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侵犯发明专利会承担刑事责任吗
问:侵犯发明专利会承担刑事责任吗?侵犯发明专利会承担刑事责任答:我国专利法对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了专门规定;我国刑法216条对假冒专利犯罪的定罪量刑进行规定。根据前述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专利侵权问题,依法不能追究刑事责任。不但这是我国的法律规定的,即使美国、德国等对专利强保护和历史悠久的国家等,都没有法律规定对专利侵权行为追究刑事责任。这是由于专利权专业技术性等特性和社会公共利益所决定的。对待专利侵权行为,没有规定刑事责任追究并不等于不追究民事法律责任。我国专利法对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民事责任的追究,相比较其他类知识产权赔偿责任是重的。首先是按照损失赔偿,或者是按其非法盈利赔偿,或者按照许可使用费的1-3倍赔偿,不好计算的情况下,还可以按照5000元以上,50万元以下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法定赔偿。
⑵ 什么是专利侵权行为,什么是专利犯罪行为
一、什么是专利侵权行为 1?概念:专利侵权行为是指在专利权有效期内,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又无法律依据,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他人专利的行为。 (1)侵害的对象是有效的专利。 (2)必须有侵害行为,即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侵害他人专利的行为。 (3)以生产经营为目的。非生产经营目的的实施,不构成侵权。 (4)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即行为人实施专利的行为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又无法律依据。 2?专利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1)直接侵权行为。 ①制造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 ②使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③许诺销售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④销售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 ⑤进口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 ⑥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 ⑦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明其产品合法来源的,仍然属于侵犯专利权的行为,需要停止侵害但不承担赔偿责任。 (2)间接侵权行为。这是指行为人本身的行为并不直接构成对专利权的侵害,但实施了诱导、怂恿、教唆、帮助他人侵害专利权的行为。常见的表现形式有:行为人销售专利产品的零部件、专门用于实施专利产品的模具或者用于实施专利方法的机械设备;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授权或者委托,擅自转让其专利技术的行为等。 二、什么是专利犯罪行为 专利犯罪行为,是指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情节严重,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应当给与刑罚处罚的行为。 《刑法》第216条规定了假冒专利罪: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规定: 假冒他人专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216条规定的“情节严重”,应当以假冒专利罪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①非法经营数额在20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②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 ③假冒两项以上他人专利,非法经营数额在10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 ④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10条规定:实施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刑法第216条规定的“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①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专利号的; ②未经许可,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专利技术的; ③未经许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合同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专利技术的; ④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的。
⑶ 侵犯发明专利会承担刑事责任吗
我国专利法对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了专门规定;我国刑回法216条对假冒专利犯罪答的定罪量刑进行规定。根据前述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专利侵权问题,依法不能追究刑事责任。不但这是我国的法律规定的,即使美国、德国等对专利强保护和历史悠久的国家等,都没有法律规定对专利侵权行为追究刑事责任。这是由于专利权专业技术性等特性和社会公共利益所决定的。侵犯发明专利会承担刑事责任对待专利侵权行为,没有规定刑事责任追究并不等于不追究民事法律责任。我国专利法对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民事责任的追究,相比较其他类知识产权赔偿责任是重的。首先是按照损失赔偿,或者是按其非法盈利赔偿,或者按照许可使用费的1-3倍赔偿,不好计算的情况下,还可以按照5000元以上,50万元以下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法定赔偿。
⑷ 关于侵犯专利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吗
关于侵犯专利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吗?专利侵权必须是请被授予了专利权的产品,专利侵权行为是严重的侵犯专利权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侵权人依法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侵犯专利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吗?侵犯专利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关于侵犯专利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吗?侵犯专利的行为严重的就会构成犯罪。侵犯专利权需要承担什么责任?专利侵权的行为是常见的,侵犯专利权就是通过假冒、擅自销售等方式对专利权人合法所有的专利进行侵犯,那么专利侵权行为应负哪些法律责任?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专利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一)行政责任对专利侵权行为,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罚款等,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还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二)民事责任(1)停止侵权,是指专利侵权行为人应当根据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处理决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实施的专利侵权行为。(2)赔偿损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专利权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确定;被侵权人所受到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可以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3)消除影响。在侵权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给专利产品在市场上的商誉造成损害时,侵权行为人就应当采用适当的方式承担消除影响的法律责任,承认自己的侵权行为,以达到消除对专利产品造成的不良影响。
⑸ 哪些行为会构成专利侵权犯罪
网页链接
专利侵权行为与假冒专利罪的区别
我们通常所说的专利侵权行为是指根据专利法第十一条规定,是指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所以,专利侵权行为应首先是实际实施了专利技术方案或专利设计方案的行为,无论其是否标注或标示所涉专利的专利号。而假冒专利行为是实际上没有实施专利方案,但向公众明示其产品采用并实施了所述专利方案的虚假宣传行为,即挂羊头卖狗肉式地忽悠人的行为。
由此可知,我们通常所说的专利侵权行为应不构成假冒专利罪,也不会因此而坐牢。
那问题来了,如果有人未经许可,既实施了别人的专利方案又向社会公众如实明示所涉专利信息该如何处理?
对该种情形构成专利侵权须承担民事责任应无异议,那有可能构成假冒专利罪吗?根据上文所述法律规定应不构成,因为人家确实没有“假冒”行为,而是做到说到,不忽悠人,不搞虚假宣传,也不应到坐牢的程度。
那就是说假冒专利的有可能坐牢(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而专利侵权的只是承担一下民事责任(停止侵权,赔偿损失)!换另一种说法就是,我用了你的专利不用坐牢,我用了你的专利而且还公开声明我用了也不用坐牢,但是,我没用你的专利只是说一下我用了就很有可能会坐牢(注意看那个对“情节严重”的司法解释,实践中随便哪个人一动就达到了),好像有些不合理,但这就是当前的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