医疗机构设备条件有限引起,也有的与疾患本身的复杂性和不可预知性有关;第二类则是医务人员“有意”引起的,其中包括玩忽职守、粗心大意甚至蓄意犯法。法院对这两类事故的责任人处罚不一,患者得到的赔偿也有较大差别。 在司法机构的监督下,涉案医院在接到患方的书面索赔要求后,须在30天内作出书面答复,答复内容包括:是否认同患方的指控,根据行政违法法典和医院条例是否对相关医务人员作纪律处分,是否赔偿,赔偿金的数额、方式和期限,哪些索赔要求不能同意,原因又是什么,等等。如果患方不同意医院的处理决定,则可以进一步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并提交相关证据

6. 有了医患纠纷,有哪些投诉途径

先可以到医院的医防科去投诉医生,
也可以去卫生局举报该医院,有医患纠纷,
也可以去信访办说明情况,

7. 当发生医患纠纷时应该怎么处理

如果引起医患纠纷场面混乱,首要任务是稳定纠纷现场。接下来就要内了解患方诉求、容分析纠纷原因,而更重要是分析此起医患纠纷中医院存在不足。在以上基础上,形成处理纠纷方案,包括解释、协商理赔、第三方调节、引导患方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等。如果通过分析此起医患纠纷,医院确实存在不足,应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

8. 医患纠纷有几种解决途径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规定:

不属于医疗事故,医院不承担赔偿责任,这只是在行政处理的范畴,如果医疗机构的过错造成患方损害,根据民法通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仍要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即使不是医疗事故,如果医院侵权造成患者损害,仍要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医患纠纷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1、自行协商。

医患双方可以自主自愿地进行协商处理,所达成的协议只要不是受胁迫所签或存在重大误解,其协议是合法有效的。这种处理方式对医患双方来说无疑都是最优选择,不仅利于改善医患关系,而且医院的声誉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2、行政解决。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法对医患纠纷进行调解。

3、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简称医调委。

医调委具备官方性。受司法局的业务指导,是独立于卫生行政部门、保险机构和医患双方之外的第三方人民调解组织。

4、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5、就是司法裁决。

但医疗事故引发的医患纠纷与非医疗事故引发的医患纠纷的法律适用是不尽相同的,前者需适用医疗事故条例进行裁决,而后者则依照民法通则及相关司法解释予以裁判。

(8)中医院有医患纠纷吗扩展阅读

处理程序

1、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员及其家属有权在发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发生后1年之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

2、病员死亡的,其家属应当在病员死亡后或收到尸检报告单后15天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其中尸检的申请,则应当在病员死亡后48小时内提出,由所在地卫生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门进行。

3、医疗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书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4、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没有异议的,可以就处理方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区、县或医科大学申请处理。对该处理决定不服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接到处理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复议,亦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所作的处理决定或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或复议决定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9. 医患纠纷在西医中屡见不鲜,为何在中医的医患纠纷却少见

这可能是主要是因为中医他们处理这种关系是比较明确,同时他们也更加的注重患者的一种健康问题,而且也比较有耐性,同时很多人在求中医时也是抱着尝试的态度。

医患问题可以说是这两年频频发生的一种问题,而且在这个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医患问题真的是非常严重。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对医生和病人之间的这种关系开始慢慢儿的僵化,也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矛盾,所以医患问题是我们现如今社会一个很令人头疼的问题。

所以说医患纠纷的发生都是和个人有关系的。它完全在于病人本身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

10. 哪些情形不属于医患纠纷

如果是不具备执业医师资格的人,那么他的所作所为就不是医患纠纷。

像农村里有些人,自己开了个小诊所,然后弄了一点药,给人治病。这种一旦出了问题,把人医坏了,医死了,就不属于医患纠纷。因为这已经是“非法行医”的范畴了。

只要是没有执业医师资格的人,不论是在哪里行医,都是属于“非法行医”,即便是在医院里也不行。

简单来说,必须在正规的医院里,病人和医生发生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才叫做医患纠纷。

所以,这就告诫我们,看病一定要去医院里,找正规的医生。否则,万一真出了什么问题,都不好解决。村里的那些土医生,不能随便乱信的。

阅读全文

与中医院有医患纠纷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我为你许下爱的期限 浏览:734
我想发明的200字 浏览:989
动漫角色版权保护 浏览:72
密蜜直播投诉 浏览:701
马鞍山博望天气 浏览:352
成都唐邦知识产权 浏览:7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测算 浏览:898
暴走漫画有版权么 浏览:512
农业信用卡积分有效期 浏览:172
马鞍山上门服务 浏览: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浏览:332
谁发明了明天 浏览:864
购买版权开发票一般开票内容写什么 浏览:817
九台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429
网培研修成果 浏览:127
股东认缴出资额期限 浏览:236
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书范本 浏览:877
银川工商局上班时间 浏览:666
西瓜谁发明的 浏览: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