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种子侵权依据

种子侵权依据

发布时间:2020-12-14 18:07:25

A. 高院关于《种子法》中违法所得的司法解释

目前关于《种子法》中违法所得的解释,是指从事种子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销售收入,即指种子经营者销售产品时取得的收入,包括成本和利润。但是高院没有明确司法解释。
长期以来,“违法所得”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在不同地方、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理解,存在行政执法中同案不同罚,处罚结果差异太大的事实。
仅以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经营发芽率不达标的劣质水稻种为例:B公司从A公司以每公斤25元单价调入杂交稻散种2万公斤,B公司包装后以每公斤35元销售给农户(含委托代理费)。在市场销售时,行政执法部门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抽样检验,其结果为发芽率未达到国家强制标准,判定为劣质种子。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中任意一家均可对B公司实施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的10倍罚款。假定该批种子全部销售完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处罚为:(35-25)×2万公斤+(35-25)×2万公斤×10倍-B公司已交分摊的企业所得税3万元=217万元;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处罚为:35×2万公斤+35×2万公斤×10倍=770万元,其结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处罚数额高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3.54倍。
为何同一法律、同一条款、不同部门执行差异如此之大?原来两部门对“违法所得”的认定和计算方法不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关于对种子、农药生产、经营中违法所得解释的函》(1999年9月11日农业部,农农函[1999]6号)第一条,认为其销售收入就是违法所得;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据《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案件违法所得认定办法》(2008年11月21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37号公布)第四条,违法销售商品的违法所得按违法销售商品的销售收入扣除所售商品的购进价款计算;第九条,在违法所得认定时,对当事人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前依据法律、法规和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规定已经支出的税费,应予扣除。
笔者较为赞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违法所得”的认定及计算办法,其理由是:
一、农业部1999年9月11日《关于对种子、农药生产、经营中违法所得解释的函》(农农函[1999]6号)是对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农作物种子实施细则》的一个解释,因《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已经废止,该函理当无效;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没有赋予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假劣种子的罚款权,而是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法规的规定处罚, 农业部对违法所得的解释显然不适用于投机倒把行政处罚,对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违法所得农业部的函应当无效;
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案件违法所得认定办法》既依据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刑事案件如何认定“违法所得数额”的批复》(法复[1995]3号)中“违法所得数额是指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获利的数额”的规定,又符合客观实际,仅仅扣除进价和已缴税金(由违法当事人执证),不予扣除相关费用,趋于合理;
四、2000年7月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同时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若干问题的意见(2001年3月15日质技监局政发〔2001〕43号)中明确“本法所称违法所得是指获取的利润”。而同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的“违法所得”怎么会是指全部销售收入呢?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五十九条中同时表述“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如果依据农业部函的解释,有销售行为、有销售收入,那就有违法所得,怎么会存在“没有违法所得”的情形?故该函与《种子法》是有冲突的。
六、我国种子企业正处于提高阶段,普遍加工储藏设备落后,质量意识不高,因种子发芽率、含水量问题不达标,因田间隔离、去杂保纯问题存在纯度超标现象,加之国家批准的种子企业注册资本太低,采用全部收入法处罚企业,很多企业可能因为一次处罚而破产。
六、种子虽然是一种特殊商品,但它不涉及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特别是质量不达标的种子,若采用全部收入法进行高额的行政罚款既难于执行,又会导致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执法不严,滥用减免权力等诸多问题。

B. 对经营未经审定通过的水稻种子的行为,农业执法机关可以依据哪条法律法规查封、扣押种子

这个于法有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吊销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以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可以吊销违法行为人的种子生产许可证或者种子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取得种子生产许可证或者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子生产许可证,或者未按照种子生产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种子的;
(二)未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或者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子经营许可证,或者未按照种子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经营种子的。
如果情节严重的,还是犯罪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一百四十七条【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销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或者生产者、销售者以不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冒充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使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使生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C. 划分一般侵权和特殊侵权的根据是什么

根据归责原则的不同,抄可以将侵权行为划分为一般侵权和特殊侵权,一般侵权是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侵权行为;特殊侵权是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及过错推定责任的侵权行为,特殊侵权行为必须有法律作出特别规定。概括起来,两者主要有如下区别:第一,构成要件不同。一般侵权必须同时具备过错、加害行为、加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而特殊侵权不需要以过错要件为要件或者法律直接推定侵权人存在过错由其证明自己不存在过错。第二,是否以法律的特别规定为前提不同。一般侵权不需要法律进行单独特别规定,而后者必须有法律单独特别规定为前提。第三,适用的归责原则不同。这也是划分两者的标准。一般侵权适用过错归责原则。特殊侵权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和过错推定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七条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D. 刑法140条界定侵权种子是否构成犯罪,是否正确.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内,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容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侵权种子是以假充真的行为。

E. 无证经营种子案件移交依据什么法律

种子法
第六十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 部门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可以吊销违法行为人的种子生产 许可证或者种子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取得种子生产许可证或者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子生产许可证,或者未按照种子生产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种子的;
(二)未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或者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子经营许可证,或者未按照种子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经营种子的。
刑法:
第二百二十五条 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劵、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F. bt下载是违法吗

在中国大来陆不犯法

全球首源次裁定BT有罪 11月7日判刑
香港法院判定罪名成立,将于11月7日判刑,此案已引起香港各界广泛争议
香港一名男子因利用“点对点档案分享”软件在互联网非法发放3部版权电影,被香港屯门裁判法院判定罪名成立,将于11月7日判刑。
对于全球首次有人因BT侵权行为被法院裁定罪名成立,在香港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特区政府工商及科技局局长曾俊华表示,本次裁决意义重大,并呼吁市民要尊重知识产权
国际唱片业协会和香港影业协会对裁决表示欢迎。国际唱片业协会香港分会总裁冯添枝表示,一向有人认为网上上载和“播种”活动不属分发,不会犯法,这次判例澄清了法例的灰色地带。
据了解,38岁香港男子陈乃明今年年初以“古惑天王”为代号,利用“点对点档案分享”软件在互联网上载“种子”,非法发放3部版权电影,1月12日被海关拘捕。
香港律师会知识产权组委员黄锦山表示,本次判决意义在于法官清晰厘定,将“种子”影音作品在网上上载是一种侵权行为。

G. 种子品种侵权销售额达到5万元但没有产生损失,是否构成刑事犯罪。

您好呀!依据《抄商标法》使袭用驰名商标,构成侵权,销售额五万元构成犯罪。

请你具体找个律师 去判断 问问 吧。不如 利用网络 去 打开登陆 与;http://tieba..com/f?kw=%C2%C9%CA%A6&fr=index提问 ,见 律师 等人士 看看 怎样 分析 。

H. 电影制作者制作并发布BT种子免费提供他人下载是否涉及侵权问题

BT 是一个 自由的下载工具,用类似电驴的方式,不象 FTP 或者 P2P 软件那样只有一个发送源,而是所有正在下载某个文件或者已经下好了某个文件但还没有把下载窗口关闭的人都是发送源。抓的人越多,下载的速度也越快,类似的工作方式,使得 BT 有 FTP 和传统 P2P 不可比拟的速度优势,但同样也需要下载的人能自觉的继续提供文件给别人下载。一般情况下,自觉的BTfans下完之后会把下载窗口开一阵子,方便别人下载.
BT 把提供全档的人称为 种子(SEED),正在下载的人称为客户(Client),某一个文件现在有多少种子多少客户是可以看到的,只要有一个种子,就可以放心的下载,一定能抓完。当然,种子越多、客户越多的文件抓起来的速度会越快。
用 BT 不需要指定服务器,虽然在 BT 里面有服务器的概念,但使用 BT 的人并不需要关心服务器在哪里。BT 的服务器称为 Tracker,起资源定位的作用,为 Client 指明 SEED 的位置。只有用 BT 发布文件的人才需要知道服务器的具体地址。
BT 是一个软件,但是没有用户界面,安装后在开始菜单里面也看不到BT,只有当你点击用 BT 形式发布的文件的时候,它会自动跳出下载提示,让你选保存位置。
BT 的发布文件扩展名是 .torrent ,很小,一般几十K,方便传播。这个文件里面存放了对应的发布文件的描述信息、该使用哪个 Tracker、文件的校验信息等,BT 用文件关联来对其进行处理。
得到了这个文件之后,直接双击打开,会弹出一个文件保存对话框,选择该把下载的文件放在什么地方。然后就可以看到下载开始进行了,BT 的下载过程正好和 eDonkey 相反,一开始会感觉比较慢,但很快的,速度突飞猛进。感觉 BT 对带宽的使用很有效,单个文件上传和下载的速度都很快。
如果传输中间断掉了,也没有关系,再次打开 .torrent 文件,存在相同的位置,BT 会自动的续传。
BT 对于发布数量不多,个头巨大的文件,比如 DVDrip ,游戏光盘,还是非常好用的,不需要每个每个网站做自己的 tracker 服务器,因为负担小,大家可以共用一个。作品的发布速度也很快,只要一开始找几个种子,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越来越快

I. 沃玉3号种子是否侵权

一般来讲商标侵权分为了三个类型,商标使用侵权,商标销售侵权,和商标标识侵权。版

您这边,权建议您补充问题呢。

但是一般情况下,维权可以分为几个步骤:

1.发送律师函。

一封,简单,准确,事实性强,逻辑正确的律师函,可以向对方描述清楚对方侵权的事实,以及您这边的要求,这封律师函具有法律上的证明作用,同时也可以起到现实中的警示作用。

2.向当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商标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查处侵犯商标注册专用权的行为,是法律赋予其的一项重要职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这项法定职责,这一点在法律中需要进一步明确。

您这边可以到当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投诉,请求其依法查处该侵权行为,并责令其停止侵权,如果被告不履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法请求法院强制执行。

3.向人民法院提出商标侵权诉讼

民事诉讼是商标权人在商标遭受侵权后,最后的一项维权救济措施。民事诉讼的主要目的,在于让侵权人停止侵权并解决权利人被侵权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及维权费用的补偿问题。

这三项是基本的措施,当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有些投诉也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这一点,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J. 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种子的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17条规定,应当审定的农作物品种未经审定通过的,不版得发布广告权,不得经营、推广。应当审定的林木品种未经审定通过的,不得作为良种经营、推广,但生产确需使用的,应当经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销售方的法律责任:根据种子法第64条则规定,违反本法规定,经营、推广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种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种子的经营、推广,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因此,有关政府部门会对销售方进行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且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补救措施:要视具体情况而已,可以考虑看能否对种子进行补充审定手续;或者回收已卖出的种子。

阅读全文

与种子侵权依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