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网络卖家商标侵权是否负有连带责任的认
网络平台服务商法律责任的认定问题,各界主要围绕着利益平衡和合理预防原则在讨论,即认定网络平台服务商侵犯商标权应兼顾哪些利益的考量,网络平台服务商应承担哪些必要的义务以及防止侵权的必要措施都有哪些。而就网络平台服务商连带责任的认定方面,重点讨论的是网络平台服务商明知卖家利用网络服务侵犯他人商标权的,但并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是否应承担连带责任;网络平台服务商以诱导、鼓励网络卖家实施侵害他人商标权的行为的,是否应该与实施侵害他人商标权行为的网络卖家承担连带责任。
❷ 涉网商标案件中网络平台服务商应承担哪些责任
平台服务商是指为交易信息和交易行为提供网涉络平台服务的主体。
北京高级人民法院于2016-04-14发布的涉及网络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指南,对涉及网络商标权部分平台服务商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详见:
18、在认定平台服务商是否应承担侵害商标权的法律责任时,要兼顾权利人、平台服务商、网络卖家、社会公众的利益。
19、平台服务商通常情况下不具有事先审查网络交易信息或者交易行为合法性的义务,但应根据其所属行业供服务的性质、方式、内容以及通常应具备的信息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等,采取必要的、合理的、适当的措施防止侵害商标权行为的发生。
20、原告有初步证据证明平台服务商提供被控侵权交易信息或者实施交易行为侵害其商标权,但平台服务商能够证明该交易信息或者交易行为系由网络卖家提供或者实施,平台服务商无过错的,不应认定平台服务商承担侵权责任。
平台服务商提供能够确定网络卖家的主体身份、联系方式、网络地址等证据的,可以初步认定被控侵权交易信息或者交易行为系由网络卖家提供或者实施。
平台服务商不提供证据或者无法举证证明,被控侵权交易信息或者交易行为系由网络卖家提供或者实施的,可以认定其直接提供了被控侵权交易信息或者实施了交易行为。
21、平台服务商在提供网络服务时,教唆或者帮助网络卖家实施侵害商标权行为的,应当与网络卖家承担连带责任。
平台服务商故意以言语、推介技术支持、奖励积分、提供优惠服务等方式诱导、鼓励网络卖家实施侵害商标权行为的,可以认定其构成教唆网络卖家实施侵权行为。
平台服务商知道网络卖家利用网络服务侵害他人商标权,未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或者仍提供技术、服务支持等帮助行为的,可以认定其构成帮助网络卖家实施侵权行为。
22、权利人通知平台服务商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阻止网络卖家侵害其商标权的,应以书面形式或者平台服务商公示的方式向平台服务商发出通知。
前款通知的内容应当能够使平台服务商确定被控侵权的具体情况且有理由相信存在侵害商标权的可能性较大。通知应包含以下内容:
(1)权利人的姓名、有效联系方式等具体情况;
(2)能够准确定位被控侵权内容的相关信息;
(3)商标权权属证明及所主张的侵权事实;
(4)权利人对通知内容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23、平台服务商根据权利人发送的通知,知道网络卖家利用其网络服务实施侵害商标权行为的,应当及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
必要措施是否及时、合理、适当,应当根据网络服务的性质、通知的形式和内容、侵害商标权的情节、技术条件等因素综合判断。
24、平台服务商在采取必要措施后,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将采取措施的情况明确告知网络卖家。超过合理期限,且平台服务商存在过错,导致网络卖家产生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5、因权利人错误通知导致平台服务商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致使网络卖家发生损失的,网络卖家有权要求权利人承担赔偿责任。
26、平台服务商“知道”网络卖家利用其网络服务实施侵害商标权行为,包括“明知”和“应知”。
认定平台服务商知道网络卖家利用网络服务侵害他人商标权,可以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被控侵权交易信息位于网站首页、栏目首页或者其他明显可见位置;
(2)平台服务商主动对被控侵权交易信息进行了编辑、选择、整理、排名、推荐或者修改等;
(3)权利人的通知足以使平台服务商知道被控侵权交易信息或者交易行为通过其网络服务进行传播或者实施;
(4)平台服务商针对相同网络卖家就同一权利的重复侵权行为未采取相应的合理措施;
(5)被控侵权交易信息中存在网络卖家的侵权自认;
(6)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出售或者提供知名商品或者服务;
(7)平台服务商从被控侵权交易信息的网络传播或者被控侵权交易行为中直接获得经济利益;
(8)平台服务商知道被控侵权交易信息或者交易行为侵害他人商标权的其他因素。
27、平台服务商从被控侵权交易信息的网络传播或者被控侵权交易行为中直接获得经济利益,是指平台服务商针对该特定交易信息或者交易行为投放广告,提取相应比例收入,或者获取与该特定交易信息或者交易行为存在其他直接联系的经济利益。
平台服务商因提供网络服务而收取一般性广告费、行业内通常标准的技术服务费、行业内惯有商业模式的服务费、管理费等,不属于前款规定的情形。
28、认定利用信息网络通过应用软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与他人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或者服务是否构成相同或者类似,应结合应用软件具体提供服务的目的、内容、方式、对象等方面综合进行确定,不应当然认定其与计算机软件商品或者互联网服务构成类似商品或者服务。
❸ 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著作权侵权责任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用大量篇幅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相关情况下所应承担的义务和不履行义务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其一, 根据上述司法解释,网络服务提供者通过网络参与他人侵犯著作权行为,或者通过网络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犯著作权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追究其与其他行为人或者直接实施侵权行为人的共同连带责任。
其二,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有以下两种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追究其与该网络用户的共同侵权责任。(一)明知网络用户通过网络实施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仍不采取移除侵权内容等措施以消除侵权后果的; (二)经著作权人提出确有证据的警告,仍不采取移除侵权内容等措施以消除侵权后果的。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二)所述情况,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所需承担的连带责任究竟是等同该实际侵权人责任还是只对于收到著作权人警告之后就扩大的损失部分承担连带责任?对此,根据《侵权责任法》36条的第二款和第三款: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由此可见,对于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上述义务的不再对于全部损失承担连带责任而只对在其接到通知后损害扩大部分承担连带责任。
其三,不作为的相应责任。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对著作权人要求其提供侵权行为人在其网络的注册资料以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无正当理由拒绝提供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追究其相应的侵权责任。
❹ 交易平台对网络卖家商标侵权是否负有连带责任的认定
您好!就网抄络平台服务商袭法律责任的认定问题,各界主要围绕着利益平衡和合理预防原则在讨论,即认定网络平台服务商侵犯商标权应兼顾哪些利益的考量,网络平台服务商应承担哪些必要的义务以及防止侵权的必要措施都有哪些。而就网络平台服务商连带责任的认定方面,重点讨论的是网络平台服务商明知卖家利用网络服务侵犯他人商标权的,但并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是否应承担连带责任;网络平台服务商以诱导、鼓励网络卖家实施侵害他人商标权的行为的,是否应该与实施侵害他人商标权行为的网络卖家承担连带责任。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则可给出更为周详的法律意见。
❺ 涉网商标案件中网络平台服务商应承担哪些责任
根据出售商品的商家(以下简称“卖家”)与网络平台服务提供商(以下简称“平台服务商”)的外在关系来看,目前网络销售主要分为两种模式:其一,卖家自己建设网络服务平台,向不特定的买家销售商品,如京东、亚马逊等,该模式仅涉及卖家和买家,所以处理此模式交易环节出现的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违法案件,与处理普通的商标侵权案件无实质区别。另一种模式是卖家通过平台服务商,把商品通过网络销售给不特定的消费者(以下简称买家),如淘宝,此模式涉及卖家、平台服务商、买家三方主体。近些年来处理此种模式出现的侵犯商标专用权案件,对确定侵权责任主体、平台服务商对侵权事实的主观态度,以及平台服务商事前、事后应尽哪些义务等问题,存在一定的困惑和争议。北京高院于2016年4月13日发布了《北京高院关于涉网络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指南》,其中第17条至第28条,对涉及网络商标案件审理中出现的存疑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认定标准,不仅对司法审判活动起到了指引作用,同时对网络售假、侵犯商标权等行为起到了很大的预防作用。本文将结合近年来网络商标侵权典型判例,解读该指南的精髓部分。
❻ 与其所负担的业务相联系,网络服务提供商所承担的责任内容不仅有侵权责任,而且有( )责任。
与其所负担的业务相联系,网络服务提供商所承担的责任内容不仅有侵权责任,而且有(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