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寻找名人积极向上的例子
1、英国的作家和诗人莎士比亚。
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人,但又有几个人真正知道沙翁成名前的学习环境呢?沙士比亚原来只不过是替人看管马匹的,剧院中的打杂工而已,但他不因身处逆境而怨天尤人,而是一有空闲便从剧院的门缝和小孔里偷看戏台上的演出,他凭着这种执着的“偷学”精神,终于使自己闻名于世。
B. 体操名人李宁有什麼伟事
非常牛X的体操选手
金牌最多的体操选手
长的最老的体操选手
没我帅的体操选手
楼主
俺要分#89
C. 百家姓里有操这个姓吗举些名人的例子!
操姓。一说是曹操后裔,司马炎建立晋政权后疯狂杀害曹魏皇族,曹操谪孙改曹姓操。操姓现在分布很广。安徽、浙江、上海、湖北、江西、河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台湾地区等均有操姓后人。非准确统计全国约有操姓10万余人。
历代名人
1、隋朝操天成。据二十四史中的隋史记载,操天成又名操师乞,鄱阳郡人士(现江西鄱阳人)。隋末,公元616年,揭竿起义,攻陷豫章郡,自号元兴王,建元始兴。 他的名字已被收录于《中国历代帝王辞典》,彪炳青史,为操氏赢得永远的荣誉。 2、操姓曾是望族。据操氏家谱初卷记载,北宋的苏轼,明朝的刘基、宗正等历史名人,均为其族谱作过谱序。 3、近代操氏著名人物:安徽怀宁人操震球,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我国实践教育理论的倡导者和实践先驱。陶行知先生有一副有名的对联“和马牛羊鸡犬豕作朋友,对稻寂麦黍稷下工夫”就是送给他的。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教育系,晚年曾在张劲夫力劝下出任陶行知研究会会长。 4、当代较为知名的操姓后人:操学诚,现任团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毕业于安徽桐城高中;操婧,《时尚》杂志编辑主任,2001年任《时尚中国时装》编辑部主任,国内最优秀的时装编辑之一;操凤琴,著名记者(参考消息报社);操声国,青年山水画家;操高潮,浠水县国家税务局局长。
D. 求几个 "把握一个度" 的例子,是名人的例子
我国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小双在1995年获得体操全能冠军,这场在日本举行的赛事使他名贯全球,但他却既不张扬也不过分自谦,只是表示要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尽自己的全力。在1996年的亚特兰奥运会上,李小荣获男子体操全能冠军,他是真正把握住了一个尺度,达到一种恰到好处的心态。我们可以说,李小双的成功是必然的。把握好人生的尺度,可以使我们从挫折和痛苦中解脱出来,端正心态,积极投身于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来。
德国著名作家歌德在未出名之前,曾经追求过一位姑娘,可是终也没有取得这位姑娘的芳心。痛苦固然是有的,但他却清楚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此,他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发愤写作,名作《少年维特之烦恼》诞了,歌德正是因为把握住了痛苦的尺度,才没有长期沉迷于消沉之中,成一代大文豪。
著名登山运动员罗丽莉在攀登珠穆朗玛峰时,当她到达8680米高度时,她却停下了,退回山下。无数人替她惋惜,因为她离创造奇迹仅有百之遥。但她却说:“我只能到达那里,那儿是我生命的极限。”她把握了自己生命的限度,因此她活了下来,为自己蓄积足够的能量再次去挑战极限奠定了基础。生活中却有一些人因为没有把握好这个尺度,而陷罪恶的深渊。马加爵,一个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嫉妒。但他却为赌气,没有把握好处理事务的度,致使他连杀4名大学生。他正是因为没有把握好自己内心的尺度,终于走向极端,他本可以使它们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的。生命中需要一个尺度,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既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创造番辉煌,才不会留下什么遗憾。
E. 名人成功案例
1、马云
1999年的阿里巴巴创办者马云,对梦想从不放弃。他曾经想考重点小学,但却失败了;考重点中学也失败了;考大学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学也没有成功。但他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通过自已的努力,最终成功了。他说:梦想,要脚踏实地,和眼泪是息息相关的。
2、王健林
刚满15岁的王健林从四川绵阳来到东北,成了一名娃娃兵。每天背上10多公斤重的装备,在齐膝深的积雪中徒步40公里,每次拉练的总路程甚至长达上千公里。从军18年已经成为团职干部的他,却遇上“百万裁军”。创业初期没资历,没实力,说好的贷款却被银行放了鸽子,为了公司项目,他借过高利贷,人人都不想碰的旧城改造他敢接,刚做商业地产的时候,因为不懂,3年之间打了222场官司。就是这样一个一根筋的人,如今却是无人不知的亚洲首富。
3、俞敏洪
被北大开除后,俞敏洪完全没有了生活来源,为了养活老婆孩子,他只好下海办起了培训班。开班初期生源少,为了招生俞敏洪常常一个人骑车,拎着糨糊桶,满大街贴招生广告。冬天里,俞敏洪手中的糨糊经常冻成一块,不贴广告的时候,他就和妻子待在“教室”里虔诚守候,盼着来报名的学生。为了学校,俞敏洪曾经一口气喝下两斤白酒,送到医院抢救了6个小时才抢救过来。正是有了俞敏洪的坚持和不懈努力,才有了现在的新东方教育帝国。
4、杰克·伦敦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房间里,不论是窗帘上、衣架上、橱柜上、床头上、镜子上,到处都挂着一串串小纸片,走近一看,原来纸片上都写着美妙的词语、生动的比喻,有用的资料,他把纸片挂在房间的各个部位,是为了在睡觉、穿衣、刮脸、踱步时,随时随地都能看到,都能记诵,外出时他也在衣袋里装着不少纸片,他这样刻苦学习,积累资料,终于写出了《热爱生命》、《铁蹄》、《海浪》等引人入胜的作品。
5、刘强东
1992年,刘强东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因为家里很穷,只带了五百块钱。当时的他对自己说:希望大学4年不再向家里要钱。大四那年,学校附近的一个餐厅恰巧要转手,刘强东用他前三年赚的24万元,把店面盘了下来。因为要上课,每周只去店里两次。谁知,接手之前盈利的饭店,不到一年时间,就赔光了他赚来的第一桶金。
无奈之下,只能关门。他向亲戚借了十几万元,还清了餐厅欠下的账,给每位员工发了两份工资。走的时候,他连一个碗都没有带走。餐厅倒闭时,他欠了20多万元的债,但他创业的信念和激情一直没有消退,毕业后的两年,他还清了所有债务。1998年,刘强东离开外资企业再次创业。他给自己的公司起名叫“京东”。
F. 身残志坚的例子
1.海伦·凯勒(Helen 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2.斯蒂芬·威廉·霍金,曾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并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之所以在轮椅上坐了47年,是因为他在21岁时就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1973年,他考虑黑洞附近的量子效应,发现黑洞会像黑体一样发出辐射,其辐射的温度和黑洞质量成反比,这样黑洞就会因为辐射而慢慢变小,而温度却越变越高,它以最后一刻的爆炸而告终。黑洞辐射的发现具有极其基本的意义,它将引力、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统一在一起。
3. 孙膑(?-前316年),其本名孙伯灵(山东孙氏族谱可查),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汉族,山东鄄城人。生于战国时期的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省的阳谷县阿城镇,鄄城县北一带)。孙武后代。身长七尺约为161cm(周的一尺合今23.1cm)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骗孙膑到魏,用刖刑(即砍去双脚),被齐国使者偷偷救回齐国后,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身居辎车,计杀庞涓,大败魏军。著作有《孙膑兵法》,久已失传。1972年山东省临沂银雀山出土残简,有一万一千余字。关于孙膑膑刑其实是错误的,在太史公自序这本书中提到“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讲的是孙膑被砍掉双脚,而不是挖掉膝盖骨。
4.张海迪(1955年9月16日-),生于济南,中国著名残疾人作家,哲学硕士。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60年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1970年又随父母下放至山东聊城莘县,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学习,并学习针灸,在当地行医。1982年7月23日同王佐良结婚。1983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张海迪树立为宣传偶像。张海迪得到了两个赞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张海迪历任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8年11月当选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
5.桑兰(1981年6月11日—),浙江宁波人,原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1993年进入国家队,1997年获得全国跳马冠军,1998年7月22日,桑兰在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一次跳马练习中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其表现出顽强意志,在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并成为2008年北京申奥大使之一,又于2008年北京奥运官方网站担当特约记者。
6。
贝多芬晚年失聪,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位,也不要忘记真理。” —— 贝多芬(1792年手记)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770-1827)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 “乐圣”。
G. 体操名人,能做很难动作的那种 国内国外的都可以
体操王子李宁
姓名:李宁
性别:男
身高:1米64
体重:58公斤
出生日期:1963-9-8
出生地:广西柳州
运动项目:体操
运动经历:8岁开始练习体操,10岁入广西省体操队,1980年被选入国家体操集训队。
最好成绩: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三块金牌得主
运动成绩:
1981年 第1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员自由体操和鞍马冠军,全能第五名
1982年 第6届世界杯体操赛上,获自由体操、单杠、跳马、鞍马、吊环和全能6项冠军,成为世界体操史上第首位取得如此好成绩的运动员
1982年 第9届亚运会体操全能、吊环冠军、双杠亚军、男子团体冠军
1983年 第2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跳马亚军和自由体操、吊环第三名
1984年 第23届奥运会自由体操、吊环和鞍马三枚金牌、跳马银牌和全能铜牌,男子团体银牌
1985年 第2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吊环冠军、鞍马、自由体操和团体亚军
1986年 第10届亚运会体操全能、自由体操和吊环冠军
1986年 第7届体操世锦赛全能鞍马和自由体操冠军
有“体操王子”的美誉
所获荣誉:
他独创动作“吊环正吊臂后悬垂前摆上接直角支撑”和“双杠大回环转体180度成倒立”,被国际体联命名为“吊环李宁摆上”和“双杠李宁大回环”
1980年 获运动健将称号
1983年 当选全国十佳运动员
1984年 获解放军总政治部一等军功奖章、共青团中央授予的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和广西人民政府授予的特等劳动模范称号
1985年 当选全国十佳运动员,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6年 当选全国十佳运动员并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1987年 当选全国十佳运动员
1987年 被接纳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成为亚洲区唯一代表
1994年 被评为“建国45周年体坛45英杰”
1999年 被国际体育记者协会评为“本世纪最佳运动员”
1999年 当选为中国体育报社、中央电视台和山东潍坊亚星集团联合主办的评选“新中国体育五十星”
1999年 当选为中国奥委会、霍英东基金会和中国体育记者协会共同主办的评选“世纪之星”中国最佳运动员称号。
2000年 被国际体联收录国际体操名人堂,成为中国运动员中第一个世界体操名人.
他一共获得了14个世界冠军,至今无人能打破.
当前情况:
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退役,并进入了商业界,以其姓名命名的“李宁牌”服装及健力宝饮料多次赞助各种体育活动,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今世界体操界,很少有像李宁那样获得如此多殊荣的运动员,“天才”、“神童”、“体操界的巨人”、“中国王牌”等美誉都曾用在这位体操王子身上。
从事体操运动十几年中,李宁获得的奖牌多达100多块。
北京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由体操王子李宁先生始创于1990年。十余年来,李宁公司由最初单一的运动服装发展到拥有运动服装、运动鞋、运动器材等多个产品系列的专业化体育用品公司。目前,"李宁"产品有3大类,5000余种,产品结构日趋完善,销售额稳步增长,2000年,"李宁"的销售额达7.56亿元。现在,"李宁"在中国体育用品行业中已位居举足轻重的领先地位。 在产品开发方面,李宁公司投资数千万元建立了亚洲一流的产品设计开发中心,引进了国际先进的开发管理机制,并聘请了国内外一流的设计师、版师、以及专业的开发管理人才,加强市场调研和设计开发力量,以逐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整体品质,增强品牌的竞争力。 在营销网络的建设上,李宁公司可以说是业绩卓著。从90年在北京开设第一家专卖店至今,公司在全国已拥有专卖店近700家,销售网点达3000余个,城市覆盖率达95%以上。在同类产品中,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李宁公司还开发了领先的店面识别系统,通过采用统一鲜明的店面装饰,达到了强烈的店面识别效果。"源于体育、用于体育"是李宁公司一贯坚持的宗旨。从90年亚运会斥巨资支持中国体育代表团以来,"李宁"一直关注和支持着世界尤其是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96年残疾人奥运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处处可见穿着"李宁"装备的中国运动员。李宁公司还常年赞助中国体操队、射击队、跳水队、举重队等国家级运动队。在海外,"李宁"也对法国体操队、捷克体操队、21届大学生运动会俄罗斯代表团等等提供了赞助。到目前为止,公司为支持世界体育事业的发展投入累计已过亿元。在专项运动装备的支持方面,李宁公司也有着突出表现:"李宁"为中国排球甲A 联赛16支代表队设计并提供全套专业比赛装备、为国内第八届运动会26支代表队专项设计开发了各具特色的装备、为法国体操队提供全系列训练、比赛服装等等,这些都体现出了李宁公司专业化的设计生产水平。 李宁公司在苦练内功的同时,也不断地加强与国际相关高科技企业的合作与交流。目前,李宁公司已与美国杜邦、3M等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也与韩国、法国等国家的一些企业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合作。
从1999年起,李宁公司就将"品牌国际化"提到了战略议程上。李宁人把"国际化"看作是一种有明确方向的内在行为过程,而并非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目标或标志性的符号。1999年2月,公司与德国SAP公司合作,建立了与国际同步的先进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同年8月,公司代表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第一次参加了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世界体育用品博览会,开始以品牌进入的方式征战欧洲市场;2000年,"李宁" 已在西班牙、希腊、法国等欧洲的九个国家拓展了自己的特许经销商;同年6月,"李宁"赞助法国体操协会成功,成为"法国体操队唯一比赛及领奖装备";2001年7月,"李宁"签约意大利及法国顶尖设计师……"李宁"正在品牌国际化的道路上快速而稳步地前进着。"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李宁"--这就是李宁人不懈追求的目标。
H. 不怕失败的名人事例
1、巴雷尼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
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
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
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下来。
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紧牙,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
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
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2、安徒生
从前有一个穷孩子,父亲是鞋匠。父亲去世之后,母亲为了生活不得不带着他另嫁。有一天,他有机会去晋见王子,他满怀希望,在王子面前唱诗歌。朗诵剧本。
表演完毕后,王子问他想要求什么赏赐?这个穷孩子大胆地提出要求:“我想写诗剧,而且在皇家剧院演戏。”王子把这个长着小丑般大鼻子的苯拙男孩从头到脚看了一遍。
然后对他说:“能够背诵剧本,并不表示能够写剧本,那是两码事,我劝你还是去学一门有用的手艺吧。”
但是,他回家以后,打破了自己的的储钱罐,向母亲和从不关心自己的继父道别,离家去追寻自己的理想。这时候,他才14岁,但他相信,只要自己愿意努力,安徒生这个名字一定会流传千古。
他到了哥本哈根,挨家挨户地按门铃,几乎按遍了所有达官贵人的门铃,却没有人赏识他,他衣衫褴褛地落魄街头,却仍不减他心中的热情。
终于在1835年,他发表的童话故事吸引了儿童的目光,开启了属于安徒生的新页,他的童话故事被译成多种文字,除了《圣经》之处,没有任何一本书比得上。这时,距离他离开家已经16年了。
3、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巴尔扎克一生共完成了九十本长篇小说,平均每天工作十二小时以上。每天深夜十二点时,仆人就会叫醒他,他穿上白色修道服,立刻奋笔疾书。
一般他会连续写五六个钟头,直到累到极点才会离桌休息。巴尔扎克是举世公认的观察和剖析人性的高手,但在现实生活里,他却不太精明。
在年轻时,他曾经商失败,欠下了六万法郎的债务。等他成名后,尽管收入不菲,但由于奢侈浪费,最后弄得入不敷出。在这段日子里,还发生一桩趣事。
有一天晚上巴尔扎克醒来,发觉有个小偷正在翻他的抽屉,他不禁哈哈大笑。小偷问道:“你笑什么?”巴尔扎克说:“真好笑,我在白天翻了好久,连一毛钱也找不到。
你在黑夜里还能找到什么呢?”小偷自讨没趣,转身就要走。巴尔扎克笑着说:“请你顺手把门关好。”小偷说:“你家徒四壁,关门干什么啊?”
巴尔扎克幽默地说:“它不是用来防盗,而是用来挡风的。”巴尔扎克曾自诩要超过拿破仑,“他的剑做不到的,我的笔能完成。”他的确做到了,可惜他只活了五十岁。
留下许多未完成的作品,成为全人类巨大的损失。巴尔扎克曾自诩要超过拿破仑,“他的剑做不到的,我的笔能完成。”他的确做到了。巴尔扎克的例子又一次生动的说明了生活是一种心态。
4、奥斯特洛夫斯基
他念过三年小学,青春消逝在疾驰的战马与枪林弹雨中。16岁时,他腹部与头部严重负伤,右眼失明。20岁时,又因关节硬化而卧床不起。
面对着命运的严峻挑战,他深切地感到:“在生活中没比掉队更可怕的事情了。”奥斯特洛夫斯基与命运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他不想躺在残废荣誉军人的功劳簿上向祖国和人民伸手。
他用沸腾的精力读完了函授大学的全部课程,如饥似渴地阅读俄罗斯与世界文学名著。书籍召唤他前进,书籍陪伴他披荆斩棘。
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文化和文学素养达到一定水平后,他写了一本描述柯托夫斯基部队中英雄战士的中篇小说,寄给一家杂志社,却未被采用。
可他并未灰心丧气,他深深地懂得:平步青云的事是少有的。人们往往只看到成功者头上的桂冠和脖子上的花环,而忽略了他们在未成功之前倍尝的痛苦、冷落,甚至歧视。
因此,一些向理想高峰攀登的人,一遇到艰难险阻,就畏缩不前,一碰到冷落、歧视,就半途而废,惊呼生不逢时。奥斯特洛夫斯基忍受着病痛的折磨,默默地向认准的目标攀登。
1932年,他终于完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对此,他高兴地惊呼:“生活的大门向我敞开了!”“书就是我的战士!”站着用枪战斗,躺着用笔战斗,死后用书战斗。
5、祖冲之
南朝的祖冲之,在当时极其简陋的条件下,靠一片片小竹片进行大量复杂的计算,一遍又一遍,历经无数次失败,终于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I. 中国运动员中第一个世界体操名人是谁
中国运动员中第一个世界体操名人是李宁。
李宁,壮族,男,生于1963年3月10日,奥运冠军,原中国著名体操队运动员,家乡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南泗乡人,祖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曾祖父辈迁至广西谋生,中国著名男子体操运动员。李宁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士学位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
他创造了世界体操史上的神话,先后摘取十四项世界冠军,赢得一百多枚金牌。
1982年 12月22日,李宁在南斯拉夫萨格勒布举行的第6届世界杯体操比赛中,李宁一人夺得男子全部7枚金牌中的6枚,获单杠、自由体操、跳马、鞍马、吊环和全能6项冠军,创造了世界体操史上的神话,被誉为“体操王子”。
1984年获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男子体操单项比赛中夺得男子自由体操、鞍马和吊环3项冠军,一举夺得三金两银一铜,接近中国代表团奖牌总数的1/5,成为该届奥运会中获奖牌最多的运动员。
1988年退役后,李宁以其姓名命名创立了“李宁”运动品牌。运动品牌涉足广泛,从生产运动服装、运动鞋到生产篮球、足球等。
J. 体育名人事例
听到丘索维金娜的名字是20008年8月16日,女子体操全能决赛的现场,一位直播女主持讲述了丘索维金娜的感人故事,笔者听到她的故事后就一直寻觅着丘索维金娜,但到整场比赛结束还是没有见到丘索维金娜的影子,因为,她没有与中国选手是同一组,所以,电视直播也没能见到丘索维金娜比赛中的风姿,很可惜我们没有机会为她摇旗呐喊。
虽然,丘索维金娜只获得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全能决赛的第9名,但她感人的故事仍让我们流泪满面,远久不能忘怀;一个世上伟大的母亲——丘索维金娜。
为让更多的人能够记住这位世上伟大的母亲丘索维金娜,笔者在此重述一回丘索维金娜的感人故事。
奥克萨娜.丘索维金娜今年33岁,她的体操生涯可以说成绩显赫。1991年的美国世锦赛,她获得了个人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她作为独联体代表团的一员(2006年前代表乌兹别克斯坦参赛),夺得了女子体操团体比赛的金牌。国际体操联合会中,有三个动作以她的名字命名。
1996年,丘索维金娜功成身退组建了家庭,儿子阿里什也在3年之后出生了。一家三口的生活,看起来如此的平静而快乐。然而造物弄人,2002年,这个幸福的家庭遭遇了晴天霹雳——在一次突然的呕血之后,阿里什被确诊患上了白血病。
由于白血病的治疗费用昂贵,并不富裕的丘索维金娜和丈夫卖掉了房子和汽车,但高昂的医疗费依然压得这个不幸的家庭喘不过气。她坚强地选择了复出参赛,通过获取奖金来挽救孩子。2002年釜山亚运会,丘索维金娜以27岁的高龄复出参赛,一举夺得跳马和自由体操的金牌,震惊世界。
釜山亚运会上的惊艳,为丘索维金娜迎来了生命中的另一个转机——德国体育部门向她抛出了橄榄枝。由于德国科隆医院的白血病化疗很有效果,丘索维金娜举家来到了德国。
2002年全家到德国之后,丘索维金娜依旧日以继夜地努力训练。“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这是我唯一的办法。”丘索维金娜动情地回忆道,“如果我不参加比赛,阿里什就活不了,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我根本没得选择。”训练是为了参赛,参赛是为了赚取奖金。只要有参赛机会,丘索维金娜总会把四个项目全都报上。当别的小选手在场上专攻单项时,这位妈妈级的运动员却不得不逼着自己向全能型发展。
不敢病,不敢伤,不敢退,在2002年至2005年的三年间,丘索维金娜总是时刻记着这三点。凭着坚强的毅力,这位体操妈妈最终挺了过来。
因为国际体操联合会有“三年规定”,丘索维金娜在2006年才穿上了德国体操队的队服。而在今年的体操欧锦赛的跳马项目上,这位前乌兹别克斯坦的功勋运动员为德国拿到了23年来的首枚金牌。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这是丘索维金娜代表德国参加的第一届奥运会,也是她本人所参加的第五届奥运会,身着德国队的比赛服,丘索维金娜成为历史上参加五届奥运会的第一人。
如今的丘索维金娜,已没有了6年前初来乍到时的恐惧和焦急,而多了几分从容和淡定。因为这位伟大的母亲,终于从病魔手中救回了自己的孩子。三年前,阿里什的病情就渐渐稳定,现在除了定期的血检外,他已经很少上医院了。
放下心头大石的丘索维金娜一家也终于开始了新生活。丘索维金娜说:“而今孩子好了,我参赛,不再是为了奖金,而是真的喜欢这项运动。”
重述丘索维金娜的感人故事,自已再次流泪满面,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是:“祝愿伟大的丘索维金娜一路平安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