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摸底调查表填写错误如何改正
你可以向普查员进行情况反映,然后通过普查员对应的情况进行修改。我想这种方式就能够及时的修正错误的方式。
②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都包含什么
5月11日上午,国新办将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根据公告,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调查居民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等情况。
这些信息汇总后,我们可以得到的数据包括了人口总量、家庭户规模、性别构成、年龄构成、民族构成、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城乡构成、地区分布、人口的流动等9大项。
据悉,人口普查可以帮助全面查清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的最新情况,是制定和完善未来收入、消费、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政策措施的基础,也为教育和医疗机构布局、儿童和老年人服务设施建设等提供决策依据。
人口普查历经多个首次:
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全国大陆总人口为5.82亿人。这是新中国第一次采用全面科学的调查方法开展人口普查。采用登记常住人口的办法,由户主到登记站登记。
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
全国大陆人口为6.95亿人。首次将“文化程度”、“职业”等加入普查项目,为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和长远规划提供了可靠依据。
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
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0.08亿人。首次对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是中国现代人口普查工作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同年6月30日,首次发行了人口普查纪念邮票。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
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1.34亿人。为制定人口政策和人口规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确定人口社会问题提供了翔实数据。调查项目增多,拓展到了21项,汇总资料丰富。
以上内容参考 环球网-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即将出炉!我们都能了解到哪些数据?
③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手机端忘点审核了怎么办
全国人口普查手机端忘点审核了可以去当地的公安机关去办理一下。
全国人口普查由国家来制订统一的时间节点和统一的方法、项目、调查表,严格按照指令依法对全国现有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一次全项调查登记,数据汇总分析报告,
人口普查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是提供全国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
(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投诉扩展阅读:
现代意义的人口普查,是从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的。从1949年至今,中国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进行过七次全国性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是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科学方法,是提供全国基本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我国人口普查的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全国人口普查
④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可以自主申报吗
可以自主申报。近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指出,普查标准时点是2020年11月1日零时,将采取电子化方式开展普查登记,探索使用智能手机采集数据。有自主申报意愿的普查对象,可以获得普查员提供的带有户编码的专用二维码,并扫描二维码进入“微信人口普查小程序”自主填报姓名、居民身份证号码、性别、年龄等个人相关信息。
而部分需要普查员帮助登记的普查对象,可以提前预约登记时间,普查员入户登记时,利用手机、Pad等智能设备,通过企业微信的人口普查小程序即可快速完成普查对象相关数据的采集和实时上传,全面提升普查工作效率和普查数据质量。
(4)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投诉扩展阅读
人口普查更加智能化
十年一度的人口普查是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涉及各家各户每一个人,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以往的普查登记主要以普查员入户访问,填写普查表的方式进行,普查登记完成后,需要将普查表上的信息录入到计算机中,实现普查信息的电子化。这样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还容易在录入过程中产生误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据质量。
此次,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安全等核心技术和能力,七人普也应用了更加智能化、高效率的电子化普查登记方式。
在普查前,全国700万普查员将通过企业微信进行任务分配和工作协同;并用企业微信上门摸底,摸清普查对象基本信息,记录普查对象希望的普查方式:使用微信自主进行填报,或者普查员上门进行登记。
⑤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即将公布,当前社会人口问题是否过于严重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即将公布,当前社会人口问题确实存在,而且形势不容乐观。在大城市,高房价和高教育成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许多学龄妇女推迟了分娩。中国的人力资源每年都在减少,人口结构处于倒金字塔形。
对于此,我们国家可以适当提高退休年龄以增加劳动力数量。对于身体不好,未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年人,他们可以寻求残疾保险以获得养老金保障。这样,即使提高了完全退休年龄,也只会减少早期退休人员的利益,而不会减少因健康状况不佳而被迫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们的利益。但是,这是治标不治本,我们必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们生育的意愿,这样才能是我国的人口高质量的发展。对于我们国家才能可持续发展。
⑥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结果对我们有哪些影响
个人认为这些是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数据公布,对于我们的何影响是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净增长降低、人口结果发展不均、劳动力不足。知道真实情况后,我国定会做出大的“动作”,进行调整。
我总结了以下几方面:
1、都说:“房价成了年轻人生育的拦路虎”,相信国家一定会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让年轻人“买得起房,住的起房”,避免“楼市”成为一些“投机倒把”人的挣钱“工具”。不会再出现,年轻人买一套房,全家跟着东拼西凑,砸锅卖铁的现象。
6、对物价进行调控,控制物价上涨,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减轻年轻人工作压力,杜绝996式的工作机制,实现8小时工作制等等。
⑦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出炉,中国人口多少了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显示,全国人口共1,443,497,378人,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411,778,724人,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均增长率为0.53%。
国家统计局表示,这次普查,既摸清了我国人口总量,掌握了人口规模的变化趋势;也查清了人口结构和分布状况、人口迁移流动状况,反映了人口结构演变和人口社会变迁等情况。
人口普查的意义
人口普查是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涉及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以及社会的各个方面,每次都会吸引大量的社会关注。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进行了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每一次人口普查,不管是从技术上、参与部门上还是涉及范围上,都较上一次有着里程碑式的发展。
以上内容参考 海报新闻—新中国历史上七次人口普查回顾:每一次都是里程碑
⑧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出炉,该数据呈现出了什么问题
第七次人口数据的结果新鲜出炉之后,也引发了一大波网友的热议。毕竟,人口数据的结果能够直接反应出来玩吗这个社会当前所面临的许多现实问题,帮助我们更加清晰的了解我们的社会。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当前,我们全国总人口14.1178亿人,其中全国人口当中,男性比例为51.24%,女性比例为48.76%;0-14岁的人口占比17.95%;15-59岁的人口占比63.35%;60岁以上的人口占比18.7%;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13.5%。人口数据中的数量、结构、分布、与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供需关系直接相关。
再比如说,城镇化率达到64%,社会在不断进步与发展的时候,但这同时也给有限的社会资源如何再分配带来了压力。内卷会不会继续严重加重,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
再比如说,受过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提升到15%,文盲绿的下降2%,这种信息都在说明我们整个社会是在不断地进步,这一方面可以产出更多的人才,给我们的国家做出更多贡献,可以让整个国家的中产人口增多,理性决策人群的数量增大,同时会对冲劳动力人口的下降。而且,教育红利会逐渐替代人口红利,这就需要我们更加重视教育,提升自己的学识文化,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⑨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束了吗
是的,根据国务院2019年底印发的《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将于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标准时点是2020年11月1日零时,将采取电子化方式开展普查登记,探索使用智能手机采集数据。
十年一度的人口普查是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涉及各家各户每一个人。以往的普查登记主要以普查员入户访问,填写普查表的方式进行,普查登记完成后,需要将普查表上的信息录入到计算机中,实现普查信息的电子化。这样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还容易在录入过程中产生误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据质量。
此次,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安全等核心技术和能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也应用了更加智能化、高效率的电子化普查登记方式。
(9)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投诉扩展阅读:
人口普查的意义:
人口普查是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科学方法,是提供全国基本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
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人口普查的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的自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