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村亲兄弟土地纠纷
原来共有土地,两家分开。可以到村委。
2. 未经老人,以及其他兄弟姐妹同意可以私自使用老人宅基证建房吗
这个肯定是不可以的呀,如果产权有纠纷的话,他不可以私自操作的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父母的房屋遗产由兄弟姐妹中一人领取了房屋产权证并视为己有发生纠纷应如何处理的批复
登记到老大配偶名下了,可以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父母的房屋遗产由兄弟姐妹中一人领取了房屋产权证并视为己有发生纠纷应如何处理的批复》在1987.06.15由最高人民法院颁布。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粤法民字(1987)31号关于惠阳地区中级人民法院请示的上诉人钟秋香、钟玉妹诉钟寿祥房屋纠纷一案的报告及卷宗收悉。
据你院报告称:钟和记(1941年故)与妻子苏衬(1926年故)、继妻王细(1984年故)先后生有四个儿女,即:钟妙(1976年故)、钟秋香、钟玉妹、钟秋胜(1981年故)。1940年钟和记与王细夫妇收养了钟寿祥(当时12岁)。1939年、1940年钟和记和王细购置房屋六间,钟和记死后,由王细、钟玉妹、钟秋香、钟寿祥等长期居住。1973年钟秋香将自己居住的那部分房屋进行了改建。钟寿祥曾以自己的名字,于1947年、1953年、1960年先后领取了六间房屋所有权证。王细于1984年死后,钟寿祥便在1985年将部分房屋拆除改建,并将其中部分房屋宅基地给其子使用,为此,双方发生纠纷。
经研究,同意你院审判委员会的意见。即根据该房产的来源及使用等情况,以认定该屋为钟和源、王细的遗产,属钟秋香、钟玉妹、钟寿祥、钟妙、钟秋胜5人共有为宜。钟寿祥以个人名义领取的产权证,可视为代表共有人登记取得的产权证明。钟妙、钟秋胜已故,其应得部分由其合法继承人继承。以上意见供你院批复时参考。
原标题:亲兄弟为遗产对簿公堂 多部门配合强制腾让房屋
王甲和王乙是同胞兄弟,两人母亲早年亡故,父亲王某一直由两人轮流照顾,其生前所在村民组因为国家建设需要整体搬迁,政策规定相应给予安置补偿。
最终,王某分得了安置点一处34.5平米的房屋1套,另,王乙还代领了王某的粮食补贴、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及高龄老人补助资金等2000余元。2012年农历正月王某去世后,王甲要求继承王某遗留财产,而王乙认为王甲隐匿了王某的30000元土地补偿款、25000元的存款以及猪圈拆迁补偿,还有王某去世的丧葬费用40000元也都是自己负担的。
经法院审理,因为王某只有王甲和王乙两子,其去世后未发现有遗嘱和遗赠抚养协议,故按照法定继承,王甲和王乙对王某遗产等份额继承:其中房屋由两人竞价,王甲出价40000万元获得房屋所有权,找补王乙差价20000元;王乙代领资金分割一半给予王甲;王乙主张王甲隐匿王某的财产因为未提交证据不予采信。
法院宣判后,王甲、王乙均未上诉,判决生效后,在王甲的要求下,法院多次催促王乙履行生效判决,但王乙并未实施。王甲申请强制执行,在法院向王乙送达执行通知书后,王乙仍拒不履行生效判决所确定的义务,并将判决涉案房屋紧锁,在房屋中堆放了大量木材和生活用品。执行法官多次要求其交出房屋钥匙,配合法院执行,但其均以生病不在家中为借口拒绝。
因为案件涉及到家庭继承纠纷,承办法院希望能够用调解的方式化解王甲和王乙两亲兄弟的矛盾,故多次到王乙家中劝说其能够以亲情为重,化干戈为玉帛,依法履行法院判决确定的法律义务。还多次寻求王乙所在村委会和司法调解部门帮忙劝解,但是王乙要求王甲承认隐匿王某财产并分割后才会交出房屋钥匙。承办法官对王乙解释其有证据后可以另行起诉,如果经济状况不好可以通过政府帮助寻求法律援助,希望王乙先交出房屋钥匙,和王甲一起将房内物品清点搬出,但王乙仍然拒绝。
强制执行 三部门配合了积案
在多次劝解无效的情况下,只有强制执行,因为王乙患有疾病,为执行顺利,避免执行中王乙及家人的阻挠,案件承办法官和庭室负责人汇报后,决定寻求政府和公安机关帮助,在三机关协调下,对案件执行制定了完备的预案。
当日早晨,承办法官和法警现场对王乙及家人进行了再次劝解,但是王乙仍拒绝交出房屋钥匙。承办法官随对其解释不履行生效判决的后果,并决定对房屋强制腾让。公安机关对房屋周围进行了警戒,政府工作人员对王乙亲属也耐心劝解,执行过程全程录像。因为预案考虑周到,在房屋腾让过程中,及时制止出现的阻挠行为及苗头,执行顺利完成。房屋腾让后,承办法官也再对王甲及家人进行了劝说,王甲同意帮助王乙对物品进行妥当安置。
4. 亲兄弟为了老房子纠纷
现在这种情况,他骂也没有用,毕竟这房子现在是在你的名下,按法律来说就是你的了。所以别理他们家就好。
5. 兄弟姐妹之间为了买土地钱的纠纷
1、弟弟死亡,由其妻子、子女、父母继承。若无父母妻儿的,则由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对于弟弟承包的土地,若法律允许继承人承包的,按承包合同办理,若不允许继承人承包的,则承包利益是遗产,由继承人继承。
2、《继承法》
第二条 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第三条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第四条
个人承包应得的个人收益,依照本法规定继承。个人承包,依照法律允许由继承人继续承包的,按照承包合同办理。
第五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十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十三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6. 弟弟挣钱给快结婚的哥哥盖房娶媳妇公平吗以后弟弟待盖房娶熄妇他会再帮弟弟吗会不会这钱就进无底洞了
一看就知道你是个孝心的孩子你做的对,兄弟友爱是传统美德,你帮助你的兄长也就孝敬你的父母,你两样都做的很好。不要想那么多,人在做天在看,老天是不会亏待心地善良的人。
7. 农村宅基地上盖房,在父母健在的情况下(土地证是父亲名字)需要所有的兄弟姐妹签字同意才不会产生纠纷
功夫做到家的话,是经公证,其他子女签字同意放弃继承,父母的份额也均赠与一个子女(避免其他子女以后说:我放弃的是自己应该有的份额,但父母百年之后的继承份额没有放弃),就基本没有后顾之忧了。
8. 两姐妹以母亲的名义共同花钱建房, 因为没有写过任何的协议,怕日后分割有纠纷,请问我应该怎么做
亲姊妹,明算账,可以找律师起草协议,然后花几百块钱去公证一下。
9. 父母的农村宅基地房屋咋过户才能防止兄弟姐妹之间纠纷
答: 父母的农村宅基地房屋公证过户,才能防止兄弟姐妹之间纠纷
问题问的挺好的
很高兴为你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