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民法总则出台后继承的诉讼时效怎么计算
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3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继承权诉讼时效期限应当从继承人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这就是说,继承人一旦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犯,就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保护,并且在知道自己权利被侵犯之日起3年内必须行使,否则就将失去法律的保护。但在出现法定事由时,3年诉讼时效可能被中止、中断或延长。
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形便是被继承人死亡后,遗产被其中一个继承人占着,其他继承人好几年都没有要求分割,这样是否算过时效呢?这时时效未过,因为继承开始后,在分割前,遗产为继承人共有,虽该遗产被其中某一个继承人独自管理和使用,且管理人并未表示要拒绝其他继承人对遗产的继承分割,故在其他继承人主张分割前,并未产生继承纠纷,也就不存在诉讼时效的起算问题。
⑵ 法定遗产继承时效是多久
关于接受遗赠继承的时效为知道受遗赠后2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专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属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对于继承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⑶ 继承权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现实困惑
王某常年在外地经商,很少回家。后来其父亲去世,王某的姐姐没有将父亲去世的消息告诉王某,独占了父亲留下的财产。1年后,王某回到家中,得知了父亲已经去世的消息,伤心欲绝。不久又得知姐姐隐瞒父亲去世的消息是为了独占父亲的遗产,非常气愤,于是向法院提起了诉讼。那么,时隔1年之久的案件,法院还会受理吗?律师点评
法院会受理的。继承权纠纷的诉讼时效为2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王某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立即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时效才开始起算,因此,法院应该受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第八条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七条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特别提醒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人民法院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再进行保护的制度。法律之所以设置这个制度,是想给那些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一点督促。
⑷ 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有多长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我国继承法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第一,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2年。继承人不知道或者无法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的,自继承开始之日起20年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保护其继承权的诉讼,逾期则无权起诉。20年为最长的期限。对此,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规定:“自继承开始之日起的第18所至第20年期间内,继承人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犯的,其提起诉讼的权利,应当在继承开始之日起的20年之内行使,超过20年的,不得再行提起诉讼”。第二,关于继承权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按照以下原则处理: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因不可抗拒的事由致继承人无法主张继承权利的,以及继承人在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的2年之内 ,其遗产继承权纠纷确在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期间,可按中止诉讼时效处理。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或者从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失败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继承人因遗产继承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时效即为中断。从中断时起,以前经过的期间不再计算;如有必要,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⑸ 遗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
(1)根据《继承法》第八条规定,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内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容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所谓继承开始之日,即是被继承人死亡之日。
(2)继承人在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的二年之内,其遗产继承权纠纷确在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期间,可按中止诉讼时效处理。
(3)继承人因遗产继承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时效即为中断。
(4)自继承开始之日起的第18年后至第20年期间内,继承人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犯的,其提起诉讼的权利,应当在继承开始之日起的20年之内行使,超过20年的,不得再行提起诉讼。
⑹ 继承纠纷诉讼时效问题
1,其他人侵权时,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内
第八条继承权容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2,同上。
3.没有分割遗产,属于共同所有。可以随时主张分割。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第二十九条 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物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发生效力
第一百条
共有人可以协商确定分割方式。达不成协议,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分割并且不会因分割减损价值的,应当对实物予以分割;难以分割或者因分割会减损价值的,应当对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取得的价款予以分割。
共有人分割所得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有瑕疵的,其他共有人应当分担损失。
4.和继承没有关系,属于共同财产的分割了
⑺ 遗产继承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关于接受遗赠继承的时效为知道受遗赠后2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专有表属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对于继承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⑻ 继承权纠纷的诉讼时效有多长
现实问题
韩某是一位退休老人,老伴早已去世,膝下有一子一女,儿子韩男在国外定居,韩某随女儿韩女在国内生活。后来韩某去世,韩女没有将父亲去世的消息告诉韩男,独占了父亲留下来的财产。一年半后,韩男回国探亲才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随后又得知韩女独占了遗产。韩男遂向韩女提出继承父亲的遗产,遭到韩女的拒绝。无奈之下,韩男打算起诉到法院,但时隔一年半,法院还会受理吗?
律师解答
依照《继承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
在这则案例中,韩男在得知自己权利被侵犯后立即打算向法院起诉,虽然距离韩某去世已经一年半,但没有超过诉讼时效,法院会受理的。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第八条 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15.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因不可抗拒的事由致继承人无法主张继承权利的,人民法院可按中止诉讼时效处理。
16.继承人在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的二年之内,其遗产继承权纠纷确在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期间,可按中止诉讼时效处理。
17.继承人因遗产继承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时效即为中断。
18.自继承开始之日起的第十八年至第二十年期间内,继承人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犯的,其提起诉讼的权利,应当在继承开始之日起的二十年之内行使,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行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