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维护人身财产安全
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银行卡密码不要外泄。依法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Ⅱ 维护财产安全和维护财产人身安全的区别
维护晨晨财产安全。因为人身安全比财产安全更得更得维护人身安全。什么再大也大不过人身安全呢?
Ⅲ 谈谈你自己在确保人身及财产安全方面的体会与感受,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安全教育作业
1,结合以下两则案例和实际谈谈我们大学生应当树立怎样的安全观,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要求完成一篇10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
案例1:2008年10月17日,2008级严同学未经请假,缺课陪家乡来的4位在桂林市象鼻景区游玩,下午约四时三十分后在象鼻山大象鼻子附近水域戏水,看到里对面沙岛很近,于是其中4人在均未脱掉外衣,未做任何游泳前准备,未了解水情的情况下,决定游到对岸,该2008级同学不幸溺水身亡。
案例2:4月10日晚8点多钟,桂林林业学校附近5名高校学生挤进一辆三轮摩托回学校,路上三轮车与一轿车相撞,出来交通事故,连司机在内造成7人受伤。事故发生后非法营运的三轮摩托依然往来于金鸡岭路段,乘坐的学生依然不少。
2,作为刚刚入学的新生,请谈谈您在确保人身及财产安全的方面的体会和感受,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Ⅳ 家庭财产纠纷,涉及到人身安全,恳请大家帮忙!
1,征地补偿要看当地政府的具体规定。
2,民事矛盾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找人找村里调解,也可以直接起诉到法院
3,房子的归属应该根据登记来判定,既然房子登记在你爸名下,你爸完全可以不分给你叔。你叔有要求的,他有证据证明他也有份的可以去法院起诉。
4,要是有威胁或殴打你们的行为,应该立即报警
Ⅳ 人身财产安全基本条件
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主要类型及常见的防患知识
(一)、危及人身安全的主要类型
人身伤害根据造成损害的原因,分为四个类型:自然灾害造成的人身伤害;意外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人为因素造成的人身伤害;不法侵害造成的人身伤害等。
(二)、危及财产安全的主要类型
我国民法依据财产权产生的根据,将财产权分解为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和继承权。学生个人财产的保护途径一是他力保护,二是自力保护。他力保护就是利用法律、法规和规章,依靠国家行政、司法机关、高校保卫职能部门和其他行政组织的保护。自力保护或称自我保护,是凭借自己对财产安全的防范意识和基本常识,依靠自己的力量,对财产的不法侵害进行事前的预防和适时的防卫以及事后的保护。事前预防主要体现为防盗、防抢劫、防诈骗、防意外事故等;适时防卫主要体现阻止侵害、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事后保护主要体现为惩治侵害挽回损失。根据造成财产损失的原因,主要分为盗窃、抢劫、抢夺、诈骗等类型。
(三)、人身和财产安全保护的一般知识
1、要有防的意识,保持良好的防护习惯。
2、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及时规避可能针对自己的侵害。
3、发生案件、发现危险要快速、准确、实事求是的报警求助。
4、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特别是面对暴力犯罪,要坚决制止不法侵害。
5、主动积极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创造和谐有序的环境。
(四)、积极预防不法侵害危及的人身财产安全。
1、抢劫的预防。(1)注意观察,及时识别。(2)选好外出行走路线。(3)不在陌生人面前暴露自己的行踪。(4)保持行车途中及住地警惕。(5)遇到抢劫时沉着冷静应付。(6)及时报案,以便组织追捕。
2、滋扰的预防。(1)慎重处置。(2)依靠集体力量,积极制止违法犯罪行为。(3)注意策略,防止事态扩大。(4)自觉寻找证据,用法律保护自己。
3、诈骗的预防。(1)多学习观察。(2)不贪钱财,不图便宜。(3)保守自我信息秘密。(4)慎重交友,不感情用事。(5)多与同学和老师斟酌。(6)慎重对待他人的财物请求。
二、做好几种易受侵害环境下的人身安全预防
1、处于公共场所时的人身安全预防。(1)尽可能减少深入场所的时间和频率。(2)不得从事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3)注意观察治安安全条件是否符合要求。(4)寻找自救条件。(5)正确应对不法侵害。
2、处于体育运动时的人身安全预防。(1)加强运动安全意识。(2)掌握运动安全知识。(3)运用法律法规自卫。
3、处于外出旅游时的人身安全预防。(1)出行准备尽量周全。(2)人在旅途牢记安全。(3)坚持到底顺利返程。(4)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
4、处于网络交友时的人身安全预防。(1)明确正确对待朋友的基本原则。(2)上网交友应当时刻保持警惕。(3)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
三、人身财产安全隐患常见事例
根据警方的统计,现在校内发生的治安案件中最突出的是侵财案件,其中,手机、随身听、自行车等物品最容易丢失。某日,一高校学生在校内体育场踢球,将书包放在球门旁边,40分钟后发现书包中的手机被盗。又某日,一名学生
离开自习室去卫生间,回来后发现放在座位上的手机丢失。从警方掌握的情况看,某校仅9月份,在校园内丢失的手机就有12部,而这些手机的失窃都是由于学生防范意识不强,把手机这类的贵重物品放在自习室、阅览室、球场等公共场所,让小偷钻了空子。分析这些小偷的身份,多数是校内学生作案,还有一些是校外人员窜入校内的。
另外,校园里的火灾隐患不容忽视。07年8月12日,某校的学生宿舍发生火灾,两个学生的床铺被烧。失火原因是学生没有及时拔掉音箱的电源,造成了电器短路,引起火灾。由于保卫干部的及时扑救,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从这起事故看,学生的防火安全意识还比较差,而使用违规电器,在宿舍里使用明火、抽烟等行为都容易引起火灾。
Ⅵ 人身财产安全受威胁时,采取什么方式应对
可采取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应对,不过当的不负刑事责任、也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参考:(1)最新“刑法” 第二十条【正当防卫】相关规定。 第二十一条【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2)“侵权责任法”第三十条 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责任。
Ⅶ 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的区别
人身安全指:保障人的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称之为人身安全。
财产安全:消除损坏设备,产品和其它一切财产的危害因素,保证生产生活正常进行。
Ⅷ 什么是人身财产安全
人身财产安全
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主要类型及常见的防患知识
(一)、危及人身安全的主要类型
人身伤害根据造成损害的原因,分为四个类型:自然灾害造成的人身伤害;意外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人为因素造成的人身伤害;不法侵害造成的人身伤害等。
(二)、危及财产安全的主要类型
我国民法依据财产权产生的根据,将财产权分解为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和继承权。学生个人财产的保护途径一是他力保护,二是自力保护。他力保护就是利用法律、法规和规章,依靠国家行政、司法机关、高校保卫职能部门和其他行政组织的保护。自力保护或称自我保护,是凭借自己对财产安全的防范意识和基本常识,依靠自己的力量,对财产的不法侵害进行事前的预防和适时的防卫以及事后的保护。事前预防主要体现为防盗、防抢劫、防诈骗、防意外事故等;适时防卫主要体现阻止侵害、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事后保护主要体现为惩治侵害挽回损失。根据造成财产损失的原因,主要分为盗窃、抢劫、抢夺、诈骗等类型。
(三)、人身和财产安全保护的一般知识
1、要有防的意识,保持良好的防护习惯。
2、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及时规避可能针对自己的侵害。
3、发生案件、发现危险要快速、准确、实事求是的报警求助。
4、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特别是面对暴力犯罪,要坚决制止不法侵害。
5、主动积极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创造和谐有序的环境。
(四)、积极预防不法侵害危及的人身财产安全。
1、抢劫的预防。(1)注意观察,及时识别。(2)选好外出行走路线。(3)不在陌生人面前暴露自己的行踪。(4)保持行车途中及住地警惕。(5)遇到抢劫时沉着冷静应付。(6)及时报案,以便组织追捕。
2、滋扰的预防。(1)慎重处置。(2)依靠集体力量,积极制止违法犯罪行为。(3)注意策略,防止事态扩大。(4)自觉寻找证据,用法律保护自己。
3、诈骗的预防。(1)多学习观察。(2)不贪钱财,不图便宜。(3)保守自我信息秘密。(4)慎重交友,不感情用事。(5)多与同学和老师斟酌。(6)慎重对待他人的财物请求。
二、做好几种易受侵害环境下的人身安全预防
1、处于公共场所时的人身安全预防。(1)尽可能减少深入场所的时间和频率。(2)不得从事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3)注意观察治安安全条件是否符合要求。(4)寻找自救条件。(5)正确应对不法侵害。
2、处于体育运动时的人身安全预防。(1)加强运动安全意识。(2)掌握运动安全知识。(3)运用法律法规自卫。
3、处于外出旅游时的人身安全预防。(1)出行准备尽量周全。(2)人在旅途牢记安全。(3)坚持到底顺利返程。(4)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
4、处于网络交友时的人身安全预防。(1)明确正确对待朋友的基本原则。(2)上网交友应当时刻保持警惕。(3)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
三、人身财产安全隐患常见事例
根据警方的统计,现在校内发生的治安案件中最突出的是侵财案件,其中,手机、随身听、自行车等物品最容易丢失。某日,一高校学生在校内体育场踢球,将书包放在球门旁边,40分钟后发现书包中的手机被盗。又某日,一名学生
离开自习室去卫生间,回来后发现放在座位上的手机丢失。从警方掌握的情况看,某校仅9月份,在校园内丢失的手机就有12部,而这些手机的失窃都是由于学生防范意识不强,把手机这类的贵重物品放在自习室、阅览室、球场等公共场所,让小偷钻了空子。分析这些小偷的身份,多数是校内学生作案,还有一些是校外人员窜入校内的。
另外,校园里的火灾隐患不容忽视。07年8月12日,某校的学生宿舍发生火灾,两个学生的床铺被烧。失火原因是学生没有及时拔掉音箱的电源,造成了电器短路,引起火灾。由于保卫干部的及时扑救,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从这起事故看,学生的防火安全意识还比较差,而使用违规电器,在宿舍里使用明火、抽烟等行为都容易引起火灾。
Ⅸ 破坏财产,威胁人身安全的法律责任
这个问题要看具体情节,如果破坏财产的数额达到刑法规定的判刑程度,就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如果是轻微的破坏财产或者威胁人身安全,由公安机关予以罚款、拘留或者采取其他处罚措施,总之要看其情节的轻重,不可一概而论。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满意请采纳,举手之劳,将鼓励我们继续解决更多网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