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劳动纠纷,我要怎么才能解除劳动合同
你说的情况看来要去仲裁了。
先和你说一下法律规定,简单的来说,劳动者辞职必须提前一个月书面形式向用人单位提出,除非用人单位和你协商一致,不然你要做满一个月,当然你可以用年假或者调休形式来抵充一些时间。
竞业限制如果你确定没有签署的话,原则上你没有必要去遵守(如果有竞业限制,有时效性不能从事同一行业的公司,最长两年)。
那麼後面的事情来了,现在的话你首先要准备对你有利的证据,然後去原单位所在劳动仲裁院针对用人单位不给你办理退工登记备案和社保转出维权。至於竞业限制,用人单位叫你回去签,那你当然....,否则他同样也可以维权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是要支付赔偿金。
具体的操作上每个城市不一样,有些社保转出可能再劳动监察大队,有什麼疑问可以再问我。
㈡ 如何写劳动纠纷调解协议书
劳动争议调解协议书
()字第号
申请人:姓名(或用人单位名称)性别地址专职务(岗属位)
法定代表人职务委托代理人
被申请人:姓名性别地址职务(岗位)
法定代表人职务委托代理人
(事由)
上列双方因××××引起争议,申请人××于×年×月×日向本调解委员会提出请求,经本会主持调解,双方协商,自愿达成协议如下:
(协议内容)
1.×××××××××。
2.×××××××××。
3.×××××××××。
双方当事人(签名)
调解委员会主任(签名)
劳动争议委员会(公章)
㈢ 劳动纠纷
劳社部发〔2005〕12号《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第二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您有以上资料也可以证明劳动关系。
如果你能够提供上述证据的话,你胜诉的几率就很大了,不用特意请律师的。
原因如下:司法判例中,劳动者的胜诉几率在90%以上,金额越小胜诉几率越大,法院更改仲裁的几率就更小。
公司胜诉的一般在于劳动者工资过高要求支付补偿金的情形。
但,你一定要证明你和公司是有劳动关系的才能胜诉。
把劳动仲裁书多看几遍,看看仲裁为什么支持你的诉请,到法院的时候同样陈述就可以了。
㈣ 如何处理劳动纠纷
处理劳动纠纷,有以下几个方式:第1、双方自行协商。双方通过协商方式自行和解,是当事人应首先争取解决争议的途径。当然协商解决是以双方自愿为基础的,不愿协商或者经过协商不能达成一致,当事人可以选择调解程序或仲裁程序。第2、调解程序。当事人可以向本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程序是自愿的,只有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申请调解,调解委员会才能受理该案件; 当事人可不经过调解而直接申请仲裁。另外,工会与用人单位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不适用调解程序,当事人应直接申请仲裁。第3、仲裁程序。若经过调解双方达不成协议,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仲裁程序是强制性的必经程序,也就是说,只要有一方当事人申请仲裁,且符合受案条件,仲裁委员会即应予受理;当事人如果要起诉到法院,必须先经过仲裁程序,未经过仲裁程序的劳动争议案件,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第4、法院审判程序。当事人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起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条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解决合同争议。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行的,对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㈤ 劳动纠纷 员工不同意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如何处理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的,用人单位如果有合法理由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并且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没有合法理由不得随意解除双方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程序,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
(二)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三)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四)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五)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六)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七)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八)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九)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十)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十一)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十二)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十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十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