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因公司部门被外包而产生的劳务纠纷
公司合并或分立的,你的工作年限应该连续计算,除非在合并或分立的时候你已经拿过工龄补偿金。
2. 劳务纠纷[我们是在一家船厂的外包队干活。我们是短工也就是小时工。现在我们的队里面因干活死了两个人厂
你们有合同吗?冻结工程款应该跟你个人工资没关系的。有合同的话实在不行就请求劳动局仲裁科。
3. 因为外包造成的劳动纠纷如何进行正确的诉讼
既然是外包,则您与承包方属于劳务纠纷或者承揽合同纠纷,不属于劳动纠纷,应依照合同约定进行诉讼。
4. 发生劳动纠纷,劳务外包可以规避用人单位风险吗
不能规避所有风险!
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构成了劳动合同关系,派遣服务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形成了合作关系,三方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劳动法律关系。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系劳动合同关系,这种劳动合同与传统的劳动合同有所不同,主要是在派遣劳动合同中雇佣与使用是相分离的;
无论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在派遣协议中如何分配其权利义务,该约定只对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有效,而对于被派遣劳动者并不生效,被派遣劳动者仍可基于其与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分别形成的法律关系主张权利。在实际判案的过程中,即使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在派遣协议中约定“工伤事故用工单位概不负责”,该约定对劳动者亦不生效,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劳动者依然可以主张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尽管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并不存在劳动关系,但由于被派遣劳动者是向用工单位实际提供劳动,用工单位享有对劳动者的指挥监督权,双方实际上存在着隶属关系与人身关系的结合,故而为了保护劳动者,将用工单位依据私法上的利他契约而负有的对被派遣劳动者的附随义务通过劳动法而上升为其对劳动者负有的特殊保护照顾义务。这种保护照顾义务的内容主要包括:用工单位应当向被派遣劳动者提供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应当保证被派遣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及与其他正式职工同工同酬;应当保护被派遣劳动者的一般人格权不受侵害等。
但为防范企业类似用工风险,用工单位应做到如下几点:
1.用工单位必须审查劳务派遣单位或者提供服务外包的单位是否已与职工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
2、用工单位必须审查劳务派遣单位是否具有劳务派遣资质。
3、建立和完善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或服务外包单位之间责任分担。
一旦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或服务外包单位被法院认定为须对劳动者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况下,事先的的责任分担约定可为事后的责任分担提供依据,无论劳动者向用工单位还是向劳务派遣或服务外包单位主张权利的,一方承担责任后可依据该约定向另一方追偿超过自己该承担责任的部分。
希望能帮到你!
5. 劳动者就劳务外包起诉工厂的法律依据
对于这个问题作出下面的回答,应该也有点依据。
劳动合同纠纷发生后,应先到劳动机关的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不服的在法定期间内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劳动仲裁是前置程序;但劳务合同纠纷出现后可以诉讼,也可以经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
劳务合同主要由民法、经济法调整,而劳动合同则由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范调整
起诉程序:
直接起诉,起诉时准备好起诉状,身份证及其它能证明你和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的证据,然后到法院立案庭申请立案即可。
起诉的对象为老板,如果老板不在,法院可以公告送达,然后缺席判决,你再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即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41条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需要专业性方面的法律知识,推荐你到 大律师网 过问下。希望能帮助你。
6. 外包工,有劳动纠纷,可以告服务单位吗。
不能够告服务单位,应当告派遣单位。
在劳务派遣中,外包工和劳务派遣公司是劳动合同关系,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是劳务派遣协议关系,外包工和用工单位没有直接的劳动合同关系。
7. 人事外包产生的劳动纠纷
看得不是很明白。只能根据自己能理解的意思回答:双方应该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可以到劳动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8. 劳务外包人员能维权吗,怎么维权
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且不是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都有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具体维护要看是要维护的什么权利,但是维权的一切前提是要遵循当前法律制度,咨询当地律师,要走法律途径,比方说法院或者走仲裁,前提是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保证法律法规的程序正义。
9. 生产车间外包,工资及劳动关系还是原单位,能否要求先解除原合同再进行赔偿,再进行与承包者的协商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实行租赁承包经营不改变与所属职工劳动关系,原来的劳动合同由承包租赁者继续履行。这是一个三方关系,可以依法解除,不需要二次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