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药家鑫之父诉张显名誉侵权案

药家鑫之父诉张显名誉侵权案

发布时间:2021-06-12 14:38:51

㈠ 药家鑫之父告张显"我家没钱没背景"读后感

不冷静之后要冷静,看留没留下证据,如果感觉不好,千万别自首,看自己还有没有仇人,包括张妙全家,一个不留,咔嚓咔嚓,反正怎么都是死

㈡ 药家鑫案件双方到底起诉了几次了

只有检察院起诉了一次,之后药家鑫二审上诉了。最后最高院核准死刑了。公诉案件,双方当事人没起诉权利的。

㈢ 药家鑫之父状告律师张显 ,药家鑫之父状告律师张显是怎么回事

药庆卫的代理人提出,今年2月以来,药家鑫案中被害者亲属的代理人张显内,通过各大微容博、博客,散布了针对药庆卫及其家人的系列言论,刻画原告“官僚”、“富商”、“军队蛀虫”等社会形象,“其中部分事实陈述性言论未经调查核实,大都纯属虚构”,其行为已构成侵犯名誉权。

原告代理人要求,张显删除微博中的不实言论,赔偿精神损失费1元,并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20家媒体,连续30天刊登不少于3000字的致歉信。

对此,张显的代理人雷捣当庭表示,张显已在微博、博客、电话中,向药庆卫多次致歉,但没有被接受。至于原告提出的1元钱赔偿请求,不必经法庭判决,张显会主动支付。

㈣ 药家鑫案中,自始至终,双方辩护人、代理人到底分别扮演了什么角色

还不就是张显在搬弄是非,无非是不断炒作来提高自己身价,张家其实也被其忽悠罢了。
药的案子,其实药是可以判死缓的,因为其有自首情节,你知道,多半自首的案子死刑都会被死缓。
但张显为了提高自己知名度,坚决的要命不要钱,所谓的“不拿沾血的钱”。以激起社会舆论的认同将自己打扮成英雄。最后,在舆论的压力下,药被判死刑,赔偿4.5万(照理远不止这些的,赔偿官司大家都懂,无非是被害人的律师提出一个XXXX损失费XXXX损失费等总计xxx万的清单,被告也提出一个类似的赔偿清单。最后辩论扯皮,然后法官一锤定音给个数额,漫天要价落地还钱。但张显说不要沾血的钱,要死刑,于是很多赔偿就等于他自行放弃了,赔偿金也就只有那么一点了。)
但由于张显营造出的“要公道,不要血钱”的映像,博得了社会的认同和佩服,于是社会积极捐款,据说总计90W左右(如果张显不鼓吹“要命不要钱”,不拒绝药家20W赠与,捐款肯定要少得多的),而到最近索要20万那事时,张家却说自己只拿了十万,人们当然要问,剩下的钱呢??到底谁在撒谎(而捐款的经手人也是张显)。
至于药父告张显,原因在于张显为了得到舆论更多支持,为了自己的形象更加高大,造谣说药加薪是富二代啊,家里多么有钱啊,药家谁谁谁在省里做高官啊之类的。利用了仇富的心理对司法公正造成了影响。
至于那20w的事情
当年出了药家鑫那事,药的父母就说要赠予张家20W,当然说是说赠予,但多少有网开一面的意思在里面。毕竟法律有弹性,药可以判死刑也可以判死缓,甚至可以说因为药有自首情节,一般是判死缓的。张家当时义正言辞的拒绝的这笔赠予。说不能拿带血的钱,必须要重判要还死者一个公道。这得到了社会的叫好,社会积极捐款,记得是90W左右(可想而知如果张家当时拿了那20W,绝对不会有这么多人捐钱的)。最后药家鑫被判死刑同时赔偿4.5w(照理应该更多,但张家那个律师到处说不要钱只要公道于是有些赔偿放弃了)。然后判决执行了,该死的死了该赔的赔了。照理来说两家两清了。
结果半年后,拿了赔偿和捐赠近百万的张家就说没钱了(张家声称自己只拿到10万),上药家讨要当时的那20W。药家肯定不会给啦。然后药家还动了手,更在这两天把药家告上法庭索要那20W(能胜诉就有鬼了)。
张家这种行为也直接让当年那些同情、支持、佩服张家的人感觉自己上当了。舆论也转向了反面。毕竟杀人偿命赔钱天经地义,但不可能是无限赔,这个赔多少法院说了算,法院的判决执行了两家就两清了,再找理由去要钱就是勒索了。

很简单的一个逻辑
A赠给B 20万 B拒绝退回
B再向A索要20万 A没有义务要给予
更何况B索要不成还动了手更将A告上法庭
至于药家鑫的遗言,这20万不是药家鑫的钱,这个死前遗言没有任何效力
就如同你儿子说要你送XXX20万,送不送决定权在你不是你儿子。
个人感觉20万的事是张显鼓动的,也许为了把水搅浑转移他那个案子的视线吧。
感觉张显聪明反被聪明误,他现在名声越来越臭了。

㈤ 药家鑫之父状告律师张显侵害名誉案开庭,这是怎么回事呢

每一个合法公民都有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权利,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㈥ 药庆卫的原告撤诉

2012年7月26日下午,被告药家鑫父母的两名代理人路钢和马延明接法院通知,来到新城区法院,被告知原告王思宇(药家鑫案受害人张妙之女)、张平选、刘小欠(药家鑫案受害人张妙父母)与被告药家鑫父母的遗赠纠纷一案中,已于2012年7月21日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
法院认为原告申请撤诉,符合有关法律规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31条第1款的规定,裁定准许原告撤回起诉,案例受理费用4300元减半收取2150元,由原告负担。
药庆卫再诉张显名誉侵权
2012年11月26日,在药家鑫之父药庆卫诉张显名誉侵权案一审宣判4个月后,药庆卫近日再次对张显名誉侵权案提起上诉,“他根本就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一审宣判没有起到惩戒作用,”药庆卫的代理人马延明26日说,“张显的博客、还有他接受访谈时的一些言论明显还在继续侵权,没有对一些事实做出认定,尤其是张显所说的'陕西司法黑幕'的话”。马延明称,正是张显的这些行为和言论,让药庆卫决定对张显再次提出上诉。该案将于11月30日下午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药庆卫诉张显名誉侵权案终审被驳回
30日下午,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开庭审理药庆卫上诉张显名誉权纠纷一案并当庭宣判,判决驳回药庆卫的上诉请求,维持原审判决。法庭审理查明:张显发表的内容为“天下真是无奇不有……”的微博,发表时间应为2011年6月28日16点36分。原审法院判决宣判后,张显已将原审判决应由其删除的一条微博和两篇博客文章删除。其余事实与原审法院查明一致。
关于药庆卫上诉认为张显微博上发表的其他相关内容亦属侵犯其名誉权的行为,经审查,这些微博内容部分是正常发表个人言论,并无诽谤和侮辱性的表述;部分并非针对药庆卫本人,故不应认定侵犯药庆卫的名誉权。

㈦ 药家鑫之父状告张显 谁赢了

还有不到三个月宣判,他应该赔礼道歉

㈧ 张显名誉侵权案结果是什么。

本来,在杀人犯药家鑫被国法处决后,药庆卫应该反思教子无方的失误之处内,更应该及时履行儿子药家鑫容的最后愿望——把药家鑫向受害人赠予20万元的遗愿落实到行动上,以实现药家鑫赎罪忏悔的心愿。但是药庆卫却强奸了药家鑫的遗愿,不但不履行承诺,还在药家鑫被处决的”三七“后,就撕烂此前向受害人亲属假道歉假忏悔的面纱,抄起对受害人亲属反攻倒算的屠刀,以造谣诬陷的手段,恶人先告状,挑起官司,制造社会矛盾,破坏社会的公序良俗。企图借用法院之手打倒为弱势民众伸张正义的人民教师张显,妄想借胜诉之理由反攻法院,以法院判张显败诉之矛,戳法院判死药家鑫之盾,使法院作法自毙,迫使各级参与审判的法院为药家鑫案认错改判,讨回药家鑫的政治权利,消除杀人犯之父恶劣的社会评价,进而要求法院国家赔偿,达到以法律的名义实现合法的翻案。现在药庆卫和受害人家属各种恩恩怨怨,都是药庆卫围绕报复翻案这个目的进行的,药庆卫报复翻案之心,路人皆知

㈨ 药家鑫案例专家观点

09 08月
【游伟】网络“围观”切忌造势侵权
原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因为交通肇事进而故意杀人,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此案被害人张妙的亡灵应该已经得到了慰藉。对于药庆卫的诉请,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予以依法立案受理,而作为本案被告的张显也旋即通过媒体作出了回应。
02 08月
【雷钟哲】网络是非边界张显案是样板
值得欣慰的是,该案宣判后,原告对结果感到满意;张显也最终明确表示尊重一审法院判决,不再上诉,同时在《声明》中说,“通过本案诉讼,我吸取了经验和教训,望广大网友也能引以为戒,做到文明发言,转载他人微博、博文时一定要小心谨慎。”这种态度,值得欢迎。自然关心这起案件的广大网友,更应旁...
【志灵】被“越界自由”伤害的药家鑫之父
当每个人都明白自己要为并且必然会为自由行为承担“无限责任”时,自由的行为就必然在规则可控的范围之内,每个人都会按规则要求主动将自己的自由置于“枷锁之中”。
01 08月
【新京报】药庆卫诉张显案的“双重警示”
无论在现实还是网络环境,任何价值判断,都该以事实为基石;只有在对真相的理性坚守下,人们的评判才会回归公允,避免在标签的刺激下浮躁地站队。药庆卫诉张显一案,颇值得人们思量。
16 02月
【秦丹】向药家索款,别以公益的名义
药家鑫父母当时承诺愿出20万元做“补偿”,一来是为了救儿子;二来当然也是为了自己内心的救赎。但当时,张家拒绝了,没有给药家自我救赎的机会。时过境迁,药家鑫以生命为代价,抵了自己的罪行;而药家父母以痛失爱子为代价,平衡了内心的亏欠。现在,要求再付这笔“补偿款”,有违伦理人情。
14 02月
【廉颖婷】药家鑫案未了局三大争论焦点待解
法律工作者应为当事人排忧解难。这意味着,如果药家鑫有遗产,如果被害人近亲属提出民事赔偿要求,应当在药家鑫遗产范围内对被害人近亲属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13 02月
【乔新生】法律工作者应谨言慎行
对死者表示足够的敬畏,对生者表示足够的尊重,这都是做人的底线。法律工作者应当运用所掌握的法律知识为当事人排忧解难,而非人为再造新闻。
10 02月
【唐文】药张两家之事不该再让公众围观
张妙父亲,一位农村老人,一位惨痛失去女儿的老人,为何作出不理智的索要行为,我们不得而知,也没有必要猜想或指责,任他们两家自行解决或自消自结好了。我倒觉得,我们的一些媒体、网络和网民,缺少些起码的善解人意之心,缺少应有的同情心;一些人更是喜欢拿别人的痛哭娱乐,这样做既无意义,也无...
【张枫逸】药案赠款先拒后索引发双重反思
对于“先拒后索”的尴尬,我们每个人都应进行反思。舆论不能干预司法审判,同样,也不能干预当事人的维权。而避免“挟民意以令当事人”的舆论暴力,需要社会和媒体的自律。
09 02月
【傅达林】药家鑫案20万赠款中的情与法
围绕着药家鑫案的一连串舆情话题,都折射出当前公共舆论建设存在一定程度偏失,诉诸情感的谩骂与质疑,往往为投机者所利用。作为一种公共议题,无论人们情感上指责谁或是偏袒谁,公共空间的构建都当建立在理性之上。而一旦回归到法律的理性精神上,一些纠葛不清的争议原来只是个简单不过的判断而已。
【李龙】“药案”留下的不应是无休止纠缠
平心而论,无论从情理上还是法理上,张家向药父索要20万元赠金都不具有太大的说服力。因而,从国家层面完善刑事被害人救助体系的构建,把生活极度困难的刑事被害人的亲属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当是“药案”留下的思考。
【张铁】希望药家鑫案再没有“如果”
面对诸多林中岔路,因预设的观点与立场、道德的控诉与想象、情感的裹挟与冲刷、利益的诱惑与纠结,我们未能走向另外一条。受害者不能沉默,受损者不能屈膝,但有时,或许可以选择用另一种方式来化解矛盾。的确,我们不能以旁观者的立场要求当事人的理智,但至少,我们可以更好地抓住转机,阻止这一承...
【李妍】药家鑫案再起纷争,有多少赔偿可以重来
药家鑫案固然会被写进历史,但由药案发散开来的诸多事件,也让人看到,在这场没有赢家的博弈中,如何让备受伤害的双方找到共同的利益通途,却成为一件越来越艰难的事。对张、药两家而言,用诚心获取善意,用情理道义达成谅解,是需要跨出的艰难一步;而对整个社会而言,如何通过法治、经济、道德等多...
【纸刀】张妙家属“索要20万赠款”师出无名
我国《合同法》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这与赔偿不同,也就是说药庆卫有权决定给不给这个“赠与”。而张家在放弃了主张民事赔偿权利之后,却又高调讨要“赠与”,既显得没有章法,还有点像是要陷对方于不义的道德绑架;其二,索讨的时机,在药庆卫诉张显名誉权案尚未宣判...
31 12月
【赵冷暖】律师怎能“挟舆论以令司法”
西安市雁塔区是有名的文化区,辖区内还有著名的法学高等学府,我们期待着雁塔区法院能够作出一个展现人文关怀和法治精神的高水平判决。我们同时也希望这对失去孩子的老年夫妇,不会在法律面前失去自己的尊严,不需要再“昼伏夜出、低头做人”。
30 12月
【椿桦】请以法治之名尊重药家鑫父亲之权
许多人对司法公正缺乏信心,对“黑幕论”则非常敏感,因而往往不认为法理可以解释或解决法律问题。可见,警惕并反省所谓社会舆论审判的,首先并不是广大网民或普通民众。
27 12月
【易中天】谁把药家鑫变成了凶手
至少我们可以肯定,他到世间来,不是为了杀人。他的人生目标,也不是做一个杀人犯。他甚至不是“预谋杀人”,比如备好凶器,潜伏在路边,单等张妙出现。但他确实杀人了,而且穷凶极恶,暴力血腥,令人发指。
08 09月
【詹万承】药家鑫父亲索赔1元并非儿戏
9月5日下午药家鑫的父亲药庆卫向法院提交申请,要求判决被告张显公开在网络、报纸上道歉及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元。张显为药家鑫案原告代理人,因其在网上多次发表对药家鑫家人的评论引起药家不满(9月6日《中国青年报》)。
【南方日报】被劫持的社会情绪理应反思
在得知药家鑫之父药庆卫家庭的真实情况后,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在药庆卫状告张显一案中,我不得不反思自己之前的行为,在一个信息化碎片的时代,找到真实的信息是多么的重要。
22 08月
【张燕】独立的司法才能孕育理性的民意
张显捏造的药家背景,不仅将药家鑫送上了断头台,同时也损害了药家的声誉。如今药家鑫已经被处以死刑,药父捍卫自身名誉权是合理的。这一点,张显自己也是基本承认的,虽然拒不承认捏造,但也表示自己的话出格,一些事实没有核实。药家鑫案以民意对司法的干涉结束,药案延伸出来的张显案,至少应该成...
15 08月
【杨涛】如何区分药家鑫案中被夸大的“网络暴力”
8月4日,药家鑫之父药庆卫向西安市雁塔区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状告张显(微博)名誉侵权,要求其“澄清网上不实及恶语攻击的言论,并作公开道歉”。区分言论自由与舆论审判、网络暴力,让民众在享受正当批评和舆论监督权利同时,也注意不要伤害无辜的人们。
12 08月
【杨涛】如何区分药家鑫案中被夸大的“网络暴力”
虽然药庆卫对于张显的攻击一直表示不满,并且多次进行过交涉,不过,药父选择在药家鑫审判尘埃落定并已经执行死刑后,对张显提起诉讼,我认为时机比较恰当。倘若药案正在审理之中告名誉侵权,恐怕名誉侵权的是非曲直都将淹没于对药家鑫仇恨的口水中,只有等人们的情绪平复之后,大家才可能理性地看待...
【知风】别让“纠正网络伤害”伤害了网络
“网络伤害”确实存在,但没有到“普遍存在”的地步——如果揭露黑幕、曝光丑闻不算伤害的话。网络是一个信息传播的媒介,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现实语境下信息不对称的缺陷。它只不过把原本存在的民意、民声,用现代化的网络途径加以传播,并不是网络引起了存在或不存在,而是网络让那些信息有了表...
【崔中波】药家“秋后算账”能否“平复伤痕”?
在这个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要想自己不成为别人眼中可口的肥羊,不成为人人去追打的落水狗,唯有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该说话的时候说话,并且说真话、说实话,以理服人。而别指望网民放弃“猎人”的角色,以“哑巴”的方式减少对他人的“伤害”,更甭指望“秋后算账”来“平复伤痕”,结束纠...
11 08月
【知风】药家鑫父亲起诉张显说明了什么?
8月4日下午,药家鑫之父药庆卫向西安市雁塔区法院提起诉讼,状告药家鑫杀人案的刑事附带民事原告代理人张显名誉侵权,要求其澄清网上不实及恶语攻击的言论,并做公开道歉。如果放大到“冤有头债有主”的说法,那么,“药案”的原告代理人张显,确实可以成为药家鑫之父药庆卫痛失爱子后“寻仇”的目标...
08 08月
【牛克】还药家鑫父母公道同样重要
目前,药父状告张显,不等于为药案“翻案”,作为杀人犯的家属也有自己的名誉权。现在,药案的所谓草根反抗权贵弄法的“象征意义”,已经被证伪。本案最终还是需要由法院做出一个公正的判决,一如公众期待药家鑫案有个公正判决。
10 06月
【丁金坤】药家鑫的尸体权属于谁
法律的作用是定纷止争,对尸体的权属应予确定,并界定近亲属的范围,规定尸体的合理保存期。未来《亲属法》立法时,可考虑如下设计:在不违背善良风俗的情况下,对尸体的处分应尊重死者的遗愿。
【易中天】谁把药家鑫变成了凶手
在950万人走向考场这天,药家鑫走向了刑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教育就普遍地“望子成龙”,至少也得“成材”、“成器”。他们以为那就会让孩子“成材”、“成器”,甚至“成龙”,却不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无异于慢性杀人。
09 06月
【池墨】但愿药家鑫的悲剧不再重演
药家鑫死了,其不能再危害他人生命安全了,药家鑫死了,也将他的罪恶全带走了,但是,药家鑫的阴魂还在,那些同情、认同药家鑫的人,他们在遇到药家鑫一样的遭遇时,是否会作出药家鑫的选择呢?从一些言论来看,并不是不可能。因此,整个社会,都应该对药家鑫一案进行反思,反思一下药家鑫的罪行,反...
08 06月
【白鋆平】高考与药家鑫死刑
药家鑫用生命承担了他的罪行和家长的错误,而他的家长却没有在法庭上露过一面。是无颜以对受害者的家属?还是无力承受这个严酷的审判?又或许是因为他们寄托在孩子身上并且小心翼翼维护至今的虚荣心被无情的现实彻底地摧毁。我相信药家鑫当年高考的时候父母肯定是送他去考场的,而如今父母却没有胆量...
【李千帆】应从药家鑫之死记取司法公平的可贵
今天(6月7日)上午,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故意杀人罪犯药家鑫7日在陕西省西安市被依法执行死刑。还是药家鑫提出上诉后,陕西省人民检察院认为该案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建议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李振忠】此药家鑫死,下一个“药家鑫”会活吗?
仁慈也好,宽恕也好,法律是不着边际的宗教吗?法律是东郭先生吗?法律是增加社会凶恶报复之戾气的吗?绝不是,不杀药家鑫,社会必然增加无数重戾气,不信教授们可以在自家孩子身上试试。当小孩子发生虐杀小动物之时,仁慈宽恕纵容之后,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
【鱼竹舟】但愿世人能够记住药家鑫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故意杀人罪犯药家鑫7日在陕西省西安市被依法执行死刑。我们同情药家鑫是因为他还只是个学生,一个有才艺的学生,但是往往毁灭他的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

阅读全文

与药家鑫之父诉张显名誉侵权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我爱发明自动钓鱼 浏览:199
龚发明重庆 浏览:413
我为你许下爱的期限 浏览:734
我想发明的200字 浏览:989
动漫角色版权保护 浏览:72
密蜜直播投诉 浏览:701
马鞍山博望天气 浏览:352
成都唐邦知识产权 浏览:7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测算 浏览:898
暴走漫画有版权么 浏览:512
农业信用卡积分有效期 浏览:172
马鞍山上门服务 浏览: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浏览:332
谁发明了明天 浏览:864
购买版权开发票一般开票内容写什么 浏览:817
九台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429
网培研修成果 浏览:127
股东认缴出资额期限 浏览:236
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书范本 浏览:877
银川工商局上班时间 浏览: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